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學就頭痛腹痛噁心 孩子裝病?學校恐懼症作怪

2020-12-27 中國網教育

一上學就頭痛、腹痛、噁心……

孩子裝病?是學校恐懼症作怪!

受訪專家/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心理科主任醫師 汪玲華

一上學就發脾氣、大哭大鬧,甚至出現頭痛、頭暈、腹痛、噁心、嘔吐等身體不適,但不提上學或在家時又一切正常,不適症狀消失得無影無蹤。近年來,類似的情況在中小學生中越來越多見。許多家長和老師都不明白原因何在,也不知道如何應對。而兒童心理專家表示,孩子出現這種症狀,很有可能是患上了「學校恐懼症」。

A

放假後回校易出現學校恐懼症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心理科主任汪玲華指出,學校恐懼症是一種較為嚴重的兒童和少兒心理疾病。由於存在各種不良心理因素,使學生害怕上學,具有恐懼心理。據統計,在西方有1%~5%的兒童和青少年出現這種「不上學」的問題。在日本,學校恐懼症近年來發生率增加趨勢顯著。在我國一些大中城市,兒童心理諮詢門診最多見學校恐懼症患兒,且人數逐年增加。學校恐懼症的發病高峰年齡是6-7歲和10-12歲。放假過後回校往往是一年中發病的尖峰時間(如9月和10月)。平時則雙休日減輕或消失,周一最嚴重。拒絕上學的兒童離開學校的時間越長,重新回到學校也就越困難。

B

學校恐懼症要從三方面找原因

汪玲華指出,患學校恐懼症的孩子往往有其性格特點:膽小、敏感、任性、特別愛面子、經不起批評、不善交友、依賴性強、生活上和精神的獨立性差。他們很可能對自身和環境評價過分敏感,因而會無意識誇大對學校或環境的不良感受與評價。當遭受學業失敗或人際危機時,就會引起強烈的焦慮與恐懼,怕再度遭受失敗而拒絕上學。

家庭和學校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家庭衝突或暴力、離異家庭、親子關係不良、不正確的家庭教育等,都是導致學校恐懼症的危險因素。而「過高期望值」與「偏重智育」是家庭教育的兩個突出問題,父母望子成龍的願望往往剝奪了孩子自由玩耍與情感宣洩的權利,使孩子喪失了主體性和求學的樂趣。這些來自父母的高期望、高壓力往往超過患兒心理所能承受的程度,導致孩子心理失衡,逐漸產生焦慮,害怕上學。

學校內發生的各種負性事件或應激事件,比如轉學(班級)、學習困難、考試不及格、遭同學嘲笑或欺負、校園暴力、與教師發生衝突、遭受體罰、失去友誼等,也會讓學生在學校感到不開心、焦慮、無聊,從而拒絕上學。

相關焦點

  • 裝病逃學?警惕孩子患上「學校恐懼症」
    小薇是三年級的小學生,這一個多月來,每天早上媽媽一叫她上學,她就嚷頭痛、肚子痛。媽媽帶她去醫院卻查不出具體的疾病,而且蹊蹺的是,只要不上學,小薇的病很快就能好。媽媽覺得小薇可能是裝病不上學,強行把小薇送到了學校。沒多久,媽媽接到老師的電話,說小薇上課時臉色蒼白、冷汗直冒,讓家長馬上將其送往醫院。媽媽把小薇送到醫院後,小薇的病情又緩解了。
  • 一上學就頭痛 他患上「恐懼症」
    患上「上學恐懼症」有哪些症狀?朱錦燁向記者介紹,初期並不會有非常明顯的表現,但漸漸地會表現在身體的不適上,「患者會出現頭痛、肚子痛、失眠、煩躁等症狀,不少家長沒有察覺到是孩子的心理出現問題,就帶去看胃腸科等科室,從而拖延了病情。」    朱錦燁稱,如果沒得到及時治療,不僅影響學業,還會造成抑鬱症等更多的精神疾病。
  • 孩子「裝病逃學」 可能是學校恐怖症
    原標題:孩子「裝病逃學」 可能是學校恐怖症  7歲的強強(化名)在南京一所優質小學上一年級,從小到大都是人見人愛。突然有一天,他起床後,嘟囔著不想去學校。媽媽哄了半天,才把他哄進學校。可是沒過兩天,孩子又開始犯情緒,連著幾天,都說頭暈、肚子痛,不肯去上學,爸爸媽媽怎麼哄都沒有用,還把叔叔嬸嬸喊來哄,最後學校的老師也來家裡,勸強強去學校上課。  最後媽媽同意,到學校陪著孩子,這麼一陪就是半個學期。好不容易放暑假了,等到開學時,孩子又不肯去上學了,這下怎麼哄都沒有用,強強總是說頭痛,肚子難受。
  • 孩子一上學就頭暈、噁心,小心可能患了「學校恐怖症」
    一上學就頭暈、噁心,在山東省戴莊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科,不少孩子因學校恐怖症來就診,9歲的「小海螺」就是其中之一。「小海螺」的母親朱女士告訴記者,孩子今年上三年級,假期要結束之際,一提到開學,「小海螺」就肚子疼,帶著她去醫院進行各種檢查均正常。2日是開學第一天,朱女士把孩子送到學校,還沒回到家就接到了老師的電話。「在學校裡哭得不行,說眼睛疼,還要自己跑回家,我去到時也不認識我了,非拉著我去找『媽媽』。」
  • 家長控制好「愛的緊箍咒」,讓孩子遠離「上學恐懼症」
    李姐不顧大家的勸阻,再次託關係,讓孩子去那個名牌高中復讀,結果孩子上學沒幾天就覺得渾身沒勁、頭疼、失眠等症狀,等一接回家就症狀減輕,到醫院檢查,身體也無大礙。小飛開學沒多久已經鬧了兩次了,李姐這是太愛孩子,給孩子找的名牌高中校成了他的「緊箍咒」,每次督促孩子考名校的話成了咒語,讓孩子患上了典型的「上學恐懼症」。
  • 孩子為何裝病不去上學?別動不動就把罪怪在老師頭上
    文|文兒你有沒有遇到過孩子裝病不去上學的情況?這可真要難為家長了。案例劉女士的女兒之前一向乖巧,最近卻不想去上學了,本來劉女士還有些惱火,大好時光你給浪費了不是找打嗎,可眼看女兒不太對勁,好像是生病了。
  • 初中生開學後經常噁心嘔吐 原來是心理問題
    到學校就肚痛嘔吐,原來不是胃的問題溫醫大附二院內,初二學生小峰(化名)正愁眉苦臉地坐在醫生面前。原來,小峰整個寒假都生龍活虎的。開學後,卻經常出現頭昏頭暈、噁心嘔吐的症狀。帶到醫院檢查,各項檢查結果均正常。聽媽媽說給他請病假,很快頭暈嘔吐的症狀就消失。媽媽懷疑他裝病,讓他去上學,結果一到學校,就開始又吐又拉。
  • 孩子經常哼唧說自己不舒服?怎麼分辨「熊孩子」生病還是裝病?
    《春天不是讀書天 》是我高中時最喜 歡的電影之一,青年時期的我,覺得電影中主人公裝病和朋友出去玩的故事非 常有趣,而當我現在也有了2個正在上學的孩子時,再看年輕的馬修布羅德裡克 (影片男主角)為了假裝皮膚溼冷的症 狀而舔手掌的橋段,讓我不禁回想自己有沒有被孩子這樣戲弄過。
  • 孩子裝病不想上學?如何判斷是不是真的?心理學家教你
    沒想到媽媽進了廚房不夠10分鐘,就聽到孩子房間有動靜——孩子在床上蹦跳的聲音……「孩子不喜歡上學,有時說腳痛,有時說頭痛,有時說肚子痛……」「孩子有時看起來好像不舒服,但好像又沒有不舒服」「一開始相信了,可孩子生病的次數也太頻繁了,後來就再也不相信了」……孩子總是說不舒服,不想上學,怎麼辦?
  • 開學季「拒絕上學症」困擾學生及家長,孩子不是在「裝病」
    雖然最後還是去參加了期末考試,但假期過後,到了開學的日子,孩子說什麼也不肯去學校,甚至離家出走,揚言要獨自去「流浪」。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發育行為兒科主任章依文醫師指出,學期末及開學前後,此類的小患者不在少數。這是一種由於各種不良心理因素使學齡兒童對學校產生恐懼和厭噁心理,對學習失去興趣,並且伴有身心症狀和拒絕上學的行為,也稱為「拒絕上學症」。
  • 小學生謹防「恐學症」,做好3點消除上學恐懼症
    他從周一到周五,一起床就噁心,有時還會哇哇大哭,說自己一想到上學就頭疼、胃疼,一到學校就想起不愉快的事情,沒辦法法堅持上學。有時孩子自己也很想來學校學習,可是一走近學校校門口就心裡難受,噁心想嘔吐。不過,這孩子一到雙休日,就什麼事都沒有了,該吃就吃,該玩就玩。小林爸爸說,我帶他到醫院檢查過了,醫生說孩子什麼毛病也沒有。」
  • 人為什麼會產生密集恐懼症? 密集恐懼症究竟是什麼在作怪?
    人為什麼會產生密集恐懼症? 密集恐懼症究竟是什麼在作怪?時間:2017-07-14 14:31   來源:火星一號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為什麼會產生密集恐懼症? 密集恐懼症究竟是什麼在作怪? 想必有些人在看到諸如蓮蓬之類的東西之後,會產生嚴重的不適感,這就是我們俗稱的密集恐懼症。
  • 6歲女童患拒絕上學症 你家孩子有這病嗎?
    近日,廣西一6歲女童患了拒絕上學症,在家好好的,一進學校就頭痛發燒。這到底是是不想上學裝病?還是真的生病了? 女童患"拒絕上學症" 一進學校就頭痛發燒今天小編聽說了個新詞,叫做
  • 一到開學,孩子就頭暈,是真病,還是裝病?這裡有專家支招請查收
    一起來看班主任、醫生和專家分別給出哪些建議吧↓↓↓ 「開學症候群」的表現在生理上,有的孩子表現出失眠,有的孩子則表現出嗜睡,還有的孩子產生了頭暈噁心,疲倦腹痛,食欲不振等表現,而這些表現並無身體疾病層面的原因。心理上的「開學症候群」則表現為厭學、焦慮、上課走神,以及記憶力減退,情緒不穩定等。
  • 如何減輕兒童青少年學校恐懼症?
    ,因其主要表現為對學校產生強烈的恐懼並拒絕上學而得名,又稱「拒絕上學」。從不易被人們發現的心理障礙一躍而起成為位居第二,僅次於兒童多動症的心理衛生問題。學校恐懼症最突出的症狀是拒絕上學,早晨該上學不走,要家長滿足自己的某些條件,答應去上學了,一到學校就逃學,寧願待在家裡學習不願意去學校和老師、同學一起,訴說頭疼、頭暈、腹疼、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一旦決定不去上學,症狀很快便消失。症狀早晨較多且嚴重,下午少見。星期一較明顯,雙休日無任何症狀。
  • 孩子為什麼會裝病?對於愛裝病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向公司領導請了假,趕緊往孩子幼兒園跑,可當小敏接到孩子回到家後,孩子就亂蹦亂跳,根本看不出孩子不舒服。後來,晚上幫孩子洗澡,小敏才問出孩子裝病是為了不想上學。「孩子小小年紀為了達到自己的心願就裝病,長大了可怎麼辦?」小敏挺焦慮的。
  • 又雙叒叕開學了「上學恐懼症」怎麼辦?
    開學在即,家長們是否因為不知該為孩子做什麼而感到焦慮呢?  孩子現「上學恐懼症」要警惕  暑假即將結束,進入高強度學習狀態的不少學生都會感到焦慮症,尤其是升學年級。  據分析,學生患「上學恐懼症」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學業壓力和人際交往壓力是最重要的原因。
  • 父母課堂┃孩子裝病逃學,怎麼辦?
    新生入學不到一個月,小芸就開始出現身體多處不舒服,最近一個月甚至無法上學了。在讀初中之前,小芸一直是個非常快樂的孩子,學習成績也非常優秀。小升初,小芸憑藉自己的實力,被一所比較有名的中學錄取了。這也是一所小芸自己非常心儀的學校,她曾經在這所學校讀課外班,她喜歡這裡的一草一木,這裡也有許多她熟悉的夥伴。但是,父母憑藉關係,擅自把小芸安排進入另外一所中學。
  • 又到開學季,你的「學校恐懼症」治好了嗎?
    有些同學因為要見到一個假期沒有見的同學好友而興奮,而有些同學則因為對上學這件事充滿焦慮而不願回到學校。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的章依文醫師對澎湃新聞表示,在上一個學期結束、下一個學期開始之前,有很多孩子都有「拒絕上學症」。
  • 孩子裝病被媽媽拆穿,送學後還沒放學,老師就打電話讓接人
    之前網絡上一直在流行一個梗:孩子發燒總不好?多半是裝的,打一頓就好了。雖然這個梗很有趣,但同時也折射出了一個問題——孩子裝病不肯上學。這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問題,相信不少家長都會遇到這種情況,而且由於孩子了解的不多,裝病的手段大多非常低劣,甚至可以說的是破綻百出。這時,大多數父母通常都是當場拆穿,然後強迫孩子去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