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應從速推動改革,改善施改,刻不容緩

2021-02-15 香港雜記鐵馬秋風大散關

押後發表施政報告是好事。如草稿還沒有重點提及,應加上以下內容:

1/完成23條立法

2/推動教育改革

3/港臺重組架構

4/深港兩地融合

5/宣布土地政策

6/推全民健康碼

7/改革司法陋習

8/民眾溝通平臺

以上是絕大部分港人的期待,希望特首以下包括問責官員共約40多名政治任命官員以至300多名政務官好自為之。如果自覺能力不逮,可考慮辭職,調職或離職。

過去大半年來,市民對以上八項工作的具體要求,呼聲愈發清晰,廻響超勁,和鳴共喊,聲振屋瓦,特首如貼近民情,不可能聽不到。特首也有可能遠離民情,真的沒有聽到。

如港府及早已為23條本地立法,何致2019-20年的泛黃黑暴動亂?何勞中央立港版國安法?23條本地立法,不因港版國安法已立而誤以為可拖延。

半年前已有200萬港人聯署要求,遲遲未見特首回應。

中央大力支持全港進行核酸測試,不料特區政府執行時竟中途半端,採自願性質而非全民強制。置全港市民的長期行動自由不顧,只考慮反對勢力聲稱的選擇自由。

本末倒置,後果嚴重,導致與內地的健康碼互認遲遲未能落實,旅遊氣泡尚屬蘿幻泡影。政府這未為這方面的施政失當向全港市民公開致歉。

司法界濫權獨大,幹預執法檢控,挑戰行政主導,撤控輕判,客觀上助長泛黃黑暴,明目張胆,有恃無恐,放過涉嫌動亂的疑犯。

善良守法的正義市民,看在眼裡,恨在心頭。港府如不馬上依法推行司法改革,難道非要兩辦耳提面命?豈不進一步暴露港府施政無能?豈不再一次辜負中央「港人治港」的期望?

港臺作為官方喉舌,一直在輿論界傳遞負能量,軽則嬉皮笑臉,重則妖言惑眾,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政府應有實質對策,或重組架構,或私有化,或乾脆砍掉,或撤換領導,讓市民耳目一新。如果優柔寡斷,市民會懷疑,特區政府領導層內部有不少是潛藏的黃皮白心。

教育改革,關係新一代接班層的國家意識和能力水平。現年12-22歲中學生和大學生,到2047年,將是他們的世界。如何好好地培育下一代?有什麼願景和論述?民間早已議論紛紛,提出不少真知灼見,卻未看到政府有任何具體積極建議。

民生改革,是爭取民心的關鍵。居住問題,更亟待解決,是民生改革的重中之重。

採取積極幹預的房屋政策以解決土地短缺的問題,以優惠條件容許公屋居民置業繼而活化「上車」市場,讓港人於七年內有七成擁有物業,不少學者專家已先後提出各項對策,以應燃眉之急。估計特區政府難以大刀闊斧,「明日大嶼」計劃也將只是空口白話,或會胎死腹中。

也許中央最終仍須出手,讓深圳經濟特區為香港行政特區想辦法,例如由深圳在桂山建新島造社區然後交付香港運營管理。類似珠海為澳門謀劃橫琴。

去年特首曾一度與民眾公開對話,答應與民眾的聯席平臺經常保持聯繫,貼近民意,傾聽民情,一改特區政府「高薪厚職避實事,離地懶政不作為,無驚無險到五點,不做事情不出錯,為官怕事不知恥」的作風。

這形象是否誤解?這指控是否不公?特首必須領導政府與民眾的聯席平臺貼地溝通,才有機會改變過來。

深圳慶祝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成績斐然,除了選擇視而不見的反對派之外,港人有目共睹,為過去23年港人的磋砣而扼腕不已。

施政報告應著力今後深港之間的高度融合和互動,成立常設機構,篇幅不論多長,著墨不論多深,都不過份。

新冠疫情以來,國際環境已生巨變,經濟發展的範式已徹底轉移。各項具體的對接政策,不在本文展開,只談金融科技範疇內的電子貨幣發行,香港真的不可以再錯過。

如今,數碼人民幣正引領新時代。就在上周,深圳特區政府宣布,總額高達一千萬元人民幣的大利是,將會發放給5萬個深圳賬戶。這是由深圳市羅湖區出資的數碼人民幣(DCEP )的常規測試。

每一位成功申請的當地居民,將可得到200元人民幣,到羅湖區內指定的3339 家商戶,包括華潤萬家、 沃爾瑪、百姓大藥房、西西弗書店等消費。

這顯然是正式啟動DCEP前的大型公眾測試及系統壓力測試,標誌著數碼貨幣啟動的歷史時刻。行動支付工具所能帶動的影響力,反映中國電子商務迄今為止的市場滲透度。

今天的成就,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立下了汗馬功勞。行動支付的廣泛利用,又反過來助力電商更加快速發展。

結合全民大數據的應用運算,芝麻信用,網貸平臺,加上電子貨幣(由央行擔保背書及財政部監控運作)的推出,將帶領中國進入新時代的另一個高峰。 

DCEP即中國版數碼貨幣專案,是數碼貨幣和電子支付工具的結合運用,是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法定數碼貨幣。它的重要特徵之一,是不需要綁定銀行賬戶也可以進行交易。

數碼人民幣是央行背書的法定貨幣, 採用雙層營運體系。央行先把數碼人民幣兌換給支付服務方,然後再發放給公眾。

用戶在使用時, 就如紙幣一樣,具有法償性, 任何單位和商戶都不能拒收。DCEP具備了未來通用貨幣的基本條件。今次試點,主要是測試用家的支付體驗,找出有什麼需要改善的地方,然後再規模化推出。

數碼人民幣能夠支援離線支付, 在沒有網絡的情況下仍可操作。它支援雙離線支付, 即使支付方及收款方的手機都同時沒有訊號和網絡, 交易仍然可以直接完成。

為了在保障數據隱私和打擊金融風險之間取得平衡,數碼人民幣採用「可控匿名」的系統管理。傳統紙幣是完全匿名, 導致洗錢和印偽鈔等違法行為有可能發生。

目前網上支付方式有利於追蹤使用者的交易數據, 收支者雙方的個人資料容易洩漏。數碼貨幣是最佳的折衷方案,在沒有違法的情況下, 使用者的隱私有「匿名保護」。

目前全球各主要國家都正在加快數碼貨幣的發展步伐,競爭劇烈,香港要保住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一定要深港結會,應用金融科技發,展科技金融,加快港幣與人民幣之間的交易互換和對接。

舉一反三,凡此種種,說明施政報告一定要重點講清楚深港兩地如何融合。

以上八項,每項都是大件事。民間高手空著急,不知怎樣幫忙。只盼特首領導的行政團隊加把勁,努力做好這份施政報告,不致讓支持者失望,被反對勢力嘲笑。不提升執政水平,可考慮下臺。

香港大學學士,日本一橋大學碩士,澳洲西雪梨大學博士,澳洲註冊執業會計師,國際企業管理顧問,香港經濟學會執行委員,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特邀顧問,香港玉山科技協會名譽教育顧問,華研企業家生態聯盟(戰略合伙人兼首席金融投資顧問)。

關教授是風險投資及項目融資專家。曾任職日本郵船,環球航運,花旗銀行,美林證券,長江實業集團,聯合技術集團,和邦控股集團, 興科融資集團,澳洲上市公司鐳射控股集團, 香港上市公司財華社集團,亞洲資源集團及中慧國際集團董事,耀中國際教育機構財務總監, 深圳上市公司江陵汽車集團董事, 珠海北師大/港浸大聯合國際學院教授兼工商管理學院院長,香港大學工商及經濟學院客席教授, 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客席教授,清華大學長三角經濟發展研究所學術顧問,香港大學工程學院電子商務及網際網路計算碩士課程教授。曾任香港大學浙江科學技術研究院行政院長,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特別顧問。

現任杭州臨安青山湖科技城智庫首席顧問,香港臨安同鄉會名譽會長,香港杭州同鄉會理事,前海惠農/前海財富諮詢/前海匯通首席經濟顧問,珠海創科引聯總裁,上海橋悅物聯科技副主席,香港國際經貿合作協會董事兼教首培訓委員會主席。

相關焦點

  • 婁勝華:突破舊體制束縛是特區公共行政改革之關鍵——特區公共行政改革箭在弦上(一)
    尤其是本屆特區政府行政長官賀一誠自上任前後,就多次把特區公共部門行政改革放在首要位置加以強調。即便是在全力抗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這一特殊年份,特區政府也沒有停止對公共行政改革的研究、準備和推進工作。去年和今年開年之初,特區政府已開始進行部分業務重迭、交叉部門的合併、重組等前期工作,並將按照2021年度政府施政報告相關部署,穩步拉開和推進特區公共行政改革的序幕。
  • 財政預算案公布 香港特區政府如何派糖惠民生?
    談及政府的「公共財政理念」,陳茂波認為,儘管香港財政政策一向強調的是「量入為出」,但並不是要求為每年收支扣上「緊箍罩」,在具體執行中當以「應使則使」為原則注入許多惠民措施。特區政府必須適度有為、目光遠大及善用財政資源,為香港的未來持續投資,提升競爭力。
  • 香港特區政府表示將不遺餘力改善勞工權益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香港5月1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1日表示,香港「打工仔」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承受不少壓力,特區政府將繼續全力以赴,通過「保就業」和「撐企業」措施,保住「打工仔」飯碗,竭力紓解民困。
  • 教育改革 路在特區
    今年十月,黨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直接體現了黨和政府對教育改革堅定的決心與果斷的行動。                11月27日,全國政協在京召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教育改革,勢在必行、如救頭燃!但是,中國教育改革舉步維艱,難在其牽一髮而動全身。
  • 香港民建聯促特區政府加快跟進新冠疫苗進度,推動免費接種
    香港民主建港協進聯盟(民建聯)立法會議員9日促請香港特區政府儘快跟進新冠疫苗進度,並引入安全有效的新冠疫苗,以便儘早在全港推展全民免費接種計劃。當日,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恆鑌、陳克勤等在立法會會見傳媒。
  • 蕭書香:公共行政改革重在堅定決心——特區公共行政改革箭在弦上(二)
    新一屆特區政府2020年度政府施政報告中,特首賀一誠將公共行政改革列為首要工作,提出「推進行政改革,提升治理水平」,按照「先立後破」策略,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工作,包括:加強公共行政改革頂層設計、優化部門架構設置、整合部門、強化和改善跨部門合作機制、理順公共行政授權體制、完善公職招聘制度、重組行政部門等等,令人振奮。
  • 中國日報網評:制度化補強香港愛國主義教育刻不容緩
    6月4日,香港特區立法會三讀通過《國歌條例草案》,《國歌條例》將於12日在特區正式實施。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部分,香港同胞與內地同胞都是炎黃子孫、華夏血脈。作為特區制度化推進愛國主義教育的重大舉措,《國歌條例》將教育全體港人特別是年輕一代進一步樹立民族認同感。需要指出的是,即便在條例審議投票過程中、甚至到最後階段,特區立法會中的反對派議員及其背後的亂港勢力都一直在採取各種幹擾破壞手段,企圖阻止這一重要條例的通過和實施。
  • 陳茂波:香港全面遏止疫情刻不容緩 希望市民配合
    原標題:陳茂波:香港全面遏止疫情刻不容緩 希望市民配合   新華社香港12月20日電(記者劉明洋)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0日發表網誌表示,全面遏止新冠肺炎疫情已是刻不容緩,希望市民配合特區政府的防疫措施,合力讓疫情儘快消退。
  • 澳門特區政府舉行酒會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1周年
    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澳門特區前行政長官崔世安、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張榮順、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署理特派員王冬、解放軍駐澳部隊司令員徐良才、澳門特區行政會委員、立法會議員、特區政府官員、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及各界人士等近900人出席。
  • 特區政府:臺灣不應幹預香港內部事務
    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昨日表示,臺灣當局不應以任何形式幹預香港的內部事務,強調香港回歸以來一直按照基本法實行高度自治、「港人治港」,充分體現「一國兩制」得到成功落實,這是有目共睹。 對於臺灣當局的上述言論,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昨日回應傳媒時表示,回歸以來,香港特別行政區一直按照基本法的規定實行高度自治、「港人治港」,充分體現「一國兩制」得到成功落實,這是有目共睹的。臺灣當局不應以任何形式幹預香港的內部事務。
  • 「亂港分子」接連被「放生」,香港司法改革刻不容緩
    警察抓人,法官放人此類事件早就不是個別案例,一些法官手握審判權卻縱容「亂港分子」,前「港獨」組織的秘書長黃之鋒有蠱惑他人攻擊警察等犯罪行為,多次到法庭聽訓,卻每次都能獲得保釋,在他保釋的時間裡,繼續參加「亂港」活動,繼續煽動他人,呼籲世界制裁中國、香港特區政府
  •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發表施政報告 努力開創特區發展新局面
    新華社澳門11月16日電(記者郭鑫、王晨曦、胡瑤)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16日在特區立法會發表題為《強基固本,迎難而進》的2021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他表示,澳門特區政府將努力開創特區發展新局面,將著力落實八個方面的施政主要任務。  賀一誠在報告中對2020年特區政府的施政作了簡要回顧和總結。
  • 澳門特區政府舉行酒會 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1周年
    本報澳門12月20日電 (記者毛磊)澳門特區政府20日上午在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綜合體舉行酒會,隆重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1周年。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前行政長官崔世安、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張榮順、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署理特派員王冬、解放軍駐澳門部隊司令員徐良才、立法會主席高開賢、終審法院院長岑浩輝及特區政府主要官員和各界人士逾900人出席了酒會。酒會在全場奏唱國歌后拉開序幕。
  • 澳門推出新書分享優質學校推進課程改革理念和實踐
    圖集 新華社澳門7月25日電(記者郭鑫)由澳門培正中學校長高錦輝和臺灣政治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周祝瑛合作編著的《十年蹤跡十年心:澳門培正中學課程改革》一書,25日在澳門舉行新書首發儀式。該書由澳門文化公所出版發行,記錄了澳門培正中學過去10年來推進課程改革的理念、實踐與成效。澳門培正中學是一所知名的愛國愛澳學校。
  •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教科書應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香港國安法
    新華社香港8月19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19日表示,教科書不應出現違法內容,隨著香港國安法出臺,課本應涵蓋相關內容,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法例,教育局也將為學校及教師提供支援。對於有團體指責教育局就高中通識教科書提供專業諮詢服務屬「不專業」及「政治審查」,教育局表示有關言論並不屬實,是戴上有色眼鏡看待教育局提供的專業諮詢服務,並對此表示強烈譴責。
  • 澳門特區政府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酒會
    澳門特區政府行政長官賀一誠致辭時表示,澳門特區將充分發揮處於國家經濟雙循環交匯點的平臺角色作用,在積極參與國內經濟大循環,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同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參與國際經濟循環,服務國家新形勢下的對外開放和澳門經濟持續發展。
  • 新聞分析:各方共同應對房屋土地問題 共同促進香港民生改善
    新華社香港9月14日電 新聞分析:各方共同應對房屋土地問題 共同促進香港民生改善  新華社記者  特區政府將空置稅條例刊憲,政團建議政府增加土地供應,地產界部分企業回應積極……目前,香港各方正就應對房價高企、土地供應短缺等問題集思廣益、凝聚共識
  •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教科書不應出現違法內容 應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香港國安法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19日表示,教科書不應出現違法內容,隨著香港國安法出臺,課本應涵蓋相關內容,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法例,教育局也將為學校及教師提供支援因此,教育局組織專業團隊,通過專業諮詢服務,向市面上流通的多套高中通識「教科書」提供專業意見,以改善這些教科書的內容。發言人表示,通識教育科的推行一直備受社會各界關注。教育局身為負責香港教育事務的部門,當發現業界在執行通識教育科課程出現問題時,自然責無旁貸,必須從維護學生福祉的立場提出專業意見及跟進相關事宜,讓通識教育科回歸教育專業。
  • 澳門特區政府舉行酒會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1周年-珠江時報
    據新華社電澳門特區政府20日上午在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綜合體舉行酒會,隆重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1周年。 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前行政長官崔世安、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張榮順、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署理特派員王冬、解放軍駐澳門部隊司令員徐良才、立法會主席高開賢、終審法院院長岑浩輝,及特區政府主要官員和各界人士逾900人出席了酒會。 酒會在全場奏唱國歌后拉開序幕。賀一誠在致辭中表示,今年是極為艱難又極不尋常的一年。
  • 輔警改革怎麼改?
    這些改革舉措,不僅為輔警這一群體帶來實實在在的利好,更推動著輔警改革步入更加正規化、法治化的軌道。怎麼改?出臺專門文件、作出頂層設計輔警改革要想深入推進,必須有完善的法律法規保障。同時,自治區12個盟市均以政府名義出臺輔警管理辦法,將輔警改革納入本級政府工作範疇,為全面鋪開輔警管理體制改革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