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理論,搭配很重要

2020-12-11 叔本華追隨者

前段時間在網易雲找指彈曲時,看到一條評論:網易雲之所以有這麼多小眾的吉他曲,是因為丁磊很喜歡吉他曲子。(丁磊——網易雲的CEO)

至此,聯想到前幾天寫在日記本上的一句話:

文字和音樂的力量。

已經忘記多少天未出門,這些天食慾開始恢復,因為家裡經常是我做飯,所以便想著如何把現有的食材變成美味。做菜,是一個極其美妙的過程。實際上,當你真正能從烹飪中獲得快樂與成就感之時,我想你可能理解了生活真諦的一部分。

很小便痴迷於烹飪。做菜,是一個科學理性的過程但是結果卻是超出了理性之外。火候,烹飪方法,耐心,使得各種食材原本獨特的香味融合,升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高度的和諧……這也是音樂中和弦的原理。

這就是神奇之處。

大二下學期讀《廚房裡的哲學家》(這本我有在公眾號專欄好書推薦裡發布過,可以去看看長什麼樣)

從中獲得了很多奇思妙想,原來事物間的聯繫是可以打破常規認知的。

做菜的基本素材是食材,食材的搭配也是做菜的核心。比如冰糖雪梨,兩種簡單食材,加熱後卻能產出一種神奇的食物(當然跟梨子這種水果特有的性質有關係)

又或者麵粉,加入水、少量的小蘇打和足夠的時間,便可將麵團發酵,用於做包子或者麵包。同時最近第一次嘗試香蕉飛餅,竟大獲成功。在此附上關鍵步驟:

1.麵粉,糖,少量鹽,多次加入水,揉成麵團,稍軟。

2.分成幾個小團,刷上一層油,用保鮮膜密封放入冰箱冷藏兩小時以上。

3.取出放於保鮮膜之上(不會粘住),用手壓成薄麵皮,香蕉切片,放入麵皮上,將麵皮摺疊。

4.起鍋燒油,小火慢慢煎,直到顏色金黃。

成功的標誌是用刀切時可以發出酥脆的聲音,而且很薄。

多好吃,我連續做了三天。雖然第二次麵團有些硬,險些失敗。

第一次分享烹飪心得,同時繼續發散內容。

普通的西紅柿雞蛋面加入蔥和少量豬油即可化腐朽為神奇。紅燒牛肉整塊焯水時加入花椒可將牛肉香味激發出來。

萬物理論,搭配很重要。

當有一天你用菜籽油炒生菜發現味道有點怪時,你可能會納悶。因為這二者並不是處於一個和諧的頻道。基本屬性大不相同的事物,再怎麼調和,也難以讓人接受。

人與人之間也是如此。一個活潑的人和一個內向的人在一起可能會中和一些,但是最終二者可能不會被對方改變。因為性格很多時候決定了理解事物的方向。而活潑和內向還不算一個很衝突的屬性……

人們心底隱藏的惡可能更加可怕。小惡也是惡,比如,「低情商」。

高中英語課時,一篇課文就是談到了智商和情商。老師的觀點我是不認同的。同時課文內容我也很不認同。(畢竟大部分中學老師的水準的確就如此,無論哪個學校……或許他們在專業上很優秀,但是他們的思想程度我覺得不能稱之為靈魂工程師)

智商可以量化嗎?我認為這有些牽強,

情商可以量化嗎?我認為這有些玄乎。

通過一些看似完備的題庫讓學生做,高分者似乎可以證明其不笨。但是這是基於我們大腦的考試。事實上,我們對大腦的了解程度比了解宇宙還要少。

大腦的複雜性很早就有所了解。因為讀了很多科普類書籍。其中包括的一項就是記憶。記憶真的是過於神奇的一樣東西。關於記憶,高中生就寫過一篇長文,這幾天擇機發出。今天先省略。

由記憶產生的關聯性思維是決定一個人想像力和認知力的關鍵基礎,我認為這才是一個人真正「智力」高下的評判方法。

同時,說高智力的人情商往往低,我認為這更加可笑。因為這二者根本沒有絲毫關係。現實中,那些很多聰明人情商低的有幾個?或者說還是把不願和人相處,不世俗當做情商低的標準了?

當然這是建立在兩商基礎上的論斷。當我們生活遇到想要指責別人情商低的時候,你要知道。沒必要為此指責他人。因為,那正是他存在的方式。

提高所謂「情商」最好的方法在我看來就是閱讀和掌握一門愛好,無論是畫畫還是樂器還是運動。因為,這些愛好所帶來的積極力量大到你無法想像。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弦理論/M理論是萬物理論的主要候選者?
    弦理論是一個廣泛而多樣的學科,它試圖解決一些基礎物理學的深奧問題。弦理論已被應用於黑洞物理學、早期宇宙宇宙學、核物理和凝聚態物理等領域的各種問題,並在純數學領域引發了一系列重大的發展。因為弦理論潛在地提供了對重力和粒子物理學的統一描述,它是萬物理論的候選,一個獨立的數學模型,描述所有的基本力和物質的形式。
  • 加瑞特 · 裡斯真的發現了萬物理論嗎?
    但是必須有一個共同的線程將它們綁定在一起:萬物理論。物理學家們一直在尋找將相對論與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結合在一起的線索。如果被發現,則有望揭示出構成整個宇宙的織物的構成。1970年代,物理學家加來道雄(Michio Kaku)提出了弦理論。這一理論預言,小的、振動的弦線是所有物質的基礎,並且它們的振動會構成我們宇宙中的所有四個力。
  • 於許成 | 宇宙萬物的終極理論(導言)
    宇宙萬物的終極理論 終極真相 終極答案宇宙萬物生命宣言 ——探秘統一所有科學理論的唯一理論人類需要的終極理論,是一個全新的、科學的、全方位的、全視角的,屬於宇宙萬物生命的、全人類共同接受的、融合了東西方文化的及具有現代哲學思想的,而且還是一個涵蓋宏觀和微觀世界的、自然與社會的完整而系統的學術理論體系和思想體系。即終極理論是一個宇宙萬物生命的「開放複雜巨系統概念」。要具有科學化、自然化、社會化、大眾化、生活化、普世化等特點。
  • 用超弦理論解釋萬物成因
    超弦理論是一種解釋萬事萬物成因的終極理論,大家已經知道的宏觀世界的物質由分子構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構成,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原子核又由質子和中子構成,質子和中子還可以再分為夸克,照這個分下去,什麼時候是個頭呢?
  • 霍金:「萬物理論」不存在
    霍金思考這些問題,是為了化解物理學家追求終極理論時遭遇的尷尬——他們想用一個理論描述世間萬物,卻一下子找到5個,描述了5 種不同的真實世界。或許談論哪一個更真實沒有意義。在物理學中,這個問題並非純理論空想。實際上,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發現他們自己眼下的處境和金魚差不多。數十年來,我們一直上下求索,渴望得到一個終極的萬物理論,可以用一套完備自洽的基本定律來解釋「現實」的方方面面。但現在看來,最後我們得到的或許不是一個單一的理論,而是一大家族相互關聯的理論,每個理論對於「現實」都有一套自己的描述,就像透過它自己的圓形魚缸觀察世界一樣。
  • 「弦理論」完美升級,科學解釋:為什麼「萬物皆有意識」?
    根據弦理論,宇宙萬物的最小組成單元不是基本粒子,而是由非常微小的一根根不停振動的線狀「弦」所致。它們或成線段狀——開弦,或成首尾相連的圈狀——閉弦。弦的不同振動頻率和運行狀態,會生成各種不同的基本粒子,然後基本粒子才能組成宇宙萬物。而我們所探知到的自然界的四種基本作用力,各種不同的宏觀和微觀事物,以及各種能量等,都是由「弦」的不同振動和運動演化而來。
  • 研究人員利用費曼的思想發展出可行的「萬物理論」
    萬物理論認為,宇宙中四個基本的物理力:引力、強核力、弱核力以及電磁,都可以被組合成一個無所不包的理論。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單獨的理論能把它們全部解釋清楚。物理學家們正在修正理察·費曼1957年提出的一個實驗,希望能找到一個統一的萬物理論。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理論在它們各自的領域內能很好地解釋世界。
  • 讀《萬物理論》觀後感:一部引人深思的好劇!
    《萬物理論》該片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主人公也是一位患有不治之疾,全身癱瘓,利用眨眼睛與外界交流,並最終實現了自己價值的偉大的人。影片名字源自他曾說過的一句話:現實就是一座沉重的潛水鐘,不斷地向著海底墜落,但願我的靈魂能如一隻衝破潛水鐘的蝴蝶,自由飛翔。
  • 《熱氣球飛行家》口碑不俗 「萬物理論CP」再合體
    由「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與菲麗希緹·瓊斯繼《萬物理論》後,二度合作主演的好萊塢冒險動作大片《熱氣球飛行家》日前發布全新劇照。劇照中兩位主演置身熱氣球中,體現高空冒險驚險刺激的同時,又多了浪漫氣質。《熱氣球飛行家》預售現已全面開啟,即將於11月13日內地正式上映。
  • 利用計算機,人類能發現「萬物理論」嗎?
    曾經,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把科學理論描述為「人類思想的自由發明」。但在1980年,著名的劍橋大學宇宙學家史蒂芬·霍金有另一種想法。在那年的一次演講中,他提出,所謂的「萬物理論」可能是可以實現的,但它的最後實現可能要靠計算機來完成。
  • 《萬物理論》之後,男女主角又出演了新片,《熱氣球飛行家》
    電影由「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主演,與他搭檔的是英國女演員菲麗希緹·瓊斯,兩個人上一次合作的電影正是2014年為「小雀斑」贏取奧斯卡最佳男演員桂冠的《萬物理論》。熱氣球飛行可以追溯到遙遠的18世紀,來自法國的蒙特哥菲爾兄弟於1783年12月1日成功地進行了人類首次有人駕駛的熱氣球飛行。此後,西方各國開始了挑戰熱氣球飛行高度的激烈競賽。
  • 頂級物理學家正在討論,利用計算機能找到萬物理論的可能性
    在那年的一次演講中,他認為所謂的「萬物理論」是可以實現的,但它最後的實現很可能是由計算機完成的。 萬物理論還沒有出現,但隨著電腦接管了生活中的許多瑣事(翻譯語言,識別人臉,開車,推薦約會對象),想像它們接管世界上的一切也就不那麼瘋狂了。
  • 霍金的預言你可以懷疑,但《萬物理論》的真相值得堅信
    那一系列不可思議的成就讓人對霍金倍感遙遠,直到看到這個電影,我才發現這個「巨人」生活中「不堪」的一面,那就是《萬物理論》。《萬物理論》(The Theory of Everything)是由詹姆斯·馬什執導,埃迪·雷德梅恩、菲麗希緹·瓊斯主演的霍金青年時代的傳記片,影片靈感源於霍金第一任妻子,陪伴了霍金25年,並和霍金生了3個孩子的簡·王爾德的回憶錄《飛向無限:和霍金在一起的日子》。
  • 重要人物-皮亞傑相關理論整理
    他的認知發展理論成為了這個學科的典範,一般提到皮亞傑,想到的就是認知發展階段理論,但是在教招考點中,教育學和心理學廣泛的設計他的觀點,那麼接下來就來整理一下皮亞傑在教招考試中常見的知識點。一、代表人物1.認知模式主要主張:當代教育理論中流行最為廣泛,佔據主導地位的德育學說。
  • 道家三十六重天,道教道生萬物的宇宙創世理論!
    三十六天是道教根據道生萬物的宇宙創世理論,構想出來的神仙所處的空間。它為學道成仙提供了教義依據。道家言「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者神仙也。認為大自然由五種要素所構成,隨著這五個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產生變化,不但影響到人的命運,同時也使宇宙萬物循環不已。而道家講死後有鬼,但不一定有六道輪迴(道家的輪迴是後來加上去的),所以只要不死,或者死了但鬼靈不散,就算跳出來了。
  • 萬物理論經典臺詞截圖 簡對霍金最後告白太戳心了
    電影《萬物理論》經典臺詞截圖最讓人感動的應該是簡最後要離開時候的告白,當時看電影的時候被感動的眼淚稀裡譁啦的影迷不在少數,這應該是最真誠的表白了!     霍金的傳記片《萬物理論》裡有場戲,成日坐在輪椅裡只能靠一根手指表達自己的霍金突然問簡:「多少年?」簡答:「他們說兩年,但是你卻活了這麼久。」簡轉身忍住哭。霍金安慰:「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 齊物論:萬物一體無差別的世界
    上周講了莊子認可的理論:「不可知論」,這周繼續講一個莊子認可的理論:「齊物論」。 一、何為「齊物論」?
  • 三生萬物才能萬物和諧
    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兩句話的一點認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是《道德經》第四十二章中的開頭兩句話。其中蘊含著重要的科學原理:三生萬物才能萬物和諧。
  • 《萬物理論》解讀霍金的一生,身體的缺陷擋不住思想的遨遊
    整合出一套「萬物理論」來解釋宇宙中的一切。這天簡正在給霍金穿毛衣,孩子突然哭了起來,霍金不想給妻子添負擔嘗試自力更生,卻不料被卡在毛衣裡動彈不得。他從毛衣縫隙往外看,發現壁爐裡衝出的木炭火苗。於是著名的霍金輻射理論誕生了。霍金的事業越來越好。他背後的女人簡卻為了丈夫和孩子停滯了自己的學業,每當她想繼續完成論文時,吵鬧的孩子們和隨時離不開人照顧的丈夫,都讓他無法安心的寫作。或許簡自己也沒有想到,霍金真的會活過兩年,她不後悔當初的決定,只是突然有些心累,希望有人能夠幫幫她。
  • 時尚搭配的課程很多,為什麼唯有骨格style理論風靡全球?
    日本骨格style協會利用三維立體測量方式,對數萬人進行數據採集,把骨架和形體進行3D掃描,經過統計和分析總結出這一套科學理論。其次,骨格style個人風格診斷體系不是那種非常呆板的理論,它非常靈活。對於想要改造自己的人來說,日本骨格style協會獨創了「讓它合適你」理論,能通過搭配將不合適自己的衣服變得合身、好看。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剁手和不適合的衣服塞滿衣櫃,我們需要了解自己適合的風格,而個人風格診斷體系就是幫助你判斷風格的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