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 |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

2021-02-08 懸壺仙女

我們旨在傳播好內容,文章、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刪除。。


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人和人因各自經歷上時間和空間的差距,往往在認知層面、思想境界有所不同,不可以強求觀念一致。將此原理用在為人處事上,我們就可以知道,和一個人交流的時候,要注意對方的接受能力,以及理解範圍,在交流上要有技巧,這種技巧頗有些「對症下藥」的味道。

人的眼界往往與生活環境、日常接觸的事物等等有關。有些觀念,不在一個理解層次的話,交流起來就十分困難,一方覺得自己在「對牛彈琴」,另一方覺得對方在「天方夜譚」。也不能說雙方有什麼錯,只能說認知層面不一樣罷了,這種認知層面的距離,往往體現在時間和空間上,或者,也可以說體現在眼界上。

1、「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理解難點:把握中立情感

這句話出自《莊子》,要說「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理解難點,就在於可能覺得這句話的情感頗具貶義。因為這句話的直接翻譯就是,我們不能和一生生活在井底的青蛙來談論大海的驚濤駭浪,因為青蛙理解不了;我們也不能和「在夏天生又在夏天死」的蟲子描述冬天的冰雪,因為時間限制,夏蟲體會不到冰的模樣。

基於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我們可能會覺得,莊子這句話是在諷刺人之孤陋寡聞,而井底之蛙一詞確實在後世頗具貶義。但是,從《莊子》這本書中,我們能看出莊子的態度。莊子反對區分,那麼莊子更加反對去進行優勝略汰的區分,不分優劣,又何來諷刺一說?莊子在這裡只不過揭示了一個道理罷了:即因為時間和空間等方面的原因,人在認知上存在差距屬於正常。

2、受到時間和空間限制,人存在認知差距,不可強求認知一致

同時,我們通讀《莊子》一書,然後綜合對應道家思想的特色,會發現道家思想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就是反對強求。從反對強求這一點出發,我們就能體會「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了。

莊子用「不知海」的井底蛙和「不知冰」的夏蟲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在認知層面存在差異是正常的一件事情,因為每個人生長環境,每天待人接物之所見所聞可以是天壤之別,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人的觀念不同很正常。這種「不同」是每個人之人生自然而然的演變結果。就像我們無法強求每個人的人生軌跡一致,我們亦無法強求觀念一致。強求觀念一致必然違背「自然」,會得不償失。

3、為人處世上的妙用:說話做事時要考慮對方認知層面,對症下藥

影響人觀念的,往往在於人之所見所聞,誰還能保證每個人的所見所聞都一樣?所以,莊子之「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不過是揭示人之觀念差距的原因大抵在各自獨特經歷之時間和空間上的差距罷了。

因為無法保證每個人見聞一致,所以又何必強求他人認可自己的想法。就如和鄉曲之士論「道」,因眼界的限制,鄉曲之士會覺得與自己論「道」的人在說「瘋話」,和鄉曲之士論「道」的人則覺得自己在「對牛彈琴」,雙方都不滿。

所以,為了避免因認知層面不同而造成交往上的不愉快,在與對方交流之前,要注意到人之間存在認知差距這一事實。想要和對方保持愉快的交流氛圍,就要照顧對方的認知層面。此處處事技巧,頗有些「對症下藥」的意思。

綜上述,我們可以總結,莊子之「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是在告訴我們,每個人因為自己生命裡獨特的時間和空間,每個人的思想都各具特色,這種特色也意味著差距。人和人的思想層面和人生境界因為各自生活經驗上時間和空間的差距,繼而出現不一致,這種不一致是生命發展的必然結果。值得注意的是「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並不表示莊子在貶低「孤陋寡聞」這一現象,莊子僅僅只是陳述一個規律而已。

而將莊子發現的「人之認知上存在差距」這一事實運用到為人處世上,我們就能夠知道,說話做事時要考慮到對方的認知層面,把握類似「對症下藥」一般的交流「技巧」,避免在談話中因認知層面差距而導致雙方關係變得緊張。(內容僅作公益性分享、研討、參考之用。更多內容,請關注太上金丹大道公眾號。)


從歷史信息可以查看公眾號往期更多的好文章。後臺回覆你想要了解的內容,會根據所需把內容推送在文章裡;回覆你想要的任何學習資料,會不定期提供相關資料,

轉發分享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推薦閱讀

三大方法補陽氣,提高你的雄激素,提升腎動力

《道德經》中洩露了關於生命的天機

「握固」的秘密

「飽暖思淫慾」的下半句才是千古名言

莊子:看人不順是境界太小,痛苦太多是智慧不夠



相關焦點

  •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的真實涵義及其應用
    1、「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理解難點:把握中立情感這句話出自《莊子》,要說「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理解難點,就在於可能覺得這句話的情感頗具貶義。從反對強求這一點出發,我們就能體會「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了。莊子用「不知海」的井底蛙和「不知冰」的夏蟲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在認知層面存在差異是正常的一件事情,因為每個人生長環境,每天待人接物之所見所聞可以是天壤之別,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人的觀念不同很正常。這種「不同」是每個人之人生自然而然的演變結果。
  •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是在諷刺孤陋寡聞,還是另有所指
    1、「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理解難點:把握中立情感這句話出自《莊子》,要說「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理解難點,就在於可能覺得這句話的情感頗具貶義。2、受到時間和空間限制,人存在認知差距,不可強求認知一致同時,我們通讀《莊子》一書,然後綜合對應道家思想的特色,會發現道家思想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就是反對強求。從反對強求這一點出發,我們就能體會「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了。
  •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
    原句: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釋義:《莊子 外篇 秋水》——(上接河伯至於北海見到海神若,望洋興嘆,自嘲貽笑方家的故事。)海神若回答說:不可以與井裡的青蛙談論大海的事情,井口局限了它的界限;不可以與夏天的蟲子談論冰雪的事情,生存限制了它的生存時令;不可以與見識淺陋的人談論道理,教養限制了它的眼界。
  • 莊子的九句大實話:井蛙不可以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附深度解讀)
    1、「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理解難點:把握中立情感這句話出自《莊子》,要說「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理解難點,就在於可能覺得這句話的情感頗具貶義。因為這句話的直接翻譯就是,我們不能和一生生活在井底的青蛙來談論大海的驚濤駭浪,因為青蛙理解不了;我們也不能和「在夏天生又在夏天死」的蟲子描述冬天的冰雪,因為時間限制,夏蟲體會不到冰的模樣。
  •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所有問題的答案都已經在你的腦海裡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本段話出自《莊子·秋水》。原文是:「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翻譯:不和井裡面生活的青蛙說大海是什麼樣的,它受空間限制而不能理解;不和夏生夏死的小蟲子說冰是什麼樣的,它受時令限制而不能理解;不和孤陋寡聞的人談論「道」是什麼樣的,他受見識限制而不能理解。和現在比較流行一句話對應:人不能賺到自己認知以外的錢。
  • 井蛙不可語於海、夏蟲不可語於冰
    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莊子上面這段文字出自莊子,大意是:對井裡的蛙不可與它談論關於海的事情,是由於它的眼界受著狹小居處的局限;對夏天生死的蟲子不可與它談論關於冰雪的事情,是由於它的眼界受著時令的制約;對見識淺陋的人不可與他談論關於大道理的問題,是由於他的眼界受著所受教育的束縛
  •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
    想起前同事雯雯,她下班時總會跟我們抱怨:「好無聊啊,不知道幹嘛。」 看到別人下班,去鍛鍊,學烘焙,學插花學畫畫,她總嗤之以鼻:「學那玩意有啥用?」 好友妍妍去上了個MBA,雯雯就在背後奚落:「她工作又不需那麼高的學歷,真愛裝。」
  •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莊子道出了人格局的重要性
    人物簡介莊子,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和哲學家,同時他也是道家學說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道家學說創始人老子並稱為「老莊」,在哲學範疇中,他們被並稱為「老莊哲學」,莊子的思想中具有很強烈浪漫主義色彩井蛙不可以語於海「井底之蛙」指的是一個人見識少,而「井蛙不可語於海」指的是不能與井底之蛙談論大海,對一個沒有見識的人來說你與他談論他所不知道的是可以說就是在對牛彈琴,這就是一個人的格局,格局的大小也就決定了你未來發展的路有多遠,試想一下,一個985畢業的大學生和一個只有初中文憑的人,這兩種人有著不同的世界觀
  • 莊子最經典的一句雅罵,最文藝的詞彙卻構成最狠的話,耐人尋味
    莊子最經典的一句雅罵,當應是: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是他在《莊子·外篇·秋水》中寫下的一段排比句:「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很多人第一次看到這句話都不理解,甚至誤解:井蛙奔向大海,夏蟲接近冬冰,原本不可能的事情在莊子的筆下發生了,這是多麼奇幻、多麼浪漫的場景啊!的確,這些詞彙都可歸入文藝類,平時見了也絕對不會往罵人的角度考慮,但莊子卻能用最文藝的詞彙罵出最頂級的狠句!
  • 馬斯克經典語錄:夏蟲不可語冰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馬斯克接受採訪 馬斯克在一次採訪中說過一句經典的話:我現在都不跟人爭吵了,因為我開始意識到每個人只能在他認知的水準基礎上去思考,以後有人告訴我二加二等於10,我會說你真厲害,你完全正確。
  • 大商思維——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上)
    正如《莊子·外篇·秋水》中所說:「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小商就像井底之蛙,看不到大海的遼闊,這是空間的局限。就像夏蟲,無法活到冬天,所以無法知道冰是什麼,這是時間的局限。一個商人的認知思維往往會限制其自身的想像力和發展格局。話說有兩頭狼來到草原。
  • 夏蟲不可語冰,井蛙不可語海,孩子讀書究竟有用還是沒用
    《莊子集釋》卷六下《莊子·外篇·秋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渤海神若說,對井裡的蛙不可與它談論關於海的事情,是由於它的眼界受著狹小居處的局限;對夏天生死的蟲子不可與它談論關於冰雪的事情,是由於它的眼界受著時令的制約;對見識淺陋的人不可與他談論關於大道理的問題,是由於他的眼界受著所受教育的束縛。在生活當中,有很多人,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
  • 夏蟲不可語冰,可是夏天的蟲子只在夏天快活就好了呀!
    有句話說「夏蟲不可語冰,井蛙不可語海」意思是夏天的蟲子不可能和它們談論冰凍的事,是因為受到生活時間的拘限;井裡的青蛙不可能和它內們談論大海的事,是因為受到生活空間的拘限。嬌嬌覺得這句話雖然沒有錯,但是夏蟲也沒有啥錯呀!
  • 夏蟲不可語冰——靜而不爭才是人生最大的智慧
    待到後來,則法不輕傳,易不空出。為何?其一,恐涉過多因果,是畏天道無常;其二,夏蟲不可語冰,不是人皆可助。在莊子的《外篇·秋水》中有這麼一句話: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
  • 夏蟲不可語冰?我們誤會莊子很久了
    又或者是「夏蟲不可語冰」,「朝菌不知晦朔」,眼界和境界是很重要的,若你是個井底之蛙,就無法看到更廣闊的天空。這些話都很有道理。可是充滿了智慧,且寧願當河裡的泥鰍,也不願意入世的莊子老先生本人,真的想告訴我們這些嗎?
  • 莊子的大智慧:井蛙不可以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
    點評:都喜歡聽好聽的,不喜歡聽不好聽的;都喜歡聽別人誇獎自己的,不喜歡聽別人批評自己的,這是人之常情。 一個人聽順耳之言,別人捧兩句,拍兩句,舒服,這個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只能聽順耳之言,聽不得逆耳之言,那麼這個人就會有麻煩。
  • 莊子的九句大實話,井蛙不可以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
    莊子的九句大實話,井蛙不可以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點評:都喜歡聽好聽的,不喜歡聽不好聽的;都喜歡聽別人誇獎自己的,不喜歡聽別人批評自己的,這是人之常情。點評:後世"心死"的含義指情緒上的悲哀,而莊子的原意是指人沒有思想或者失去自由思想的能力。莊子所說的那種"心死"之人,他本人不會覺得悲哀,只能是別人認為他可悲。
  • 《莊子》4大成語:大境界,大智慧,自在逍遙!
    莊子是道家學說的代表人物,更是一個想像力豐富的哲學家、文學家。莊子一生追求「逍遙」的境界,他將自在逍遙的人生比喻為「泛若不系之舟」。《莊子》4大成語二:巢林一枝釋義:成語用來比喻為人安守本分、不貪心、不貪多。出處:《莊子·逍遙遊》「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譯文:鷦鷯在森林裡築巢,樹木、枝丫眾多,但鷦鷯只佔用了一根樹枝而已。
  • 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有什麼現實意義?
    「夏蟲不可語冰」透露出的是一種無奈感,有時候真正的意思是「夏蟲無法語冰」,或者說是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任何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想在有生之年遍覽世間美景,或者參透所有知識都是不現實的。倘若渾渾噩噩做井底之蛙尚好,只怕曾經跳出井口一瞥外界春光,最終仍被地心引力拉回井下。
  • 莊子的智慧: 井蛙不可以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
    點評:都喜歡聽好聽的,不喜歡聽不好聽的;都喜歡聽別人誇獎自己的,不喜歡聽別人批評自己的,這是人之常情。一個人聽順耳之言,別人捧兩句,拍兩句,舒服,這個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只能聽順耳之言,聽不得逆耳之言,那麼這個人就會有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