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傳輸演進的下一步將是利用Super C和L波段

2020-12-11 電子發燒友

光傳輸演進的下一步將是利用Super C和L波段

艾斯 發表於 2019-11-27 09:38:30

來自Ovum的最新研究報告稱,傳輸、光線放大和ROADM交換技術的進步,使得更多的波長可以通過光纖系統進行傳輸。增加的傳輸波長使得每對光纖的總傳輸量更大,從而提高了網絡的經濟效益。當今的行業傳輸標準是擴展的C波段中傳輸96個波長。

目前,行業正在評估「Super C波段」和C+L波段解決方案的價值和優點。更高波長的系統為100Tbps傳輸的發展鋪平了道路。網絡運營商一直在尋求實現每種解決方案的最低成本。Super C和C+L波段需要技術生態系統的發展來支持。一旦Super C波段和C+L實現了批量生產,電信運營商將能夠從較低的每比特系統成本中獲益。

從歷史上的80個波長到今天的96個波長標準

從2000年代中期開始,每對光纖傳輸80個波長一直是長期以來的歷史標準。此後,行業利用擴展的C波段將每對光纖傳輸的波長增加至96個。

圖1:通過利用現有可行波段來提高系統容量。

擴展的C波段提供了低成本的系統傳輸能力提升

與傳統的C波段傳輸80個波長相比,擴展的C波段最多可支持96個波長,從而使每對光纖的帶寬提高了20%。例如,波長為100Gbps時,傳輸帶寬從8Tbps增加到9.6Tbps。擴展的C波段運行利用了傳統的C波段光線路系統,從而以最小的線路系統增量成本實現了帶寬提升。

Super C和C+L波段可進一步擴展容量

光傳輸演進的下一步將是利用Super C和L波段。超寬的C波段上可以傳輸120個波長,而使用C+L,則可以再增加L波段上的96個波長。Super C和C+L都需要技術生態系統的發展來支持擴大的波段範圍。傳輸雷射器、放大器和ROADM中的開關元件都需要進行升級來支持擴展的波段。

Super C將需要可調諧雷射器和調製器在更大的Super C波段範圍內運行。雷射輸出功率將需要在擴展的波長範圍內保持平緩。Super C波段放大器還需要在整個波段範圍內增益變化最小的情況下在Super C範圍內運行工作。行業已經考慮使用新的摻雜元素來在Super C範圍內實現放大器增益的運行。矽上液晶(LCOS)是如今ROADM中採用的波長選擇開關(WSS)技術。為了實現Super C的波長交換,必須提高波長解析度來精確地調整和控制更多的波長。

Super L波段是常規L波段的超寬版本,能夠基於50GHz標準信道間隔提供96個以上的信道。迄今為止,L頻段一直非常小眾,並且尚未達到普遍採用的實用技術地位。Super C和Super C+L都是典型的技術——經濟生態系統市場發展陷入困境。要使系統具有成本效益,就需要大批量生產,但是電信運營商只有在看到有吸引力的經濟效益後才會進行購買。

Ovum傳輸與路由組件研究負責人Ian Redpath表示,點燃這個市場的催化劑很可能是電信運營商、企業或者其他光纖資源非常受限的企業。那些缺乏光纖的企業和組織,在最大限度地利用他們稀少的光纖提升傳輸帶寬上將非常有動力。這些企業和組織將承受低出貨量的早期市場設備成本,這些成本總體而言將比採購額外的光纖對便宜。市場發展勢頭將由此建立,從而使Super C和C+L生態系統有望發展為批量出貨市場。

行業關注的焦點是每個波長傳輸更高的速度。通過利用所有在經濟上可行的頻譜波段,網絡運營商可以在每對光纖中部署更多波長,從而降低每比特系統的總體成本。
責任編輯;zl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中國移動李允博:大力推進光電融合組網和開放式網絡架構演進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在8月27日舉辦的以「協同創新 光耀未來」為主題的「2020年新一代光傳送網發展論壇技術研討會」上,中國移動研究院教授級高工李允博分享了他對光通信新技術在未來光網絡架構中的演進的思考及中國移動光網絡架構的發展進程,並就業務發展、網絡架構演進及開放式組網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 華為超高速光傳輸研究刷新業界紀錄
    在超高速傳送領域,通過提高信號的符號速率是利用數字相干技術實現大容量傳輸系統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尤其在單波速率向超Tbit級別演進,基於高符號速率的傳輸系統往往可以實現更好的傳輸效果。當前業界商用最頂尖的單波800G傳輸技術採用95 GBaud 左右的信號,業界同類研究中最高速率紀錄是2019年由日本NTT研究人員報導的192 GBaud。
  • 光學計算-高效獲取光傳輸矩陣
    T的尺寸是,如果輸入光源尺寸為100萬點,相機傳感器像素為100萬像素,那麼T的尺寸將高達 而且,這還只是一個簡化的例子。事實上T通常是非對稱的,結構複雜,這給獲取它帶來了更多困難。因此有大量的研究集中在高效高質量的獲取光傳輸矩陣,這些研究通常會採用很多複雜的數值計算方法。
  • 光網絡發展趨勢預測:高速靈活開放協同,未來可期
    光網絡向高速靈活開放協同發展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信息網絡的發展也在與時俱進,作為其中基礎底座的光網絡依然會圍繞高速率、大容量、靈活高效、開放綠色的方向進一步發展,在技術發展和應用部署等多個方面發展演進。1.
  • TC618宣布成立 主要工作方向在承載方案、傳輸技術和光模塊
    飛象網訊(馬秋月/文)今天「CCSA下一代光傳送網產業與技術標準推進委員會( TC618 )」宣布成立,TC618主席/NGOF理事長、工信部科技委常務副主任、中國電信集團科技委主任韋樂平表示:TC618的工作方向主要在承載方案、傳輸技術和光模塊。
  • 華為超高速光傳輸研究刷新業界紀錄唯一中國設備商入選ECOC PDP論文
    在超高速傳送領域,通過提高信號的符號速率是利用數字相干技術實現大容量傳輸系統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尤其在單波速率向超Tbit級別演進,基於高符號速率的傳輸系統往往可以實現更好的傳輸效果。當前業界商用最頂尖的單波800G傳輸技術採用95 GBaud 左右的信號,業界同類研究中最高速率紀錄是2019年由日本NTT研究人員報導的192 GBaud。
  • P、L、S、C、X、K等波段的由來
    最早用於搜索雷達的電磁波波長度為575px,這一波段被定義為L波段(英語Long的字頭),後來這一波段的中心波長度變為550px。 當波長為250px的電磁波被使用後,其波段被定義為S波段(英語Short的字頭,意為比原有波長短的電磁波)。在主要使用75px電磁波的火控雷達出現後,75px波長的電磁波被稱為X波段,因為X代表坐標上的某點。
  • 我們離基於光而不是電的計算機又進了一步
    想要實現光學計算機,要解決三大問題:一,要找到將電信號轉為光信號的方法,例如雷射,可以將比特流轉化為脈衝波束。二,解決光信號在不同端點處的定向傳送問題。三,如何將到達目的地的光信號重新轉變為電信號,這點可以通過高速光電探測器來實現。
  • 5G演進標準的進展和典型應用場景解析
    5G演進標準的進展和典型應用場景解析 工程師周亮 發表於 2018-09-13 11:04:45 為了分析5G演進對傳輸網絡的影響,基於5G演進標準的進展和典型應用場景
  • 關於W波段矩形波導濾波器的設計
    最近幾年,由於低頻波段和中頻波段的迅速飽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高頻波段尤其是W波段進行了相關的電磁研究[1]。W波段指的是頻率從75 GHz~110 GHz的電磁信號,在此頻率波段,波導器件的研究日益成熟。研究者們已經設計了一些工作於W波段的射頻器件[2-4],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微波濾波器作為電磁通信系統中的重要組件,其性能好壞直接決定了電磁通信設備與系統的性能與價值。
  • 韋樂平:新一代光傳送網發展論壇(NGOF)工作總結
    【IT168評論】2020年12月25日,CCSA召開了「下一代光傳送網產業與技術標準推進委員會(TC618)」成立大會,大會推選出「下一代光傳送網產業與技術標準推進委員會」各級負責人,同時舉辦了新一代光傳送網發展論壇(簡稱NGOF)年度會議。
  • 韋樂平:新一代光傳送網發展論壇(NGOF)2020年度總結
    OTN新的技術主要目標是低成本、低時延和低功耗, OTN和25G/50G的接口很重要。    城域光模塊已經發布了多份白皮書,推進了多項的標準,指導行業的發展。2019年4月份發布了《矽基光器件技術與應用》白皮書;2020年1月份發布了《5G前傳技術及應用》白皮書,指導5G前傳的產業鏈的發展。
  • IFOC 2020預告 | 中國電信光傳輸技術首席專家 李俊傑博士
    ICC訊(編輯:Aiur) 2020年9月7-8日,第19屆訊石光纖通訊市場暨技術專題研討會(IFOC 2020)將在深圳隆重召開,IFOC將從五大專題切入覆蓋整個光通訊市場和技術熱點的全面內容,探尋下一代5G接入與承載網絡發展趨勢,助力領航5G新未來。
  • EUV和X射線波段的三維陣列成像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高功率雷射物理聯合實驗室張軍勇課題組首次將古希臘梯子映射到納米結構中,以解析的數學形式完整描述了三維陣列焦點成像的方法
  • Starry公司支持37GHz波段內簡單共用
    中國無線電管理網訊(編譯甘妮)近日,Starry公司CEO和公司代表會面FCC主席Ajit Pai及其法律顧問,就Starry在波士頓等城市的5G專利技術及部署進展進行討論,並藉機重申了對37GHz波段內商業共用的支持。
  • 推進2 μm波段超快光纖雷射邁向實用化
    研究背景隨著雷射技術和光電子器件的飛速發展,2 μm波段雷射已廣泛地應用於中紅外光源產生、生物醫療、非金屬材料加工、光通信、雷射雷達等領域,是最具前景的新興雷射技術之一。目前,在全光纖化的光纖雷射諧振腔中,利用鎖模技術實現超短脈衝輸出,具有穩定性好、效率高、集成度高、抗幹擾能力強等優點。
  • 光調製石墨烯-有機異質結電晶體實現光電流邏輯功能
    他們利用石墨烯光柵輔助增強結構與有機小分子給受體雙層異質結結構的複合設計,實現了高響應快速的光電探測器製備,通過引入調製光信號提升探測器響應大小和速度。同時依靠中間有機傳輸層厚度調節光生載流子擴散影響和強電子吸收特性,協同雙異質結競爭機制,實現了在光調製下實現了光電流信號的邏輯反相功能。
  • 復旦大學團隊實現手性光控制的高效光學近場調控
    為了實現以上應用目標,不僅需要高效率激發表面波,而且希望能夠有效調控表面波的光場形貌。為此,人們曾提出利用稜鏡、光柵等耦合器實現表面波的激發,另外也提出引入傳統光學器件來調控表面波的波前分布,然而要實現這兩種光場調控功能通常需要不同的光學器件,不同程度存在著體系尺寸大、效率低、功能單一、不易集成等問題(圖一)。
  • 傳輸層的攻擊&防範
    有經驗的攻擊者可以利用擁塞機制的特性,周期性地製造網絡關鍵節點的擁塞,不斷觸發擁塞窗口的慢啟動過程,最終達到降低正常傳輸能力目的。利用窗口值減少流量。,通常通過設置UDP連接規則,要求其首先建立TCP連接1、SSL概述1)用以保障在Internet上數據傳輸之安全,利用數據加密技術,可確保數據在網絡上之傳輸過程中不會被截取及竊聽。
  • 多波段鍍膜的濾波器重新定義了多種科學應用的性能標準
    多色濾波器將輸入的光譜分成兩束——一束反射,另一束透射——通常在45°入射角下使用,雖然其他的角度也是可能的。該濾波器是雙向的,可以根據需要用於光譜波段的合束和分束。  多色濾波器通常是單面濾波器,其第二個表面鍍減反射膜來避鬼影成像。從反射帶到透射帶(反之亦然)之間陡峭的過渡,提高了許多應用中圖像的對比度,包括螢光和多光譜生物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