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安排孫子「抓周」,看到孩子抓起的東西後,爺爺:這下可咋辦

2020-08-11 小苗寶貝經

奶奶安排孫子「抓周」,看到孩子抓起的東西後,爺爺:這下可咋辦

中國有一種民間傳統,就是在孩子一歲時讓其「抓周」,孩子憑著自己的直覺去抓一樣東西,用來代表孩子未來的方向。孩子在1歲時對於許多事情都處於探索的階段,並不知道某個物件代表著什麼意義,所以家長也是將這件事當成一個好玩且有儀式感的事情去完成。

但「抓周」在古時候確實有一些指向性,所以老一輩人特別相信抓周的結果。當孩子抓到家長心中期待的物件時會大喜;當孩子抓到不太好的東西時就會垂頭喪氣,但一邊又會安慰自己這只是一個遊戲。

孩子剛滿周歲,一位奶奶就迫不及待的張羅著要給孩子抓周,想看看孩子日後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於是挑了個黃道吉日便開始了這項儀式,給孩子準備了車鑰匙、百元大鈔、毛筆、算盤、計算機、金子等物件,並將它們一字排開。

將這些東西置辦好,隨後將寶寶帶到這些東西面前,但寶寶從頭爬到尾似乎都沒有對哪個物件特別感興趣的樣子。在家人以為孩子可能有更大的志願時,孩子突然卯足了勁朝物件的最後走去,大家都在想孩子是否要抓計算機時,孩子突然伸手抓向角落裡掉落的麻將。看到孩子把麻將抓起後,爺爺說:「這可咋辦!」奶奶卻哈哈大笑,認為孫子甚是可愛。

其實奶奶的心態是正確的,抓周是一種傳統的習俗,但其實並沒有真實的指向性,孩子抓向何物也許只是孩子當下的好奇罷了。家長並不用當真,更不建議就因此定了孩子的未來,不應過多的幹涉孩子的想法和興趣,應在孩子長大後根據其性格特徵以及興趣愛好來引導孩子選擇未來的方向。

如何正確對待孩子的興趣?

1、尊重孩子的選擇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且感興趣的事情,孩子也是,在小時候就對自己喜歡的事物較為明確。當孩子的興趣不被家長認可時,家長可能會強行引導孩子喜歡上自己的興趣愛好,或是讓孩子幫父母一起圓夢。

但這個做法是不正確的,孩子是獨立而有思想的個體,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家長應尊重和支持孩子的夢想。孩子的興趣愛好該由自己決定而不是被家長所左右。

2、引導孩子找到興趣所在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想做的事情,在孩子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的時候,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多去接觸一些新鮮事物,接觸面廣了也許會發現孩子所擅長或感興趣的事情。對於孩子的喜好,家長應引導孩子去找到適合孩子的,而不是一味的將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孩子身上。若孩子不喜歡家長強加的興趣,那麼在實踐的時候會是痛苦且低效的。父母應引導孩子找到自己所感興趣的事物。


3、天賦也是興趣的關鍵

當一個人對一件事感興趣時,希望把那件事做到最好,但是一切的一切都是需要天賦的。若是一個人喜歡做飯,但是經過各種努力卻還是不能做出好吃的菜,那麼就算再喜歡也難做到很好的底部。「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若是缺了那三分的天賦,可能無法有所建樹,反之,在感興趣的情況下又有很好的天賦,那麼成功的概率就比別人大了許多。父母應注意觀察,孩子的天賦和興趣所在,尋找真正適合孩子的興趣,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4、職業不分貴賤

職業不分貴賤,「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精於某種行業,那麼也將成為行業中人人敬佩的楷模。所以家長應給孩子灌輸職業平等的觀念。

抓周只是一個好玩的習俗,對於其結果不需要太認真,只需當玩鬧一笑便可。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關於他們未來的發展方向,需根據孩子日後的發展和自身情況來決定。父母應支持和尊重孩子的選擇,而不是左右其想法,將自己的夢想強加到孩子身上。

作為家長都希望孩子一生健康快樂,那麼就應該對孩子抱有美好的願望,在孩子不觸犯原則的基礎上儘可能支持孩子。

相關焦點

  • 奶奶安排孫子「抓周」,看到孫子抓起的東西,爺爺:這可咋辦
    視頻中,奶奶迫不及待地給孩子準備了抓周的東西,還挑了個黃道吉日。在抓周的時候,可以看到奶奶給孩子準備了車鑰匙、百元大鈔、算盤、計算機、毛筆等物件。一字排開後,就把寶寶帶過來了。在爺爺奶奶們以為孩子有更大志願的時候,孩子的爸爸突然在計算機的前面放了一個麻將。接著就看到孩子卯足了勁地爬過去,一把抓住了麻將。看到孩子緊緊抓著麻將,爺爺一臉愁容地說「這可咋辦!」,奶奶卻覺得孩子很可愛,以後很可能會發大財。
  • 安排寶寶「抓周」,看到寶寶抓起的物品,爺爺表情逐漸凝固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抓周」的習俗,就是孩子在滿一周歲的時候,會在他的面前擺上一些物品,代表著相對應的職業,孩子抓起什麼東西,就代表他們之後會從事什麼樣的職業。很多人對此深信不疑,其實也不是完全有科學依據的,只不過可能因為孩子「抓周」的結果,而在培養孩子的時候特意往哪些方向上培養罷了。但很多人也認為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風俗,也算是孩子周歲宴上的一個慶祝儀式,還可以預示著孩子未來的方向,有著很好的寓意,所以很多地方的人願意保留這個風俗,並繼續傳承下去。
  • 寶寶周歲抓周,看到娃毫不猶豫選擇的東西,奶奶念叨:這下可咋辦
    今天是小霞的寶貝兒子一周歲的日子,奶奶說1歲寶寶要抓周,家人們也都很感興趣,大家便開心地為寶寶準備了一場生日會,然後一同辦抓周。奶奶讓小霞準備書、筆、算盤等一系列抓周的物品,還跟小霞說:「抓周禮不能馬虎,所選的物品大小都要一致,還要互不幹擾,方便寶寶抓,顏色上也要統一,視線上也不能受到幹擾。」小霞看見婆婆認真的模樣,也開始對寶寶抓周重視起來,連忙問婆婆:「媽,那我們什麼時候開始抓周呀?」
  • 1歲寶寶抓周,看見這件東西抓起就不撒手,奶奶慌亂不已:完了
    ,抓了一樣東西說什麼都不放手,奶奶驚慌失措大喊「完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1歲兒子直接爬向這個東西,抓住就是不撒手沈奶奶自從兒媳婦懷孕,就一直盼望是一個孫子,雖然男孩女孩都一樣,但還是更喜歡孫子,不過沈奶奶不強求這件事,兒媳婦也很孝敬沈奶奶,所以和兒媳婦也很少有矛盾,很多人都羨慕沈奶奶有這樣的兒媳婦。
  • 周歲寶寶抓周一波三折,看到孫子手上拿東西,爺爺高興壞了
    孩子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都非常重視,給小寶前面放了毛筆、粉筆、玩具刀、100塊錢、梳子、吃的、小汽車。之後一家人都在旁邊盯著小孩,氣氛非常緊張好像是籃球比賽場上決定勝負的一個三分球一樣,就連之前不贊成抓周的自己也不免緊張起來。
  • 奶奶安排「抓周」,孫子拿住一樣東西不放,家人們看清後笑容凝固
    案例:前段時間在網絡上看到一個關於抓周的帖子。露露家的小寶寶滿周歲了,大人們忙裡忙外地為孩子準備周歲宴。孩子奶奶宣布今天要給孩子安排抓周的儀式。說完奶奶便把一本書和一張鈔票放在了床上,奶奶覺得這還不夠,於是又把計算器等一些物品也拿了過來。
  • 「抓周」直奔目標,看見寶寶手裡的東西媽媽笑了,奶奶:這可咋辦
    導讀:「抓周」直奔目標,看見寶寶手裡的東西媽媽笑了,奶奶:這可咋辦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抓周」直奔目標,看見寶寶手裡的東西媽媽笑了,奶奶:這可咋辦!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滿周歲寶寶抓周,一把抓起爺爺的「心頭好」,奶奶氣得直瞪眼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抓周」本是我國南北朝時期的一個風俗,但一直以來民間都還有所延續,除了常見的筆、紙、算盤、硬幣等,現在很多人還將口紅、電腦、手機等物品放到孩子面前,孩子年紀雖小但可選擇的東西卻大大增多了
  • 「這下可完了!」,爸爸讓兒子「抓周」,孩子卻徑直爬向這東西
    家長都對孩子充滿著無限的期望,即便是在如今更為崇尚科學的二十一世紀,也仍有很多家長會在孩子周歲的時候,讓孩子進行「抓周」這一儀式。家長們想要通過孩子在儀式上所抓的東西,對孩子未來的發展做出一些判斷。斷奶後小龍的妻子選擇重新找一份工作,能夠多一份收入來維持生計,而孩子自然就交由奶奶來照顧。龍奶奶平時退休在家沒事,最大的愛好就是叫上幾位老朋友來家裡打麻將,就算是身兼照顧孫子這一重任,龍奶奶也依然沒有斷了自己這一大愛好。兩個月後在孩子周歲的時候,應龍奶奶的要求給孫子舉行了抓周這一儀式。
  • 寶爸安排兒子「抓周」,可抓到的東西,卻愁得奶奶好幾天沒睡好覺
    導讀:寶爸安排兒子「抓周」,可抓到的東西,卻愁得奶奶好幾天沒睡好覺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爸安排兒子「抓周」,可抓到的東西,卻愁得奶奶好幾天沒睡好覺!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1歲男嬰「抓周」,死死拿起這東西不撒手,奶奶看後直呼:完了
    中國社會裡有一個傳統叫「抓周」,有一部分家長其實並不知道究竟什麼是「抓周」,所以就乾脆將其稱作為「抓鬮」。其實,所謂的抓周就是讓寶寶憑自己的直覺去抓一樣東西,用來預測他們將來的發展方向。李先生在兒子1周歲的那天,給孩子安排了「抓周」儀式。
  • 孫子「抓周」卻抓了這個東西,奶奶直呼這樣會沒出息,想再來一次
    孫子「抓周」卻抓了這個東西,奶奶直呼這樣會沒出息,想再來一次最近王奶奶的孫子剛滿一周歲,家裡便為孫子置辦了一桌「抓周宴」。王奶奶心裡想著孫子天庭飽滿,小眼水汪汪的,別提有多可愛了,抓的周不是秤砣就是錢。
  • 爸爸讓1歲寶寶「抓周」,孩子徑直爬向這東西,奶奶直呼:這下可完了
    l 案例 比如這位爸爸,他在社交媒體上曬出了自己孩子一周歲抓周的畫面,他給孩子準備的抓取物件非常豐富,除了紙筆墨硯,還放了一瓶白酒,這瓶酒正是爺爺買來準備晚上小酌所用,奶奶平時不讓爺爺飲酒,而爺爺剛好趁著今天的這個好日子,奶奶不好說什麼剛好鑽個空子。
  • 「抓周」儀式上,寶寶抓到的東西令奶奶瞬間黑臉,媽媽:沒眼看
    高圓圓我們所熟知的明星,婚後,高圓圓生下了一個漂亮可愛的小公主,小公主過周歲時,孩子爺爺透露出了孫女兒抓周時的情景。 抓周儀式上,孩子抓到的東西令奶奶瞬間黑臉,媽媽捂臉:我都沒眼看 這位寶媽為了籌備女兒的生日宴,和婆婆一起忙碌了很久
  • 爸爸讓兒子"抓周",孩子徑直抓住的東西,奶奶:這下可完了
    就拿周歲來說,家長們慶祝的方法也都是讓孩子抓周,可活動進行時,孩子們的舉動會製造出很多啼笑皆非的故事有一位姓李的爸爸就把自家兒子抓周的過程拍下視頻並發在了網上,不過讓大家比較意外的是,這孩子抓的東西和其他人不太一樣。
  • 寶寶滿歲抓周,奶奶隨手放下一個「小東西」,全家人笑容漸漸凝固
    說到抓周大家一定不陌生,孩子在小的時候,家長們會準備各種各樣的東西,讓孩子來選擇,通過抓周的方式,來判斷孩子未來會從事什麼工作,有沒有發展,是不是天生富貴命。抓周可以決定孩子未來嗎寶寶的抓周宴上,奶奶隨手放下的一個"小東西",父母看到後瞬間臉色大變。
  • 一歲寶寶抓周,抓起爺爺的「心頭好」不放手,奶奶樂了:祖傳的
    在孩子一周歲的時候,小李和家人決定給孩子進行抓周。 為了讓孩子擁有更多的選擇,小李和家人為孩子準備了很多種物品擺放在孩子的臉前。除了常見到的書,筆以及錢之外,小李的丈夫還擺放了孩子爺爺平時最喜歡的二胡。
  • 高圓圓女兒抓周,看到孩子手裡的東西爺爺苦笑:最不想她拿的東西
    從古至今,給孩子抓周禮是意味著美好的傳統,孩子抓周時抓到的東西有可能預言將來孩子擅長的事情和將來孩子從事的職業。現在還有很多父母喜歡給孩子抓周圍,明星家庭也不例外。高圓圓的女兒抓住周,抓住的東西讓爺爺苦笑。
  • 1歲男童「抓周」,果斷抓起了爺爺的「寶貝」,全家人捧腹大笑
    1歲男童「抓周」,果斷抓起了爺爺的「寶貝」,全家人捧腹大笑根據地區的不同,許多孩子在滿歲的時候,家裡人都會給他舉辦一些慶祝儀式,包括一周歲生日宴和抓周等。有人認為,孩子抓周時,可以看出他日後的職業規劃。
  • 讓兒子「抓周」,孩子徑直爬向這東西,奶奶:這下可完了
    抓周是很多地方的風俗,古時候有些家庭會把孩子抓周的方向看作是孩子長大以後發展的方向。抓到不一樣的東西代表著孩子有不一樣的天賦和愛好,近年來有這類活動的家庭少了很多,但是依舊有很多家庭按照舊習俗抓周,有時候甚至還會開闢新的東西讓孩子抓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