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臺北兩市藍綠選情初探

2020-12-18 華夏經緯網

    作者 馬康莊

    臺灣指標民調公司公布最近民調結果;2014年臺中市長選舉,民眾認為最適合擔任下屆市長的人選,以胡志強的45.8%居首,民進黨「立委」林佳龍43.3%,民進黨「立委」蔡其昌有22.2%的支持率,蕭家淇獲20.5%、國民黨「立委」紀國棟18.4%、蔡錦隆11.8%。有7.0%民眾認為這六位都不適合,13.7%不表態。

    胡林二人的差距只有2.5%,目前可謂旗鼓相當。進一步以選民結構分析,66.5%的泛藍選民認為最適合擔任臺中市長的是胡志強,排名第二是林佳龍的34.7%,超過了國民黨籍的蕭家淇。泛綠選民部分,林佳龍獲得65.7%的支持,接下來依序為蔡其昌與胡志強。中間選民對胡志強與林佳龍的支持率,各為3成9左右。

    這次的民調數據,突顯出林佳龍在臺中市經營多年,耐心的不斷深耕地方,潛在的支持力量不容小覷。在藍色選民中,林先生的支持率還小勝國民黨第二人選蕭家淇。估計林佳龍會在民進黨初選中出線,成為強勢綠營候選人。目前看來,藍軍只有胡志強可以與他一拼,屆時的戰況會非常激烈,勝負或許是由兩位候選人在選前犯的錯誤來決定!

    雖然胡志強還沒有宣布參選連任,這份民調數據可能是促使胡市長參選的決定性因素。國民黨中央害怕失去臺中市,這是個民調掛帥的時代,民調數字是權威。胡市長傾向於連任,他說:「黨中央一直沒找我談選舉的事。」有傳言,馬英九有意提名胡志強為「監察院長」。那個「拍蒼蠅院」,胡市長大概不會有興趣。

    年齡到了六十五歲,身體是否能再撐四年?在市長的位子上有十三年之久,臺中市民是否對老胡厭倦了?有人拿蔣介石和胡市長比,都屬「在位不退族」。老胡必須要克服這幾項障礙。

    至於臺北市長人選適合度調查,連勝文獲得最多選民認同,有51.1%的支持率,排名第二的是國民黨「立委」丁守中,支持度為41.6%、接下來是柯文哲38.3%、呂秀蓮24.4%、蔡正元23.9%、許添財17.5%、周柏雅16.8%、顧立雄16.6%、秦慧珠14.7%,楊實秋和鍾小平皆未超過10%。5.5%的民眾認為11位都不適合,6.4%未明確表態。

     以選民結構分析,泛藍選民最支持的是連勝文65.8%、丁守中 50.9%、蔡正元 31.3%。泛綠選民中柯文哲得55.1%最高,接下來是連勝文41.9%、丁守中35.6%。立場中立的選民,48.4%支持柯文哲,勝過連勝文的41.6%。

    如果現在就舉行投票,連勝文的勝券幾乎在握,換上國民黨的第二人選丁守中來選,綠營最受歡迎的柯文哲,可能也不是對手。柯醫師在中間選民中的聲望第一,令人意外,但是臺北市的藍軍實力雄厚鞏固,綠色候選人在此地不容易討倒便宜。

    更何況綠營的眾臺北市長參選人繼續混戰。呂秀蓮批評,柯文哲不加入民進黨,一天到晚還污衊、唱衰民進黨,這樣不夠意思。顧立雄認為柯文哲無意入黨,民進黨應該不太可能提名柯文哲;如果柯要代表綠營參選,希望他入黨,一起參與初選機制。

    蔡英文盼望民進黨與柯文哲用智慧解決想法上的落差。蔡女士支持的人選是顧立雄,她出席顧立雄的參選說明會,稱讚顧是「優質的選擇」,顧立雄拉著蔡英文作陪,說;「你(蔡)要站我旁邊,我才能感受到黨對我的溫暖」。這話說的離譜,蔡英文沒有黨職,黨主席是蘇貞昌。

    柯文哲也有話要說,他質疑:「我為什麼一定要加入民進黨,把獅子趕進籠子裡?想問蘇貞昌,為什麼要選一個必敗的模式?」柯醫師認為,臺北市要贏,就要採取「在野大聯盟」模式,首爾、東京、大阪都以「在野大聯盟」模式贏得選舉。他問蘇貞昌,是想選輸,還是想選贏?如果有勝利方程式而不採用,這是為甚麼?

    民進黨最終如何決定臺北市長的候選人,目前還看不出解套的方法來。柯文哲講的不無道理,民進黨的兩個太陽,各自以己身的利益為先,在縣市長提名的遊戲中培植實力,擴展地盤,也就無心顧倒選輸或選贏了。不過蘇蔡二位大概也都清楚,贏得臺北市是不可能的,即便整合成功,拱柯文哲出來為候選人,幫非黨員柯醫師抬轎子,抬高柯的聲望,為人作嫁,熱鬧一場,真沒甚麼意思。(馬康莊 臺灣民意調查基金會秘書長)

  華夏經緯網專稿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責任編輯:黃楊

相關焦點

  • 臺北、臺中兩市決定藍綠政治前景分水嶺?
    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日前說,這次「九合一」選舉的關鍵,就是臺中市及臺北市長選舉,勝負一定影響2016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對民進黨而言,就是臺中市,如果臺中市沒贏,黨主席蔡英文打贏選戰的能力就會被質疑,勢必面臨來自黨內的壓力。但如果國民黨同時輸去了臺中、臺北兩市。馬英九就麻煩了。不過,他又判斷,馬英九雖然令不出國民黨,但一定不會辭黨主席,而是會緊緊守住他的陣地,甚至包括「行政院長」江宜樺也都不一定會辭。這時,馬英九能寄望的,只剩2015年安排「習馬會」了。
  • 臺灣史上首見 臺北高雄議會藍綠共治
    臺海網12月26日訊 五都新制昨天上路,這是臺灣史上新的一頁,無獨有偶,五都正副議長選舉,臺北市、高雄市在跑票疑雲、同票抽籤下,也分別出現歷史首見的「藍綠共治」。
  • 臺灣民眾已厭倦藍綠 新竹縣2018選情「暗潮洶湧」
    徐欣瑩(圖片取自臺媒)中國臺灣網1月30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新竹縣以往被視為「藍大於綠」,然而第一波選情民調顯示,除了藍綠外,臺灣民國黨徐欣瑩也擁25.7%的高支持度。臺灣「民意基金會」28日發表的調查也指出人民已厭倦藍綠,中性選民規模空前龐大,地方聲音也傳出選民更趨向選人不選黨,繼臺北市後,竹縣能否也超越藍綠,成為臺灣第二例,將是2018選戰關注焦點。根據「臺灣民意基金會」的最新民調顯示,民進黨支持度雪崩下滑到28%、國民黨拿到24%,中立選民則有43.4%,達空前最高。
  • 臺北大安區政治人物雲集 「立委」補選選情緊繃
    臺北大安區政治人物雲集 「立委」補選選情緊繃 2009年03月28日 15:31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深度好文】六月全臺選情鳥瞰
    以藍綠來看,北部、東部偏藍,中部搖擺,南部偏綠的形勢尚未改變。以第三勢力的角度來看,最有可能成長的地方是臺北市、新竹縣、嘉義市與金門縣。 目前,有可能變天的縣市為宜蘭縣、臺北市、臺中市、嘉義市、澎湖縣、彰化縣、新竹縣。除了新竹縣外,如果以上縣市都轉為藍天,則藍營掌握12個縣市,綠營萎縮成8個縣市(臺北市不算在內),若新竹縣變為綠地,則民進黨掌握9縣市。
  • 臺灣選舉之「六都」爭霸戰:藍綠死磕臺北臺中
    年底「九合一」選舉,藍綠兩大黨都以贏得「六都」為選戰重點。根據島內2014年最新人口統計,「六都」共有16,060,226人,佔全臺總人口數(23,382,948人)的68.6%。「六都」選戰,不僅被視為2014年這場選戰的勝負杆位,也被認為是2016年「大選」的前哨戰,直接關係著島內政治氣候的變遷。那麼,「六都」選戰的看點到底有哪些呢?
  • 海峽時評:臺北的藍綠基本盤還存在?
    原標題:海峽時評:臺北的藍綠基本盤還存在?  連勝文自被提名以來,民調一直落後柯文哲,王金平樂觀評估,「連能贏的成分太高了」,主要理由依舊是藍綠基本盤,加上國民黨基層動員能力。應該說,王發言主要是拉抬一下連勝文的選情,臺北選民成分到底該如何分析呢?
  • 大臺中胡志強民調艱難領跑 大臺南藍綠差距縮小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環球網10月1日消息,臺灣的「五都」選舉已經進入倒計時階段,藍綠各方的選情也隨著臺灣政局的走勢出現了微妙變化。據臺灣聯合報系「民意調查中心」最新的調查顯示,在「五都」中,普遍認為最穩定的大臺中市長選情變化不大,國民黨參選人、現任市長胡志強雖然受到臺中治安案件的影響支持度有所下降,但仍以四成三支持率領先蘇嘉全。而在臺灣南部,民進黨長期「執政」的大臺南,參選人賴清德雖然仍以四成四支持率大幅超前國民黨的郭添財,但雙方差距「明顯縮小」。
  • 臺北市"立委"選情:藍軍搶八 綠軍告急猛催票
    華夏經緯網1月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立委」選戰進入決戰72小時,臺北市各區選情呈現冷熱兩極化,藍軍挾政黨基本面優勢,在八個選區被看好「坐六望七搶八」,陷入苦戰的綠軍希望最少保住一至兩席,三席則被視為奇蹟,但基層對選情普遍不表樂觀。
  • 民進黨狂攻三大「超級戰區」 試圖將藍綠分界線北推至大安溪
    臺中市長選舉,被藍綠雙方視為兵家必爭的勝選指標,任何一方在臺中勝選,都能創造出全然不同的政治氣象。「在一片看好的情勢下,如果民進黨不能最終贏得臺中,蔡英文主席領導民進黨打贏選戰的能力,將受到重大質疑」,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說出的,正是深藏蔡英文心中的恐懼。  從回鍋擔任黨主席開始,蔡英文就一直勤跑臺中。選戰大幕一拉開,她更是每周必到臺中「報到」,拜碼頭、跑行程。
  • 臺中「立委」選戰,藍綠板塊呈五五波,中間選民成關鍵
    島內2020「立委」選舉,臺中市共有八個選區,要選出8席區域「立委」,由42位候選人爭取出線,臺中這次「立委」選戰有一特色是小黨參選人登記超過大半,讓各地選情加柴添火。2016年選舉民進黨在臺中成功拿下4席,國民黨3席,僅第三選區由現為無黨籍的洪慈庸拿下。
  • 藍營力守 臺北臺中
    28日晚的選前之夜,藍營重兵鎮守臺北,為連勝文全力拉票。綠營目標是翻轉臺灣中部,因此蔡英文留在中部輔選。國民黨臺北市長候選人連勝文28日晚在凱達格蘭大道舉辦「臺北勝臺灣贏」造勢活動,現場擠滿人潮,場面壯觀。無黨籍臺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並未舉行造勢晚會,而是在競選總部前舉行音樂會。
  • 藍綠迷信基本盤 臺北市「三腳督」消失
    國民黨臺北市長參選人丁守中(中)在本報民調暫居第二,圖為支持者贈好彩頭。記者林伯東/攝影    年底臺北市長選戰,根據本報民調顯示,市長柯文哲支持度持續領先藍綠兩黨的市長參選人丁守中、姚文智。國、民兩黨期待的「藍綠歸隊」,至今看不出端倪,原本外界看好的「三腳督」,因藍綠判斷錯誤,又無力主導選戰,柯仍居領先態勢。    北市基本盤藍大於綠,從歷屆選舉得票數來看,藍營基本盤約四成、綠營三成。
  • 臺北臺中民代補選結果出爐 藍綠各拿一席「柯家軍」得票慘澹
    「九合一」選戰臺中市長當選人盧秀燕及臺北市長落選人姚文智選前為衝刺選情而辭掉民代,臺北、臺中民代補選投票27號舉行,目前民進黨的何志偉已經自行宣布當選臺北市第二選區民代,國民黨的沈智慧也自行宣布從臺中市第五選區民代補選中勝出。而柯文哲極力推舉的候選人陳思宇開票成績慘澹,早早宣布敗選。
  • "韓流"衝擊臺北市選情?段宜康:對議員選舉有利
    華夏經緯網11月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高雄市長選戰激烈,近來「韓流」席捲全臺,又因小野拍影片挺陳其邁引發議論,牽動北高兩市選情。「綠委」段宜康評估,臺北市長候選人姚文智氣勢一直拉不起來,受到韓國瑜效應衝擊,選情確實「雪上加霜」,反觀這波「韓流」對民進黨議員選戰是有利的,因綠營支持者緊張,選票會逐漸回流到綠議員身上。
  • 大陸臺商組織返鄉投票 臺北市選情將生變數
    臺灣地區年底「九合一」選舉僅剩1個多月,藍營選情緊繃,臺北市等傳統優勢選區,均陷入激烈拉鋸戰。(陳麒全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距離臺灣地區年底「九合一」選舉僅剩1個多月,藍營選情緊繃,包括臺北市、臺中市等傳統優勢選區,均陷入激烈拉鋸戰。據了解,國民黨正積極動員臺商返鄉投票,將其視為挽救選情的「大補丸」,強力訴求年底選舉勝負結果,與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密不可分,盼臺商能以兩岸和平穩定發展的大局為重,支持國民黨候選人。
  • 臺"九合一"選舉之"六都"爭霸戰:藍綠死磕臺北臺中
    年底「九合一」選舉,藍綠兩大黨都以贏得「六都」為選戰重點。根據島內2014年最新人口統計,「六都」共有16,060,226人,佔全臺總人口數(23,382,948人)的68.6%。「六都」選戰,不僅被視為2014年這場選戰的勝負杆位,也被認為是2016年「大選」的前哨戰,直接關係著島內政治氣候的變遷。那麼,「六都」選戰的看點到底有哪些呢?
  • 民進黨臺中彰化選情危急?林佳龍辭「立委」有玄機
    是不是意味著選情告急?  動作   林佳龍魏明谷突然請辭 其他「綠委」不跟進  林佳龍參選臺中市長的舉動,此前就飽受批評。一是說他2012年才選上「立委」,2014年就落跑去選市長,根本是忽悠選民。  可就在昨天上午,離投票日只有4天時間的關鍵點,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段宜康在臺北宣布,林佳龍和魏明谷正式辭去第八屆「立委」職務。段宜康表示,因為中臺灣選情膠著,林佳龍與魏明谷辭「立委」以展現破釜沉舟的決心。不過,段宜康也同時宣布,同樣是帶職參選的民進黨籍苗慄縣長候選人吳宜臻、屏東縣長候選人潘孟安、臺東縣長候選人劉櫂豪三人,因為選戰策略的不同考量,不跟進請辭「立委」。
  • 問政智庫 | 臺灣「九合一」選舉在即,臺中高雄成爭奪焦點
    1、執政黨打爛一副好牌,陷入苦戰 此次選戰開打以來,民進黨坐擁執政資源,全面掌控打壓對手的工具,卻因在臺北與柯文哲分裂而導致其選情遭遇危機,韓國瑜在高雄異軍突起又威脅其後院,其他如彰化、宜蘭、澎湖等縣市也警報頻傳。
  • 臺媒:臺北市藍綠基本盤改變了嗎?
    臺灣《中國時報》16日社論說:臺大醫師柯文哲將代表綠營出馬角逐臺北市長選舉,臺北市長選舉藍綠陣營人選已經確定,部分媒體在第一時間公布民調顯示,柯文哲與連勝文兩人支持度要不是在伯仲之間,就是柯微幅領先連幾個百分點。臺北市選民基本盤歷來藍大於綠,這種民意支持比率的變化,不禁讓政情觀察家開始研究,臺北是否出現「變天」的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