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的智慧: 井蛙不可以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

2021-03-05 古詩詞文欣賞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大意: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知識是無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必然會失敗。

點評:求知是人生的一部分,但絕對不是人生的全部。人只能根據興趣和需要,選擇性地去掌握一些知識。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大意:人生存於天地之間,如同白馬在細小的縫隙前跑過一樣,一眨眼就過去了。

點評:幼時全然不知,孩提懵懵懂懂,少年青春萌動,年輕浪漫幻想,中年忙忙碌碌,老年往事如煙!

人生苦短,所以更要懂得珍惜和珍重,珍惜家人,珍惜朋友,珍重自己!

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惡人之異於己也。

大意:世俗的人,都喜歡別人贊同自己,而厭惡別人反對自己。

點評:都喜歡聽好聽的,不喜歡聽不好聽的;都喜歡聽別人誇獎自己的,不喜歡聽別人批評自己的,這是人之常情。

一個人聽順耳之言,別人捧兩句,拍兩句,舒服,這個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只能聽順耳之言,聽不得逆耳之言,那麼這個人就會有麻煩。

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大意:人最大的悲哀是精神上的麻木與愚鈍,肉體的死亡倒是還在其次。

點評:後世"心死"的含義指情緒上的悲哀,而莊子的原意是指人沒有思想或者失去自由思想的能力。

莊子所說的那種"心死"之人,他本人不會覺得悲哀,只能是別人認為他可悲。

而另一種"心死"之人,情緒的極度沮喪,意志的極度消沉,則是他本人深切體會到的悲哀,旁觀者也能覺察到。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

大意:對於井底之蛙不可以和它講海,因為它被狹小的生活環境所局限;對於夏日之蟲不可以和它講冰,因為四時不同,它無法體驗。

點評:與人交流要看對象,更要注意方式方法,從對方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以對方能理解的觀念來談論,否則,肯定是一方認為自己是對牛彈琴,另一方則認為對方"不說人話"。

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

大意:不能因為一隻狗善叫就認為它是好狗;不能因為一個人能說會道就認為他是賢人。

點評:"聽其言觀其行",了解一個人不能只看他的言論,還要考察他的行為。

諸葛亮斬了失街亭的馬謖後,想起劉備對馬謖的評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悔恨不已。

好面譽人者,亦好背而毀之。

大意:喜好當面阿諛奉承的人,也必然喜好背地裡詆毀別人。

點評:生活中有這樣一類人,"明裡一盆火,暗裡一把刀",他們當著人的面總是撿著最優美動聽的話說,讓聽者飄飄欲仙;可是一轉身就會是另一副嘴臉。

兩面三刀、左右逢源的人可以在短時間裡如魚得水,混水摸魚,但是"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這種人終究會被唾棄,讓人"敬而遠之".

謀無主則困,事無備則廢。

大意:謀劃事情沒有主見,就會被事情困住;做事情沒有準備,肯定會失敗。

點評:"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謀劃決斷,做事果斷。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未雨綢繆,有備無患。

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大意:不真誠就不能打動別人。

點評:"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如果想說服別人,或者是感動別人,只能用自己最真摯的感情來表達,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虛情假意或許能忽悠別人於一時,但是不可能蒙蔽別人很長時間,並且一旦被看穿,就是再來真情實意,人家也不信了!

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必刪。

 

您看此文用   分  秒,轉發只需1秒哦~

相關焦點

  • 莊子的九句大實話,井蛙不可以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
    莊子的九句大實話,井蛙不可以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點評:後世"心死"的含義指情緒上的悲哀,而莊子的原意是指人沒有思想或者失去自由思想的能力。莊子所說的那種"心死"之人,他本人不會覺得悲哀,只能是別人認為他可悲。
  • 莊子的大智慧:井蛙不可以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
    點評:都喜歡聽好聽的,不喜歡聽不好聽的;都喜歡聽別人誇獎自己的,不喜歡聽別人批評自己的,這是人之常情。 一個人聽順耳之言,別人捧兩句,拍兩句,舒服,這個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只能聽順耳之言,聽不得逆耳之言,那麼這個人就會有麻煩。
  • 莊子的九句大實話:井蛙不可以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附深度解讀)
    莊子《逍遙遊》曰: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秋冬。世界上很多東西你不知道,不代表它們不存在。見識越廣博的人,心態也越發開明,包容度也越強。莊子《外篇·秋水》曰: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 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從空間講,人的見識囿於各自所處的境遇。
  • 「夏蟲不可以語冰,井蛙不可以語海」
    那些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人,大概永遠不明白,女性的真正價值,一定是在生育之外的。畢竟「夏蟲不可以語冰,井蛙不可以語海,凡夫不可以語道。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方式實現人生價值。(聲明:部分圖文來源於網絡,僅分享不作商業用途)觀閱四方,遠岫浮嵐,感謝有你關注「閱嵐」
  •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莊子道出了人格局的重要性
    人物簡介莊子,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和哲學家,同時他也是道家學說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道家學說創始人老子並稱為「老莊」,在哲學範疇中,他們被並稱為「老莊哲學」,莊子的思想中具有很強烈浪漫主義色彩井蛙不可以語於海「井底之蛙」指的是一個人見識少,而「井蛙不可語於海」指的是不能與井底之蛙談論大海,對一個沒有見識的人來說你與他談論他所不知道的是可以說就是在對牛彈琴,這就是一個人的格局,格局的大小也就決定了你未來發展的路有多遠,試想一下,一個985畢業的大學生和一個只有初中文憑的人,這兩種人有著不同的世界觀
  • 莊子 |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
    1、「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理解難點:把握中立情感這句話出自《莊子》,要說「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理解難點,就在於可能覺得這句話的情感頗具貶義。從反對強求這一點出發,我們就能體會「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了。莊子用「不知海」的井底蛙和「不知冰」的夏蟲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在認知層面存在差異是正常的一件事情,因為每個人生長環境,每天待人接物之所見所聞可以是天壤之別,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人的觀念不同很正常。這種「不同」是每個人之人生自然而然的演變結果。
  • 莊子的「夏蟲不可以語冰」,聰明的人讀出的絕不止這三點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莊子》這句話出自《莊子》的秋水篇,其中「夏蟲不可以語冰」這句話得到了很多人的讚許,在遇到談不攏的人和事的時候,都會來上這麼一句。
  •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
    原句: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釋義:《莊子 外篇 秋水》——(上接河伯至於北海見到海神若,望洋興嘆,自嘲貽笑方家的故事。)海神若回答說:不可以與井裡的青蛙談論大海的事情,井口局限了它的界限;不可以與夏天的蟲子談論冰雪的事情,生存限制了它的生存時令;不可以與見識淺陋的人談論道理,教養限制了它的眼界。
  •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的真實涵義及其應用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
  •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
    想起前同事雯雯,她下班時總會跟我們抱怨:「好無聊啊,不知道幹嘛。」 看到別人下班,去鍛鍊,學烘焙,學插花學畫畫,她總嗤之以鼻:「學那玩意有啥用?」 好友妍妍去上了個MBA,雯雯就在背後奚落:「她工作又不需那麼高的學歷,真愛裝。」
  • 井蛙不可語於海、夏蟲不可語於冰
    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而剛剛開始跑步的我,毫無疑問是個「井蛙」和「夏蟲」,和那些高手相比,無法交流和共鳴,不理解他們所說的「海」和「冰」。終於有一天,當自己站在世界頂級諮詢公司招聘合伙人面前,聽他口裡蹦出很多自己聽不懂的詞(印象最深刻的,要算"Career Development"),很快有了一種「井蛙」和「夏蟲」的感覺 ---- 雖然那時的自己,好歹也在職場上打拼了八年,早已不是菜鳥了。
  •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是在諷刺孤陋寡聞,還是另有所指
    1、「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理解難點:把握中立情感這句話出自《莊子》,要說「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理解難點,就在於可能覺得這句話的情感頗具貶義。2、受到時間和空間限制,人存在認知差距,不可強求認知一致同時,我們通讀《莊子》一書,然後綜合對應道家思想的特色,會發現道家思想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就是反對強求。從反對強求這一點出發,我們就能體會「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了。
  • 夏蟲不可以語冰?
    夏蟲不可以語冰,出自《莊子·外篇·秋水》,想起讀書時背誦秋水全篇,當時也是挺痛苦的,不想到這個歲數了重新翻看,突然間因為獲取到了一些其他的知識,
  • 做人要知道:夏蟲不可以語於冰,人人有本難念的經
    古文經典名篇《莊子·秋水》有段話很有哲理:「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其實,夏蟲不可以語於冰,它包含著更深刻的哲理就是:一個人總是責怪別人無法理解自己的心境,就像夏生夏死夏蟲一樣,不了解冬天的冰天雪地。反過來,我們也可以想像得到,因為做人各自思維的不同,而且各人所承受的生活壓力不同,彼此,都會成為對方心中的夏蟲,難以走進各自的心靈世界,無法更透徹地理解對方的難處。
  • 蛙不可以語於海,拘於虛;夏蟲不可以語於冰,篤於時
    #12月跨年衝刺計劃#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井底之蛙不知道天之大,夏蟲不知道冰的世界,那是因為它們被自己的境界所局限,而曲士不可以與之談論大道,則是因為他們受到了自己的限制。偏見太深而不能接受相反的意見,甚至還會排斥最高的真理。老子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一個人如果境界不夠,那麼和他講道理就是白費口舌。
  • 夏蟲不可以語冰
    思想紋理  畢芷盈 廣州六中高二18班(指導老師:肖剛)夏蟲不可以語冰。周末在家看雜誌,看到一篇名為《夏蟲不可語冰》的文章。主人公小女孩的媽媽為了追尋夢想終究和她的爸爸離婚了。
  • 古人的智慧,夏蟲不可以語冰,不與傻子論短長
    「不對,一年只有三季!」「四季!!」「三季!!」「四季!!!」子貢理直氣壯。「三季!!!」來人毫不示弱。然後就爭論不止,很長時間也不停。孔子先是不答,觀察一陣後說:「一年的確只有三季。」來人見此,大笑而去。待來人走後,子貢忙問老師:「這一年應是幾季?」孔子答:「四季。」子貢不解。孔子繼而說道:「這時和剛才不同,方才那人一身綠衣。他分明是田間的蚱蜢。
  • 夏蟲不可語冰——靜而不爭才是人生最大的智慧
    待到後來,則法不輕傳,易不空出。為何?其一,恐涉過多因果,是畏天道無常;其二,夏蟲不可語冰,不是人皆可助。在莊子的《外篇·秋水》中有這麼一句話: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
  •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所有問題的答案都已經在你的腦海裡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本段話出自《莊子·秋水》。原文是:「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翻譯:不和井裡面生活的青蛙說大海是什麼樣的,它受空間限制而不能理解;不和夏生夏死的小蟲子說冰是什麼樣的,它受時令限制而不能理解;不和孤陋寡聞的人談論「道」是什麼樣的,他受見識限制而不能理解。和現在比較流行一句話對應:人不能賺到自己認知以外的錢。
  • 莊子的三句話,不僅道理深刻,而且還奉獻了兩個成語
    在這種情況下,有人可以忍讓,有人則堅決不後退一步,於是就表現出一種很冷漠的態度。古代一位先賢就曾分析過類似的情況,下面介紹的是莊子的三句話,不僅道理深刻,而且還奉獻了兩個成語。《莊子· 秋水》(節選)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