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植物朋友」寫作指導
題目:我的植物朋友
提示語:春天到了,到處都生機勃勃,讓我們選擇一種植物,走近它,了解 它,和它交朋友。
仔細審題,確保不跑題
審題就是根據題目以及所給的提示了解這篇作文應當寫什麼?有什麼特別注意的事項?「審」的意思是認真細緻地查看。審題就是要認真閱讀題目,理解題目及其提示語中每一句話的意思,它究竟給同學們提供了哪些信息?根據這篇作文的題目和提示語,我們可以得到如下信息。
1、寫一種植物;
2、寫春天的植物;
3、寫自己喜歡的植物,喜歡到能做朋友的程度。你也可以理解成,這篇作文是寫一位朋友,這位朋友是一種植物。
4、寫之前為植物朋友做一個記錄卡,把名稱、樣子、顏色、氣味甚至它的價值和功用記錄清楚。
5、寫的時候要把喜愛的感情表現出來。這種喜愛之情是從作文開頭一直到結尾,貫穿全文的思想感情。
經過以上分析,作文的範圍就確定了,你可以直接體現在作文題目上。除了《我的植物朋友》這個題目外,其他像《迎春花》《特殊的朋友》《春天的柳樹》《春天的使者——梅花》等題目形式都行。你想選哪個題目啊?
寫這篇作文,同學們還需要注意三點:一是植物涵蓋的範圍很廣泛。古往今來經常出現在文學作品中被讚美的梅蘭竹菊是植物;同學們喜歡吃的瓜果梨桃是植物;人類賴以生存的五穀雜糧也是植物。所以,同學們寫植物時,不要僅僅著眼於你的家裡小區裡校園裡的植物,還可以擴大範圍。只要你喜歡,都可以寫。二是要寫春天的植物或者說植物在春天的特點。每種植物在四季的特點是不一樣的,這篇作文就是重點寫這種植物在春天的特點。三是要把植物當朋友來寫。同學們儘可能運用擬人的修辭方法,這樣寫出來生動形象,讀起來親切感人。
充分準備是寫好作文的基礎
根據這篇作文的要求,需要同學們提前製作一個「觀察記錄卡」。具體要求和內容都非常清楚,你可以選一張硬紙卡或者用閱讀摘錄卡,也可以直接寫在日記本、讀書筆記本上,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內容。為此,同學們要完成兩件事情。
一是觀察。現在正是春暖花開,桃紅柳綠,草長鶯飛的初春季節。防疫等級也降為二級,同學們不妨走進大自然,走進「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的明媚春光裡。去欣賞春姑娘的萬種風情,去感受蓬勃萬物的青春生機,去觀察花草樹木的柔嫩鮮綠。不要忘了拍照,不要忘了記錄。也許在尋春的過程中你就與某種植物交上了朋友,從而相談甚歡,你這位「新朋友」枝椏骨幹的形狀和嫩葉香花的特點必定會深深印在你的腦海中;也許你開始就有心儀的目標,直奔目的地尋找曾經的「老朋友」,暢敘舊情,端詳老朋友的舊貌新顏;也許你不用外出,你的植物朋友就在家裡靜靜地與你相守相望,你只需把朋友放置在春天的陽光下,讓你的朋友盡情沐浴和煦春光。
二是查資料。觀察完畢,確定要寫哪位植物朋友後,還要在網絡上,在書本上,去查找一些你還不太了解的知識,包括:這種植物有什麼用途?對人類有沒有幫助?古詩詞當中有沒有有關的詩句?有沒有作家寫過這種植物?然後,根據你的作文需要整理摘錄在「觀察記錄卡」上。記住,不要大段大段的,總共七八十個字就行。
完成以上事情,這篇作文基本就在腦海中成型,只需要唰唰唰地寫出來。
好提綱是作文成功的一半
三年級的同學剛開始學寫作文,有一定的難度,列提綱是學寫作文的一個重要方法。所謂提綱就是把作文的主要內容按照段落層次簡單列出來。根據提綱寫作文就能一氣呵成,避免寫完這段不知道下一段寫什麼的尷尬情況。那麼《我的植物朋友》的提綱怎麼列呢?
開頭——通常用開門見山的方法,直接引出要寫的植物名稱,可以點出這種植物生長的環境或者所處的地點、位置。(略寫)
中間——1、分別寫植物的枝幹(莖),葉子,花等。每一個方面都可以根據需要從視覺,觸覺,味覺,嗅覺,甚至聽覺等幾個方面 來寫。(詳寫)
2、寫寫植物的價值,功用,精神。(略寫)
結尾——表達對植物朋友的喜愛、讚美或者想念等。(照應開頭,略寫)
同學們根據你選擇的植物朋友務必先列一個提綱,即便一開始不知道怎麼列,也要多花點兒時間去學。開始可能麻煩點兒,但是後面就省事了。
附例:《迎春花》提綱
開頭:寒風刺骨中,為了迎接春天,公園裡、路邊的迎春花就開放了。
中間:寫迎春花的樣子
1、迎春花的枝條:光禿禿的,沒有一片葉子。
2、迎春花的花:很小,黃色的。
3、迎春花的氣味:很淡。
4、我仿佛變成一株迎春花,在寒風殘雪中迎接春天。
結尾:我喜歡迎春花,喜歡她開放的樣子,更喜歡她不畏寒風,擁抱春天的精神。
寫草稿要認真,不要草草了事
有的同學偷懶,總想一遍就成。別說同學們現在剛開始學寫作文,就是很多大作家,他們的文章也要改好幾遍呢!所以,我們更要沉住氣,慢慢來,先寫一遍草稿,然後至少要修改一遍。寫草稿的時候,要按照事前擬定的提綱,最好一口氣寫完,不要邊寫邊玩,要集中精力寫完再幹別的。
開頭怎麼寫?
提綱裡說了,開頭要開門見山,直接把要寫的植物朋友明確了,大約需要四五十個字吧。下面我們舉幾個例子。
例一:「清晨,我到公園去玩,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我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課文《荷花》的開頭)。這個開頭很簡單,也很新奇。在交代時間、地點後,循著花的香味,引出了「荷花」。
例二:「我有很多朋友。鄰居小明是我的朋友,《笑貓日記》是我的朋友,樂高也是我的朋友。但是,這裡我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迎春花。」這個開頭採取的是列舉法,就是列舉作者的好幾個「朋友」,最後,把要寫的「朋友」隆重推出。
例三:「在我家小區的中心花園,有一棵約三層樓高的松樹,看起來像一座青色的寶塔。它的樹幹有飯碗口那麼粗,樹皮皺巴巴的,顯得非常粗糙。它四季常青,一直陪伴著我,慢慢地我們就成了朋友。」這個開頭描寫了塔松的大概樣子,像電影中的特寫鏡頭一樣,先把整棵樹展示給讀者,接下來再詳細描寫。
同學們可以仿照這幾種開頭方法,試著用在你的作文裡面。其他方法都可以用,只要抓住一點就行:簡短,直接引出要寫的植物名稱。
中間怎麼寫?
首先,要按照一定的順序。
第一種,總----分的結構順序。分兩種情況,一是開頭或者中間第一段總體描寫植物特點比如形狀樣子等,然後再分成若干個小段寫枝幹、葉子、花朵等。二是每個自然段的第一句話是總寫(總起句),後面再分寫。
第二種,觀察的先後順序。觀察的順序包括由遠及近、由上到下等。遠遠的看,看到了什麼?是個什麼樣子?聞到了什麼氣味?近處看到了什麼?什麼樣子?有沒有味道?用手摸的感覺如何?
其次,要從不同的角度寫。
看一看(視覺):形狀、大小、高矮、顏色等。
摸一摸(觸覺):粗糙還是光滑、柔軟還是堅硬、有沒有刺等。
聞一聞(嗅覺):有什麼氣味?是濃還是淡?
嘗一嘗(味覺):嘗一嘗果實的味道,花的味道,甚至葉子的味道。
聽一聽(聽覺):會不會發出聲音?能聽到生長的聲音嗎?能聽到花開的 聲音嗎?能聽到春風拂過的聲音嗎?
說一說(介紹):這種植物有什麼用途?能食用還是藥用還是只可以觀 賞,還是有好幾種用途?你的「觀察記錄卡」都有啊。
當然,並不是這五個方面都要寫,你可以從五個方面去思考,根據具體情況有選擇地寫。
第三,學習運用修辭方法。
擬人。題目是「我的植物朋友」,必須得用擬人啊。既然是朋友,就可以互相幫助,互相說悄悄話。比如:「煩惱的時候,說給她聽,她似乎聽懂了,衝我點點頭。」既然是朋友,植物也會哭,也會笑,也會生氣。比如:「一陣風吹來,他晃了晃蓬亂的枝條,一副不高興的樣子。」這樣寫出來顯得多生動,多親切啊。
比喻。介紹植物的特點,比喻是一定要用的。「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荷花》中這個比喻寫出了荷葉的形狀;「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地馬上要破裂似的。」這個比喻寫出了荷花骨朵兒,即將綻放的樣子。
引用。同學們製作「觀察記錄卡」的時候,摘錄了一些描寫植物的詩句,加上你學過的背過的有關詩句,都可以引用在合適的地方。
幻覺。咱們學過《荷花》一文的倒數第二段就是寫的幻覺。把自己想像成荷花,時而跳舞,時而靜止。跳舞時白色的衣裳隨風飄動;靜止時,有蜻蜓立在上面,有小魚在水裡遊。這一段讀起來,如夢如幻,如臨仙境一般,太美了!你也可以仿照《荷花》的這一段寫,把自己想像成你寫的植物的樣子,肯定吸引人。
結尾怎麼寫?
結尾很重要的,同學們千萬不要一句話就結束了,「我喜歡桃花。」「我喜歡柳樹。」等。這樣顯得太倉促,生硬。結尾要照應開頭,要表達你的喜愛之情讚美之情。我們舉幾個例子。
例一:「過了好一會,我才記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荷花》的這個結尾。一方面讓自己從幻覺回到現實,一方面把自己看荷花的沉醉狀態表現出來,從側面描寫荷花的美,一方面照應開頭。一舉四得!
例二:「我喜歡茉莉花,喜歡它碧綠的葉子,喜歡它潔白的花朵,更喜歡它那誘人的清香。我為有這麼一位好朋友而感到高興!」這個結尾運用排比句,把全文的內容總結出來,並強調了對茉莉花的喜愛,突出了中心。
例三:「海棠花就是這麼美麗,這麼迷人,它告訴我們春天就在我們身邊!」這個結尾直接抒發對海棠花的讚美之情,同時說明,她還是春天的使者。
要在朗讀中修改
草稿寫完,只剩下最後一步——修改。
所有好作文都是修改出來的。最好的修改方式就是大聲的朗讀,先朗讀給自己聽,聽著不舒服的不通順的就要考慮修改;再給爸爸媽媽讀,讓他們提建議,根據他們的建議修改。爸媽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作文沒有跑題——按以上指導也不會跑題,只提出語句不通順的地方和錯別字。然後,你就可以修改了。修改的時候主要看有沒有錯別字、標點符號用的是否正確、有沒有不通順的句子等。
修改完了,就認認真真地抄寫在你的作文本上,因為這是你花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才寫出來的作文,當然要重視,更要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