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愛孩子,也要讓他吃這5種苦

2020-10-10 耳邊有火

前幾天,和朋友一家出去玩,她家三歲的娃真讓我見識了什麼叫嬌生慣養。

走路沒五分鐘,喊累,要媽媽抱抱;太陽出來了,嫌曬,要爸爸打傘;口喝了喚奶奶遞水,一路上無數次吵著要回去,一家人輪番哄。

在孩子眼裡,這哪裡是長輩,活脫脫的一群奴僕......

我委婉地告訴朋友她養育孩子可能存在的問題,朋友也意識到了自己的不妥:太溺愛孩子,捨不得讓她吃一點苦。

盧梭曾說:

「你知道用什麼辦法,一定可以讓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那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有遠見的父母,捨得讓孩子吃這幾種苦。

讀書的苦

央視著名主持人董卿的知性魅力徵服了很多人。

她在接受《環球人物》專訪的時候說過:

「我基本上保持每天睡前1個小時閱讀,雷打不動的。

很多人問我是怎麼堅持的,其實無所謂堅持不堅持,這是一個習慣了。」

她的臥室裡沒有電視,手機,沒有任何電子產品。

關於讀書的意義,她講得很好:

讀書的「用」,不在眼前,不在當下。

而是像甘霖雨露滋潤萬物之後,萬物所呈現的那種清新、新鮮、水靈時的生機勃勃,是看不見和摸不著的。

它是一種無形之用,是一種潛移默化,它能融進你的血液、精神、行動之中,悄悄地對你的生活、環境發生作用,會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你的人生軌跡。

讓孩子愛上讀書,家長首先要營造讀書的氛圍。

在家裡開闢一處讀書角或者放置一張「學習大桌」,一家人圍在一起,關掉所有的電子設備,把身心交給書。

也像董卿一樣每天讀上一小時,你會發現,孩子會越來越享受有書陪伴的日子。

勞動的苦

之前看過的一則報導,讓人氣憤又無語。

48歲的大衛,同濟大學畢業後拿到國外名校碩士學位。

這樣一位傳說中的「別人家孩子」學成回國後,一直不工作,靠老媽給一點生活費苟活。

他82歲的老母親,有尿毒症,每月3500塊退休金,光醫療費每月就要花2000多,養活自己和兒子,深感力不從心。

面對今天的局面,大衛的媽媽懊悔不已:

「我教育不對,樣樣包辦,他從小樣樣現成的,依賴慣了……」

千辛萬苦把兒子培養成了「高端低能」,大衛媽媽心碎一地。

在孩子小的時候,當他嘗試著自己動手做一些事情或家務時,想想這樣的話你是否對孩子說過:

「小孩子懂什麼,放著我來。」

「別瞎摻和,一邊呆著去。」

......

慢慢地,孩子動手的積極性沒了,理所當然地享受著別人的照顧,最壞的情況是像大衛一樣,長成巨嬰。

在很多父母的意識裡,做家務會耽誤孩子的學習,這是真的嗎?

哈佛大學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給了我們一個顛覆性的認知。

他們的研究表明,愛做家務的孩子跟不愛做家務的相比,就業率為15:1,收入比後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全國2萬個小學生家庭進行的調查也表明,家庭鼓勵做家務的孩子比不做家務的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高了27倍。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人在自己的勞動中創造自己並理解勞動的美。

真正厲害的孩子,絕不是唯成績取勝,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動手能力也不輸於常人。

有一種父母的失職,是不讓孩子做家務。

吃得勞動的「苦」,即使孩子將來沒有取得特別大的成就,也不會過上頹廢的人生。

失敗的苦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一期節目中,張含韻的關注度倒數第一。

但她很坦然,說自己的老本總會吃完,參加過那麼多比賽,從來沒拿過第一名,但這不重要。

言談舉止間,讓人看到了一位智睿女性成熟的輸贏觀。

我們經常教育孩子要努力,要成功,要爭取第一名,但很少告訴他,你可能會失敗,失敗很苦,但爬不起來的人生更苦。

要知道沒有人的一生是一帆風順的,失敗才是人生常態。

只有在失敗中吸取經驗,得到教訓,才能更快速地成長。

所以,教孩子樹立正確的輸贏觀,要先教他樹立正確的失敗觀。

能吃得失敗的「苦」,還能保持永遠追求勝利的精神,這樣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強者。

教養的苦

去年,有個男孩在圖書館大聲讀書,全然不顧對別人的打擾。

工作人員上前禮貌勸阻,男孩竟然指著工作人員的鼻子罵:「就你管我,你信不信我抽你,投訴你。」

這時,男孩的媽媽過來了,沒有一句道歉的話,只告訴工作人員說他還是個孩子,你別搭理他。

無論你是什麼學歷,穿了多華貴的衣服,取得了多大成就,但若沒公德心,沒禮貌,一張嘴滿是汙言穢語,誰也不願意跟你打交道。

我們總說,窮養、富養都比不過教養。

讓孩子擁有良好教養的過程,其實並不輕鬆。

他要克制任性和衝動,比如不能打人、罵人。

他要學會忍耐,比如不能插隊、闖紅燈。

他要學會禮貌用語,得體使用,比如對別人說「謝謝」「對不起」。

他要具有同理心,比如不嘲笑他人。

......

家長要清醒地認識到,教養的過程很苦,但肆無忌憚的人生更苦。

還記得某位藝人不配合安檢,在機場大罵工作人員並在微博上曝光工作人員證件照的事情嗎?

這次事件對她的音樂事業造成了很大影響,錄製好的節目全部被剪,現在她幾乎銷聲匿跡了......

所以父母要記得,寧願讓孩子現在吃些這方面的苦,也不要讓他長大因沒教養而吃到更多的苦頭。

離別的苦

每年的九月開學季,對於要上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不是那麼快樂。

頭一天還在家裡被爸爸媽媽呵護,被爺爺奶奶寵愛,怎麼突然就要被送到一個叫「幼兒園」的地方。

老師很好,但他們不是爸爸媽媽;同學很多,但都不太熟。

他還要自己吃飯、上廁所、穿衣服......

相信經歷了這段離別的「苦」,小小的他,會更加懂得相聚的珍貴,並學會自我成長。

人生註定要經歷各種離散,長大遠行,寵物死去,親人離世。

而孩子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直到工作成家,他的每一步都在離我們更遠。

請告訴孩子,離別也是生活的常態,因為有離別所以要珍惜當下,因為有離別所以要強大自己。

最後,送給大家一段話:

父母子女之間就像放風箏,要想他飛向更高遠的天空,就要捨得剪斷手中的線。

要想孩子真正獨立成長,就要捨得讓他多些磨練,多吃些苦。

相關焦點

  • 再愛孩子,也要讓他承受這5種苦!
    在此,希望所有家長明白:你再疼孩子,也要讓他吃苦。讓孩子承受這五種苦,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01-獨立的苦還記得去年朋友圈的刷屏故事「番茄炒蛋」嗎?一個初到美國的留學生,想要做番茄炒蛋招待自己的同學。沒幾天,一起來的同學有好幾個就灰溜溜地跑回去了,他當時想著爭一口氣,覺得自己還能堅持。一個月後,要發工資了,工廠卻跟他們說,要壓一個月再發,他瞬間崩潰了。適時,父母再次說起讓他復讀,他就回去了,可復讀並不容易,但再苦也沒有當時打工苦。他說:「讀書是苦,但是是有尊嚴的苦,打工的時候,常常覺得我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幹活的機器。」
  • 再愛孩子,也要讓他吃這3種苦
    許多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是「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人世間變化無常,父母無法永遠陪伴在孩子身邊,沒有辦法一直為孩子遮風擋雨。真正的愛孩子,一定要讓孩子學會吃苦,這樣他才能獨自面對未來的風霜雨露。
  • 再愛孩子,也要捨得讓他吃這5種苦
    不要再抱怨孩子的不懂事,作為父母,應該慢慢收起我們過於保護的羽翼,讓孩子慢慢去感知人間疾苦。所以要想孩子健康成長,首先必須經歷這五種苦!要讓孩子知道,堅持可以讓感官上的不可能變成現實。,那就讓孩子正確的面對生活中的苦,從而能夠從容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
  • 再愛孩子,也要他承受這5種苦!(家長必讀)
    你再疼孩子,也要讓他吃苦。讓孩子承受這五種苦,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一個初到美國的留學生,想要做番茄炒蛋招待自己的同學。然而他既不知道怎麼打雞蛋,也不會切番茄,更不知道炒菜是先放雞蛋還是番茄。於是他發語音向國內的媽媽求助,媽媽趕忙發了語音指導,但是男生還是不明白。沒有辦法,媽媽只好自己親身示範一次,錄成視頻發給了兒子。
  • 再愛孩子,也要讓他承受這七種苦
    老鷹為了讓雛鷹學會飛翔,將他帶到懸崖之上,然後放手,讓年幼的雛鷹墜入深淵。雛鷹為了求生,只能拼命地扇動翅膀,終於在墜落崖底的前一秒振翅高飛。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只知道寵愛孩子,不知道教他飛翔,等孩子長大後,卻不知如何在風吹雨打中求生。再疼孩子,再愛孩子,也一定要讓他承受這七種苦,他才有扛起未來的力量。
  • 再愛孩子,也要讓他承受這5種苦!(家長必讀)
    你再疼孩子,也要讓他吃苦。讓孩子承受這五種苦,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你再疼孩子,也要讓他吃苦。讓孩子承受這五種苦,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沒幾天,一起來的同學有好幾個就灰溜溜地跑回去了,他當時想著爭一口氣,覺得自己還能堅持。一個月後,要發工資了,工廠卻跟他們說,要壓一個月再發,他瞬間崩潰了。適時父母再次說起讓他復讀,他就回去了,可復讀並不容易,但再苦也沒有當時打工苦。
  • 再愛孩子,也要他承受這5種苦!(家長必讀)
    ,也要讓他吃苦。讓孩子承受這五種苦,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在孩子想偷懶的時候,逼他一把,在他想放棄的時候,鼓勵他一下,總有一天,他會感謝今天為讀書吃的苦。勤勞獨立這種品質,永遠不會過時,也是孩子必須要吃的苦。
  • 再愛孩子,也要讓他承受這5種苦
    真正的愛孩子,不是把他放在蜜罐裡。讓他適當地吃苦,孩子才能經歷住漫漫人生的風雨。沒有一個人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再愛孩子,也要讓他承受這五種苦。陳爸爸問他怎麼回事,他不願意說,隨後,小區保安找上門來,說有業主投訴小陳坐電梯時,把所有樓層的按鈕按了個遍。陳爸爸得知了事情的原委,嚴肅批評了孩子,並告訴小陳:「你這樣做不僅耽誤了別人時間,給別人帶來不方便,而且還會給電梯造成危險,你這樣做,爸爸也有責任,我們一起寫檢討。」於是陳爸爸和孩子各寫一份檢討書貼在電梯裡,這一舉動,引發網友的無數點讚。
  • 父母再愛孩子,也要捨得讓他吃這5種苦,愛要有原則和分寸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每一個父母內心都有柔軟的部分,那就是擔心孩子吃苦,這也是父母的本能。然而,有的苦是孩子必須要承受的,如果孩子不能吃苦,將來可能會吃更多的苦。所以,父母即使再愛自己的孩子,該吃的苦也得讓孩子自己去面對。郭芳的兒子今年22歲,初到美國留學時,同學之間聚會要求每人做一道菜。由於之前從沒做過飯,兒子就連基本的番茄炒雞蛋也不會。
  • 我們再愛孩子也要讓他吃這三種苦
    現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中寶,捧在手心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都當做「小祖宗」一樣的供著。不捨得讓孩子幹一點點家務活,只要好好讀書就好了。你可以給孩子創造最優越的物質條件,給他一座密不透風的「愛的城堡」,讓他遠離人間的疾苦,但當你不在了,他會怎樣?男孩也好,女孩也罷,生活對於每個孩子都是公平的。
  • 提醒家長:孩子6歲前,家長再愛孩子,也要捨得讓他吃這5種苦
    孩子的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那麼有一些苦是很定要吃的。家長可以保護孩子,但是不能過度保護孩子,將孩子圍在一個密不透風的環境當中,孩子沒見過風浪,也不知道應該如何抵禦。這樣不僅對孩子的成長無益,家長也會更操心。
  • 再愛孩子,也要狠心讓他承受這5種苦
    中國的父母是全世界最無私與偉大的,他們往往把自己的孩子嚴實地呵護在自己的羽翼之下。殊不知,這樣的做法,其實是在親手剪掉孩子未來的各種可能。在一個物質條件無比富足的現代社會,讓孩子受的苦,更多的指的是精神上的、意識形態上的。讓孩子體悟到世界的美好,也要讓他體會傷害、別離與失敗。邂逅過這些,才會有燦爛無比的光芒。父母是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熊孩子的背後一定是「熊家長」。
  • 孩子的成長,再愛孩子也要讓他吃這五種苦
    再愛孩子也要捨得讓他吃這5種苦。1.讀書的苦貪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對於父母「好好讀書」的囑咐大多厭煩,覺得讀書太苦了。他說這次一定不會交白卷了。人生有很多後知後覺,「沒好好讀書」便是其中之一。年少無知時,以為學習是天下最熬人的差事,後來才明白:讀書,才是最容易走的那條路。父母再愛孩子也要捨得讓他吃讀書的苦,在他想放棄時推他一把,在他想偷懶時,告訴他不要半途而廢。
  • 【陽光欣賞】再愛孩子,也要讓他承受這七種苦
    再疼孩子,再愛孩子,也一定要讓他承受這七種苦,他才有扛起未來的力量。有些事,努力一把才知道成績,奮鬥一下才知道自己的潛能。花淡故雅,水淡故真,人淡故純。做人需淡,淡而久香。不爭、不諂、不豔、不俗。淡中真滋味,淡中有真香。心若無恙,奈我何其;人若不戀,奈你何傷。痛苦緣於比較,煩惱緣於心。淡定,故不傷;淡然,故不惱。
  • 曾國藩家訓:再愛孩子,也要讓他吃3種苦,別心軟
    1、讓孩子多吃勞動的苦勞動其實是最光榮的一件事,勞動的人民也都是最可愛的人。沒有勞動的人,就不會有我們如今的高樓大廈、便捷的交通、送到手上的餐飲等等。每個人每天做不同的家務,包括孩子在內,父母從小就會給孩子分配他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果孩子想在某一天休息的話,就需要提前和父母商量,讓父母一方幫助自己做了那天的家務活,但是之後一定要再幫父母多做一份家務活才可以。
  • 河北40名大學生被退學:如果你愛孩子,一定要讓他吃這3種苦!
    小培老師說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從小讓孩子吃這3種苦,才有能力贏得人生的幸福!今天這篇文章,推薦老師轉給家長! 如果我們不捨得讓孩子吃苦,那這個世界就會讓他更苦。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都懂得對孩子「狠心」,讓孩子承受這三種苦。
  • 父母要捨得給孩子吃這5種苦,影響深遠
    孩子大了,又要忙著給他們謀個不曬雨不淋的好職業,還想著要給他們留下一筆豐厚的遺產……其實,這種「無微不至」的愛,恰是人生的「陷阱」。陷入此「阱」的人,除了依賴和惰性,他們一無所有。優秀的父母一定要孩子從小就學會吃苦,這樣對他們的未來才有幫助!
  • 要想孩子有作為,這3種苦必須讓他吃
    聽到這句話後,我就覺得這是一個嬌生慣養的孩子,而事實也確實如此。車開出一段路以後,突然聞到一股酸臭味,我問劉阿姨車子是不是哪裡不乾淨?劉阿姨解釋說:「哦!沒事,應該是兒子拿回家洗的衣服發臭了,我開窗通通風就好了。」頓時,我驚到了,我問:「為什麼不讓他在學校自己搞定?」
  • 再愛孩子,也要讓他吃這3種苦,心軟只會害了孩子
    家長為了孩子的將來考慮,要讓孩子自己經受各種磨難和苦楚。只有經歷了這些,孩子才能從心理上成熟,真正長成一個大孩子。每個人每天做不同的家務,包括孩子在內,父母從小就會給孩子分配他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果孩子想在某一天休息的話,就需要提前和父母商量,讓父母一方幫助自己做了那天的家務活,但是之後一定要再幫父母多做一份家務活才可以。
  • 為人父母,再愛孩子,也一定要讓孩子吃這三種苦
    再愛孩子,也要讓孩子吃這三種苦:1、生活的苦----讓他們學會擔當,明白事理,懂得感恩;2、學習的苦----人生沒有白走的路,腳踏實地人生的路才能越走越寬;3、教養的苦----無規矩不成方圓,懂得尊重別人,才能真正尊重自己!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越是寶越要教會他們人生道理和為人處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