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機關報:有的派駐機構成了「不抓老鼠的貓」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黨的十八大以來,派駐機構按照中央紀委要求,聚焦中心任務,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派駐機構在監督執紀方面仍存在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不敢監督、不善監督的問題還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派駐機構缺乏責任擔當,不敢不願開展紀律審查工作,還有的對紀律審查流程不熟悉,對紀律處分標準不掌握,甚至幾乎沒有進行過紀律審查,成了「不抓老鼠的貓」。本期討論,記者就派駐機構如何加強紀律審查,強化責任擔當,採訪了部分派駐機構的負責人。

  「派駐機構在紀律審查中面臨的問題,更多的是思想認識不到位,職能定位不清晰,拉不下面子,撕不開臉皮,怕得罪人,有少數派駐機構負責人認為少開展紀律審查比多開展好,紀律審查開展得多、監督嚴,駐在部門領導不高興;同時擔心自己被邊緣化,影響自己的政治前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浙江省寧波市紀委駐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紀檢組組長徐本傳指出了目前派駐機構在開展紀律審查工作中的「通病」。

  「隨著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形勢任務的變化,派駐機構工作格局與量大面寬的任務之間存在著比較突出的矛盾。多年來,派駐紀檢組工作面臨成效不顯著,工作泛化、職能弱化、主業淡化的實際,具體就是解決不了該幹什麼、問題線索被動等待、對駐在部門不會監督和過不了感情關等問題。」甘肅省定西市紀委監察局派出綜合第三紀檢監察組組長鄭榮也直言不諱。

  具體而言,派駐機構開展紀律審查工作究竟面臨哪些問題?如何解決?

  派駐機構在紀律審查工作中面臨哪些問題?

  記者通過採訪和梳理發現,派駐機構開展紀律審查主要面臨以下幾個問題。

  問題一:顧慮重重,責任擔當缺失,不敢也不願開展紀律審查。

  拿著紀委的工作證,卻不幹紀委的活。有的派駐紀檢幹部同駐在部門同志一團和氣,「混個好人緣」,不敢真正板起臉來監督執紀問責。這是目前一些派駐機構的現狀。

  多位受訪的派駐機構負責人表示,有些派駐紀檢幹部因為快退休了而被安排在紀檢組工作,把紀檢組當成了「養老院」,遇到問題繞著走,不想幹、不擔當。有的派駐紀檢幹部被安排到紀檢組任職,以為就是給自己解決一下待遇問題,把監督責任拋到腦後。

  「紀律審查工作難,難在束縛多、阻力大。派駐紀檢組受派出機關領導,但工資、福利待遇等都在駐在部門,因此,對駐在部門特別是班子成員監督往往顧慮重重,工作陷入表面化、形式化的困境。」部分受訪的派駐機構負責人感言,「在實際工作中,派駐紀檢組對駐在部門的監督往往取決於駐在部門黨組織特別是一把手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重視程度。」

  「有紀檢組的同志講,『端著人家的飯碗,不太好挑人家的毛病』。其實,這個飯碗是誰家的?是黨和國家的,是人民的!決不能錯誤地認為辦公經費、工資福利從哪個部門開支,就是端那個部門的飯碗,認為加強黨內監督就是給『人家』挑點毛病。」近期發表的「學思踐悟」專欄文章對上述問題直接進行了批駁。

  問題二:實踐能力不足,專業化程度不高,不善開展紀律審查。

  當前派駐機構對於紀律審查工作確實存在實踐能力不足的問題,由於參與查辦案件的機會少,會辦案、能辦案的幹部不多,特別是面對「快查快結、快進快出」等紀律審查新要求有些力不從心。多位派駐機構負責人表示,有的派駐機構組建十多年都沒有辦過一個案件。當真正遇到案件時,下意識裡存在「躲」、「怕」思想。

  此外,派駐紀檢幹部業務能力不強,專業化程度不高,在開展紀律審查工作中,因缺少相關專業知識,無法及時發現問題線索。一些受訪的派駐機構負責人指出,不少派駐紀檢幹部從駐在部門業務幹部中產生,紀律審查的專業知識欠缺,能力不足。同時,派駐紀檢幹部少,自身培訓和傳幫帶能力比較弱;又因人手少走不開,而較少參加上級安排的專業培訓,導致業務能力長期得不到提升。

  「我們在崗的3名幹部,一人是農學專業、一人是思想政治專業,還有一人是外語專業,雖然從事紀檢監察工作以後,參加過不同的培訓,但由於紀檢監察專業知識平時積累少,發現問題線索卻不知從何下手,從而影響了紀律審查工作的順利開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某派駐紀檢組組長道出了他們面臨的窘境。

  問題三:問題線索來源較窄,尋找突破口難,不能開展紀律審查。

  實際工作中派駐機構確實存在問題線索被動等待、收集渠道不暢、來源較窄以及線索甄別、尋找突破口難等問題。

  對於一些信訪舉報件,雖然暴露的問題很簡單,但直觀感覺裡面有問題,值得深查,可是缺少直接的線索指向,無法順藤摸瓜擴大「戰果」,往往只能不了了之。對於這種情況,某派駐機構負責人有一個形象的比喻,本來是一條「大魚」,可能由於問題線索不足的問題,最後「大魚」溜了,只撈到一些小「蝦米」。

  「一些派駐機構對問題線索初查初核工作做得不深不細,線索初核的成案率不高。」四川省攀枝花市、自貢市的一些派駐機構負責人說,「部分群眾認為派駐機構權力小,解決不了問題,部分幹部職工有思想顧慮,發現問題不願向本單位派駐機構反映,而是直接越級信訪,導致派駐機構難以獲取案件線索,常常是『無案』可辦。」

  還有部分受訪的派駐機構負責人表示,有些派駐紀檢幹部不願打聽「張家長、李家短」,主動收集線索不夠,得過且過。有些派駐紀檢幹部業務水平較低,不會收集問題線索,這些都增加了紀律審查工作的難度。

  如何解決以上問題?

  派駐紀檢幹部就是組織派到駐在部門搞監督的「貓」。是「貓」,就要會抓「老鼠」,敢抓「老鼠」。如果不能忠於職守、敢於負責、敢於監督執紀,對工作中失職、瀆職行為,既不報告又不處置,反而身在其中甚至亂在其中的,必須嚴肅追究責任。

  對策建議一:嚴格執紀監督,強化責任擔當,破解不敢監督、不願監督問題。

  「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派駐監督幹的就是得罪人的活兒,要擔責任、敢監督。派駐就得有個派駐的樣,要講得出駐在部門管黨治黨存在的突出問題,說得清楚有反映的具體人和具體事。」近期發表的「學思踐悟」專欄文章為派駐機構開展紀律審查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直以來,派駐紀檢組難以將監督執紀問責落在實處,主要是思想上認為與駐在部門的班子成員和幹部職工『同在一個屋簷下』、『同吃一鍋飯』,情感方面『人熟拉不下面子』。針對這一問題,派駐機構要牢記職責使命,增強擔當意識,勇於監督執紀,敢於發聲亮劍,讓派駐監督更有權威。」遼寧省紀委駐省財政廳紀檢組長周尊安表示。

  部分派駐機構負責人還指出,對那些長期在同一部門工作的派駐紀檢幹部,要定期交流,解決「熟人監督」的問題。同時,改善對黨政機關的考核辦法,對主動查辦本部門、本系統腐敗案件和作風問題的,或者主動向上級紀委提供有關線索的,不但不予扣分,而且要適當加分,從而調動部門黨組支持派駐機構查辦案件的積極性;對派出機關或其他執紀執法機關直接查辦的腐敗案件和作風問題,查實發現部門黨組、派駐機構存在瞞報、漏報行為的,嚴格實施「一案雙查」,追究責任。

  對策建議二:加強培訓和鍛鍊,提升能力素質,解決不會監督、不善監督問題。

  派駐機構是紀委的重要組成部分,派駐機構要加強紀律審查,要從加強幹部隊伍建設入手,強化派駐機構及幹部紀律審查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

  「一方面,加強對派駐紀檢幹部的教育培訓,不斷提高派駐紀檢幹部的業務能力;另一方面,定期組織派駐紀檢幹部到派出機關進行掛職鍛鍊,參與紀律審查工作,提高實戰能力。」江蘇省泰州市紀委駐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紀檢組組長劉金祥如是說。

  四川省成都市紀委駐市財政局紀檢組組長王劍波認為,要解決這些問題,一方面,派駐紀檢幹部要堅持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自覺主動地通過集中培訓、跟班鍛鍊等方式強化學習紀檢監察和駐在部門業務知識,努力成為紀檢監察工作的行家裡手;另一方面,要「集中火力」攻堅克難,把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行為作為紀律審查重點,對相關問題線索認真核實、堅決查處。

  部分派駐機構負責人還表示,每個駐在部門的業務是不同的,有各自的獨立性,作為派駐紀檢幹部,至少要懂得駐在部門的業務,比如說,對駐在部門的行政許可、監管業務,要做到基本上能明白,了解它的規則,了解它的流程。這是履行監督職責的前提。

  對策建議三:強化對駐在部門的監督檢查,構建監督網絡,解決問題線索收集渠道不暢的問題。

  幹監督的活兒就要打聽「張家長、李家短」,關注幹部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況。要從問題線索抓起,把監督的觸角延伸到前端,收到問題反映、發現線索就要馬上處理。

  紀律審查是派駐機構的主要工作內容,作為派駐機構負責人一定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瞪大眼睛,豎起耳朵,發現問題,想盡一切辦法找線索、追責任,把紀律審查作為履行職責的重要途徑。徐本傳給出以上建議。

  「充分發揮『千裡眼』『順風耳』的作用,變等待群眾反映為主動深入機關單位聽取意見建議,準確制導,精準發力。」雲南省曲靖市紀委駐市中級法院紀檢組組長唐敬東認為,「要加強聯合辦案,針對問題線索,抽調公安、檢察、審計等專業人員共同會診,深入挖掘案件線索,找準突破口。」

  海南省紀委第三派駐紀檢組組長陳學、甘肅省定西市紀委監察局派出綜合第六紀檢監察組組長張學懷等表示,派駐機構要建立全方位的監督網絡,創新監督方式方法,並通過設立公開舉報電話、舉報信箱等方式,拓寬和暢通群眾監督渠道,更廣泛地收集問題線索。(本報記者 王鵬)

相關焦點

  • 從貓抓老鼠到薪酬績效
    主人吩咐貓到屋子裡抓老鼠。當它看到了一隻老鼠,幾個奔突來回,到底也沒有抓到。後來老鼠一拐彎不見了。主人看到這種情景,譏笑道:「大的反而抓不住小的。」貓回答說:「你不知道我們兩個的『跑』是完全不同的嗎?我僅僅是為了一頓飯而跑,而它卻是為性命而跑啊!」這就是典型的績效管理問題。
  • 鏟屎官用這種方法訓練貓咪抓老鼠,貓:老鼠,你感動不
    貓和老鼠自古以來就是天敵,在以前,如果家裡面養的貓不會抓老鼠,就連隔壁鄰居就會笑你的吧。不是有一句話叫做:不管黑貓還是麻貓,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以前是用抓老鼠來評價貓咪的能力的,不過到了現在,經濟條件好了,城市裡基本都沒啥老鼠了,家裡養的寵物貓每天也只是吃吃喝喝、賣萌,根本就不需要去抓老鼠了。不過有些鏟屎官還是希望自己的寵物貓去抓下老鼠的,可是寵物貓連見到老鼠都很難,更別說抓了,於是鏟屎官也各出奇招。
  • 《貓和老鼠》抓鼠攻略 老鼠捕捉方法介紹
    這想必是很多朋友所關心的問題,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帶來貓和老鼠手遊抓老鼠方法介紹。 方法介紹 玩了許多把貓了,總結許多經...   在貓和老鼠手遊中貓要1v5隻老鼠,那麼遊戲中該怎麼抓老鼠呢?
  • 為何貓沒有進十二生肖?這事真不怪老鼠,貓抓老鼠另有隱情!
    為何貓沒有進十二生肖?這事真不怪老鼠,貓抓老鼠另有隱情!不知從何時開始流行這樣一個說法,十二生肖定名排序的時候,貓和老鼠是鄰居,貓讓老鼠喊他一起!老鼠沒喊他,還通過機靈才智謀獲生肖排名第一,貓沒趕上!因此貓見到老鼠就逮。是為貓添了幾分傳奇色彩,對老鼠多了幾分厭惡!
  • 抓老鼠的貓應該被吃魚的貓嘲笑嗎?談談貓的自由
    就這樣,我成了一隻放著魚不吃非要去抓老鼠的特立獨行的貓。我不是故意這麼做的。我沒要反對吃魚。我也沒提倡要抓老鼠。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在誇我。但我壓力真挺大的。我想不明白,為什麼抓了只老鼠就上了熱搜。憑什麼我就不能堂堂正正、理直氣壯的抓老鼠。他們什麼意思?!我只能吃魚嗎?
  • 中紀委新設七紀檢組組長上崗 履歷與派駐單位無交集(表)
    從政履歷與派駐部門無任何交集 記者統計發現,這7名紀檢組長此前的工作經歷與紀檢工作交集並不多,此番履新體現了紀委從系統外發掘幹部人才的新特點。而7人中大部分都有基層工作或者多部門歷練的豐富經驗,有些甚至有數十年的地方工作經驗,可謂履歷豐富。
  • 生活在農村的狸花貓會抓老鼠,還要教小貓抓老鼠:做貓不能忘本
    現在的一些貓咪別說抓老鼠了,看到老鼠都會害怕,躲都來不及呢,仿佛是遇到了什麼洪水猛獸一樣。當然,在不同地方的貓是有著不一樣的用途,一般在城市裡的貓是不需要抓老鼠,也是遇不到什麼老鼠的。不過,在農村的貓咪,就不一樣了,它們還是經常會和老鼠打交道,也是沒有忘記自己抓老鼠的本領。就像是一寵主家的狸花貓一樣,生活在農村,是抓老鼠的一把好手,還要教小貓們抓老鼠。
  • 中紀委機關報:不少研討會已成為變相聚會、大吃大喝的場所
    中紀委機關報:不少研討會已成為變相聚會、大吃大喝的場所 商驊池/中國紀檢監察報 2016-06-12 16:32 來源
  • 貓愛吃老鼠嗎?家貓為何總是玩弄老鼠?帶你了解貓和老鼠的故事
    今天在某視頻app上看到一條小視頻,其內容大致為一隻貓活捉了一隻老鼠回家,鏟屎官嚇得花容失色,直呼「快把它丟掉。」看到這條視頻,不得不戲稱一句如今幹正事兒的貓已經不多了,要知道農村的貓一直都是被當作捕鼠幫手而飼養的。那麼,貓抓老鼠真的是因為喜歡吃嗎,老鼠為何會成為貓咪食譜上重要的一環?
  • 聚焦:中紀委公布新設派駐紀檢組「工作進度表」
    原標題:7新設派駐紀檢組履職兩月「很忙碌」   昨晚,中紀委官網發布「走近中央紀委新設的7家派駐紀檢組」頭條新聞,公布7個新設派駐紀檢組的「工作進度表」。   截至目前,中紀委新設的7個派駐紀檢組「履職」已有兩月。
  • 在平面裡抓老鼠,《貓和老鼠》比《第五人格》好在哪裡?
    不對稱競技的《第五人格》一直深受玩家好評,也讓大眾玩家對不對稱競技這個遊戲類型有了更深的了解與認識。豬廠最近又出了同類型的遊戲《貓和老鼠》,究竟這款遊戲與《第五人格》有什麼不同呢?一起來看看吧。都是同類遊戲,玩法基本上是一樣的,都是滿足一定的條件,然後再設法逃生。
  • 石鼓區:派駐機構打破「零立案」 不當「不抓老鼠的貓」
    2017年10月,石鼓區紀委完成派駐機構全覆蓋,各派駐紀檢組始終堅持把紀律審查作為監督執紀問責的重要內容,切實發揮政治「顯微鏡」「探照燈」的作用,當好被監督單位的「保健醫生」。6個派駐紀檢組不斷深化紀檢監察,通過對駐在單位開展多項監督檢查和專項督查,採取聽匯報、看臺帳、召開座談會、個別訪談、對班子成員測評等方式,共發現問題線索20餘條。針對發現的問題線索,各派駐紀檢組迅速展開行動,緊鑼密鼓,追根溯源,充分發揚「5+2」「白+黑」的精神。
  • 「我被一隻貓教育了,它教我抓老鼠」貓:「怎麼就是教不會你呢」
    願望很美好,現實是:甚至還有這樣的:老鼠:媽媽,我出息了,我搶了貓的飯!現在家裡幾乎不會出現老鼠、蟑螂、小蟲子,而且大部分小貓咪也不會撲上去,只會轉一轉警惕的小眼神然後爬上制高點「瑟瑟發抖」,等鏟屎官過去救駕。
  • 貓和老鼠:黃金鑰匙vs特工行動,都是抓老鼠的貓,差距咋這麼大呢
    貓和老鼠手遊共研服裡的休閒玩法界面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不過共研服變化歸變化,正式服的休閒玩法依舊是黃金鑰匙和特工行動。今天我們來對比對比這兩種玩法中的貓,黃金鑰匙vs特工行動,都是抓老鼠的貓,差距咋這麼大呢?
  • 貓和老鼠手遊:經典之家隱藏的陷阱,想順利抓到老鼠,一定要避開
    同樣是在廚房裡,在櫥櫃和冰箱的上方有一個廚具收納的柜子,在柜子的一側設有一個擋板,這個擋板會不定時進行擺動,一旦有貓或老鼠經過時就會搖下來製造障礙,但這個擋板感覺只為貓而設計的,老鼠如果不跳起來還是不會被砸中的,所以使用貓角色過去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被砸中眩暈的時間可是相當久了。
  • 夢見貓把老鼠捉住了 男人夢見貓捉老鼠
    女性夢到老鼠,是表示有人在打你主意,要小心防範才行。而如果老鼠跑到衣服中,則表示你有可能捲入醜聞中。 夢見捉老鼠,預示你可能有會因為交上不誠實的朋友而蒙受損失。 打算出門的人夢見貓捉老鼠,建議雖有風無礙事,可外出。 準備考試的人夢見貓捉老鼠,意味著有阻礙,下定決心加倍努力有希望錄取。
  • 為什麼貓捉老鼠,喜歡先折磨老鼠然後才吃掉呢?
    我們都知道動物是食物鏈當中的一環,每一種動物都是一環,他們要去吃別的動物的話,其實他們也是有自己的天敵的,所以就像是貓和老鼠,眾所周知,貓在抓到了老鼠之後並不會立即的將老鼠吃掉,而是會玩弄一番之後再把老鼠吃掉的,那麼看到這裡的時候,就會有人好奇貓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癖好呢?為什麼在抓到了老鼠之後不會理解把老鼠吃掉,還有進行一番折騰呢?
  • 它是專門用來抓老鼠的貓,比狸花貓還厲害,曾經還是皇家貢貓
    現在養寵物貓的人越來越多了,不過也有人說這些寵物貓除了長得好看就沒啥用了,連老鼠都不會抓,還能算貓嗎?還是我們本土的貓厲害,不僅長得可愛,抓老鼠可是好手。在很久以前,人們養貓確實是用來抓老鼠的,不過現在大家一說會抓老鼠的貓,很多人都會我們本土的狸花貓。狸花貓是我們國家土生土長的貓,它們是經過大自然的淘汰後生存下來的貓種,它們的四肢比較強健,有很強的獨立生活能力,除了找老鼠,它們還會抓蛇、抓鳥、抓昆蟲,它們也被叫做土貓,在寵物貓大行其道的當下,狸花貓在國外受歡迎的程度大大高於國內。
  • 怎樣的分配機制才能讓你的貓更好的追上老鼠?
    當它看到了一隻老鼠,幾個奔突來回,到底也沒有抓到。後來老鼠不見了。主人看到這種情景,譏笑道:「大的反而抓不住小的。」貓回答說:「你不知道我們兩個的『跑』是完全不同的嗎?我僅僅是為了一頓飯而跑,而它卻是為性命而跑啊!」只有真正解決了這些難題,才能保證績效考核不會流於形式或適得其反。
  • 人類養貓1萬年,並不是為了抓老鼠,就是饞人家身子而已
    貓抓老鼠更有鏟屎官給筆者講了個故事:一萬年前,人類處於初步農耕時代,糧食產量低,儲存條件差,所以經常被老鼠偷吃。某天,有人發現一隻野貓在人類糧倉附近抓捕老鼠,並且成功抓住了老鼠,從那天起,貓就進入了人類的生活,一直陪伴人類走到了今天,因此人類養貓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抓老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