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瓶白琉璃,色若秋水寒。隔瓶見舍利,圓轉如金丹。——白居易《遊悟真寺詩》
喜歡佛學的朋友一定對舍利子非常感興趣。因為佛家盛傳,只有那些得道高僧修為達到一定境界後,他們圓寂後才會留下舍利子。舍利子也不是只有一種,它有很多不同顏色。不同顏色的舍利子是由人身體不同部位經過高溫產生,比如由頭髮產生的黑舍利子,骨骼產生的白舍利子,肌肉產生的紅舍利子,大腦產生的琥珀舍利子。引言中,白居易遊玩悟真寺所見到的舍利子,應該是琥珀色一種,由得道高僧的大腦產生。
傳說,二〇一七年八月十三日晚上,福建泉州開元寺傳淨長老圓寂後,荼毗圓滿出現舍利子。時隔一年,寺院的主持選址石亭寺建舍利塔,將長老的舍利子和靈骨一起入塔供奉。由此可見,傳淨長老的道行和境界非常高。
舍利子是如何形成
按照佛家的解釋,舍利子是多重功德共同左右下形成。比如「六波羅蜜」和「戒定慧」,很多佛門大師都堅信,舍利子與人的修行有很大關係,往往取決於人「戒定慧」的道力,也是人心修煉成佛的象徵,與道家所說悟道成「仙」一個道理。
既然舍利子與人的修行功德密不可分,那麼佛家對舍利子的尊重,其實是對舍利子本人功德境界的肯定,絕不是追求舍利子的「神奇」色彩。至於舍利子是如何形成,很久以來沒有答案。
猜測一素食礦物質結晶
普遍的觀念都以為,舍利子的形成與佛家的飲食習慣有關。因為他們長期奉行素食主義,體內有很多礦物質和纖維素累積,經過人的消化道代謝,體內容易產生碳酸鹽和磷酸鹽,久而久之形成結晶留存在人的體內。
那麼問題來了,絕大多數人都吃素食,為什麼出現舍利子的概率非常低。
猜測二人體結石
另一種說法是,舍利子是人體內的結石產生。結石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分為膽結石、腎結石、膀胱結石。膽結石的成分是膽固醇、膽紅素和碳酸鈣;腎結石和膀胱結石主要以草酸鈣、磷酸鈣、尿酸和礦物鹽。無論是哪種結石,都含有鈣元素。有化學常識的網友都知道,鈣在高溫下會變成粉末狀。
結石病人都有所體會,少量粉末狀的結石聚集體內時,都會造成無法忍受的疼痛,有的人可能疼暈過去,那麼大一塊結石留在體內,常人肯定難以忍受。何況結石作為一種普遍的疾病,很多患者過世火葬,都沒有發現有任何「舍利子」出現。
真正的舍利是這樣形成
科學家早已對此有過研究,他們通過選取骨骼樣本進行高溫加熱,從常溫一直加熱到1600攝氏度。科學家發現,加熱的過程中,骨骼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大致有5個階段.
200攝氏度時,骨骼逐漸燃燒變形。
400攝氏度時,骨骼開始重新組合。
600攝氏度時,骨骼的晶體開始顯現,出現多種形狀的小晶體,比如圓形、多邊形、三角形等。
1200攝氏度時,晶體開始重新凝結在一起,體積也在逐漸變大。
1600攝氏度時,晶體聚合在一起成為晶體球,也就是所謂「舍利子」。
科學家通過對比人工合成的舍利子,化學結構和成分完全一致,都是磷酸鹽、矽酸鹽、碳酸鈣以及氧化鐵、二氧化鈦等無機物。
早在2007年時,已經有專家將人工合成舍利子的方法申請專利。所以,市面上很多所謂「舍利子」大多是人工合成製品,與自然獲得的「舍利子」相差甚遠。
舍利子有何功效
位於西安有座著名的大雁塔,裡面存放著佛家大量的「稀世珍寶」。鎮塔之寶是,玄奘法師取經時,從天竺國帶回東土的舍利子。史書記載,大雁塔內的舍利子是釋迦牟尼佛的舍利,所有屬於無價之寶。
有人說,舍利子是佛家的法器聖物。擁有舍利子的人,可以做到趨吉避兇,保護自己的效果。也有人說,手持舍利子修行的人會取得功過加倍的效果,修行一日短則能抵數日,多則能抵百千日。
實際上,無論是眾生芸芸有何說辭,「舍利子」之所以如此命名,完全是取自「舍己利人」的佛家大義。佛家認為,一個人最高的修為是從「本我」到「超我」再到「無我」的境界,這才是「舍利子」最高的哲學思考和人生意義。它留給後人的不僅僅是一塊珍貴的「石頭」,而是將佛家奧義凝結在「石頭」,睹物思人,見賢思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