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將近,各式冰激凌、冷飲開始在街頭亮相,尤其以一種粉嫩的墨綠色口味特別受人歡迎,那就是抹茶味。抹茶味蛋糕、抹茶味冰淇淋、抹茶味糖塊、抹茶味飲料……由於色彩養眼口感新鮮,吃貨們總是能在琳琅滿目的美食中一眼挑出抹茶口味作為首選。不過,市場上不少抹茶食物裡面增加的僅僅是綠茶粉,而為了保證口感和色彩,增加香精和色素成為職業常規。
其實抹茶是綠茶的一種。抹茶是選取最新鮮的綠茶葉,經高溫蒸汽,石磨碾磨,低溫乾燥而成。保持茶葉原有的綠色和營養。早在唐朝,人們就發明了抹茶,也就是所謂的蒸青散茶當時稱之為煎茶。至宋朝,名為末茶,蔡襄在《茶錄》中提到:將茶團碎成小塊,碾成碎末,將茶末篩出,入茶盞,倒入沸水,觀色、聞香、品味。
真正的抹茶從茶葉的種植到加工都有嚴格的標準和要求,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和使用價值。在栽培階段,好的抹茶會採用獨特的覆蓋式栽培法,且完成栽培後對鮮茶的採摘時間、葉片大小都有要求,只採用胺基酸、蛋白質和綠葉素含量高的茶葉。採摘下的新鮮茶葉採用蒸汽殺青法,於當天殺青乾燥後成為粗製碾茶,碾茶在經過天然石磨研磨後才能最終成為抹茶。
抹茶含有豐富的人體所必須的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其主要成分為茶多酚、咖啡鹼、游離胺基酸、葉綠素、蛋白質、芳香物質、纖維素、維生素C、A、B1、B2、B3、B5、B6、E、K、H等,微量元素鉀、鈣、鎂、鐵、鈉、鋅、硒、氟等近30餘種。
抹茶是從中國傳到日本的。抹茶在中國古代叫末茶,宋朝傳到日本,而中國因為後來普遍喝葉泡茶,抹茶才漸漸沒落。如今,日本宇治縣是最著名的抹茶產地,製作工藝和品質也是頂級的。而日本人卻在宋朝引進茶葉並將茶道等發揚光大,抹茶經過歷史的沉澱,成為如今時尚的飲品及食品添加物。不過近幾年在山東、浙江民間已經出現了中華抹茶文化復興的趨勢,而且據說山東泰安、日照出現了不輸日本宇治的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