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部劃分及體裁的內容主要包括聲部的劃分及美聲作品的體裁,聲部的劃分有進行聲部劃分的原因、聲部種類及其確定方法等,美聲作品的體裁有獨唱曲、重唱曲,以及合唱曲等。
進行聲部劃分的原因
進行聲部劃分的目的是讓演唱以及教學的時候可以更為便利一些,而對於大多數歌者來說,能不能正確地劃分聲部,關係到歌者他自己能不能更長久地走歌唱這條路。
有很多的歌者,就是因為不能正確地劃分聲部,所以造成歌唱之路夭折。
通常而言,聲樂學習剛開始的時候就需要明確聲部的歸屬,不僅如此,還需要知道聲部種類。
若是不清楚而把一個抒情男高音當成戲劇男高音訓練,那不僅不能夠很快地得到訓練,還肯定會損害歌者的嗓子,這樣一來,後果便非常嚴重了。
如果聲部是那種非常有特點的,一聽就能很容易判定出來,便可以根據聲部的特點來針對展開訓練。
但是還有一些歌者的聲部判斷起來不是非常容易,會比較的困難一些,如某些男女中音的音域差不多都到了男女高音的高度這樣的,就無法確切判斷聲部是屬於中音還是高音的。
這時候就需要稍微地慎重一些,不能早早的就下定聲部屬於哪一類的結論,而是要在訓練聲區的過程中仔細地觀察,看其常用的音域及其在高音和低音兩方擴展時,向哪一端伸展更為容易,再擴展音域。
聲部種類及其確定方法
1.聲部種類
在歌唱藝術長時間的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依照人聲生理方面的不同,以及聲樂作品內容和形式表現需要的不同,可以將歌唱聲音分為高、中、低不同聲部。
從歌唱聲音的音域、音質和音色來衡量則可分為高音、中音、低音。由於成年男女聲的音域各不相同,大致相差八度,所以,經過分析,我們可以大致地將成年男女聲部分為以下六類。
(1)女高音
女高音,是指女聲(或男子假聲)中音域「最高的」聲部。通常,她們的音域在沒有經過訓練的時候可在c1~c2,訓練後可以達到兩個八度以上(c1~c3)。另外,女高音從音色、音質和風格上,又可以細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①抒情女高音
抒情女高音的音域通常是c1~c3,其音色很是明亮,聽上去非常的清冽,氣息屬於那種較為委婉的狀態,頭尾相接,很連貫。
抒情女高音適合演唱抒情類的比較優美這一類的歌唱性作品,往往在情感處理方面非常的細膩。我們國家的《我愛你,中國》就是抒情女高音作品。
②戲劇女高音
戲劇女高音是19世紀後半期出現的音色類型,它的音域一般在b~b2或c3之間,音量比抒情女高音大。戲劇女高音的高音區音色激情飽滿,中低聲區聲音音質壯實有力而又渾厚,音色明亮而又稍暗;
吐音結實,氣息支撐有力;往往通過爆發性的大跳音程和誇張的節奏變換來表現激昂不安的情緒。如義大利作曲家威爾第的歌劇《阿伊達》,普契尼的歌劇《圖蘭朵》中的公主等。
在國外,很多的歌劇作品中會要求演唱者擁有較為寬廣的音域和更大的音量,同時擅長讓聲音的色調更富有變化性,以適應更複雜的角色類型的表現。
因而抒情性和戲劇性相結合的聲音便普遍存在於歌劇中。無論是抒情女高音還是抒情男高音,都要求在抒情風格中強化音色的緊張度,運用堅實有力的發聲和富於激情的情感狀態將音樂推向戲劇性高潮。
如《蝴蝶夫人》第二幕唱段中力度、節奏、音色變化多端;心理描寫跌宕起伏;高潮處,特別是最後一段變化再現的聲音要求加上樂隊的渲染烘託,種種表現都充滿了抒情性和戲劇性的演唱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