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灌湯包學習做法配方

2020-12-19 蜀湘情緣

西安灌湯包學習做法配方,灌湯包,顧名思義就是將湯汁灌進包子裡,那你就錯了!灌湯包的製作主要在於餡料,湯汁也源於餡料中因為蒸製而融化開的肉凍,包子皮薄如紙,不捅不破,包住裡面的湯汁,提起像燈籠,放下似菊花,真真兒有顏值也有內涵,引無數吃貨流口水。

蜀湘情緣的老師對學員們講,西安灌湯包吃起來也是有講究的,不然,燙到自己的口舌是小,浪費了裡面美味營養的湯汁才是可惜而且罪過。正確的吃法是趁熱用筷子夾住灌湯包輕輕抖動,不至於粘在蒸籠上面又不至於抖壞外皮流出湯汁,再用勺子接住,蘸一點調料,用筷子輕輕戳開一個小孔,流出裡面的湯汁,一邊吹一邊喝了湯汁,再吃肉餡和薄皮,或者戳開一個小孔,往裡面吹風,待裡面的湯汁不燙嘴時,連同包子和裡面的餡料湯汁一起吃,細嚼慢咽,那才叫一個享受生活!

西安灌湯包玲瓏剔透,皮薄筋軟,湯汁純正濃鬱,內餡肉嫩鮮香,喜歡自己動手的吃貨,會覺得自己做灌湯包比別人吃灌湯包有意思多了,下面我們就跟著蜀湘情緣的老師和學員們一起動手操練起來吧。

【西安灌湯包餡料】

灌湯包的餡料在不同的地區和民俗中有不同的原料和做法,漢餐中多採用皮凍,加熱融化後即成湯汁,清真灌湯包採用鮮牛羊骨髓湯打餡,家庭版灌湯包可以採用雞湯或者直接用清水打餡。用骨頭湯打餡的灌湯包湯汁會比較多,也更加鮮美,而且餡心鬆軟。

【灌湯包子皮】

灌湯包的包子皮是冷水麵團,韌性強,筋道,細密,潔白,口感爽滑,在不同的季節,調製麵團要考慮水的多少和溫度的高低因素。

【灌湯包製作】

原料:香菇100克,麵粉500克,豬皮凍200克,豬肉末或者牛羊肉末500克,香油,醬油,油,姜,胡椒粉,黃酒,味精,糖,鹽。

製作:

1.將肉末分次加入水,攪拌至水肉融合,肉餡上勁,將姜、皮凍和香菇切末;

2.用肉皮凍,鹽,味精,醬油,黃酒,糖,香油,加少許薑末拌勻做成肉餡;

3.加冷水在麵粉裡,和成麵團,醒發15分鐘;

4.將醒發好的麵團搓成 長條,分成小劑子,再擀成邊緣薄中間略厚的包子皮,並包上餡料;

5.灌湯包子具體包製方法如圖所示:

6.將包好的包子放進籠屜,大火蒸製8分鐘,包子底面不沾手,呈玉色即可;

如果覺得小編說得還不錯的話,記得點讚+關注一下哦!點關注,不迷路!如果您對西安灌湯包有好的見解,歡迎在評論區提意見交流哦。關注蜀湘情緣,這裡總有一款適合您喲!

相關焦點

  • 灌湯包裡面的湯是如何做的
    灌湯包,顧名思義,是包子裡面灌了湯的,吃起來鮮嫩可口,先喝湯再吃餡料!湯鮮味美,十分美味,在不同的地方都有特色的灌湯包,比如西安的灌湯包,開封的灌湯包,還有南京的灌湯包,都是十分有名的當地特色!
  • 西安賈三灌湯包,好吃不膩口
    西安有很多好吃的,金線油塔是西安那個的一個小吃。他這個世道,有,很多個事兒,一層一層的,吃起來非常的軟,而且很細還不會非常膩,主要用的都是很好的麵粉,還有豬板油。它就是用一層一層的東西,才得了這個金線油塔的這個名字,這個小吃是唐代做的用的他們之前用的是烙的,然後改成了蒸的做法。
  • 灌湯包的做法及配方
    難度:配菜(中級);時間:1小時以上;主料:豬皮110g;麵粉2中碗;水1中碗;生薑4片;洋蔥3個;水適量;豬肉450g;醬油2茶匙;鹽2茶匙;糖半茶匙;洋蔥一勺;薑末適量;黃豆醬1勺;私房灌湯包的做法步驟1.動手做啦~麵皮:2杯麵粉,1杯冷水肉凍:110克豬肉皮,4片生薑,3個洋蔥,1湯匙酒,水肉餡:450克豬肉,
  • 牛肉灌湯包,配方比例、和面技巧、詳細做法都教你,吃一口就愛上
    灌湯包好吃的秘訣在這裡,「秘方」和詳細的做法教給你,吃一口就愛上,快收藏!包子是咱們國家的傳統經典美食之一,不僅僅餡兒多種多樣,做法也是非常多樣化。其中灌湯包子就是非常有特色的一種,外面很多灌湯包子,外形好看,餡兒不好吃。
  • 特色小吃灌湯包,步驟配方詳細告訴你,肉香汁多味十足,還不破皮
    導語:特色小吃灌湯包,製作餡料是關鍵,掌握技巧,肉香多汁還不破皮美食文化博大精深,僅是用麵粉便能做成各種各樣的美味小吃,而在麵粉的眾多做法中,包子同樣也可以分成多樣,蟹黃包、灌湯包、小籠包等等,每一種包子的做法以及口感都不相同,大家完全可以充分享受其中的美味
  • 西安這家30多年的灌湯包,2塊錢一個,咬一口燙嘴也不肯鬆口
    西安是名副其實的美食之都,這裡好吃的食物實在是太多了。羊肉泡饃。肉夾饃。滷汁涼粉胡辣湯等等,雖然是普通的接地氣的食物,但在吃貨們眼裡,這就是美食。西安的灌湯包也很受歡迎,西安建國巷裡有一家老字號的灌湯包,已經開了30多年了,每天這裡就擠滿了來吃灌湯包的人,這家店已經傳承了第4代,這家小破店名叫福順齋,位置很偏僻特別難找,但是周圍的人一提福順齋都知道,他們說自己也經常去這家店吃灌湯包。
  • 30年的灌湯包,傳了3代人這個配方,原來肉餡裡面要加它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道「灌湯包餡」的做法。奶奶做了30年的灌湯包,一直傳到了我這一輩這個配方,雖然不是很珍貴,但是做出來非常好吃,咬一口就會出很多湯汁,做這個肉餡的時候,要分多次往裡面加水,攪拌的時候要順著同一方向,使勁的攪拌,這樣才會上勁。
  • 自製家常灌湯包,配方比例掌握好,在家也能做,皮薄湯鮮吃不膩!
    自製家常灌湯包,配方比例掌握好,在家也能做,皮薄湯鮮吃不膩!我們也都知道灌湯包是一種非常傳統的麵食小吃,我想看起來就像是普通的包子一樣沒有差別,但是吃的時候包子餡料裡帶有很多的湯汁,而且湯汁特別的鮮美,不得不感嘆麵點師的精湛手藝,居然不會讓這些湯汁漏出來,最有名氣的就是開封灌湯包,開封也是我們中國的5大古都之一,而且也是非常著名的八朝古都,在以前的時候灌湯包也是一種皇家美食,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觀湯包,現在已經成為了老百姓們經常會吃的一種美食
  • 灌湯包的做法技巧,從調餡到和面的詳細講解,新手也能成功
    灌湯包,顧名思義,就是一種包子,但是裡面卻有湯汁。不明就裡的人以為,是通過某種工具把湯汁灌進去的,其實不是,灌湯包的做法是在包之前把皮凍放在餡中,包好後上鍋一蒸,皮凍化開而不漏。灌湯包講究的是,皮薄如紙,不破皮,不漏汁,不粘籠。
  • 灌湯包家常做法,不用豬皮凍,只需一個小妙招,皮薄餡大汁水多
    導語:灌湯包正宗做法,不用豬皮凍,只需一個小妙招,皮薄餡大汁水多灌湯包是漢族的一種經典特色小吃,它與一般的包子不同的是,灌湯包的外皮薄透亮但不會破皮,汁水大而不會露餡,讓人一口咬下去,汁水滿溢,風味絕倫,而多數情況下做灌湯包,都需要用到豬皮凍
  • 外國人是怎麼吃灌湯包的?中餐別具一格的做法老外一無所知
    中餐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就如我們今天要講的灌湯包,在外國人面前就是匪夷所思的存在,他們會好奇:灌湯包裡面的汁液是怎麼進去的。好奇怪啊!是不是用針管打進去的?對一些老外的無知我們更多的應該是理解包容,畢竟中國美食歷史悠久,做法奇特,種類多樣。
  • 皮凍灌湯包的做法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灌湯包做法,以後我們在家也能吃到正宗灌湯小籠包了,首先準備原料,麵粉,鮮肉,豬皮,花椒,蔥頭,鹽,雞精,蠔油,蔥,姜,料酒。揉成麵團,面要稍微硬一點,不需要醒面,直接上板柔光,分成麵團,拿出一塊戳成長條切成均勻大小的小面塊,用手壓成圓餅,拿出小擀麵杖、擀成薄片中間厚外面薄的圓片,一切準備好以後我們開始包包子,拿出麵皮放入鮮肉餡,上面蓋上一層皮凍,用力把包子捏牢,包好以後我們上鍋蒸,冷水上鍋蒸15分鐘美味可口灌湯包出鍋了
  • 灌湯包不用熬皮凍的簡單做法,照樣湯汁豐盈,鮮香美味
    灌湯包不用熬皮凍的簡單做法,照樣湯汁豐盈,鮮香美味灌湯包是很多人愛吃的小吃,特別是早上吃上這麼一籠湯汁豐盈,鮮美多汁的灌湯包,那真是太滿足了。灌湯包最大的特點就是它餡料的湯汁非常的豐盈,而要想湯多,做的時候放的皮凍就要多。
  • 自製家庭版灌湯包,做法簡單,皮薄如紙,肉嫩湯汁多,特好吃
    導讀:自製家庭版灌湯包,做法簡單,皮薄如紙,肉嫩湯汁多,特好吃說起灌湯包,相信大家都挺熟悉的,這是人人愛吃的一種食物,灌湯包吃起來皮薄餡多,咬一口滿滿的湯汁,裡面的肉餡鮮美又好吃,比餃子、餡餅還好吃,那麼你家吃的灌湯包
  • 自製灌湯包,步驟簡單,不用豬皮凍,皮薄湯多,鮮香味美
    早餐的種類千千萬,但是去到西安一定要吃的就是灌湯包。用筷子拎起灌湯包,能通過晶瑩剔透的皮兒看到裡面輕輕晃動的湯汁和湯汁包裹著的肉餡。用筷子輕輕的戳一個小口,直接吮了湯汁。接著把皮和餡一起吃掉,滿足到飛起。
  • 南瓜粥配方和做法
    南瓜粥配方和做法,是重視健康、懂得養生的熱點話題,西安蜀湘情緣的老師介紹說,南瓜粥營養豐富,美味可口,不僅適用於中老年人的滋補,也適用於年輕人保養腸胃,更適合於寶寶學習吃飯、健康成長的佳餚。西安蜀湘情緣的老師講,南瓜粥做法並不複雜,屬於懶人菜系,夏天晾冷爽口舒胃,冬天熱吃暖身健體,南瓜粥重在選材,不同種類的南瓜有著不同的質地,也有著不同的烹飪方式,儘管口感味道都大致相同。而南瓜粥的南瓜,最好是選擇長南瓜,長南瓜糖含量高,具有軟爛的肉質,越是瓜柄幹的南瓜越是老熟,口感更面更甜。
  • 灌湯包咋做才能簡單、好吃、湯汁多,學會這做法,20分鐘就做好
    廣州的早茶品類多樣是出了名的,灌湯包也是廣州早茶中一道備受人們喜愛的早點之一,我自己也是灌湯包的忠誠粉絲,每次早上和朋友一起去喝早茶,我都喜歡點灌湯包、蝦餃、奶黃流沙包這些,特別是灌湯包吃的時候,先咬一個小口,慢慢將湯汁吸到口中的感覺,真是一種超完美的享受哦。
  • 灌湯包原來還能這樣做,印度的灌湯包刷新了我的認識,你覺得如何
    在中國有很多好吃的,比如一種美食叫做灌湯包。很多的朋友可能都吃過這種美食吧,在網上能看到很多灌湯包的吃法,先把灌湯包的湯汁喝完,就可以拿起來吃了。但是印度的灌湯包就不一樣了。印度的灌湯包簡直刷新了我對灌湯包的認識,很多人看到灌湯包還是很驚訝的,因為印度居然也會有灌湯包,而且原來還能這樣做。灌湯包和國內的做法起來還是不同的,圖裡的這個攤子就是來自印度的,是賣灌湯包的。
  • 灌湯包的做法,皮薄餡大還流汁,我家一周做一次,孩子點名要吃
    灌湯包是一種有名的小吃,它雖然是包子,但從名字就可以看出它裡面是有湯的,薄薄的幾近透明的包子皮包裹著肉餡和湯汁,咬一口,皮薄彈牙、湯汁鮮美,讓人慾罷不能,可以說,灌湯包可以同時滿足吃麵食、吃肉和喝湯的願望。
  • 灌湯包和小籠包是不一樣的,這才是灌湯包,家常做法,步驟詳細
    灌湯包是漢族非常有名的一種特色小吃。製作的主要有豬肉餡,麵粉,肉皮凍,蔥,姜,等一些配料,各地的口味不同,也衍生了一些非常有地方特色的灌湯包,灌湯包早在宋代就已經開始了,當時應該叫灌漿饅頭或灌湯包子。最著名的產地就是開封,從那時起,灌湯包子有了形式美,其內容也變得更加精美別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