探索建立以司法責任制為核心的審判權力運行新機制 「案件承辦人...

2021-01-11 中國江蘇網

  司法體制改革的江蘇探索②

  2月7日上午,江陰市人民法院華士法庭內,法官助理黃靜宇正在調解一起離婚案件,書記員王傑做記錄,另一名法官助理高雅靜到交警隊調取一起交通肇事案的材料。與此同時,主審法官陳教智正在審理一起公告案件。根據排定檔期,黃靜宇正在調解的離婚案將是陳教智的下一個庭審案件,由書記員趙丹做庭審記錄。這個配合默契的「五人組合」當天審結了8起案件。

  1015件,這是陳教智帶領 「五人組合」交出的2016年「成績單」。而在2013年以前,已是「辦案冠軍」的陳教智年均辦案量在300件左右。「以前是單打獨鬥,現在是團隊作戰。」陳教智把這一巨大的進步歸功於「團隊的力量」。

  早在2012年9月,江陰市人民法院率先在人民法庭啟動審判組合模式改革。2013年10月,江陰市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為審判權力運行機制改革試點法院後,通過組建由主審法官、法官助理和書記員組成的「1+N+N」審判團隊,建立以司法責任制為核心的審判權力運行機制。對此,江陰法院院長王立新形象地比喻道:「獨任法官好比審判組合的『頭』,指揮和調動著法官助理、書記員作為『手』和『腳』開展工作。」根據獨任法官的工作量,「手」和「腳」的數量可以按需調配。

  談及改革前,陳教智戲稱過去的法官不像「坐堂」的,倒像「跑腿」的。「從收案到結案法官全要『一肩挑』,70%以上的精力都用於取證、調解、送達文書這些瑣碎的事務性工作,花在研究案子上的時間很少。」與傳統的「一審一書」模式相比,改革後的審判組合在法官和書記員之間增加了法官助理這一新變量。作為主審法官,陳教智只需一門心思斷案,協助其辦案的有法官助理和書記員,法官助理主要承擔審查訴訟材料、庭前調解、接待當事人、起草部分法律文書等輔助工作,書記員則負責庭審記錄和案件整理歸檔。

  優化審判組合,釋放出的是巨大的「審判生產力」。2014年以來,全省74個試點法庭法官人數減少60多人,結案數卻增長13.05%,審判質效各項指標良好。

  陳教智也感受到「效率大大提高帶來的成就感」,有的案子開庭十幾分鐘就結束了。一段時間下來,他所在的法庭上訴率下降,調解率提高,發回重審或改判也降低了。

  更重要的是,陳教智感覺自己更像一名法官了。原來法院實行匯報案件制度,法官開完庭,先向庭長匯報案件。事實是怎樣的,怎樣適用法律,庭長審批之後,才能籤發法律文書。改革後,籤字權還給了法官。「以前庭長的意見跟我的意見不一致,可以不籤發法律文書,案件沒法結案。」轉變身份後,99%以上的案件都由陳教智自己拍板定案,無須向庭長、主管院長匯報。

  改革後,法官們研究案子的熱情也高漲了許多。為此,江陰法院還專門成立專業法官會議。「法官會議就像醫院專家會診,遇到疑難複雜案件就拿到這裡討論,不過他們的意見只作為參考,我可以不接受。」陳教智曾審理過一起因建築事故引發的人身傷害案件,事故雙方到底是僱傭關係還是承攬合同關係,法律認定爭議比較大。當時法院的大多數法官認為屬於僱傭關係, 陳教智帶領團隊經過大量的調查和反覆論證後,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判決。

  江蘇高院有關負責人坦承,在改革試點過程中,曾經存在著徹底放權後案件質量可能大幅下降的擔心,但改革試點結果打消了這種擔心。根據江蘇高院審監庭的統計數據表明,74個試點法庭2014年平均發改率為2.15%,再審案件數為43件;2015年平均發改率為2.4%,再審案件數為48件;2016年上半年平均發改率為2.28%,再審案件數為25件。「從總體看,無論是發改率,還是再審案件數,均沒有出現明顯上升,案件質量保持穩定。」

  把權力還給法官的同時,責任的擔子也壓了下來。「以前有靠山,遇到問題就跟相關領導匯報,反正最後出事情,追究起來,板子也不一定打在自己身上。但現在如果發改的案件,都要追究主審法官的責任。」跟以往相比,陳教智覺得審理案件更加審慎,要經過深思熟慮、反覆斟酌才敢下筆。

  問到改革給自己帶來的最大改變,陳教智笑著說:「以前辦理案件,我們叫『案件承辦人』,現在大家都叫我『主審法官』。」如何完善這一改革,陳教智有一些自己的思考。「法官助理可以說是這項改革的一個核心變量,怎樣吸引更多法律專業畢業生進入法官助理隊伍,讓他們有更好的發展通道,有待在改革中進一步完善。」 對於如何追責,陳教智也有一些顧慮。「如果法官故意違法枉判,當然應該追責,但如果只是主觀認識不同,就要被打板子,這可能會讓很多法官都不敢斷案了。」

  江陰探索出來的「1+N+N」審判團隊模式改革,不僅在江蘇基層法庭全面推廣,也為全國司法體制改革提供了鮮活的經驗樣本。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就曾對江陰法院的改革模式批示肯定,並要求最高法司改辦總結推廣。 本報記者 顧 敏

相關焦點

  • 確保司法責任制改革落地見效
    一些院庭長將「去行政化」錯誤理解為「去監督管理」,把握不好充分放權與有效監管的關係。三是「類案不同判」治理措施乏力,法律統一適用機制亟待健全。四是院庭長入額後不辦案、辦簡案、委託辦案、掛名辦案現象仍然存在。  作為配套性文件,兩個文件的內容各有側重,但根本目標都是為推動司法責任制改革落地生效,確保「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
  • 「學思平治」胡仕浩:人民法院「全面推開司法責任制...
    ,正確處理好責任制與員額制、責任制與審判權運行機制、審判管理權與審判監督權、履職保障和失職懲戒等重要問題,以促使以司法責任制為核心的各項司法改革舉措落地生根,與司法責任配套落實的相關措施全面推進。二、全面推開司法責任制改革,需打牢員額制改革的基礎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見》指出,「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判權力運行體系,必須堅持以法官為重心,全面推進法院人員的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建立法官員額制度。」所謂法官員額制度,就是通過制定一套標準,將法官的數量加以固定,以集中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制度。
  • 最高法院司改辦副主任解讀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斑斕...
    中央這次部署的「綜合配套改革」的任務舉措非常豐富,我想給大家歸納為「權、責、利、效」四個方面來進行匯報。第一,「權」,就是完善審判權力運行體系。司法責任制改革的核心,是要處理好放權與監督的關係。前期的改革,我們就非常關注這個問題,各級法院也探索積累了很多有益的經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公權力姓公,也必須為公,只要公權力存在,就必須有制約和監督」。
  • 最高法司改辦:如何打造公正高效權威的審判權力運行體系?
    要打好司法改革「組合拳」,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做好改革的「後半篇文章」,關鍵在四個字——權、責、利、效,從而形成「權責明晰、權責統一、監督有序、制約有效」的審判權力運行體系,健全完善違法審判責任追究制度,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必擔責、失職必問責、濫權必追責」,不斷完善司法職業保障制度,提升職業尊榮感,健全司法質效保障制度,不斷提高審判質效和司法公信力。
  • 權責更清晰 監督更有力 人民法院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
    今年以來,對全省法院4100餘名員額法官辦理案件開展隨機評查,有效預警各類風險。全國法院98%以上的案件由獨任法官、合議庭直接籤發裁判文書,全國法院93%以上的案件能夠隨案生成電子卷宗並流轉應用,中國庭審公開網直播案件超過900萬件……近年來,隨著權責一致的司法權運行新模式加快建立,審判權責清單更加清晰,智能化管理更加完善,社會監督更加有效,推動司法權運行更加規範。
  • 以全周期管理強化審判權運行監督制約
    這一思想對我們強化審判權力運行監督制約、促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健全審判監督管理機制,正確處理審判權運行機制中放權與監督的關係,是司法責任制改革的核心。當前,司法責任制改革已經進入到縱深化、精細化階段,在強化審判權力運行監督制約方面,各級法院探索積累了很多有益的經驗。
  • 成都:構建「司法供應鏈」管理新模式
    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借鑑企業以客戶為中心的供應鏈管理理念,在創新構建以辦案質效管理中心、辦案服務保障中心和內外溝通協調中心為核心的「司法供應鏈」管理新模式,著眼司法需求,優化司法供給,突出以審判為中心、以法官為重心、以辦案為核心的運行理念,切實增強司法供給實效,加快提升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水準,持續供給輸出高效權威、有溫度可感知的「司法作品
  • 提升審判質效 強化權力監管 江西全面運行「發改再」案件監管平臺
    近日,南昌鐵路運輸中級法院一起二審發改案件進入在線評析系統,標誌著江西法院「發改再」案件監管平臺已在全省法院全面運行。據介紹,為持續深入推進審判管理,構建新型審判權力運行監督制約機制,助力江西法院核心競爭力提升,江西法院研發了「發改再」案件監管平臺。
  • 義安區法院出臺法官審判權力與責任清單
    為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健全審判權力運行機制,確保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更好實現「讓審理者裁判,讓裁判者負責」。8月7日,銅陵市義安區人民法院結合工作實際,出臺《銅陵市義安區人民法院法官審判權力與責任清單(試行)》,共六章,二十八條。 一是推進權責統一。司法責任制既包括審判組織依法公正行使審判權的責任、院庭長依法行使審判監督管理權的責任和人民法院對司法裁判承擔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權責清單明確了院庭長、法官審判權力和責任的具體情形。
  • 義安區法院出臺法官審判權力與責任清單
    為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健全審判權力運行機制,確保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更好實現「讓審理者裁判,讓裁判者負責」。
  • 「四類·敏感」案件如何監管?四川宜賓中院助建新型審判監管機制
    智 慧 前 言在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四川省宜賓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真落實「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要求,找準院庭長審判監督管理存在的司改難點和痛點,以全院全員全程審判監督管理體系為指導,以涉眾涉穩、疑難複雜、類案衝突、違法審判等「四類案件」監管為著力點,積極探索「四類·敏感」案件監管。
  • 完善統一法律適用機制 加強審判權力制約監督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的《關於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的實施意見》,就有效解決審判組織內部、不同審判組織以及院庭長與審判組織之間的法律適用分歧,避免類案不同判現象提出了具體改革任務。近日召開的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推進會,把完善統一法律適用機製作為健全完善執法司法權力運行制約監督機制的重要內容。最高人民法院印發的《關於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就有效解決審判組織內部、不同審判組織以及院庭長與審判組織之間的法律適用分歧,避免類案不同判現象提出了具體改革任務。
  • 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法院課題組:構建新型審判監督管理制度的路徑分析
    在落實以審判權為核心的司法責任制下,人民法院內設機構改革帶來的職能部門削減、院庭長職權削弱以及審判單元扁平化運行等一系列變化和挑戰,需要審判監督管理在權力分配和管理模式上與之呼應。本文以人民法院綜合配套改革中新型審判監督管理構建的典型實踐為樣本,對改革實踐中的先進經驗進行了梳理,對審判監督管理轉型的實踐特徵進行了歸納,並對當前審判監督管理轉型過程中的問題和不足進行了反思。
  • 把握權力運行「三要素」 構建風險防控新機制
    預防腐敗,要以制約和監督權力為核心。權力在哪裡?權力在「人」,因為歸根到底要由人來掌權;權力在「位」,因為權力終究要落實到具體的崗位上;權力在「事」,因為權力最終要體現在對「事」的處理過程中。 事實上,「人」、「位」、「事」,共同構成了權力運行的「三要素」。這就是成華區對權力運行規律的認識。
  • 廣州兩級法院以規範權力運行增強司法公信力
    廣州市兩級法院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改革,圍繞「四個聚焦」構建審判監督管理「廣州模式」,增強監督制約實效,有力提升司法公信力。健全案件質量監督管理體系一是審判執行立體化監督。上線重點案件監督管理平臺,明確群體性糾紛、重大疑難複雜案件、與類案判決可能衝突、法官可能違規審判等四大類20種案件納入監管範圍,實現系統自動識別標註
  • 每日一詞∣司法責任制 judicial accountability system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於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的實施意見》。最高人民法院稱,《實施意見》對今後一個時期人民法院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位於西安的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迴法庭開庭審理第一宗案件,對一起借款合同糾紛案進行公開審理。(圖片來源:新華社)【知識點】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是司法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事關司法公正高效權威。
  • 司法改革:法官隊伍「大洗牌」 反腐「鞭子」高懸
    據了解,目前全國已有693家試點法院有序推進以司法責任制為核心的重大改革試點。截至6月底,已有北京、吉林、上海、湖北、廣東、海南、青海等7個省市的高級法院、95個中級法院、469個基層法院完成員額法官選任工作,產生入額法官24035名,85%以上司法人力資源配置到辦案一線,誰辦案誰負責的新型審判權力運行機制初步形成,辦案質量效率穩步提升。
  • 最高法印發《實施意見》:完善統一法律適用機制 加強審判權力制約監督
    近日召開的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推進會,把完善統一法律適用機製作為健全完善執法司法權力運行制約監督機制的重要內容。最高人民法院印發的《關於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就有效解決審判組織內部、不同審判組織以及院庭長與審判組織之間的法律適用分歧,避免類案不同判現象提出了具體改革任務。各級人民法院在具體落實中,需要重點把握好三個方面的問題。
  • 北京三中院:專題分析盡囊括,審判態勢全掌握!
    智 慧 前 言《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加強各級人民法院院庭長辦理案件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全面貫徹落實司法責任制,優化審判資源配置,充分發揮各級人民法院院庭長對審判工作的示範、引領和指導作用」。為進一步落實該工作意見,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也出臺了《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關於加強院庭長辦案工作的規定(試行)》《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關於審判權力和責任的清單(試行)》《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院庭長重點案件監督管理辦法(試行)》等規定。隨著全面貫徹落實司法責任制的逐步推進,除審判工作外,院庭長在審判監督的管理職責上,同樣需要分配大量精力。
  • 實行司法輔助工作社會化 探索提升審判質效新路徑
    通過對先進法院的考察學習,對司法輔助事務性工作進行外包、實行社會化購買是緩解法院案多人少、提升審判質效的新路徑。為此,本文擬對榆陽區法院的現狀進行分析,借鑑先進法院工作經驗,探索緩解法院人案矛盾、提升審判質效的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