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饅頭時,揉好的麵團本來外觀飽滿,品相上佳,但是一經上鍋,蒸熟之後原本好端端的饅頭突然塌陷了下去,本來饅頭在蒸的過程中發生輕微的塌陷是屬於正常現象,在蒸的過程中饅頭內部的氣泡發生些許的塌陷是屬於正常情況的,但是如果發生大面積的塌陷,這就會對饅頭的外觀造成很大的影響,也會對饅頭的口感造成不好的影響 。在饅頭蒸製或復蒸過程中,有時會發生抽縮的現象:透過透明鍋蓋看時還是形狀規整、表皮光亮的白饅頭,卻在掀開鍋蓋時眼瞅著變小了,甚至抽縮成一個像橡膠一樣的死麵疙瘩,變的無法食用。這種現象很多人都遇到過,農村俗稱"鬼捏饃"。
解決饅頭塌陷的幾點方法:
1、要想解決饅頭塌陷的問題,首先我們要明白饅頭製作過程中出現塌陷的原因。在饅頭製作的過程中正是因為酵母菌這種生物質發酵材質的使用,才會讓麵粉中的麵團的澱粉發生化學變化,生成糖、醇和酸等,並且放出二氧化碳氣。而發酵又是作為製作饅頭過程中的重中之重,是製作口感鬆軟的饅頭的關鍵一環,所以在發酵的過程中一定要將面發好,發的麵團不能過大也不能過小,發的麵團過大會導致麵團內部的孔洞太多,麵團中的大部分澱粉被分解成為二氧化碳等物質,導致整個麵團失去了原有的筋度,讓製作出來的饅頭變得不結實,很容易在蒸的過程中發生塌陷。導致蒸出來的饅頭不美觀,而發的麵團過小則會導致饅頭的內部沒有充分的孔洞,讓整個饅頭從外部看起來扁扁的,吃起來的口感也是天差地別。所以,在用酵母發麵的時候,一定要控制好一個發酵的程度,建議將發完麵團的打小控制在原麵團的兩倍左右便停止發酵。
2、在採用酵母的方面,要注意在發麵之前確認酵母是否已經過期,因為過期的酵母會失去原本的發酵能力,讓面發不起來,導致饅頭在蒸的過程中發生嚴重的塌陷。在購買酵母時要注意產品的生產日期因為酵母是一種微生物,只能在一定的條件下保存一定的時間。超過了保質期,它的生物活性便降低,甚至失去生物活性。用它來製作饅頭,饅頭便不能起發良好甚至不能起發。因此,應選購生產日期最近或在保存期之內的酵母。一般情況下,生產日期都標明在包裝袋的側部或底部,應注意觀察。 要選購包裝堅硬的酵母因為即發活性乾酵母採用真空、密封包裝,酵母本身與空氣完全隔絕,故能較長時間地保存。如果包裝袋變軟,說明包裝不嚴,已有空氣進入袋內,影響和降低了酵母活性。故不要選購也不要使用這種松包、漏包、散包產品。
3、儘量採用高質量的麵粉來製作饅頭,中筋度的麵粉最為適宜。這樣製作出來的饅頭更加不容易發生塌陷,口感鬆軟,外表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