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有生力量 彰顯晉綏情懷

2020-12-15 騰訊網

冬至時分,清華園寒意料峭。12月22日上午,專程從外地趕來的山西省晉綏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理事長林炎志以及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段曉飛、副理事長馬小鳴、援醫助學負責人段翔,呂梁學院黨委副書記劉自強,呂梁學院晉綏新聞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劉守文、常務副主任常志剛,中共石樓縣委副書記孟利,清華大學黨委學生部副部長冉銳和在清華大學就讀的15位山西籍學子,來到清華大學李兆基科技大樓,參加「精準扶貧與基層治理」學生社會實踐調研座談暨晉綏基金會向呂梁學院捐贈儀式。

清華大學

段曉飛主持活動。左起:段翔、孟利、馬小鳴、林炎志、段曉飛、劉自強、劉守文、常志剛。

參加座談的清華學子們都來自三晉大地

活動由段曉飛秘書長主持,他講到了基金會多年來在晉綏老區扶貧濟困、捐資助學的公益活動;講到了去年基金會與呂梁學院等共同主辦「紀念毛主席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70周年」活動在新聞界的影響;特別講到了晉綏情懷……

郝超凡向大家介紹情況

「家鄉治理能力現代化」、「山西能源革命」實踐支隊隊長、清華大學學生三晉文化交流協會會長郝超凡,用ppt形式向大家介紹了這支隊伍成立的背景、實踐環節、預計成果及未來展望。

劉丹宇介紹「晉心鄉情」實踐支隊。

與會者觀看ppt演示內容

劉丹宇是2018年基金會在「晉綏情·陽光助學公益活動」中捐助獎勵的石樓籍清華大二學生,也是「晉心鄉情—赴山西省貧困縣探微精準扶貧政策與舉措實踐支隊」支隊長,她用ppt形式向大家介紹了「晉心鄉情」實踐支隊。講到了對家鄉石樓縣這片紅色熱土的牽掛,特別說到作為貧困地區的學子,渴望回家鄉搞調研,為扶貧攻堅做些有益的工作。

孟利介紹石樓縣精準扶貧情況

孟利副書記,圍繞從團中央到石樓縣掛職以來在思考石樓有什麼?缺什麼?做什麼?從紅色資源、綠色資源、金色資源;從產業轉型、教育投入、創業引領、宣傳推廣等方面匯報了石樓縣在脫貧攻堅過程中,以小切口、大縱深的戰略思維所做出的努力,並代表縣委、縣政府歡迎清華大學的同學赴石樓縣進行調研。

學生們發言並提出問題

同學們在發言中各抒己見,即提出了問題,也談了對社會實踐、對貧困地區教育、對大學生自身價值的看法。

劉守文介紹近年來《晉綏日報》研究工作。

劉守文主任介紹了對《晉綏日報》研究的成果,以及這些年帶領師生志願者們,搜集、研究、整理、編撰,潛心下功夫,努力出精品,使《晉綏日報》電子版和文獻資料有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劉自強感謝基金會多年來對呂梁學院的關愛

劉自強副書記說到,感謝基金會給予老區這所學院的特別關愛!晉綏情懷與我們風雨同舟,倍感溫暖!從去年在中國人民大學共同舉辦全國性會議到今年的編撰出版合作,基金會兩次捐款,雪中送炭。這次與基金會合作共同出版的《晉綏日報》文獻第一輯為六冊,共300餘萬字,對中國新聞史學界是個貢獻!

林炎志給學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社會實踐教育課

林炎志理事長做總結髮言,他答疑解惑,深入淺出,吸引了這些清華園的學子們。他似乎接續了去年在人民大學主旨演講「對執政的成熟」課題,從晉綏根據地的歷史地位,回顧了中國共產黨從血與火的鬥爭中艱苦奮鬥的歷程。在引導即將奔赴老區進行調研的清華學子,思考貧困地區如何擺脫貧困問題時,他建議要從交通、通訊、電網方面著手,關注當地自有資源及人才匹配方面的問題。他舉了古今中外的例子,讓人茅塞頓開……他期望清華大學山西籍的學子們,培養深沉的人民情懷,將自己的理想抱負和家鄉發展之間建立起緊密的關係。

段曉飛和林炎志說到新一期《紅色晉綏》簡報刊登了今年赴呂梁捐資助學活動。

與會清華學子見證了基金會向呂梁學院「晉綏新聞與文化研究中心」捐款40萬元的善舉,每人都得到了基金會贈送的《紅色晉綏》簡報和《晉綏遺魂》優盤。

林炎志、劉自強分別代表基金會與呂梁學院籤署捐贈協議。

在清華大學李兆基科技大樓前。前排左起:常志剛、劉守文、劉自強、林炎志、段曉飛、馬小鳴、段翔、孟利;二排左起:張俊宇、尹昊萱、李哲、郝超凡、劉丹宇、杜傑、賈喻婷、冉銳;三排左起:王悅綸、孫宇濤、李明鍇、郭仲康、張震宇、李葦杭、張宇琦、範喆恆。

★請關注請轉發我們一起正能量!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中考滿分作文技法:批判醒人彰顯人文情懷,思想獨立孕育立意深刻
    這一期我們學習考場記敘文如何做到立意深刻的第四種方法:批判醒人彰顯人文情懷,思想獨立孕育立意深刻。咱們還是先了解一下什麼是批判。批判就是佇立在更高的層次,對過往或現實做出反思,對寫作對象(人、事、物、景)進行分析和評價,目的在於見賢思齊。
  • 重溫毛澤東《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
    1948年4月2日,毛澤東途經晉綏邊區時,對《晉綏日報》和新華社晉綏分社編輯人員發表了重要談話,談話的內容主要圍繞無產階級黨報如何加強黨和群眾的聯繫展開,是一篇標誌著我黨對無產階級黨報性質、作用、任務、文風等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認識成熟、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經典文獻。
  • 毛澤東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談話的背景、價值及意義
    來源:《青年記者》2018年3月上 1948年4月2日,毛澤東在當時中共中央晉綏分局所在地山西呂梁興縣蔡家崖,對分局機關報《晉綏日報》採編人員和新華社晉綏總分社記者作了一次談話,史稱《毛澤東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亦即「4·2談話」。
  • 【網絡中國節】彰顯「情懷」才是清明祭的正確打開方式
    不論時代怎麼發展、技術如何先進,在清明祭掃中彰顯愛國、感恩、文明的「情懷」,越來越成為正確的打開方式。  祭先輩,彰顯感恩情懷。「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清明人們都會以不同方式懷念先人、弘揚孝道。清明祭掃祖先,緬懷逝去的先輩,「古已有之」,是不忘「本」。
  • 興縣晉綏耐火土有限公司究竟是採土 還是採礦?
    就這一情況記者一行於10月14日來到呂梁市興縣魏家灘鎮姚子峁村這家叫晉綏耐火土有限公司的採礦區。為了全面了解興縣晉綏耐火土有限公司的相關信息我們打開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網站,在網站的國家企業信息公示系統裡我們看到該企業自2015年1月30起開始經營,營業範圍上明確寫著該公司只有鋁礬礦購銷和耐火土的開採、加工和銷售,備註上明確寫著需要審批未獲審批前不得經營。
  • 讓「群眾少跑腿」彰顯為民情懷
    這種讓「群眾少跑腿」的工作方法,彰顯了以黨的事業為重、以人民利益為先的公僕情懷,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好評,值得肯定和讚揚。  當前,疫情防控、脫貧攻堅、生態文明建設、經濟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的任務十分艱巨,對全市各級幹部不僅考驗的是能力和素質,更考驗的是擔當和作風。
  • 滄縣籍革命烈士曹光耀的遺骸移葬於晉綏革命烈士陵園
    權威信息,第一時間發布   近日,在山西省臨縣大禹鄉發現的滄縣籍革命烈士曹光耀的遺骸從散葬地移葬於晉綏革命烈士陵園,烈士的親人代表弟弟與弟媳從滄縣趕去,與親人做70年後的相聚與道別。
  • 丹東市振安區:628件民生小事彰顯為民大情懷
    原標題:丹東市振安區堅持把群眾裝在心裡,把實事幹到實處628件民生小事彰顯為民大情懷 「過去廁所在室外,夏天臭烘烘、冬天冷颼颼,如今改成屋內坐便水衝廁所,個人沒掏一分錢,就能享受到城裡人一樣的方便了!」1月7日,丹東市振安區九連城鎮上尖村村民姜家強談起村裡的「廁所革命」幸福滿滿。
  • 大國領袖的為民情懷 2019習近平地方考察的溫情瞬間
    回首2019年,習近平8次赴地方考察視察,他走基層、進山林、訪社區,留下了一個個感人的溫情瞬間,彰顯了大國領袖「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的為民情懷,也成為「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最生動的詮釋。
  • 鹹陽:男護士王立文用行動彰顯大愛情懷
    醫務工作者積極參加無償獻血活動,彰顯了醫者仁心的大愛精神,為社會文明建設增添了正能量。因工作關係,筆者多次採訪醫院開展的無償獻血活動和無償獻血的醫護人員。前些日子筆者在醫院採訪時,曾17年獻血12000多毫升的鹹陽市中心醫院東郊分院後勤保障辦科長別智勇,在現場組織獻血活動,醫務人員們早早來到現場,填表登記、採血化驗、安排採血,井然有序。
  • 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朝陽學校:彰顯文化育人,涵養家國情懷
    「 彰顯文化育人,涵養家國情懷—二小師生攜手共防疫,綠色新啟航」「開學啦」~2020年9月1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度過漫長的疫情,終於迎來盼望已久的開學季!時隔一個學期同學們再次回歸校園的美好日子。
  • 以「仁愛之心」彰顯家國情懷_南方網
    彰顯了大國領導人深厚的為民情懷和強烈的使命擔當。  仁愛之心是對自己國家和人民所表現出來的深情大愛  仁愛之心是蘊含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成果,「仁者愛人」的思想理念在中華民族的發展歷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個人與家庭角度的「仁愛」、國家與社會角度的「仁政」等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 2020高考作文點評|穩字當頭 彰顯家國情懷
    當然,從材料的性質上看,今年的作文材料用了歷史故事,這也是一點變化,但是萬變不離其宗,作文材料還是彰顯了家國情懷。讓考生有話可說作文要求從齊桓公、管仲和鮑叔牙三個角度立意,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角度。彰顯立德樹人導向《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課程目標第10條提出:「傳承中華文化。……體會中華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增強文化自信。」今年的全國一卷高考作文材料選用的是古代的故事,不僅體現了傳承中華文化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的要求,更明確立德樹人、增強文化自信的命題理念。
  • 紀錄片《水問邕江》:全景展示邕江孕育下的美麗南寧
    、文化、經濟、社會發展進程和南國綠城與眾不同的多彩文化,為觀眾呈現了一幅展現邕江孕育的錦繡南寧自然與人文生活,多元文化的美麗畫卷。《水問邕江》獨特的民族特色、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濃鬱的人文情懷,相信會使曾經到過南寧的觀眾「對邕江害起劇烈的懷鄉病」,使未曾到過邕江的觀眾產生一種親身感受南寧的衝動。  該紀錄片共分為《回望邕州》《邕城水韻》《酸嘢味道》《一方水土》《邕容文華》《鳳凰騰飛》等六集來闡釋南寧與邕江的命運與共、緊密相連。
  • 彰顯人民情懷!看政府工作報告那些「熱詞」「新詞」「暖心詞」
    「打贏脫貧攻堅戰」、「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兩新一重」、「留得青山,贏得未來」、「生命至上」,這些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熱詞」、「新詞」、「暖心詞」,既彰顯了濃厚的「民生情懷」,又折射出為民惠民新思路,迅速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
  • 日本侵略軍悍然對晉西北發動秋季大「掃蕩」,晉綏各機關向神府地區轉移
    五、1942年9月1日日本侵略軍悍然對晉西北發動秋季大「掃蕩」,晉綏各機關向神府地區轉移9月初日本侵略軍悍然對晉西北發動秋季大「掃蕩」,晉綏各機關向神府地區轉移。其中,晉綏黨校由山西興縣蔡家坡遷至神府縣的呼家莊。
  • 高考語文作文題目露廬山真面目 彰顯大國情懷
    今年,作文依舊延續二選一的模式,但考試題目由近兩年的「老腔」「老規矩」等頗具「京味兒」的主題向「說紐帶」「共和國,我為你拍照」等「國家大事」過渡,彰顯大國情懷。 精華學校語文教研組長張智欽認為,這體現出北京高考語文試卷的命制已經從「北京特色」,走向了「大國情懷」,無論從材料的選取和題目的編寫,這都是北京該有的姿態和風採。   竇爽認為,從近年「北京的符號」、「老規矩」、「老腔」到「共和國的故事」、「紐帶」都在引導學生關注我們生活的世界,自我和國家的命運,都在從文化層面思考現實生活文化形態的源頭,將如何發展,個人、國家、文化的彼此關聯和發展。
  • 「公勇勤樸」彰顯「三為」情懷
    在那個呼喚人才的時代,在那個探索國家和民族未來的時代,培養具備「公勇勤樸」情懷的人才事關大局,正是在這種校訓的陶冶和薰染之下,才造就了毛澤東同志這樣的時代精英和偉大人物,正是有了這樣的「三為」情懷的知識青年,才支撐起了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來。校訓就是要根植於時代發展脈搏,要前瞻於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這樣才能從精神深處造就一批頂天立地、敢於擔當、勇於奉獻的青年。
  • 大餘衡實升旗儀式上王躍平校長講話—彰顯家國情懷 提升生命素養
    《彰顯家國情懷 提升生命素養》——升旗儀式上的講話大餘衡水實驗學校 王躍平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尊敬的家長朋友們:大家早上好!大餘的丫山本該是——杜鵑吐蕊,風和日麗。衡實的校園本應是——書聲琅琅,生機盎然。
  • 名師點評2017年湖南高考作文題:熱詞作選題貼近現實,彰顯家國情懷
    她將 2017 年高考作文歸納為三個特色:一是題目立足於現實生活,很好地彰顯時代特色,讓學生人人有話可說,都可以結合自身經歷來感悟這個時代的變化。二是關鍵詞的內容切近中國的歷史與現實,呈現出濃濃的家國情懷。「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的要求則體現了一種國際視野。具體來說是要講好中國故事,關鍵詞裡體現了年青一代的理想、信念、情操,精神風貌等「青春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