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蛙不可語於海、夏蟲不可語於冰

2021-02-13 追風箏的人

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

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

莊子

上面這段文字出自莊子,大意是:

對井裡的蛙

不可與它談論關於海的事情,

是由於它的眼界受著狹小居處的局限;

對夏天生死的蟲子

不可與它談論關於冰雪的事情,

是由於它的眼界受著時令的制約;

對見識淺陋的人

不可與他談論關於大道理的問題,

是由於他的眼界受著所受教育的束縛。

記得我剛開始跑步的時候,最大的苦惱是如何堅持,連3公裡就累得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就想:跑10公裡以上的那些「大牛」(當時認為他們是大牛,現在自己也能輕鬆跑10公裡了),是如何做到的?

後來加入了跑群,看著高手分享跑步記錄,對於滿天飛的術語也是一竅不通:LSD、PB、Pace、VO2MAX .... 都是些什麼鬼?

再後來,跑過了10公裡,跑過了半馬,得意洋洋的時候,一不小心在全馬的35公裡處嘗到了「撞牆」的滋味(什麼是「撞牆」?非跑迷請自行上網科普)。

可見,一個人現有的認知,非常重要,直接影響他對事物的看法,以及由此做出的決策。

而剛剛開始跑步的我,毫無疑問是個「井蛙」和「夏蟲」,和那些高手相比,無法交流和共鳴,不理解他們所說的「海」和「冰」。

其實這樣的現象,這樣的經歷,又何止僅限於跑步。

大學畢業之後,大約有8年之久,我一直在一家甲方企業工作,第一次萌發跳槽的想法,是源自於老東家開始僱一家香港諮詢公司來做一個ERP項目,而我當時是甲方項目經理。

朝夕相處的項目工作中,顧問們獨特的工作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眼界和經驗,都讓我知道這世界上居然還有這樣一種職業存在,那麼有意義。

項目結束了,那種富有挑戰,能帶來充實感受的經歷畫上了句號。

內心深處,卻種下了繼續體驗的渴望。

終於有一天,當自己站在世界頂級諮詢公司招聘合伙人面前,聽他口裡蹦出很多自己聽不懂的詞(印象最深刻的,要算"Career Development"),很快有了一種「井蛙」和「夏蟲」的感覺 ---- 雖然那時的自己,好歹也在職場上打拼了八年,早已不是菜鳥了。

又是一年畢業季,又看到了許多年輕的面孔,很多人把這些年輕人稱為「一張白紙」。

可我不這麼看。

在職場上,也許他們真的是啥經驗都沒有(「白紙」),但在其他方面,也許我們這些老鳥,還不如他們。

上周去參加了一個公益活動,主持人的發言安排很特別:未參加工作的、參加工作5年以內的,參加工作5年以上的三個組,各組選出代表來談。

出乎意料的是,在舉手統計人數時,幾乎有一半是學生。

都說現在年輕人很嬌氣,也很自我,公益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一定躲得遠遠的。是的,原來我也是這麼想,可我錯了。

活動間隙,和幾位同學聊了聊,有不少去過貧困地區支教的,其中一些同學經歷之豐富,讓人想不到。

自己覺得自己又一次成了「井蛙」和「夏蟲」

最近流行一個帖子,叫做《千萬別和三觀不同的人爭辯 》。

因為因為有效的爭辯首先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兩人三觀不同,根本就沒有理解的機會。

比如微信群裡,明明你的觀點很有道理,但就是「說服」不了對方。

中國還有各特殊國情:除了三觀,因國人自小缺乏邏輯訓練,明明你們談的是A,結果被偷換概念成B。好好的一個「空氣汙染得厲害,如何改進?」,不知不覺被替換成「你覺得外國空氣好,為什麼不移民?」讓人啼笑皆非。

還有其他諸如「動機論」、「陰謀論」,也經常被對手下意識扯上,特別是在辨不過你的時候,索性給你扣上一頂「賣國賊」、「漢奸」、「帶路黨」的大帽子,這樣既省事,又絕對政治正確。

除開以上原因,最深層次的原因,還是在於大家三觀不合。

你的三觀要求你,發展不能損害環境,犧牲了環境產生的GDP有害無益,也與發展的初心相悖;TA的三觀則告訴TA,GDP大於一切,犧牲環境是彎道超車的一種,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理所當然。

所以,在與三觀不同的人遇到分歧時,最好的方法是堅定立場,保持距離,擁抱和平,不要爭辯。

因為,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

- END -

2019年往期文章:

相關焦點

  • 莊子 |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
    1、「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理解難點:把握中立情感這句話出自《莊子》,要說「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理解難點,就在於可能覺得這句話的情感頗具貶義。從反對強求這一點出發,我們就能體會「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了。莊子用「不知海」的井底蛙和「不知冰」的夏蟲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在認知層面存在差異是正常的一件事情,因為每個人生長環境,每天待人接物之所見所聞可以是天壤之別,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人的觀念不同很正常。這種「不同」是每個人之人生自然而然的演變結果。
  •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的真實涵義及其應用
    1、「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理解難點:把握中立情感這句話出自《莊子》,要說「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理解難點,就在於可能覺得這句話的情感頗具貶義。從反對強求這一點出發,我們就能體會「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了。莊子用「不知海」的井底蛙和「不知冰」的夏蟲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在認知層面存在差異是正常的一件事情,因為每個人生長環境,每天待人接物之所見所聞可以是天壤之別,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人的觀念不同很正常。這種「不同」是每個人之人生自然而然的演變結果。
  •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
    原句: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高傲自大的人也可以用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來懟人,那些「胡說八道」「根本不懂」顯得很土。
  •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是在諷刺孤陋寡聞,還是另有所指
    1、「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理解難點:把握中立情感這句話出自《莊子》,要說「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理解難點,就在於可能覺得這句話的情感頗具貶義。從反對強求這一點出發,我們就能體會「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了。莊子用「不知海」的井底蛙和「不知冰」的夏蟲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在認知層面存在差異是正常的一件事情,因為每個人生長環境,每天待人接物之所見所聞可以是天壤之別,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人的觀念不同很正常。這種「不同」是每個人之人生自然而然的演變結果。
  • 夏蟲不可語冰——靜而不爭才是人生最大的智慧
    其一,恐涉過多因果,是畏天道無常;其二,夏蟲不可語冰,不是人皆可助。在莊子的《外篇·秋水》中有這麼一句話: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一日,孔子的學生正在門前打掃落葉,突然來了一個人,問他說:「你是不是孔子的弟子?」孔子的學生連忙點頭稱是。
  • 夏蟲不可語冰
    上面這段文字,來源於百家講壇,圖文版的參看:夏蟲不可語冰,要學會遠離垃圾人.為什麼今天會發這樣一篇文章,起因還是前兩天寫的格局一文的開頭,只是寫文章拿出來的事例並且還給他名字打了馬賽克。本以為既然曾經是本號的粉絲,最起碼「每日三省吾身」或者「靜坐常思己過」這樣的素質應該還是有的,何況我已經不點名指出了他的思維落後的地方。
  • 馬斯克經典語錄:夏蟲不可語冰
    這個用我們的一句成語來說就是:夏蟲不可語冰,井蛙不可語海 。
  • 夏蟲不可語冰,可是夏天的蟲子只在夏天快活就好了呀!
    有句話說「夏蟲不可語冰,井蛙不可語海」意思是夏天的蟲子不可能和它們談論冰凍的事,是因為受到生活時間的拘限;井裡的青蛙不可能和它內們談論大海的事,是因為受到生活空間的拘限。嬌嬌覺得這句話雖然沒有錯,但是夏蟲也沒有啥錯呀!
  • 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有什麼現實意義?
    「夏蟲不可語冰」透露出的是一種無奈感,有時候真正的意思是「夏蟲無法語冰」,或者說是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任何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想在有生之年遍覽世間美景,或者參透所有知識都是不現實的。倘若渾渾噩噩做井底之蛙尚好,只怕曾經跳出井口一瞥外界春光,最終仍被地心引力拉回井下。
  •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所有問題的答案都已經在你的腦海裡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本段話出自《莊子·秋水》。原文是:「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翻譯:不和井裡面生活的青蛙說大海是什麼樣的,它受空間限制而不能理解;不和夏生夏死的小蟲子說冰是什麼樣的,它受時令限制而不能理解;不和孤陋寡聞的人談論「道」是什麼樣的,他受見識限制而不能理解。和現在比較流行一句話對應:人不能賺到自己認知以外的錢。
  • 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對麼
    所以說夏蟲不可語冰不是說別人就是見識短淺,而應該去反思自己,我們是否站在夏蟲的角度去看待問題,而不是一味的去指責他們不能理解自己。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行事準則,彼此之間多一些包容與耐心,社會將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 夏蟲不可語冰,包容才是最重要的
    夏蟲不可語冰,包容才是最重要的。
  •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莊子道出了人格局的重要性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井底之蛙」指的是一個人見識少,而「井蛙不可語於海」指的是不能與井底之蛙談論大海,對一個沒有見識的人來說你與他談論他所不知道的是可以說就是在對牛彈琴,這就是一個人的格局,格局的大小也就決定了你未來發展的路有多遠,試想一下,一個985畢業的大學生和一個只有初中文憑的人,這兩種人有著不同的世界觀
  • 莊子的九句大實話:井蛙不可以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附深度解讀)
    莊子《外篇·秋水》曰: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 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從空間講,人的見識囿於各自所處的境遇。所以人要不斷嘗試新的東西,探索新的地域,不可閉門造車,固步自封。從時間上講,人的見識限於其自身發展的時區。所以人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打破常識,以開放的心態接受自己不知道的東西,保持孩童般的好奇心,不可墨守陳規,因循守舊。
  • 夏蟲不可語冰?我們誤會莊子很久了
    又或者是「夏蟲不可語冰」,「朝菌不知晦朔」,眼界和境界是很重要的,若你是個井底之蛙,就無法看到更廣闊的天空。這些話都很有道理。可是充滿了智慧,且寧願當河裡的泥鰍,也不願意入世的莊子老先生本人,真的想告訴我們這些嗎?
  • 菜場要求女攤販不超45歲,不是關懷是夏蟲不可語冰
    菜場要求女攤販不超45歲,不是關懷是夏蟲不可語冰 2020-10-24 15: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大商思維——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上)
    正如《莊子·外篇·秋水》中所說:「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小商就像井底之蛙,看不到大海的遼闊,這是空間的局限。就像夏蟲,無法活到冬天,所以無法知道冰是什麼,這是時間的局限。一個商人的認知思維往往會限制其自身的想像力和發展格局。話說有兩頭狼來到草原。
  • 夏蟲不可語冰,孔子為何承認,一年只有三季
    是故,莊子也曾言,夏蟲不可語冰。為何不可。其是所謂不可,是不必。這世上的真真假假,哪個又能斷論。就是千百年後,我們也許也驚訝地發現,原來一年只有一季,或者一季也沒有,原本混沌,連年都沒有。就如,有的人提刀縱馬快意江湖。這江山,就算不能一統,也要歡跳著一捅,捅出個嬉笑怒罵一大桶。
  • 夏蟲不可以語冰
    思想紋理  畢芷盈 廣州六中高二18班(指導老師:肖剛)夏蟲不可以語冰。周末在家看雜誌,看到一篇名為《夏蟲不可語冰》的文章。主人公小女孩的媽媽為了追尋夢想終究和她的爸爸離婚了。
  • 夏蟲不可語冰
    杜星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