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創作的書法作品,因為寓意太高深,讓現代人很難看懂

2020-12-17 藍鷹書畫

藍鷹書畫專注於文化領域,書畫傳播推廣領先品牌。

相信大家都知道,古人創作的書法作品,因為太高深,讓現代人很難看懂,也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不過在欣賞這些作品的時候,大家也不敢光明正大的說出來,以免被別人誤認為見識淺薄。尤其是《蘭亭集序》這樣的千古名文,專家都曾經讚賞有加,不過普通人卻很難發現其中的美。由此也可以看出,大家還需要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

01 薛寶釵的兩面人生

讀過《紅樓夢》這本書的觀眾,相信大家都知道,在這本書當中,薛寶釵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她性格非常沉穩大氣,給觀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不過也有觀眾認為,薛寶釵是一位工於心計的冷麵小人,也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武侯高臥圖

其實在《紅樓夢》這本書當中,對於薛寶釵的描寫,大家看到的都是一模一樣的,之所以產生如此大的差別,完全和讀者的心境有關。因為每個人從書中得到的思想不同,因而產生了千差萬別的認識,或許這也是藝術的魅力所在。畢竟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與現實當中的人們,還是有本質的不同。

徐渭 蟹魚圖

02《蘭亭集序》

上學讀書的時候,無論是家長,或者是老師,都給我們灌輸寫字要工整,不可潦草的思想。因而在之後的時間裡面,大家寫出來的字千篇一律,完全沒有藝術性可言,實在太遺憾了。在《蘭亭集序》這篇文章當中,大家似乎找到了不同的答案,寫字一定要有獨創性。

▲馮承素 蘭亭序局部

作為一門獨特的藝術,書畫作品給人的感覺非常專業,而且很難被普通人理解,作為一位歷盡人生繁華的書畫大師,弘一法師具有非常高的思想境界,由他創作的書法作品,更加讓人難以理解。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弘一法師漸漸走進佛門,成為了與佛相通的人。

▲顏真卿爭座位貼局部

03弘一法師的境界

在大家的印象當中,弘一法師創作的作品簡而不凡,充滿著獨特的文人氣息,也讓大家感到非常欣喜,即使是在書畫界,也很少有繪畫家能夠達到他這樣的高度。因而對於普通人來說,如果想看懂他的繪畫作品,還是應該多看一些書的。

▲弘一法師墨跡

參加書畫展的時候,接受過專業培訓的人,很容易感受到書畫作品的意境,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而那些普通人則不然,因為他們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培訓,因而在欣賞繪畫作品的時候,往往只感受到表面的書法內容,並不能理解深刻內涵,也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弘一法師墨跡

尤其是一些書畫作品,憑藉大家司空見慣的素材,表達到了美好的寓意,如果不能細心揣摩的話,相信大家很難品味到其中的內涵。在創作繪畫作品的時候,繪畫家用筆的氣勢不同,因而呈現的狀態也千差萬別,給人帶來不同的感受,也需要大家細心的品位。

—END—

本平臺所發布的圖片均搜集自網絡公開資料,編輯並不確定作品之真偽,不作為投資收藏的依據,僅供書畫愛好者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本文由藍鷹書畫原創,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以上為嘉賓觀點言論,不代表本館立場。

相關焦點

  • 寫書法看不懂文言,不認識繁體字,能否創作出的好作品
    有人說,現代人漢語水平是拍馬都不及古人十分之一的。古人隨便拉出一個秀才,就能虐死現代漢語系大學教授一百遍。這話雖然不免誇張,但是古代秀才是通篇背誦經史子集的,有些還能倒背如流,《論語》、《詩經》的章章節節字數多少都能說出來,這樣的漢學功底是現代人無法想像的。現代人很多人連文言文都讀不通,連繁體都不認識,更別說用繁體字練習書法了。
  • 評書法作品刻意化簡為繁:別拿繁體字裝高深
    評書法作品刻意化簡為繁:別拿繁體字裝高深 日前,在上海舉辦的一場書法研討會上,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孔子雲如何如何」、「贈予某某影後」、「鄰裡互助顯真情」等書法作品,掛在哪裡都挺掉價,因為其中的化簡為繁的「創作」,不過是想當然的畫蛇添足,而故作深沉的背後,是裝飾書法內容創作的失語。    字雖多了幾筆 意思卻已跑偏  「裝飾書法中的錯別字,已經多到讓人應接不暇的程度。」
  • 現代人創作的詩詞和古代人相比為什麼差得太遠
    唐宋元明清時期出現了很多偉大的詩詞創作者,他們創造出大量的優秀的流傳千古的佳作,這些佳作意境的深遠內涵的豐富,文字的優美,是現代詩詞難以超越的,是現代人可望不可及的。這究竟是什麼原因所致,為什麼現代人創作不出那種驚天地 ,泣鬼神的詩詞佳作。
  • 書法創作:有意識地漲墨好不好?
    我不反對藝術家對藝術形式的探索,並且一直認為,當代藝術的形式出新,反而會深化藝術作品的感染力和主題,推動藝術創作的進步和超越。但是,藝術形式出新並不是簡單的事情,落實在書法作品上,不著邊際的漲墨,絕對不是明智的選擇,甚至是在畫蛇添足。
  • 「書法問集」48、書法作品內容寫啥好
    書法作品分兩種,一是寫給自己,二是寫給他人的。書法作品最基礎的內容,是「寫「」字」。因為經常有「創作一個作品」,「書法作品」這個詞被有些人曲解。有些人的所謂書法作品,過於強調創作。他們的書法作品,連字都不是。比如沃興華,這樣過於強調書法創作的「書法家」們。他們就比較突出創作的過程,各種形式的創造。像上圖,浪費紙張的書法創作。
  • 這些書法作品寓意深刻
    在公司辦公室掛上一幅寓意深刻的書法作品,可以修身勵志,表達企業願景,解釋商道精髓,這也正是中國書法的魅力,言簡意賅,意蘊非凡,大多數的老闆都會在自己的辦公室掛上一幅書法作品,這也正是辦公室裝修的點睛之筆,那麼辦公室後面掛什麼字好,書法是我國獨特的傳統藝術文化,書法是一種藝術,有很大的欣賞價值
  • 書法作品創作中落款的注意事項
    書法落款,就是書法作者的籤名。譬如(顏勤禮碑》的書寫者是顏真卿就籤「顏真卿」,《玄秘塔碑》的作者是柳公權,就籤「柳公權」。古人書碑籤名,信札籤名,既有籤在作品末後的,又有籤在開頭的。如王羲之《姨母帖》,結束部分署「王羲之頓首頓首」,就是籤名(即落款)在末的例子。
  • 古人的一天如何度過?一個習慣,現代人很難做到
    因為古人敬畏自然,善於置身其中,順應自然,感受和適應萬物的微妙變化,使自己能夠冷靜下來。如果我們能穿越時間的長河,與祖先面對面交流,所有的經歷都會變得更加新鮮和刺激。各種先進儀器的參與,使現代人的生活更加便利。同時,現代人也懷念著漸漸遠去的農村生活。我們常以為古人的日常生活很枯燥,卻忽略了他們在有限時間內的不斷創造,留給我們寶貴的財富。
  • 書法界十大「醜書」集錦,當你看懂了這些,才算一個合格的書法家
    外行人眼中的「醜書」在中國古代,常常有一些作品,被今天的一些「書法外行」稱之為「醜書」,當然,你若能看懂了這些字,才算一個合格的書法家。外行人眼中的「醜書」很多人自以為懂得「美」與「醜」的區別,其實他們始終沒有思考過,是不是因為自己的學養不夠欣賞不來,是不是因為自己的境界不高不能理解,他們往往喜歡用一己之喜好去論斷一件作品的美醜
  • 為什麼今人的書法一直不及古人?這一原因很多人沒注意
    生活中,書法一詞另具備以下含義: 第一,某幅書寫作品的代稱或者所有書寫作品的統稱; 第二,一種藝術類別,一般指書寫漢字的藝術。 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說:「唐言結構,宋尚意趣」,由此可知,唐代書法的法度追求最高、最嚴謹,也因此,唐代書法成就也是書法史上最頂峰的。
  • 《天淨沙·秋思》等三幅古詩詞書法作品欣賞及書法創作之路感悟
    聲明:本篇的圖文由馮彬藏墨獨家原創,書法作品版權歸馮彬藏墨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今天,筆者帶來了自己寫的三幅古詩詞行草書法作品,分別是元代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詞、唐代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詞和唐代杜牧的《江南春·千裡鶯啼綠映紅》七言詩,僅供師友們欣賞,同時筆者還想談談自己30年來書法創作之路的感悟,如有不妥,請批評指正。
  • 一位男科大夫寫的狂草,外行人很難看懂,如今成了書法界的宗師!
    在當代的醫院裡,很多醫生往往會手寫藥方,然後讓病人照方抓藥,這種傳統由來已久,在傳統社會當中的醫生也是如此,但古代的醫生往往能夠寫一筆精妙的小楷,因為手寫藥方往往能看出一位中醫大夫的氣質。而當代醫院很多醫生由於各種原因,書寫的藥方,往往外行人很難看懂,許多病人看了也是一頭霧水。曾經有這樣的一位「男科」大夫,他以狂草聞名於世,他寫的狂草外行人很難看懂,如今他卻成為了書法界的宗師。
  • 陸儼少:書法創作必須學古人精神,創自家面目,最終超越自我
    據筆者所見,此前有兩篇關於陸儼少先生書法的論文:一為俞建華先生的《意在山水之間 韻含筆墨之中——陸儼少先生的書法藝術》,一為周凱先生的《陸儼少書法藝術初探》。兩文作者均為陸儼少先生的學生。前文作宏觀闡述,後文作微觀剖析,恰好從兩個互補的方向對陸先生的書法藝術作了精闢的研究。儘管因為陸先生畫名太著,談論其書法藝術的文章較少,但這兩篇論文,頗有學術深度,足以突顯陸儼少先生書法藝術的境界和歷史地位。
  • 新年送禮,一幅好寓意的書法字畫足夠了
    當代書畫名家的花鳥畫作品,往往蘊含著美好的寓意,送給長輩親友、領導客戶,祝福滿滿,還彰顯修養和高雅品味。送字畫禮品就是送文化,既有面子,還實用。新年字畫禮品推薦一:松鶴延年 福壽齊長畫家石開經典書法松鶴圖《松齡鶴壽》松與鶴,在古人的觀念裡,皆是吉祥長壽之物。
  • 現代人寫詩詞如何擺脫古人的框架和束縛
    朋友感嘆,好的詩詞都被古人寫盡了,現代人創作的詩詞都在古人的框架和束縛內。我們所寫的每一首詩詞都有古人的詞句和意境。 這句話說的很對,但也不盡然,只是我們習慣性地隨著古人的腳步走,生怕稍有偏差,邯鄲學步也學不像了。我們所閱讀到的詩詞作品《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以及各種詩詞的鑑賞書籍都是古今編著者精挑細選出來的優秀作品,這些精品詩詞,成了古人寫的詩詞的代表。久而久之留在了我們所認知的印象中。
  • 對書法創作過程中的塗描問題的一些看法
    我們時常看到有自媒體作者在談論書法家創作作品時的塗描而嗤之以鼻。書法創作過程中的塗改描畫好不好。從理論上看,書法貴自然,塗塗抹抹自然會影響點畫字形的美觀和藝術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古代一些書法作品中塗抹和我們現代書法家創作作品的塗抹不同。古代書法家的塗抹不是在創作作品時的塗抹,而是日常應用過程中的書寫的塗抹或矯正。比較正規的創作的作品,同樣不允許塗抹描畫的。但由於日常作品太過於經典,雖然有塗抹,畢竟瑕不掩瑜。作品中的塗抹,實際上,無論古今都存在對不滿意的地方的修改現象。
  • 書法國展抄襲被抓包,作者回應:我本人寫的,這回答太幼稚
    左:正書展作品,右:其他作者原作馬藝旋的自辯說辭,的確讓人覺得莫名其妙。馬藝旋是各仍然在讀的大學生,學的是書法專業,通過翻閱她其他的作品看,其本身對於書法創作以及書法的審美取捨有自己的想法的。左:正書展作品,右:其他作者原作書法創作不單單是將文辭抄寫下來,每位作者在創作的時候,都要從整體風格,到章法、形式費心安排,甚至還要考慮每個字的寫法、排布。
  • 王鐸書法創作思想初探
    對於王鐸的書法研究近現代比較受到書法研究者的關注,尤其近十幾年受到日本國的影響,加之展覽效應的作用,學習王鐸,研究王鐸的人越來越多,本文想對王鐸的書法創作思想作個簡單的剖析。 他在米蒂的書法上發現了與自己理解相同的二王風範.找到了直達二王堂奧的度人金針——「不規規摹擬」這句五字箴言。王鐸與米芾一樣不僅對魏晉傳統忠實崇拜,而且他們對二王作品的「再造」同樣是太驚人了。
  • 當代書法大家李文進,精選13幅巔峰行書欣賞,飄逸壯美,力透紙背
    古人和今人學習書法有著完全不同出發點,今天在機打代替了手寫,學書法就是為了興趣愛好或者是為了成為書法家。現代社會的人們在書寫技藝上都在退化。科技越來越發達,傳統的書寫越來越沒有它的位置。而在古代古人學書法那是必修課,字寫不好,考試沒有人看卷子的。
  • 抗日名將劉湘將軍,7幅傳世書法作品欣賞,網友:他的字正氣凜然
    劉湘劉湘將軍存世的書法極少,搜遍全網也只找到7幅書法作品。劉湘的書法用筆大氣,行書承轉啟合,筆法結構都有獨到之處,甚為可觀,稱為民國一級上將書法家當之無愧!劉湘的楷書也是上乘的水平,學過書法的人,都知道看楷書最難寫,一點、一勾、一橫等,都沒瞞藏,一點寫壞全篇就完了。楷書最能說明水平,行書、草書都離不開楷書功底。劉湘的楷有書凜凜中正、大氣雄渾、持重於外、錦繡其內等特點。劉湘將軍的書法端莊舒雅,剛健柔和,鬆緊得當,井然有序,平淡中見雄強,溫婉中露銳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