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一名4歲雙耳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患兒在博鰲超級醫院成功接受國內首例CI632人工耳蝸植入體植入。截止到6月28日,博鰲超級醫院已完成79例全球最新的人工耳蝸植入體植入手術。
該患兒出生九個月後雖然會叫媽媽,但到兩歲時對外界聲音反應差,話語少。家長帶他去保健院診治後被診斷為自閉症,經過一年多自閉症培訓治療效果不佳。到3歲多上幼兒園時,老師發現,如果不是面對面講話,他對外界的聲音基本沒反應,建議家長重視。
「有一次家裡有個東西掉在地上碎了,聲音特別大,全家就他沒有任何反應,那時候我們才最終意識到是耳朵有問題了。我們帶他去當地醫院進行耳科的全面檢查,被診斷為雙耳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患兒的媽媽告訴看看Knews記者,醫生診斷後,建議給孩子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治療,在得知在博鰲樂城可以使用最新的人工耳蝸產品後,便立刻申請為孩子植入。
手術於6月28日上午8點在博鰲超級醫院進行,由北京協和醫院人工耳蝸中心主任曹克利教授主刀。曹克利教授是國內最早從事人工耳蝸治療的臨床專家之一,於1995年在國內首次完成多通道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具有幾千例人工耳蝸手術經驗。這次,曹教授採用微創方式,在不損傷內耳組織的情況下順利植入人工耳蝸植入體,手術圓滿完成。
曹克利教授告訴看看Knews記者:「因為人學說話的年紀是3歲前,該患兒4歲才接受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算是比較晚的了。我們提倡早發現、早治療。一般1歲左右植入效果是最好的。」
CI632 Profile Plus無需去除磁鐵就可以讓植入者進行1.5和3.0強度的核磁共振掃描。其接收器刺激器僅3.9毫米厚,可以更好地貼合植入者頭部的自然形狀,最大限度地減少生物膜的形成。此外,植入體在保證聽效的前提下,允許更厚的皮瓣厚度,減少了切削頭皮的風險,從而減少了手術時間,且術後併發症較少。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敖德芳 符雅 王則斌 實習編輯:陸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