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能量到底是什麼?在哪裡?有什麼用?

2020-12-25 鍾銘聊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宇宙模型

在目前物理學和天文學研究的前沿領域,引力波、暗物質、暗能量、中微子是最重要的研究方向。在研究宇宙的過程中,天文學家是利用模型思想來做研究的。研究宇宙整體演化的模型被稱為標準宇宙模型。這個模型從最早的託勒密完善的地心說模型,再到哥白尼完善的日心說模型;

再到愛因斯坦提出的「有限無邊靜態宇宙」模型;乃至後來逐漸發展起來的膨脹宇宙模型,再到大爆炸模型

最終到如今以大爆炸模型為基礎的Λ-DCM模型。在這個最新的宇宙模型當中,DCM代表的是暗物質,而Λ是希臘字母,小寫表示方法是λ,讀音是「拉姆達」,代表的是宇宙膨脹的速率變化程度,它其實就和暗能量有關係。那暗能量到底是什麼?在哪裡?有什麼用?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宇宙學常數Λ的前世

話說,在1666年,當時正值倫敦爆發瘟疫,牛頓躲到了自己的鄉下老家,專心研究學術,這一年也被稱為牛頓奇蹟年。在這一年,牛頓發明了微積分,他當時管這個叫做流數;同時完成了光學研究的實驗解析部分,給後來萬有引力定律的工作奠定了基礎。

到了1687年,牛頓正式發表了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在這本書中,牛頓詳細闡述了萬有引力定律,他認為萬物之間都存在著彼此吸引力的力,一種超距作用。通過萬有引力定律,牛頓統一了天上和地上的物理學規律。但是,關於「萬有引力是一種超距」這個問題上,其實並沒有解釋得很清楚,一直以來都有很多的學者在思考萬有引力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到了1905年,科學界又迎來另一個奇蹟年,被稱為愛因斯坦奇蹟年。在這一年,愛因斯坦發表了四篇具有開創性的論文,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狹義相對論。

在狹義相對論中,愛因斯坦統一了時間和空間,他認為不應該把時間和空間分開來看,而應該合併起來看,將其並稱為時空,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就是一個四維時空狹義相對論其實針對的是慣性參考系,我們可以理解成是針對平直時空的運動學規律。

那彎曲的時空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從1905年到1915年,愛因斯坦就一直在潛心研究這問題,最終他提出了廣義相對論。在廣義相對論中,愛因斯坦提出了一個著名的「等效原理」,他認為,重力場和(適當)加速運動的參考可以相互等價,這裡的加速運動的參考系可以理解成彎曲的時空。通過這個方式,愛因斯坦統一了重力場和加速運動。

於是,很容易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那就是引力的本質其實就是彎曲的時空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月球之所以繞著地球轉,實際上就是因為地球壓彎了時空,月球只是沿著時空的測地線在運動而已。

關於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給出了一個著名的廣義相對論重力場方程,但是當他仔細琢磨這個方程時,他就很納悶,這個方程預示著宇宙正在膨脹。但是愛因斯坦本人一直持有的觀點是宇宙是靜態的。於是,他在方程當中加入了宇宙學常數Λ,把膨脹的效應抵消掉,並提出了他構想的宇宙模型:有限無邊靜態宇宙模型。

但是愛因斯坦很快迎來了雙重打臉。首先出手的是一個叫做勒梅特的神父,當然,他其實還是一個物理學家。他在研究愛因斯坦這個方程時,就發現愛因斯坦夾帶的「私貨」。於是,他就提出了異議,他認為宇宙就是應該膨脹的。

緊接著,天文學家哈勃通過觀測再度打臉愛因斯坦。具體來說是這樣的,哈勃在觀測銀河系外的星系時,發現大多數的星系都在發生紅移。所謂紅移說明了星系在離我們遠去,後來經過更加細緻的研究,科學家證實了宇宙正在膨脹。

按照哈勃的發現,宇宙學常數Λ應該從愛因斯坦的場方程中去掉。所以,哈勃的發現幾乎給宇宙學常數Λ判了死刑。

據說,連愛因斯坦曾對此懊悔不已,他認為給廣義相對論添加宇宙學常數Λ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錯誤。

宇宙學常數Λ的今生

可能愛因斯坦做夢都想不到,宇宙學常數Λ未來竟然還會起死回生,事情還能迎來反轉,他添加的這個宇宙學常數Λ,真的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在哈勃發表了自己的觀測結果,並提出了大名鼎鼎的哈勃定律之後。

勒梅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宇宙學常數Λ未必會等於0,也就是說,宇宙學常數Λ未必應該去除掉。他是這麼思考的,如果我們向上拋一個小球,這個小球會減速運動,當到達最高處時,速度會變成0,接近著開始加速下落。

我們知道,宇宙中的物質之間是呈現引力的,也就是說,它們在彼此吸引。所以,宇宙膨脹的過程中,實際上受到了引力的作用,宇宙應該是減速膨脹的。但這都是在假設宇宙中只存在引力的情況,但宇宙真的存在引力嗎?這目前我們還不知道,因此,宇宙學常數Λ是一個很好的調節器,可以調節宇宙膨脹的速率。但是勒梅特的研究在當時並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

後來,科學家在計算宇宙的總質量時,就發現宇宙的總質量竟然是一個負值。後來,科學家們檢查了一遍計算的過程,發現並沒有什麼錯誤。於是,科學家就猜測是不是存在著人類觀測不到的物質?

後來,有兩個獨立觀測的科學團隊,他們發表了Ia型超新星的觀測數據,觀測數據表面宇宙正在加速膨脹。隨後,這個觀測結果也被其他團隊所證實。2011年,兩個小組的負責人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宇宙加速膨脹的結果也預示著,宇宙中存在著一種力,這個力的屬性恰好和引力是相反的,也就是斥力。而提供這個斥力的就被科學家稱為暗能量。

愛因斯坦的宇宙學常數Λ正如勒梅特預言的那樣,需要重新引入到廣義相對論的場方程當中,用來描述宇宙的加速膨脹,只不過這時的取值和愛因斯坦的取值是不一樣的。

暗能量

科學家進一步研究發現,暗能量實際上和空間自身的尺度有關,也就是說,宇宙的尺度越大,暗能量就會越大。而宇宙中還存在著可見物質和暗物質,它們所提供的其實是引力。因此,宇宙的膨脹實際上是引力和斥力相互博弈的結果,或者我們可以說是暗物質、可見物質與暗能量博弈的結果。

在宇宙大爆炸之初,可見物質和暗物質的引力是宇宙的主導,宇宙是在減速膨脹;而到了距今45億年前,宇宙膨脹到如今宇宙大小的75%,暗能量提供的斥力佔據了主導,於是,宇宙開始加速膨脹。

如今,科學家已經可以通過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來計算暗能量、暗物質、可見物質的比例。其中暗能量佔據了接近75%,其餘的大部分都是暗物質,可見物質只有不到5%。也就是說,由於暗物質也是無法直接進行觀測的,因此人類可以觀測的,僅僅是宇宙總物質量的不到5%。

暗能量的佔比說明了暗能量將在未來宇宙的演化過程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我們目前所知道的是,暗能量和真空的尺度有關,它提供與引力相反的斥力。

然而暗能量到底是什麼?我們目前一無所知,在學術圈,暗能量的假說簡直遍地都是。可以說,暗能量是如今這個時代,科學界上空的一朵烏雲,它對宇宙的演化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而我們對它卻一無所知。

相關焦點

  • 多國合作研究的暗能量到底是什麼?
    的確,這裡有很多不確定。如今測量結果表明,暗能量可以順利地作為宇宙常數納入廣義相對論中,但是,研究人員指出,這些測量結果並不精確,而且其中存在各種潛在的變化。他們指出:「在空間或者時間上對這個解釋的任何偏離都將成為基礎物理學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發現。」
  • 什麼是暗物質和暗能量?目前探索暗物質有什麼進展了?
    本僧掐指一算,宇宙中可見物質佔4.9%,暗物質佔26.8%,暗能量佔68.3%, 話說到這份上,不得不面對一個尷尬的事實:假設你隨手指著夜空中最亮的星星說「那恆星有五顆行星十顆衛星」,蒙中的概率是萬分之一,那麼天文學家用最尖端科技,要蒙中這個數字的概率也就百分之一。
  • 暗能量會毀滅宇宙嗎?
    但是,總有可能暗能量比我們通常認為最簡單、最幼稚的實體負責。在我們更好地理解暗能量是什麼以及它如何工作之前,我們必須接受一個極其不舒服的可能性:畢竟,暗能量可能會毀滅整個宇宙。如果您想了解暗能量是什麼以及它是如何工作的,那麼最簡單的起點就是我們觀察到的宇宙的開始:熾熱的大爆炸。在大爆炸的最早瞬間,空間變得異常熱和緻密,充滿了巨大的能量、物質、反物質和輻射。
  • 必定是暗能量使宇宙經歷減速膨脹後的加速膨脹,否則無法解釋
    它有負引力和正勢能。紅移能量有一個很明顯的大問題,紅移的光子已經失去了能量,但沒有人知道紅移的能量去了哪裡。暗能量是我們宇宙中的主要能量,它加速遠離遙遠星系,因此,根據等效原理,它無法與負引力進行區分。正引力有負的重力勢能,負引力有正的重力勢能。在遙遠星系中,暗能量的正勢能梯度正在下降。
  • 暗能量會毀滅宇宙嗎?科普知識
    儘管我們可以描述它如何影響宇宙,並限制它所不表現出的行為,但是我們仍然不確切知道什麼是暗能量。 但是,總有可能暗能量比我們通常認為最簡單、最幼稚的實體負責。在我們更好地理解暗能量是什麼以及它如何工作之前,我們必須接受一個極其不舒服的可能性:畢竟,暗能量可能會毀滅整個宇宙。
  • 「普朗克衛星」是如何報告暗能量的比例的?
    怎麼能夠知道暗物質有多少呢?更奇怪的是暗能量又是哪兒來的?什麼是暗能量?宇宙中的暗能量像是存在於宇宙中,一種均勻的背景,在宇宙的大範圍中,起斥力作用加速宇宙的膨脹,但是又不能嚴格的說它是一種斥力,因此只能稱其為能量,而在現在的物理理論中也不見具有如此秉性的能量,因此稱其為暗能量。
  • 最新研究表明,暗能量可能不是一個常數,這將影響宇宙的最終命運
    特別是,通過測量今天的膨脹率,以及膨脹率在宇宙歷史中是如何變化的,就可以利用這些已知的關係來重建宇宙由什麼組成。從包括超新星、宇宙大尺度結構和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在內的一整套可用數據中,人們已經能夠構建出一幅和諧的圖景:5%的正常物質、27%的暗物質和68%的暗能量。
  • 到底什麼是能量?它一定是守恆的嗎?看完你就會明白
    親愛的小夥伴,歡迎您點進老胡說科學,今天老胡和大家聊聊到底什麼是能量?說到能量,它實際上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個房間的能量含量決定了它的溫度;我們通過各種方式把化學能轉化為動能來運輸物品;我們利用它來烹飪食物;我們體內燃燒的能量是維持生命所必需的。從運動能量到儲存能量,再到分配或保存能量,生活中能量無處不在。
  • 宇宙中暗能量不斷增加,它們從何而來?能量守恆定律即將被打破?
    一百多年過去了,預言家的預言也早已被人們淡忘成了風煙,消失的幾乎不再有誰能記起。然而,隨著時代的不斷向前推進,世界日新月異,人類舊有的知識體系也正在被新的知識理論一點點地更替。這尤其表現在天文物理學上。
  • 抖音EGM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到底是EGM還是EDM出處哪裡
    抖音EGM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到底是EGM還是EDM出處哪裡時間:2020-03-18 09:2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EGM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到底是EGM還是EDM出處哪裡 近日,在抖音等平臺上,又一個視頻背景音樂火了,那就是很多網紅用口紅拍的視頻EGMEGM
  • 三哥你到底在哪裡原版歌曲是什麼?三哥你到底在哪裡翻唱試聽
    抖音三哥你到底在哪裡是什麼歌呢,最近一首日語版的三哥你到底在哪裡非常火,不少網友都不知道是什麼歌,接下來就讓小編給大家帶來《抖音》三哥你到底在哪裡歌曲介紹。  《抖音》三哥你到底在哪裡歌曲介紹 原版歌曲的歌名叫:我要找到你  整首歌的音樂bgm是我要找到你的,但是翻唱的還是比較好聽的。
  • 宇宙到底有沒有邊界?科學家們看法不一,其實答案很簡單
    宇宙這張巨大的網,也讓人們一直好奇,它的邊界到底在哪?公元前500年,來自古希臘的哲學家阿奇塔斯就曾指出,宇宙是有界無限的。為了描述它的思想,它曾在自己的思想實驗中指出,如果宇宙有邊那我就拿起一把可以無限射程的箭,發射以後他一定會撞到邊界。我走到邊界拿起箭,站在邊界上再往外射,那麼一定可以繼續飛出去,直到遇到下一個邊界。
  • 宇宙的最終歸宿是什麼?將歸於冰冷,還是歸於火熱?
    但它可歸於三個簡單而又極其複雜的本原問題:「我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我們是誰?」哲人、詩人和物理學家都以自己的方式回答。發現「宇宙的加速膨脹」,至少從某種角度接近了答案。 弗羅斯特的這句詩,早已成為宇宙學家的警言妙句。那麼,宇宙的結局到底是「火」還是「冰」?
  • 個人檔案存放在哪裡?個人檔案有什麼用?
    而檔案到底有什麼用?不少畢業進入私企工作的大學生,不要求調檔案,那他們的檔案該怎麼管理?  記者從廣州市人事部門獲悉,對於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國企的員工來說,檔案是非常重要的,沒有檔案的人無法入職公務員,而對於在私企工作的人員來說,檔案的作用則弱化。但有關人士提醒,這也不代表完全沒用,在辦理退休審核、視同繳費年限以及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等情況下,均需要用到檔案。
  • 抖音你的良心到底在哪裡是什麼閩南語歌曲 愛情騙子歌詞介紹
    最近有一首閩南語歌曲非常的火熱哦,歌詞也是挺逗的,很多人都在找哦,裡面有句歌詞就是「你的良心到底在哪裡」,下面就由小編為您詳細介紹介紹哦。  抖音你的良心到底在哪裡這首粵語歌是《愛情的騙子我問你》  抖音你的良心到底在哪裡《愛情的騙子我問你》歌曲歌詞:  講什麼 我就像天頂的仙女  講什麼 我就像古早的西施  講什麼 你愛我 千千萬萬年  講什麼,你永遠不會變心意
  • 點讀筆是什麼?到底有什麼用?
    一、點讀筆是什麼?點讀筆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寫字筆,而是一隻可以發聲的「發音筆」,它的主要作用是「陪讀」。點讀筆無法單獨使用,必須配合點讀版本的繪本才可以。使用點讀筆觸碰繪本的頁面,會讀出對應的內容,可以講故事,唱歌,讀古詩詞等等,可以做到點哪裡讀哪裡的效果。
  • 學士學位證書到底有什麼用?
    導語:學士學位證書到底有什麼用?很多人都知道專科和本科的區別,但是你知道學士學位證書有什麼作用嗎?什麼時候可以申請嗎?
  • 正是暗能量與萬有引力的推動作用,讓宇宙有了活力的象徵性能源!
    我們在可以理解,地球被一層大氣包圍著,星光要通過大氣才能到達天王望遠鏡,而大氣中的煙霧,塵埃以及水蒸氣的波動等對天文觀測都有影響,那麼越高的地方空氣越稀薄,影響就越少!我們常說的天文望遠鏡是觀測天體的望遠鏡,一般是光學望遠鏡,它的聚光能力非常的強,能觀測到微弱的天體。
  • 「無用」的人文學科到底有什麼用?
    「無用」的人文學科到底有什麼用?在「有用的」學科不斷繁榮的同時,如何從「民族的」入手,讓文化滋養不僅為國人所享,也形成有助於世界、全人類的思想,是我們必須開始思考的問題。文章原載「近世史研究」,僅代表作者觀點,特此編發,供諸君思考。對於人文學科的「有用性」,我想打一個比方——一個家裡最有用的地方是廁所,其次是廚房。
  • 錢,到底有什麼用?
    電視劇《三十而立》中有這樣一句話「一臺飲水機一百塊,我擁有的只是一個飲水泵,讓人負擔不起的,不是這個東西的價格,負擔不起的是帶著他們一起搬家」。我們在外努力拼搏,拼命賺錢,到底是為了什麼呢?他們發起了一項活動,對於「錢」這個概念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討論,「如果不是為了這個,錢還有什麼用(What is money for, if not for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