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閩南人怎麼過中元節? 廈漳泉臺祭拜民俗各不相同
今天是中元節,廈門大街小巷的居民都會在家門口擺桌,放上祭品,祭拜先人。閩南今天還有特別的民俗普渡,讓廈門地下的「先民」們得到更好的待遇。 記者昨日走訪了市場發現,各種祭拜物品非常受歡迎,商家說,比平時多銷好幾倍。
-
探訪惠安辜鴻銘紀念室:辜氏族親的兩岸情緣
日前,在惠安縣螺陽鎮上坂村辜鴻銘紀念室,一群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齊聲吟誦詩詞,朗朗童聲傳遍村莊。據介紹,辜鴻銘祖籍惠安,螺陽上坂村是其父輩們生活和居住過的地方,為了紀念這位近代史上傑出的國學大師,近年來,當地的辜氏宗親每逢傳統節日,都會舉行紀念辜鴻銘中華詩詞吟誦會。
-
閩南人怎麼過中元節 廈漳泉及臺灣祭拜方式各不同
海西晨報訊(記者 彭怡郡)今天是中元節,廈門大街小巷的居民都會在家門口擺桌,放上祭品,祭拜先人。閩南今天還有特別的民俗普渡,讓廈門地下的「先民」們得到更好的待遇。 記者昨日走訪了市場發現,各種祭拜物品非常受歡迎,商家說,比平時多銷好幾倍。
-
中元節,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平常日子要對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動先人的牌位。而在這一天則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一請出,恭恭敬敬地擺放在專門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飯,直到七月三十送回為止。有先人畫像的,也要請出掛起來。祭拜時,依照輩分和長幼次序,給每位先人磕頭,默默禱告,祈求祖先保佑自己平安幸福。
-
臺灣中元節供品未擺空心菜 或為避諱蔡英文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昨天是中元節,臺灣各地都舉辦中元普度儀式,以往習俗是用空心菜當供品,不過因蔡英文被戲稱「空心菜」,今年包括「立法院」等臺灣公務機構的中元普度都沒有擺空心菜。
-
旅柬埔寨華人中元節祭拜好兄弟
旅柬埔寨華人中元節祭拜好兄弟 中國僑網消息:據柬埔寨《星洲日報》報導,8月26日為農曆七月十四中元節。
-
七月十五祭拜什麼 中元節祭祀需哪些物品
七月十五祭拜什麼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今年的鬼節是9月5號,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由來2019中元節是幾月幾日農曆幾號中元節
盂蘭盆節,又稱中元節或鬼節。每年陰曆七月十五,陵園將安排各墓區代表參加盂蘭盆節,又叫中元節或鬼節。這一天傳說中是陰間的佳節,所以有陽間過元霄節陰間過鬼節的傳說,界時陵園將舉辦祭祀、參佛、淨墓、回顧、賞花、垂釣等活動以示慶祝。 問:2019年中元節時間是什麼時候呢?
-
惠安三中溫恩典同學被空軍預警學院錄取
溫恩典同學名片籍貫:惠安縣螺陽鎮工農村古塘小學:惠安縣城南實驗小學初中:惠安廣海中學 高中:惠安第三中學錄取:空軍預警學院專業:預警技術與指揮 榮 譽 惠安三中 縱有疾風起人生不言棄來源:微信公眾號 福建省惠安第三中學
-
中元節祭拜多講究!燒紙錢的姿勢真的對了嗎?
當然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中元節如今成為了一個緬懷先人的節日。在這一天,我們可以看到有許多人都會來到街頭燒紙錢祭奠先人。而在小云云的印象中在中元節這天也有著這樣那樣的禁忌。但是燒紙錢也有著要遵循的規則,方法不正確的話會使得自己的心意無法準確到達自己的先人面前。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為先人們燒紙錢呢?今天我們依舊是請到了梁登羽老師,為大家講解一下祭拜先人的正確姿勢。
-
民俗採風|煙臺祭祖擺供和祭拜有啥講究?
家庭的祭祀,要在臘月廿三,即小年這天的上午,開始擺供。長輩(祖、父)健在的,就在長輩家擺供;長輩不在的,就由長、次、三子……依序在其家中擺供。擺供的位置,一般在正房中屋靠北牆處(大戶人家設有專屋祭祀)。先是將當年男性逝者的名字添寫到掛譜上(未成家的男性逝者不能上譜),之後,將譜掛在供桌的正上方。無掛譜的,就把譜書擺在供桌上。
-
中元節來歷:祭拜鬼神 側重宗族"孝"文化
農曆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簡稱盂蘭節),民間俗稱鬼節、七月半(部分客家人的稱謂,相對於中秋為八月半)。在中國南方的部分地區,中元節是在七月十四日,相傳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為逃難而提早一天過節。
-
中元節的來歷與中元節習俗
中元節的來歷與中元節習俗分別是什麼?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
話說中元節
此舉正好和中國的鬼月祭拜不謀而合,因而中元節和孟蘭會便同時流傳下來。每年農曆七月十五為「盂蘭盆節」,本是印度一種佛教儀式。佛教徒為了追薦祖先舉行「盂蘭盆會」;佛經中《盂蘭盆經》以修孝順勵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國追先悼遠的俗信,於是益加普及。道教有所謂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民間通稱「三界公」,這三位是玉帝派駐人間的代表,每年都要考察人間的善惡,向上天匯報。
-
13歲湖南男孩2天1夜從晉江暴走至惠安 來泉打工救父
——旅途——2天1夜從晉江暴走到惠安 「第一次(休息)是在一家小吃店擺在路邊的桌子上,第二次是趴在路邊的護欄休息一個多小時。」 想起村裡人說過,在惠安有不少同村人在打工,小呂想找老鄉借錢,就沿著國道324線,一路打聽,徒步向惠安前進。 身上的十幾元錢,小呂換成礦泉水和四五個麵包,他一路暴走,未曾睡眠,只是休息2次,「第一次是在一家小吃店擺在路邊的桌子上休息」。熱心的店主還煮了碗面給他吃,「第二次是趴在路邊的護欄上休息一個多小時」。
-
中元節到了,泉州地區的這些習俗美食你知道嗎?
今天是中元節,閩南素有回家的說法。小編也要回去了~開心的同時還是為你們介紹泉州美食啊。愛我,請大聲說出來。農曆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到來時,泉州的習俗是「中元普渡」。每到中元節這一天,也有的在農曆七月選一天,人們以雞鴨魚肉、糖餅水果,甚至全豬(閩南語俗稱神豬)等供品祭祀先人,在門前路邊燒紙錢放爆竹普渡孤魂。看著那麼可愛是怎麼回事。想起壽山那兩隻迷你的豬堅強。在中元節,惠安有些地區還會包粽子。
-
中元節:不忘先祖,不失良善,不負韶華
中元節讓我們知道自己來源,明了自己的歷史,看清了未來的方向:不忘先祖,不失良善,不負韶華。1慎終追遠,不忘先祖中元節處在小秋,作物開始收穫,人們開始嘗到豐收的喜悅。地府則會在中元節這一天放出陰靈,讓他們回家團圓。人們備好供桌,按照長幼順序依次祭拜,邊燒紙錢邊禱告,匯報家庭近況,祈求祖先保佑平安。除了祭祀之外,還要上墳,用紙做燈,焚在先人靈前,寓意亡人前程光明。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
臺灣寫真:中元節街頭節味濃 臺北倡以米取代金紙
中新社臺北9月5日電 題:中元節街頭節味濃 臺北倡「以米取代金紙」中新社記者 蔣雪林 邢利宇9月5日是農曆七月十五,是祭祀先人的中華傳統節日之一。走在臺北街頭,處處可見民眾臨街擺放祭祀品,點燃香火虔誠祭拜,隨後給先人焚燒紙錢,祈求風調雨順、家庭幸福,街頭節日氣氛非常濃厚。臺北計程車司機許文宗告訴記者,中元節在臺灣是一個很隆重的節日。民間有個說法,農曆七月是地府鬼門大開的時候,萬鬼都從陰間來到人間尋求供奉。普通百姓從七月一日開始就「禮敬亡靈」。中元節「拜鬼」,不但要祭拜故去的親人,而且也要顧及「孤魂野鬼」。
-
避諱蔡英文 臺灣中元節普度供品少了空心菜
17日是中元節,臺灣各地都舉辦中元普度儀式,以往習俗是用空心菜當供品,不過因蔡英文被戲稱「空心菜」,今年包括「立法院」等臺灣公務機構的中元普度都沒有擺空心菜。 每逢中元節,臺灣不少家庭、公司行號或公家單位會準備祭品來宴饗「好兄弟」(指來自陰間的「鬼魂」)。
-
臺灣中元節供品少了空心菜 或因避諱蔡英文稱謂
昨天是中元節,臺灣各地都舉辦中元普度儀式,以往習俗是用空心菜當供品,不過因蔡英文被戲稱「空心菜」,今年包括「立法院」等臺灣公務機構的中元普度都沒有擺空心菜。 每逢中元節,臺灣不少家庭、公司行號或公家單位會準備祭品來宴饗「好兄弟」(指來自陰間的「鬼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