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溝通障礙?因為我們都是「盲人摸象」中的那些盲人

2021-01-07 倚龍的情感俱樂部

01

幾乎所有的爭吵、冷戰、絕交都是由不善於溝通引起的。當我們意識到說錯話時,不可挽回的壞結果已經發生了。

為什麼我們會不善於溝通,有溝通障礙呢?

首先,所謂「眼見為實」,我們都傾向於相信自己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認為自己對世界的看法都是基於真實發生的事物,是理性客觀的,別人都應該認可自己。然而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閱歷背景和價值觀,即使對於同一件事情,關注的點也不會一樣,解讀也就不一樣了。我們會極力為自己的解讀辯護,誰也不服誰,最終導致了溝通障礙。

就如同成語「盲人摸象」描述的情形:摸到大象鼻子的盲人覺得大象是一根管子,摸到大象耳朵的盲人覺得大象是一把扇子,摸到大象身體的盲人覺得大象是一面牆,摸到大象腿的盲人覺得大象是一根柱子。每個盲人都以為自己摸到的是大象的整體,是真實客觀的,因此爭論不休。而苦於溝通障礙的我們,是不是像極了這些摸象的盲人呢?

02

因此,破解溝通障礙,提高溝通技能的第一步是從自身做起,承認自己認知的局限性,有一個更包容和謙遜的心態。溝通時,相信對方的初衷是好的,並對他們認知中的世界保持一種好奇心和尊重。

我們事先要有這樣的心理建設:即使我們並不贊同對方的言行和想法,甚至不以為意,但這些言行和想法很可能在對方的認知世界中是一種信仰,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沒有權利去踐踏和粗暴地對待它們。

就好比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我們接觸到了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不同國家的文化和價值觀迥然不同,但我們依然可以很好地溝通,因為我們從一開始就有心理準備,知道我們太不一樣了,應該彼此尊重和理解。

03

我們能和講不同語言的外國人愉快地溝通,卻和講同一種語言的本國人有溝通障礙。這是因為我們有一個盲區,誤以為同一種語言代表了同一種意思,殊不知每個人對於同一個詞、同一句話,都有基於自己的不同情緒和理解在其中。

舉個例子:

一男一女在約會,男人看到女人不是很高興就問她怎麼了。女人回答說,她想讓男人對她更關心一些。男人當下就保證會對女人更關心的,女人聽了很高興。

下一次約會時,男人為了兌現更關心的承諾,給女人買了鮮花,並帶她去高檔餐廳吃飯。

幾個星期後,男人和女人發生了爭吵,女人怪男人沒有履行當初更關心自己的承諾,男人怪女人無理取鬧,明明自己之前已經表現出更關心的舉動了。

問題出在哪裡呢?出在男人和女人對「更關心」的解讀不一樣。男人的解讀是買花和去高檔餐廳吃飯,女人的解讀是每天都對她噓寒問暖。誰都沒有錯,但情侶間的誤解和衝突就這樣發生了。

04

上面這類溝通障礙其實很好解決:再多問一句,也就是向對方確認到底是什麼意思。比如女人在提出讓男人更關心她時,男人可以多問一句「多關心具體指的是什麼」,或者在送女人花之後,男人再多問一句「你喜歡這樣的多關心嗎」。

不厭其煩多問一句,再三確認對方的意圖和預期。這個方法不僅適用於情侶間的溝通,也適用於任何場合和關係的溝通。比如上司對你說「這份報告快點弄,下午給我」,聽到這樣的指令時,請務必多問一句,確認「下午」在上司心裡的具體時間,是下午兩點還是下午五點,我們可以這樣問「好的,我會儘快弄,下午下班前大概六點的樣子發給您可以嗎,還是說您想更早一點,大概幾點比較合適呢」,這樣上司就會給出他想要拿到報告的具體時間了。

只有雙方對同一個事物的理解在同一頻道上,才能確保溝通的順利進行,避免雞同鴨講,造成不必要的誤會。只要我們的意圖是好的,再三確認的行為對方並不會覺得反感,反而會覺得我們盡心盡責、穩重周到。

05

我們改變不了別人的溝通技巧,唯一能做的是提升自身的溝通技巧。而提升溝通技巧、避免溝通障礙的關鍵就是要認識到:對同一件事情,哪怕是同一個詞,不同的人會根據自己的經歷背景和價值觀,給出完全不同的解讀。

我們要主動去包容和尊重對方的認知和觀念,並且在溝通時通過多問一句、再三確認雙方是不是在同一個頻道上。這樣做,也能使我們變得更加善解人意,贏得對方的好感和信任。

相關焦點

  • 盲人摸象—我們都是盲人,我們都是大象!
    記得應該是小學課文《盲人摸象》,小時候上這篇課文的時候,只覺得盲人連象都看不清楚,也是挺可憐的,我們正常有眼睛的人是很幸運的。在人與人溝通過程中,由於每個人對別人的認識也都是不完整的,而通常看別人帶有預設的偏見,同樣你在被別人看待的過程中,也會被別人預設的偏見所影響。
  • 「盲人摸象」故事的真相如何?完全不是我們所想的
    閱讀經典,我們會發現這其實是一種誤解。「盲人摸象」的故事現存比較完整的記載最早見於三國吳支謙譯《佛說義足經》卷上、《鏡面王經》第五和吳康僧會譯《六度集經》卷八《鏡面王經》,今天我們所看到的「盲人摸象」故事的主幹情節和基本框架在那時就已經確定:眾盲人摸象,各持偏見,相執不下,令明眼人捧腹。但民間流傳的通俗版本與最初的經典版本在具體情節上卻大不相同。
  • 國全學說|你絕對沒聽過的盲人摸象現象!
    盲人摸象說(一)大家聽過成語故事「盲人摸象」吧?我們來看一看,讀經像不像盲人摸象?話說,有一群盲人,從來沒有見過大象。有一天,聽說來了一隻大象,於是,盲人們強烈要求,一定要見識一下。於是,大象的主人允許他們上去摸一下大象。
  • 盲人摸象說教育,丁俊暉和菲爾普斯的教育方式,我們曾經犯錯過
    我相信大家對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這個故事的主要講的是從前,有四個盲人他們都很想知道大象的是什麼樣子,可是他們看不見,只能用手摸。甲:摸著大象的耳朵,他就說,大象是一把大蒲扇。乙:摸著大象的牙齒,高興地說到,大象是一個又大,又粗,又光滑的蘿蔔。丙:摸著大象的腿,大聲地叫起來,大象明明是一根大柱子。
  • 中班語言教案:盲人摸象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中班語言教案:盲人摸象   活動目標:   1.知道成語「盲人摸象」,理解故事內容,能用自己的語言講述故事。
  • 《盲人摸象》:你心中的大象又是什麼模樣?
    當有人看問題片面的時候,我們總是會忍不住嘲笑一句「盲人摸象」。但「盲人摸象」這個成語背後的故事大家了解嗎?《盲人摸象》 6cm×8.5cm 1997年1998年獲「第七屆全國藏書票大展」金獎這個民間故事家喻戶曉。
  • 還在「盲人摸象」?有多大的眼界 就有多大的世界
    從前,有四個盲人特別想知道大象長什麼樣子,他們看不見,就只能用手去摸。一個胖胖的盲人說,「大象就像一個又大、又粗、又光滑的大蘿蔔。」一個高個子的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耳朵說,「不對不對,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一個矮個子的盲人只摸到了大象的腿,就很激動地說,「你們瞎說,大象就是根大柱子!」
  • 父母和孩子為什麼有溝通障礙?
    怎麼會溝通不了呢?父母和孩子為什麼有溝通障礙?文 | 寂靜法師節選 | 《讓孩子成才的秘密》●●●父母和孩子的溝通障礙問題,我給大家講兩個故事就可以了。你們見過兔子跟雞溝通沒有?見過牛和羊溝通沒有?我沒見過。我們發現,雞跟雞溝通,鴨跟鴨溝通,雞和鴨沒法溝通。大家見過燕子和麻雀在一起說話沒有?
  • 盲人造句和解釋_盲人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盲人(máng rén)。近義詞有:瞽者,瞎子。失去視力的人。俗稱瞎子。也喻胡塗、不明事理的人。[孫犁《答吳泰昌問》:「但是那篇小說題目我忘記了,內容記得是寫一家盲人的不幸。」]盲人參考例句:1、在經濟學觀念問題上,我們仍是盲人摸象。
  • 《推拿》盲人中的世界,黑暗中展現的生命,大千世界我們都一樣
    即遍是盲人或是健全人,我們都一樣。就像《推拿》電影中的推拿中心的盲人們一樣,就像生活在大都市的我們一樣。生活面臨著艱難與困惑,我們掙扎過,努力過,放棄過,茫然過,但是卻依舊朝著生活的遠方一步步前進。看過電影後我們不禁感嘆導演的獨到之處,他善於運用各種鏡頭的捕捉,善於用鏡頭來掩蓋眼神上的感情。利用虛實鏡頭來表達盲人世界與健全人世界的不同,我們看的真切,也體會的真切。
  • 盲人摸象看微信,沒人看明白!
    盲人摸象佛教經典著作《大般涅盤經》絕大多數人不知道,但裡面有個故事大家都聽過,「盲人摸象」。東哥今天要用盲人摸象,這個成語來比喻當下大多數人對微信的看法!盲人摸象大概的故事是:從前,有四個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麼樣子,可他們看不見,只好用手摸。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齒。他就說:「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個又大、又粗、又光滑的大蘿蔔。」
  • 騰訊、百度、美團們關愛盲人背後,是網際網路無障礙建設
    青島市盲人協會的老年視障群體也在國際盲人節來臨之際收到了這份禮物,無論是收聽他們喜愛的音樂還是詢問天氣控制家電,現在都能直接用簡單的語言與小度智能音箱溝通完成。比起手指在屏幕點擊的操作,美團認為語音更加直接自然,未來會有美團火車票、美團打車等服務實現語音交互。2019年夏天,美團還上線了盲人版商戶通產品,幫助超2000家盲人按摩商戶免費使用線上營銷服務。
  • 盲人摸象的故事,暴露了人性最大的弱點
    我們都聽過盲人摸象的故事。從前,有四個盲人都自詡為是聰明人,某天有人牽過來一頭大象,四個盲人很高興:以前只能想像大象的樣子,這下終於可以摸到大象的真實形狀了。長得高大的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身體;長得矮的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腳;另外兩個盲人一個摸到了大象的鼻子,一個摸到了大象的牙齒。
  • 幼兒|遊戲 《盲人摸象》教師資格證真題
    二、考題解析    遊戲:《盲人摸象》    【要求作答指導】    你覺得這個遊戲什麼地方比較難?    《盲人摸象》這個遊戲比較難的地方在於幼兒能夠在遊戲中通過手的觸摸來清楚地辨別小朋友,這需要盲人小朋友對其班級小朋友的特徵細緻的了解,由於幼兒的觀察力和認知發展水平還未達到成熟,辨別能力還需要教師的言語引導,所以遊戲前和遊戲中教師都應該及時給予幼兒正確的引導和幫助,讓其在遊戲前通過教師的指導去仔細的觀察小夥胖,為幼兒的遊戲做充足的準備,在遊戲中也可以對辨別和觀察較為薄弱的幼兒給予一些語言提示
  • 臣民們信仰旁門左道,國王借盲人摸象的道理,教育臣民們舍邪歸正
    提起神話故事,小編相信大家一定都不會有什麼陌生的感覺,其實我們平常的生活中所接觸到的神話故事還有民間的傳說的英雄故事都是我國藝術成就上非常珍貴的財富,著些對後人們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從遠古走到今天,歷史悠久豐富的中國文化孕育了許許多多的傳說故事,這些故事就像是在散落在歷史長河當中的一顆顆珍珠,閃耀著美麗的光澤。
  • 溝通的障礙有這幾個?如何建立有效的溝通橋梁
    上一篇文章,小編講解了溝通的基本過程,言語溝通和非言語溝通。今天,小編就來說說溝通中的常見障礙以及如何建立溝通的橋梁。人際交往中,我們的溝通很少會想我們預想的那樣順利。常規性的或者中性的信息是最容易交流的。
  • 盲人摸象哲理對當今現實的啟迪/由寓言故事引發的人生哲理思考
    有盲人摸象的歷史典故,它是一個充滿哲理的寓言故事,他告訴我們的是,怎樣了解、觀察、認識和把握事物的一個基本哲理。對幾位盲人本身來說,由於其生理上的缺陷,他們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上摸象,得出帶有局部性的認識和結論,按常理來說應當無從指責。
  • 如何理解成語故事:盲人摸象?
    近義詞:管中窺豹、坐井觀天反義詞:洞察一切、仰視觀察典故: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叫印度的國家,有一位國王,他心地善良,很樂意幫助別人。有一次幾個盲人互相攙扶著來到王宮,求見國王,國王問他們:「有什麼事情我可以幫你們嗎?」
  • 中國的盲道上為什麼看不見盲人?
    蔡聰:為什麼要修盲道呢?最簡單的想法就是,盲人就應該走在盲道上。但是大家仔細觀察,盲道它通向何方, 沒人知道。試想一下我們大街上沒有任何的路牌標識, 這馬路對我來說有什麼用啊?現在盲道倒是修得也挺好,你要順著盲道走呢,你總歸能走到一個地方,但是你永遠不知道你會走到什麼地方。
  • 中國有1400萬盲人,為什麼街上卻看不見一個?
    按照這個勢頭,目前的盲人,估計可能超過1300萬,也就是,每一百個人裡面,就有一個盲人。  為什麼這麼多的盲人,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卻很少見到呢?假大空的話今天不講,今天說說,盲道。  2015年年中,我發現了一條熱門的帖子「北京盲道,為何成為盲人尋死之道」,初讀以為又是譁眾取寵,點進去卻觸目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