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不可以語於海,拘於虛;夏蟲不可以語於冰,篤於時

2020-12-22 世界因閱讀而改變

#12月跨年衝刺計劃#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

對井裡的青蛙不能夠講大海,因為它們生活的空間限制住了;對夏天的蟲子不能夠講冰凍,因為它們被生活的時間限制住了;對下裡巴人不能夠談論大道,因為他們受到了教養的約束。

井底之蛙不知道天之大,夏蟲不知道冰的世界,那是因為它們被自己的境界所局限,而曲士不可以與之談論大道,則是因為他們受到了自己的限制。

偏見太深而不能接受相反的意見,甚至還會排斥最高的真理。老子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一個人如果境界不夠,那麼和他講道理就是白費口舌。

即使是聖人也只能做到「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議」。認識到自己的局限,承認自己的渺小正是超越局限、走向偉大的開始。

只有具備了大境界的眼光,才能看到事物的細之處。麥當勞和肯德基都是世界知名的快餐企業,它們的成功不在於食物的美味和方便,不在於服務的一流質量,也不在於管理的先進科學。雖然這些都是它們取得勝利的法寶,但是它們的最成功之處還是在於經營場所的選址。每一個選址都必須在具備詳盡的可行性方案後,才能實施,這就是他們的大境界之所在。

成功的秘訣不在於具體的方法,而在於眼界的大小不要做井底之蛙不能以管窺天,以錐指地,更不能邯鄲學步。具備了大境界的人,才能從內心深處發現自己的缺點和優點,才能在缺點面前不膽怯,在優點面前不張揚。

相關焦點

  • 莊子的「夏蟲不可以語冰」,聰明的人讀出的絕不止這三點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莊子》這句話出自《莊子》的秋水篇,其中「夏蟲不可以語冰」這句話得到了很多人的讚許,在遇到談不攏的人和事的時候,都會來上這麼一句。
  • 夏蟲不可以語冰
    思想紋理  畢芷盈 廣州六中高二18班(指導老師:肖剛)夏蟲不可以語冰。周末在家看雜誌,看到一篇名為《夏蟲不可語冰》的文章。主人公小女孩的媽媽為了追尋夢想終究和她的爸爸離婚了。
  • 莊子的九句大實話:井蛙不可以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附深度解讀)
    世界上很多東西你不知道,不代表它們不存在。見識越廣博的人,心態也越發開明,包容度也越強。莊子《外篇·秋水》曰: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 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從空間講,人的見識囿於各自所處的境遇。所以人要不斷嘗試新的東西,探索新的地域,不可閉門造車,固步自封。
  • 做人要知道:夏蟲不可以語於冰,人人有本難念的經
    古文經典名篇《莊子·秋水》有段話很有哲理:「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其實,夏蟲不可以語於冰,它包含著更深刻的哲理就是:一個人總是責怪別人無法理解自己的心境,就像夏生夏死夏蟲一樣,不了解冬天的冰天雪地。反過來,我們也可以想像得到,因為做人各自思維的不同,而且各人所承受的生活壓力不同,彼此,都會成為對方心中的夏蟲,難以走進各自的心靈世界,無法更透徹地理解對方的難處。
  •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
    原句: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海神若回答說:不可以與井裡的青蛙談論大海的事情,井口局限了它的界限;不可以與夏天的蟲子談論冰雪的事情,生存限制了它的生存時令;不可以與見識淺陋的人談論道理,教養限制了它的眼界。《孟子 離婁章句上》——孟子講到:「人們的缺陷,在於喜歡充當別人的老師。」
  • 夏蟲不可以語冰?
    夏蟲不可以語冰,出自《莊子·外篇·秋水》,想起讀書時背誦秋水全篇,當時也是挺痛苦的,不想到這個歲數了重新翻看,突然間因為獲取到了一些其他的知識,
  •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莊子道出了人格局的重要性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井底之蛙」指的是一個人見識少,而「井蛙不可語於海」指的是不能與井底之蛙談論大海,對一個沒有見識的人來說你與他談論他所不知道的是可以說就是在對牛彈琴,這就是一個人的格局,格局的大小也就決定了你未來發展的路有多遠,試想一下,一個985畢業的大學生和一個只有初中文憑的人,這兩種人有著不同的世界觀
  •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
    想起前同事雯雯,她下班時總會跟我們抱怨:「好無聊啊,不知道幹嘛。」 看到別人下班,去鍛鍊,學烘焙,學插花學畫畫,她總嗤之以鼻:「學那玩意有啥用?」 好友妍妍去上了個MBA,雯雯就在背後奚落:「她工作又不需那麼高的學歷,真愛裝。」
  • 莊子的大智慧:井蛙不可以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
    點評:都喜歡聽好聽的,不喜歡聽不好聽的;都喜歡聽別人誇獎自己的,不喜歡聽別人批評自己的,這是人之常情。 一個人聽順耳之言,別人捧兩句,拍兩句,舒服,這個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只能聽順耳之言,聽不得逆耳之言,那麼這個人就會有麻煩。
  • 夏蟲不可語冰,井蛙不可語海,孩子讀書究竟有用還是沒用
    《莊子集釋》卷六下《莊子·外篇·秋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渤海神若說,對井裡的蛙不可與它談論關於海的事情,是由於它的眼界受著狹小居處的局限;對夏天生死的蟲子不可與它談論關於冰雪的事情,是由於它的眼界受著時令的制約;對見識淺陋的人不可與他談論關於大道理的問題,是由於他的眼界受著所受教育的束縛。在生活當中,有很多人,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
  • 莊子的智慧: 井蛙不可以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
    點評:都喜歡聽好聽的,不喜歡聽不好聽的;都喜歡聽別人誇獎自己的,不喜歡聽別人批評自己的,這是人之常情。一個人聽順耳之言,別人捧兩句,拍兩句,舒服,這個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只能聽順耳之言,聽不得逆耳之言,那麼這個人就會有麻煩。
  • 莊子的九句大實話,井蛙不可以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
    莊子的九句大實話,井蛙不可以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點評:都喜歡聽好聽的,不喜歡聽不好聽的;都喜歡聽別人誇獎自己的,不喜歡聽別人批評自己的,這是人之常情。5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大意:對於井底之蛙不可以和它講海,因為它被狹小的生活環境所局限;對於夏日之蟲不可以和它講冰,因為四時不同,它無法體驗。
  •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的真實涵義及其應用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
  • 井蛙不可語於海、夏蟲不可語於冰
    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莊子上面這段文字出自莊子,大意是:對井裡的蛙不可與它談論關於海的事情,是由於它的眼界受著狹小居處的局限;對夏天生死的蟲子不可與它談論關於冰雪的事情,是由於它的眼界受著時令的制約;對見識淺陋的人不可與他談論關於大道理的問題,是由於他的眼界受著所受教育的束縛
  •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所有問題的答案都已經在你的腦海裡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本段話出自《莊子·秋水》。原文是:「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翻譯:不和井裡面生活的青蛙說大海是什麼樣的,它受空間限制而不能理解;不和夏生夏死的小蟲子說冰是什麼樣的,它受時令限制而不能理解;不和孤陋寡聞的人談論「道」是什麼樣的,他受見識限制而不能理解。和現在比較流行一句話對應:人不能賺到自己認知以外的錢。
  • 「夏蟲不可以語冰」啟發我們如何說話
    莊子「夏蟲不可以語冰」這句話,這與孔子家鄉流傳的一個「三季人」的寓言,在思想觀念上十分相像,這個寓言說:有一天,孔子的一個學生在門外掃地,來了一個客人問他:「你是誰啊?」他很自豪地說:「我是孔老先生的弟子!」客人就說:「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請教你一個問題?」學生很高興地說:「可以啊!」他心想:你大概要出什麼奇怪的問題吧?客人問:「一年到底有幾季啊?」
  • 古人的智慧,夏蟲不可以語冰,不與傻子論短長
    「不對,一年只有三季!」「四季!!」「三季!!」「四季!!!」子貢理直氣壯。「三季!!!」來人毫不示弱。然後就爭論不止,很長時間也不停。孔子先是不答,觀察一陣後說:「一年的確只有三季。」來人見此,大笑而去。待來人走後,子貢忙問老師:「這一年應是幾季?」孔子答:「四季。」子貢不解。孔子繼而說道:「這時和剛才不同,方才那人一身綠衣。他分明是田間的蚱蜢。
  • 莊子 |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
    1、「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理解難點:把握中立情感這句話出自《莊子》,要說「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理解難點,就在於可能覺得這句話的情感頗具貶義。從反對強求這一點出發,我們就能體會「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了。莊子用「不知海」的井底蛙和「不知冰」的夏蟲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在認知層面存在差異是正常的一件事情,因為每個人生長環境,每天待人接物之所見所聞可以是天壤之別,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人的觀念不同很正常。這種「不同」是每個人之人生自然而然的演變結果。
  • 「夏蟲不可以語冰,井蛙不可以語海」
    那些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人,大概永遠不明白,女性的真正價值,一定是在生育之外的。畢竟「夏蟲不可以語冰,井蛙不可以語海,凡夫不可以語道。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方式實現人生價值。(聲明:部分圖文來源於網絡,僅分享不作商業用途)觀閱四方,遠岫浮嵐,感謝有你關注「閱嵐」
  • 大商思維——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上)
    正如《莊子·外篇·秋水》中所說:「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小商就像井底之蛙,看不到大海的遼闊,這是空間的局限。就像夏蟲,無法活到冬天,所以無法知道冰是什麼,這是時間的局限。一個商人的認知思維往往會限制其自身的想像力和發展格局。話說有兩頭狼來到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