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後發表施政報告是好事。如草稿還沒有重點提及,應加上以下內容:
1/完成23條立法
2/推動教育改革
3/港臺重組架構
4/深港兩地融合
5/宣布土地政策
6/推全民健康碼
7/改革司法陋習
8/民眾溝通平臺
以上是絕大部分港人的期待,希望特首以下包括問責官員共約40多名政治任命官員以至300多名政務官好自為之。如果自覺能力不逮,可考慮辭職,調職或離職。
過去大半年來,市民對以上八項工作的具體要求,呼聲愈發清晰,廻響超勁,和鳴共喊,聲振屋瓦,特首如貼近民情,不可能聽不到。特首也有可能遠離民情,真的沒有聽到。
如港府及早已為23條本地立法,何致2019-20年的泛黃黑暴動亂?何勞中央立港版國安法?23條本地立法,不因港版國安法已立而誤以為可拖延。
半年前已有200萬港人聯署要求,遲遲未見特首回應。
中央大力支持全港進行核酸測試,不料特區政府執行時竟中途半端,採自願性質而非全民強制。置全港市民的長期行動自由不顧,只考慮反對勢力聲稱的選擇自由。
本末倒置,後果嚴重,導致與內地的健康碼互認遲遲未能落實,旅遊氣泡尚屬蘿幻泡影。政府這未為這方面的施政失當向全港市民公開致歉。
司法界濫權獨大,幹預執法檢控,挑戰行政主導,撤控輕判,客觀上助長泛黃黑暴,明目張胆,有恃無恐,放過涉嫌動亂的疑犯。
善良守法的正義市民,看在眼裡,恨在心頭。港府如不馬上依法推行司法改革,難道非要兩辦耳提面命?豈不進一步暴露港府施政無能?豈不再一次辜負中央「港人治港」的期望?
港臺作為官方喉舌,一直在輿論界傳遞負能量,軽則嬉皮笑臉,重則妖言惑眾,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政府應有實質對策,或重組架構,或私有化,或乾脆砍掉,或撤換領導,讓市民耳目一新。如果優柔寡斷,市民會懷疑,特區政府領導層內部有不少是潛藏的黃皮白心。
教育改革,關係新一代接班層的國家意識和能力水平。現年12-22歲中學生和大學生,到2047年,將是他們的世界。如何好好地培育下一代?有什麼願景和論述?民間早已議論紛紛,提出不少真知灼見,卻未看到政府有任何具體積極建議。
民生改革,是爭取民心的關鍵。居住問題,更亟待解決,是民生改革的重中之重。
採取積極幹預的房屋政策以解決土地短缺的問題,以優惠條件容許公屋居民置業繼而活化「上車」市場,讓港人於七年內有七成擁有物業,不少學者專家已先後提出各項對策,以應燃眉之急。估計特區政府難以大刀闊斧,「明日大嶼」計劃也將只是空口白話,或會胎死腹中。
也許中央最終仍須出手,讓深圳經濟特區為香港行政特區想辦法,例如由深圳在桂山建新島造社區然後交付香港運營管理。類似珠海為澳門謀劃橫琴。
去年特首曾一度與民眾公開對話,答應與民眾的聯席平臺經常保持聯繫,貼近民意,傾聽民情,一改特區政府「高薪厚職避實事,離地懶政不作為,無驚無險到五點,不做事情不出錯,為官怕事不知恥」的作風。
這形象是否誤解?這指控是否不公?特首必須領導政府與民眾的聯席平臺貼地溝通,才有機會改變過來。
深圳慶祝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成績斐然,除了選擇視而不見的反對派之外,港人有目共睹,為過去23年港人的磋砣而扼腕不已。
施政報告應著力今後深港之間的高度融合和互動,成立常設機構,篇幅不論多長,著墨不論多深,都不過份。
新冠疫情以來,國際環境已生巨變,經濟發展的範式已徹底轉移。各項具體的對接政策,不在本文展開,只談金融科技範疇內的電子貨幣發行,香港真的不可以再錯過。
如今,數碼人民幣正引領新時代。就在上周,深圳特區政府宣布,總額高達一千萬元人民幣的大利是,將會發放給5萬個深圳賬戶。這是由深圳市羅湖區出資的數碼人民幣(DCEP )的常規測試。
每一位成功申請的當地居民,將可得到200元人民幣,到羅湖區內指定的3339 家商戶,包括華潤萬家、 沃爾瑪、百姓大藥房、西西弗書店等消費。
這顯然是正式啟動DCEP前的大型公眾測試及系統壓力測試,標誌著數碼貨幣啟動的歷史時刻。行動支付工具所能帶動的影響力,反映中國電子商務迄今為止的市場滲透度。
今天的成就,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立下了汗馬功勞。行動支付的廣泛利用,又反過來助力電商更加快速發展。
結合全民大數據的應用運算,芝麻信用,網貸平臺,加上電子貨幣(由央行擔保背書及財政部監控運作)的推出,將帶領中國進入新時代的另一個高峰。
DCEP即中國版數碼貨幣專案,是數碼貨幣和電子支付工具的結合運用,是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法定數碼貨幣。它的重要特徵之一,是不需要綁定銀行賬戶也可以進行交易。
數碼人民幣是央行背書的法定貨幣, 採用雙層營運體系。央行先把數碼人民幣兌換給支付服務方,然後再發放給公眾。
用戶在使用時, 就如紙幣一樣,具有法償性, 任何單位和商戶都不能拒收。DCEP具備了未來通用貨幣的基本條件。今次試點,主要是測試用家的支付體驗,找出有什麼需要改善的地方,然後再規模化推出。
數碼人民幣能夠支援離線支付, 在沒有網絡的情況下仍可操作。它支援雙離線支付, 即使支付方及收款方的手機都同時沒有訊號和網絡, 交易仍然可以直接完成。
為了在保障數據隱私和打擊金融風險之間取得平衡,數碼人民幣採用「可控匿名」的系統管理。傳統紙幣是完全匿名, 導致洗錢和印偽鈔等違法行為有可能發生。
目前網上支付方式有利於追蹤使用者的交易數據, 收支者雙方的個人資料容易洩漏。數碼貨幣是最佳的折衷方案,在沒有違法的情況下, 使用者的隱私有「匿名保護」。
目前全球各主要國家都正在加快數碼貨幣的發展步伐,競爭劇烈,香港要保住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一定要深港結會,應用金融科技發,展科技金融,加快港幣與人民幣之間的交易互換和對接。
舉一反三,凡此種種,說明施政報告一定要重點講清楚深港兩地如何融合。
以上八項,每項都是大件事。民間高手空著急,不知怎樣幫忙。只盼特首領導的行政團隊加把勁,努力做好這份施政報告,不致讓支持者失望,被反對勢力嘲笑。不提升執政水平,可考慮下臺。
香港大學學士,日本一橋大學碩士,澳洲西雪梨大學博士,澳洲註冊執業會計師,國際企業管理顧問,香港經濟學會執行委員,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特邀顧問,香港玉山科技協會名譽教育顧問,華研企業家生態聯盟(戰略合伙人兼首席金融投資顧問)。
關教授是風險投資及項目融資專家。曾任職日本郵船,環球航運,花旗銀行,美林證券,長江實業集團,聯合技術集團,和邦控股集團, 興科融資集團,澳洲上市公司鐳射控股集團, 香港上市公司財華社集團,亞洲資源集團及中慧國際集團董事,耀中國際教育機構財務總監, 深圳上市公司江陵汽車集團董事, 珠海北師大/港浸大聯合國際學院教授兼工商管理學院院長,香港大學工商及經濟學院客席教授, 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客席教授,清華大學長三角經濟發展研究所學術顧問,香港大學工程學院電子商務及網際網路計算碩士課程教授。曾任香港大學浙江科學技術研究院行政院長,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特別顧問。
現任杭州臨安青山湖科技城智庫首席顧問,香港臨安同鄉會名譽會長,香港杭州同鄉會理事,前海惠農/前海財富諮詢/前海匯通首席經濟顧問,珠海創科引聯總裁,上海橋悅物聯科技副主席,香港國際經貿合作協會董事兼教首培訓委員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