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用家長微信花8000元充Q幣 想退錢難了:咋能證明是孩子買的?

2020-12-19 華龍網

昨日,瀋陽新民的袁女士給打來的電話,稱其14歲的兒子在大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將銀行卡綁在微信上,在騰訊公司買了8000多元的Q幣用於玩遊戲,希望能要回這筆錢。

袁女士表示,兒子是在去年八九月份購買的Q幣,她到現在才發現。「我和他爸都不太懂,卡是他自己綁在微信上的,我們是農民,家庭並不富裕,8000元對於我們這個家庭來說真不是個小數目,是一年的收入。」袁女士表示,因為當時微信還沒有認證,所以沒有設支付密碼,而且銀行卡可以輕而易舉地就綁上了,也沒有用密碼。兒子買完Q幣當天就花光了。

記者採訪了袁女士的兒子小光(化名)。小光告訴記者,當時他用微信綁銀行的時候,只需要填上家長的信息,像姓名、身份證和手機號碼等等,之後就綁定成功了,綁定成功之後,自己設了個支付密碼,就用於買Q幣玩遊戲了。

昨日,記者諮詢騰訊客服是否能要回這8000元,騰訊客服表示,平臺確實是無法辨別手機是誰消費的。如果發生的時間較近,對方可以證明確實是孩子消費,Q幣還在,也許還可以協商,但現在Q幣已經完全使用完了,錢是肯定不能退回去了。

記者查詢發現,近兩年,「熊孩子」刷父母微信、支付寶、銀行卡用於網絡消費的案例頻出。從2016年12月25日開始,北京一名13歲的女孩,兩個月內偷用父母微信支付25萬元,用於打賞男主播;今年2月6日,湖南的一名男孩,用媽媽的手機下載了一款叫「部落衝突」的遊戲,幾小時就用支付寶花了6100多元錢用來買「寶石」,然後用寶石買裝備;去年3月19日,武漢的江先生6歲的兒子,用江先生的支付寶、微信等支付工具,瘋狂購買了5300多元的點券。爸爸發現後聯繫遊戲商家,對方回復稱已經消費,無法退錢……

遼寧同方律師事務所律師王佔平認為,我國《民法通則》明確規定,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根據法律,袁女士可以要求無條件退貨。《網路遊戲管理暫行辦法》第二十條規定:網路遊戲虛擬貨幣交易服務企業應當遵守以下規定:不得為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務。但上述規定,執行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確認購買行為的主體是未成年人。所以,除非袁女士能有充足的證據證明,購買Q幣的操作是兒子進行的,但在現實中取證非常困難。

相關焦點

  • 基隆一「熊孩子」玩手遊3天充8000多元,這次騰...
    本文原標題:《基隆一「熊孩子」玩手遊3天充8000多元,這次騰訊會給退錢嗎?》微姐從三江侗族自治縣到市裡打工的張先生,最近遇到了一件煩心事:他年僅10歲的兒子,在拿他手機玩一款名為穿越火線——槍戰王者的遊戲時,竟然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在短短3天內使用他的微信支付充值了8000多元用於購買遊戲裝備。而這些錢,原本是秋季學期給小孩讀書的學費。如今,張先生想知道,這筆錢還能要回嗎?
  • 為了一件衣服,12歲小女孩充了9000元Q幣…家長們注意了!
    為了一件衣服,12歲小女孩充了9000元Q幣…家長們注意了!他給了糖糖一個QQ號碼,讓糖糖用媽媽的微信往這個號裡充Q幣,成功充值一筆錢後,又威脅利誘糖糖,不充值就不退錢,糖糖繼續充值了8次,近9000元Q幣。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中。
  • 熊孩子玩遊戲充值怎麼退錢?收好這份攻略,還能搶救一下
    熊孩子氪金,讓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光是這個暑假就曝光了數十例……孩子玩遊戲、看直播的時候有意無意地充值,少則上百多則幾萬,讓很多家長頭疼不已。那麼,孩子用大人的手機或身份玩遊戲亂充值,這筆「冤枉錢」能不能退回來?
  • 手機沒插卡、沒微信、沒支付寶 熊孩子為什麼還能充錢打遊戲
    手機沒插卡、沒微信、沒支付寶 熊孩子為什麼還能充錢打遊戲據江蘇公共但令王先生奇怪的是,孩子的手機沒有插卡,沒有下載微信和支付卡,也沒有綁定銀行卡。這錢是怎麼充進遊戲的呢?【初中生玩網遊充值近5000元 讓手機店幫充值】王先生的兒子今年13歲,在當地上初中。今年初,王先生無意中發現,兒子在打「王者榮耀」這款網遊,並在裡面花了約5000塊錢。
  • 熊孩子玩手遊2天充8000元,不良軟體氪金速度超過娃成長速度
    ,兩天花掉8000元孩子使用電子產品泛濫,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難以抵擋使用電子產品玩遊戲的誘惑。台州有這樣一位媽媽,帶著孩子來到派出所求助:「我的孩子拿著我的手機玩遊戲,還給遊戲充值,兩天花掉了銀行卡裡的8000元,這錢,還能退回來嗎?」這位趙女士自己在工廠裡上班,平時也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孩子就跟著小區裡的孩子學會了 打遊戲,拿著自己的手機。本想著這也是孩子娛樂休閒的一種方式,就沒有過多幹涉,誰知道,一條銀行簡訊才把她嚇得夠嗆。
  • 熊孩子拿走家裡3300元充Q幣 超市老闆退還2600元
    可最後發現,錢都被他11歲的兒子拿到附近超市充了Q幣。他認為兒子偷錢有錯,但畢竟是未成年人,超市老闆也有責任。  魯先生介紹,他來自孝感,目前在青山廠前建材鋼材綜合大市場經營一家門店。去年10月4日,他出門在外,妻子與兒子則在家守店子。當天,家裡不見了600元錢,因數額不大,就沒太在意。可不到一個月,家裡又丟了700元錢。
  • 為了一件衣服,12歲小女孩充了9000元Q幣……家長們注意了!
    掃完碼後,對方發來一張支 付 成 功的截圖,說自己不小心從糖糖媽媽的銀行卡裡扣走了3330元,要退款得知道手機支 付 密 碼才行。糖糖並不知道銀行卡支 付 密碼,對方發現這條路走不通後又想出來了一招。他給了糖糖一個Q Q號碼,讓糖糖用媽媽的微 信往這個號裡充Q幣,成功充值一筆錢後,又威脅利誘糖糖,不充值就不退錢,糖糖繼續充值了8次,近9000元Q幣。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中。
  • 王者營地榮耀幣可以用q幣充值嗎?
    王者榮耀榮耀幣怎麼充值?  第一、正常充值渠道  其實很多,榮耀幣之前主要用途就是買助威戰隊的道具,所以看直播界面點擊禮物(送助威)那裡就有顯示榮耀幣,直接充值就可以了,也可以直接進營地——我——榮耀幣——充值,營地有兩種貨幣,一個是榮耀幣一個是營地幣。
  • 小女孩用媽媽手機微信轉帳1萬元買玩具?三招保護媽媽的微信錢包
    微信支付盛行,大家出門都不帶錢包了,方便了大家,也方便了熊孩子們悄悄的對家長的微信錢包下手。記得我們小時候想偷偷拿父母的錢,簡直是難上加難,一不留神就被父母逮個正著,馬上被靈魂拷問「我錢包裡的怎麼少了一塊錢?」那時一張一張的錢都是有數的,少一張都能被看出來。不像現在,熊孩子神不知鬼不覺的就把家長的微信錢包洗劫一空。
  • 河南9歲男孩偷拿6000元充Q幣,心理諮詢師:都「怪」家長!
    隨著網路遊戲和直播的興起,"熊孩子"拿錢購買遊戲裝備、打賞主播的事件已經屢見不鮮。但是儘管如此,類似"熊孩子"的事件一旦發生還會引發許多人的圍觀。這不,近日,一則"9歲男童偷拿家長現金,10個月在遊戲上花費6000多元。孩子媽媽說——"的新聞就在網絡上熱傳了起來。
  • 孩子偷花巨款家長怎麼辦?提起訴訟取消交易難勝訴
    「有家長在發現孩子偷著花了巨款之後,希望能夠取消交易,儘管在法律上可以嘗試,但是如果真的提起訴訟,也未必能得償所願。」北京二中院少年庭法官陳光旭說。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諮詢服務中心主任宗春山研究員則告訴記者,肆意偷花家長巨款的「熊孩子」一旦習慣了花錢帶來的愉悅並成癮之後,再想糾正難度很大。從孩子的少年時期,家長就應當提早促進他們情商的發展,儘量讓他們正確面對財富。
  • 熊孩子打遊戲花了家長6萬,誰之過?不是所有家長都是大人
    一熊孩子太能「作」,用家長淘汰下來的舊手機玩遊戲。花家長的錢,玩自己的遊戲。遊戲玩夠了,6萬塊錢也花沒了。查看孩子的手機記錄之後,錢女士大吃一驚。錢女士發現,這6萬塊錢被孩子用了1年左右的時間斷斷續續花得一乾二淨,全都花在了各種遊戲上!
  • 大興新區一13歲少年花萬元買Q幣 店家:無幣額限制
    李女士說,Q幣都是在村子裡一家能交電話費的小門店裡買的,「小孩子不知道什麼叫胡亂花錢,店裡的人都是成年人,孩子用那麼多錢買Q幣,他們也就賣?」  李女士帶著華商報記者來到這家店,店距離連著大興西路的鄧家村街道口不遠,門上掛著塑料門帘,門頭正中寫著「全國繳費」四個大字,小字有「Q幣、魔力卡、飲料、手機卡、遊戲卡售賣」等。一名二十歲左右的女子在忙著做菜,時不時有人進來充話費。
  • 有人偷偷用微信轉帳!真相讓他天旋...
    張先生:孩子的媽媽去取錢的時候發現少了850元。後來查到,錢是轉到了我的帳戶上。一看清單,全是買遊戲QQ幣了。 2.孩子正確消費觀 還需家長來引導 得知兒子玩遊戲花了這麼多錢 夫婦倆頓覺天旋地轉 但又無可奈何
  • 又見明上網課暗打遊戲的孩子花幾萬買裝備 專家談未成年人金錢觀
    短短一個多月,小孩就在網遊上花了近4萬5千元。施先生夫婦倆平時主要靠務農、打工賺錢,這麼多錢,是他們將近一年的收入。施先生說,今年2月29號,他去銀行取錢,發現本來存了4.5萬元的銀行卡裡,只剩下2700元。查了對帳單後他發現,這些錢全部花在網路遊戲上了。施先生說,13歲的兒子小施最近一直用媽媽的手機上網課,沒想到除了上課,小施還用手機打遊戲。
  • 「熊孩子」喊奶奶眨眼點頭騙綁銀行卡 打遊戲充值花掉5萬多元
    3個多月時間,一個「熊孩子」為耍遊戲,偷偷花掉奶奶銀行卡裡的5萬多元。「你要把你奶奶氣死!」4月9日中午,65歲的胡阿姨對孫兒小磊一陣訓斥。5天前,胡阿姨在銀行取錢時發現卡裡3萬餘元存款只剩280多元,原來「全部被他(小磊)拿去充遊戲了」。胡阿姨意識到,當初孫兒拿著手機讓自己面對屏幕眨眼、點頭,是在綁定銀行卡人臉識別。
  • 家長因孩子偷花18元網購給差評,賣家氣炸:該如何管教熊孩子?
    近日,就有位熊孩子就用了父母的手機,私自去某寶購買了兩張貼紙,貼紙8元,郵費10元,直到收貨,家長才發現這件事情,Ta氣不過,就給了賣家一個差評:太坑爹了吧,孩子自己下的單,貼紙兩張8元,居然要收10元快遞費。
  • 13歲熊孩子背著父母玩手遊花10多萬 騰訊表示願意退款
    近年來,熊孩子偷偷拿大人錢玩遊戲的事屢有發生。這不,最近又有一位13歲的男孩,玩手遊7個月花10多萬。好在經過交涉,騰訊客服表示願意退款。
  • 「免費」禮品不免費 女子被誘充值8000元難要回
    來源:泉州網店員說辭一套套:幫填問卷可拿贈品、積分達標可領商品……女子充值8000元難要回臺海網12月4日訊 據泉州網報導 「一開始說是幫忙填個問卷,有禮品贈送。可我被拉入店鋪內,卻被忽悠充了8000元。」昨日,市民楊燕(化名)撥打泉州晚報社24小時熱線96339,講述了自己的遭遇。原來,她路過浦西萬達金街一家「智慧家電生活館」時,一店員以「幫忙答問卷」為由將其領入店。而後,店員告知,只要淘寶積分超過800分,就可以免費領取店內任意一件產品。不過想領取的話,需要參加他們的「11.11(雙拾壹)」商城活動。幾個環節過後,楊燕支付了8000元。
  • 10歲孩子遊戲充值花5000元,這錢能退嗎?
    「熊孩子」用家長的手機上網玩遊戲,購買遊戲內虛擬商品,動輒數千,甚至上萬的消費已屢見不鮮。這人臉識別付款,刪除交易痕跡等等方式,還真是讓家長「防不勝防」。他們紛紛質疑:未成人為網路遊戲或網絡直播平臺支付較大金額用於充值、「打賞」有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