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夏天的好處真的不少,就拿給寶寶洗澡這件事來說,由於夏天溫度高,寶媽們要注意的事項也少,不用擔心凍著寶寶,不用擔心煤氣中毒之類的。
而秋冬季節就不一樣了,給寶寶洗澡需要注意很多問題,除了老生常談的水溫要控制在38-40度左右,室溫在26度左右,還有幾個問題是很多媽媽容易忽略的。
1、脫衣服之前洗頭
夏天給寶寶洗澡時,可以同時洗頭,但是秋冬季節再這樣操作,很容易讓寶寶著涼。正確的做法是:放好水之後,先給寶寶洗頭,並用幹毛巾擦乾,然後再給寶寶脫衣服洗澡。
這樣做能夠減少寶寶裸露在空氣中的時間,避免寶寶因為洗頭時間長而著涼感冒。
2、沐浴露不需要頻繁使用
秋冬季節,寶寶一般也就三天左右洗一次澡,身上不會太髒,如果用沐浴露的話,一周左右一次的頻率是比較合適的,不需要每次洗澡都用沐浴露。
這是因為秋冬季節本身就比較乾燥,加上寶寶的皮膚非常嬌嫩,過多地使用沐浴露會帶走寶寶身上保護皮膚的油脂,讓寶寶的皮膚變得乾燥、瘙癢。如果洗完澡後身體總是痒痒的,寶寶當然會不喜歡洗澡了。
3、穿上衣服再出浴室
給小寶寶洗澡時,由於浴室可能不太方便穿衣服,很多寶媽會在洗完澡後將寶寶抱到房間裡再穿衣服,有些則是由於孩子比較調皮,身上還沒擦乾就跑出浴室了,這樣都很容易讓寶寶著涼。
如果房間的溫度與浴室溫度相差比較大時,最好是在浴室將寶寶的身體擦乾,然後穿上一至兩層衣服後再回房間將外套穿上。
4、洗澡前後適量喝水
洗澡時一般浴室的溫度會比較高,加上在熱水中泡著,會讓寶寶的身體有不同程度的脫水,從而使寶寶覺得口渴。
因此,為了讓寶寶能夠舒適地洗澡,最好洗澡前給寶寶喝點水,如果在浴室待的時間比較久,洗完澡後也要適量再給寶寶補充水分。這樣寶寶覺得舒適了,才不會抗拒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