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民主黨初選戰況激烈,儘管大量重量級候選人表現不盡如人意,一匹「黑馬」卻在擁擠的人群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民調中穩步上升,這匹「黑馬」就是印第安納州小城南本德的市長皮特·布第傑。
與眾多擁有輝煌履歷的重量級候選人不同,布第傑的履歷完全算不上出色,儘管畢業於哈佛大學、曾獲得」羅德學者「獎學金,但他的政壇經驗相當單薄——南本德市不過是一個擁有十萬人的小城,在美國城市中完全排不上號,他曾經試圖競選印第安納州財政部長和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但都以失敗而告終。但因為民主黨候選人中領先的幾位都已經年過七十,年僅37歲的布第傑給民主黨選民帶來了一絲新鮮感。他在辯論中表現出色,意識形態上比起沃倫和桑德斯更加溫和,給人留下了務實的形象。另外,因為拜登表現不佳,不少民主黨的金主都對布第傑產生的興趣,認為他有潛力接替拜登,成為民主黨中間路線的領軍人物。
在最近一段時間來,布第傑的人氣急劇上升,他的民調數字在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內翻番,從5%暴漲到12%,甩開了其它第二陣營的候選人,擠入了民主黨第一陣營,緊追拜登、沃倫、桑德斯三人。而在首先舉行初選的愛荷華和新罕布夏州,布第傑表現更是出色,在最近幾項民調中,他在這兩個州的支持率都位居第一和第二,如果他能在這兩個州先聲奪人的話,就有望在接下來的選舉中繼續攻城拔寨,從而獲得民主黨提名。
然而,隨著布第傑的崛起,對他的質疑聲也開始越來越多,這讓他陷入了參選以來的最大危機之中,而批評者關注的焦點,是他曾經在知名諮詢公司麥肯錫的工作經歷。
麥肯錫是全球最知名的管理諮詢公司,這一工作曾經是一份相當光鮮的工作,即便是哈佛畢業生,能夠進入麥肯錫也是一件相當值得驕傲的事。然而近年來麥肯錫卻頻繁爆出醜聞,該公司參與的不少項目被人質疑存在道德問題,就在最近一周,美國調查報導媒體機構ProPublica剛剛發布了針對麥肯錫的調查報導,指出麥肯錫在美國」移民危機「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報導指出,麥肯錫曾經向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建議削減被關押非法移民的夥食和醫療保障,這一建議讓不少移民和海關執法局的官員都覺得良心不安。
儘管在此事爆發後布第傑團隊第一時間就表態自己和這一項目沒有任何關係,也譴責這一做法非常不妥,但仍然有不少人對他的表態不滿意。令人起疑的是,布第傑至今沒有公開他在麥肯錫工作的具體內容,其理由是因為有保密協議存在,所以他沒有辦法公開。布第傑團隊表示,他們正在與麥肯錫方面協商,試圖接觸這項保密協議,但對方目前還沒有同意。
布第傑在2007年到2010年三年間在麥肯錫工作,競選團隊表示,他在離任後多次批評麥肯錫,他在最近接受CNN採訪時曾經表示麥肯錫近年來做出了很多」糟糕的選擇「,他還表示麥肯錫與移民和海關執法局的合作「令人作嘔」。
如今布第傑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必然也要接受更多人的質疑。《紐約時報》評論委員會發表社評,要求他向選民「更全面地描述他在公司的時間」,評論中表示,他在這一問題上保持沉默站不住腳。老牌媒體《大西洋月刊》的專欄作家德裡克·湯普森也表示,布第傑應該直接撕毀保密協議,單方面公開他在麥肯錫的工作內容。
2016年,希拉蕊就曾經拒絕公開在高盛演講的內容而飽受質疑,而布第傑這一次也陷入了類似的危機,如果布第傑不能遲早公開他在麥肯錫從事工作內容,這有可能成為他最大的包袱。
除此以外,布第傑與民主黨大金主的關係也可能在競選中給他帶來負面影響,民主黨左翼候選人沃倫和桑德斯都表示拒絕大金主的支持,主要依賴普通選民的小額捐款,而拜登一方儘管也需要依賴大金主的捐款,但他通常都會允許媒體參加私人籌款活動。而布第傑採取的方法則更加傳統,他仍然多次舉辦閉門籌款活動,向民主黨大金主們籌款。這樣的做法讓他成為了金主們的最愛,但對於普通民眾來說,這卻是「不接地氣」甚至腐敗的表現。而隨著布第傑收到的關注越來越多,人們對他這方面的質疑也更加頻繁,如果他不能儘快找到解決方案,那麼這匹「黑馬」就很難走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