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神經性耳聾患兒接受國內首例工耳蝸植入

2020-12-13 看看新聞Knews

6月28日,一名4歲雙耳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患兒在博鰲超級醫院成功接受國內首例CI632人工耳蝸植入體植入。截止到6月28日,博鰲超級醫院已完成79例全球最新的人工耳蝸植入體植入手術。

該患兒出生九個月後雖然會叫媽媽,但到兩歲時對外界聲音反應差,話語少。家長帶他去保健院診治後被診斷為自閉症,經過一年多自閉症培訓治療效果不佳。到3歲多上幼兒園時,老師發現,如果不是面對面講話,他對外界的聲音基本沒反應,建議家長重視。

「有一次家裡有個東西掉在地上碎了,聲音特別大,全家就他沒有任何反應,那時候我們才最終意識到是耳朵有問題了。我們帶他去當地醫院進行耳科的全面檢查,被診斷為雙耳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患兒的媽媽告訴看看Knews記者,醫生診斷後,建議給孩子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治療,在得知在博鰲樂城可以使用最新的人工耳蝸產品後,便立刻申請為孩子植入。

手術於6月28日上午8點在博鰲超級醫院進行,由北京協和醫院人工耳蝸中心主任曹克利教授主刀。曹克利教授是國內最早從事人工耳蝸治療的臨床專家之一,於1995年在國內首次完成多通道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具有幾千例人工耳蝸手術經驗。這次,曹教授採用微創方式,在不損傷內耳組織的情況下順利植入人工耳蝸植入體,手術圓滿完成。

曹克利教授告訴看看Knews記者:「因為人學說話的年紀是3歲前,該患兒4歲才接受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算是比較晚的了。我們提倡早發現、早治療。一般1歲左右植入效果是最好的。」

CI632 Profile Plus無需去除磁鐵就可以讓植入者進行1.5和3.0強度的核磁共振掃描。其接收器刺激器僅3.9毫米厚,可以更好地貼合植入者頭部的自然形狀,最大限度地減少生物膜的形成。此外,植入體在保證聽效的前提下,允許更厚的皮瓣厚度,減少了切削頭皮的風險,從而減少了手術時間,且術後併發症較少。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敖德芳 符雅 王則斌 實習編輯:陸熠)

相關焦點

  • 「尋聲者」公益項目啟動,支援困難家庭患兒植入耳蝸
    據了解,本項目的救助對象為需要接受人工耳蝸植入的重度及以上感音神經性聾兒童和青少年,每位申請者科獲得3萬元資助,資助主要用於患者治療期間人工耳蝸植入手術費用,珠江醫院將全力提供診療技術支持。 千名新生兒就有一名聽障兒 我國每1000個新生兒就有1個是聽障兒童,僅廣東省每年新增聽障兒童就超過2000人,其中超過一半是重度耳聾。隨著我國的聽力篩查日益普及,加上醫保和各類慈善基金對聽障孩子的傾斜資助。越來越多的聽障家庭,可以通過人工耳蝸植入這一設備昂貴的手術方式來解決聽障問題。
  • 山東省耳鼻喉醫院專家:這些情況需植入人工耳蝸
    人工耳蝸植入標準需要先進行最佳助聽下言語識別率的測試後才能確定。目前在發達國家人工耳蝸植入指標放得越來越寬,比如說abr的反應閾值大於70以上,就可以進行人工耳蝸植入。國內標準是雙耳的聽力損失大於90分貝以上,才建議患者來進行人工耳蝸植入。
  • 3歲還不會說話是貴人語遲?益陽男童免費植入人工耳蝸獲新「聲」
    近日,患有雙耳極重度感應神經性耳聾、小耳畸形伴中耳內耳畸形、耳蝸發育不良等複雜性聽力障礙的3歲男童小昱(化名)在湖南省人民醫院接受了免費人工耳蝸植入術,成為醫院2020年度「聽力殘疾兒童人工耳蝸手術康復救助項目」的首名受益者。
  • 關於人工耳蝸~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關於人工耳蝸是什麼? 人工耳蝸是一種為雙耳重度、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患者恢復或獲得聽力的一種電子設備。 人工耳蝸和助聽器究竟有什麼關係呢?
  • 上海市兒童醫院疫情期間已開展20例人工耳蝸植入手術
    圖說:滬兒童醫院已開展20例人工耳蝸植入手術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首席記者 左妍 通訊員 劉炫言)近日,上海市兒童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成功為CHARGE症候群患兒開展人工耳蝸植入手術並順利開機。
  • 成人耳聾也能植入人工耳蝸 納入醫保後費用大大降低
    今日開診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接診醫生 耳鼻咽喉科 副主任醫生 陳曉雲  繼先天性耳聾小小孩植入人工耳蝸後,去年9月,附一醫開展了成人人工耳蝸植入術,幫助重度、極重度耳聾患者恢復聽力。一年來,醫院已成功為9名耳聾患者植入了人工耳蝸。
  • 貧困聽障患兒可申請3萬元救助
    「尋聲者」公益救助項目,由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聯合廣東公益恤孤助學促進會共同發起,首批啟動資金為58萬,主要是為了那些幫助家境貧困的需要接受人工耳蝸植入的重度及以上感音神經性聾兒童和青少年,每位申請者可獲得3萬元資助,資助主要用於患者在珠江醫院治療期間人工耳蝸植入手術費用。
  • 別怕,有人工耳蝸,還有手術費補貼!
    小海剛剛1歲零6個月,出生時家長並未發現任何異常;只是在小海的成長過程中,家人認為孩子性格有些內向,不愛與人互動。3月25日, 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耳科主任張朝梅團隊,為小海進行了單側人工耳蝸植入。「目前開機調試正常,術後3-6個月,小海會逐漸聽懂大家說的語言;後期待家庭條件允許時,再將另一側人工耳蝸植入後,效果會更好。」張主任表示。「從無聲到有聲,植入人工耳蝸是最有效的手段。但人工耳蝸造價比較昂貴,加上手術費用以及術後康復,許多患兒家庭無力承擔而不得不選擇放棄。」據了解,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人工耳蝸植入手術費補貼仍在繼續。
  • 人工耳蝸為何值20萬?丟失後需重新開顱植入?
    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對執行者的要求極高,在不損傷電極的情況下,將電極深深地插入到鼓階內;電極和植入體不移動;在不損傷電極和植入體的同時,也不能損傷電極和植入體周圍的結構。又有人丟失人工耳蝸!距3歲男童丟失價值28萬元人工耳蝸的事情還沒過去多久,北京26歲小夥的人工耳蝸又丟了。
  • 國內兒童首例!4歲女童植入長壽命心臟起搏器
    今天,記者從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悉,該院心臟中心李小梅教授團隊日前成功為一名4歲女童萌萌(化名)植入了3.0T抗核磁長壽命心臟永久起搏器,使用周期可達17至19年。這也是該款起搏器全國首例兒童植入病例。
  • 愛耳日|重溫1歲男寶「求聲路」,這些計劃最高可享20萬元資助
    經多方尋醫,小柏一歲時在省二醫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接受了人工耳蝸植入手術,成為了全球最小齡嚴重耳蝸畸形(共同腔畸形)同期雙側人工耳蝸植入術的受益者。如今,小柏已長成可以說短句的小朋友,每天都在接收著這個世界帶給他的動聽聲音。3月3日是第20次全國愛耳日。專家呼籲,重視對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患者的關注,無論是兒童還是老人,人工耳蝸手術是打開他們「新聲」最好的鑰匙。
  • 罕見先天內耳畸形患兒雙側極重度耳聾 上海專家妙手帶其進入有聲世界
    焦宇醫生主刀為彥彥植入人工耳蝸。上海兒中心供圖中新網上海6月29日電 (陳靜薑蓉)3歲浙江男孩彥彥(化名)罹患極其罕見的先天性內耳畸形,是一名雙側極重度耳聾患兒,人工耳蝸植入是他恢復聽覺唯一的「希望」,但手術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
  • 北京兒童醫院成立人工耳蝸中心
    今天是第15個「全國愛耳日」,北京兒童醫院消息稱,該院人工耳蝸中心已正式掛牌,該中心的成立將讓耳聾患兒享受更為便捷的篩查、確診和治療的一站式就醫,免去頻繁轉院之苦。統計顯示,我國7歲以下耳聾患兒有80餘萬人,且每年新生約3萬人。目前,重度和極重聽力損失兒童獲得聽覺、語言及交流能力的唯一有效手段是植入人工耳蝸。
  • 讓孩子「聽見未來」——玉林市婦幼保健院開展耳聾基因檢測項目
    發生以上問題,很可能與他們自身耳聾相關基因突變有關。遺傳是導致耳聾的主要原因根據中國第二次殘疾人抽樣調查顯示,我國現有聽力殘疾者達2780萬,其中7歲以下的聾啞兒童高達80萬,在我國各類殘疾中發病率居第一位。在造成耳聾的因素中,環境因素佔20%,而遺傳的因素佔了60%,由此可見,遺傳是導致耳聾的主要原因。
  • 關於人工耳蝸,你了解多少?
    人工耳蝸植入術分別於1985年和1990年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准應用於成人和兒童患者。現在,美國約有十萬人使用人工耳蝸。人工耳蝸植入被認為是重度極重度耳聾患者重建聽覺的有效治療方法。3與助聽器輔聽原理不同人工耳蝸與助聽器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適應的耳聾程度不同。助聽器適合於輕中度、重度耳聾患者;人工耳蝸適合於重度和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患者(感音神經性耳聾指病變位於螺旋器的毛細胞、聽神經或各級聽中樞,對聲音的感受與神經衝動的傳導發生障礙所引起的聽力下降)。
  • 人工耳蝸丟失相當於損失半套房!醫生說聽力不好的這4類人最好戴
    人類的「新耳朵」—人工耳蝸,目前,全世界已有十萬餘名聾兒和成人接受了人工耳蝸植入並重回有聲世界。接受人工耳蝸植入的嬰兒中最小的僅六個月。可見人工耳蝸已經非常普及。人耳是聽覺器官,由外耳,內耳,和中耳三部分組成。
  • 北京免費為155萬例新生兒篩查耳聾基因 常見耳聾基因陽性率達4.6%
    在眾多的聽力障礙患者中,絕大多數屬於感音神經性耳聾,目前尚無特殊藥物治療。目前,新生兒期的聽力篩查和耳聾基因篩查,是防聾治聾的主要措施。有效預防和及早幹預,可以減少聽力障礙對患兒的影響。提高全民的聽力保健意識,通過預防噪音和慢性疾病、科學佩戴助聽器和植入人工耳蝸,改善成人聽力等服務,減少市民的聽力損傷。
  • 國內首例!4歲女童植入長壽命心臟起搏器,最高可用19年
    12月8日,記者從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悉,該院心臟中心李小梅教授團隊日前成功為一名4歲女童萌萌(化名)植入了3.0T抗核磁長壽命心臟永久起搏器,使用周期可達17至19年。這也是該款起搏器全國首例兒童植入病例。女童萌萌4個月大時,被診斷為三度房室傳導阻滯。
  • 傳統中醫藥有望攻克世界性難題感音神經性耳聾
    新華社濟南10月17日電(記者 侯嚴峰、婁辰)山東菏澤市康樂醫院和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的醫學專家們通過實驗證明,純中藥製劑可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哺乳類動物耳蝸毛細胞的修復和再生,並改善損害後的聽功能。此舉打破了感音神經性耳聾不可治癒的醫學論斷。
  • 五旬挖藕工重度耳聾30年 醫院減免3萬元為他恢復聽力
    宋鵬(左一)等專家利用全球最先進機器人手術顯微鏡為梁先生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近日,梁先生到醫院就診,確診為重度神經性耳聾。當醫護人員得知他家境貧困,妻子也有聽力障礙,專門減免了3萬元治療費用,並通過手術幫助他恢復聽力。50歲的梁先生家住湖北漢川,20歲時,他在一次遊泳後出現聽力下降的情況,常常感到耳後脹痛,由於家境並不寬裕,後續沒有及時進行治療,致聽力逐漸下降到和他人交流困難的程度,找工作也成為難題。10年前,梁先生成為了一名挖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