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曾祺:以日常說話的態度寫小說
汪曾祺:以日常說話的態度寫小說光明日報 作者:王彬彬 2020-09-24 艾青、沈從文、孫犁,當然還有汪曾祺,他們的語言魅力,很大程度上來自人民群眾的表達方式
-
劍起風雲-玄幻小說推薦
--《劍起風雲》沐瀟三生 著的玄幻小說。最近一直在追。現在已經更新到1700多章。很喜歡作者的寫作風格。把故事寫得這麼扣人心弦。作者的筆名是和小說都是相關聯的。小說的主人公是顧恒生。到後半部分以九先生的身份出現比較多。小說開頭雖然有一些重生的描寫,但是看到後半部分的時候,就會發現這是作者的伏筆的亮點。
-
《誅仙》作者蕭鼎:寫網絡小說是為了發洩
原標題:《誅仙》作者蕭鼎:寫網絡小說是為了發洩 寫網絡小說是為了發洩 寫網絡小說,大概是十多年前,當時網絡剛出來幾年,網絡文學也才萌芽。寫東西其實就是因為無聊,隨意看完了網上一些作品,就自己也寫點東西發到網上。當時只是興趣,沒想過賺錢。 畢業時我也去找過工作,不過當時挺難的,落魄得很,前途一片灰暗,單從職場上來說,我應該不是一名成功者。
-
「徹底的遊戲態度 致命的嚴肅關懷」——文學腹語師菲利普·羅斯...
二、徹底的遊戲態度,致命的嚴肅關懷1974年羅斯在接受同為作家的卡羅爾·歐茨的採訪(時),歐茨問到他在作品中如何處理喜劇的喧鬧性和從詹姆斯那裡繼承的嚴肅性的關係,羅斯的表達極具個性,他答到「徹底的遊戲態度和致命的嚴肅關懷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同樣也友好地對待致命的遊戲態度,遊戲的遊戲態度,嚴肅的遊戲態度,嚴肅的嚴肅關懷,徹底的徹底性。
-
白壽彝論通俗史學:通俗不是粗俗,不是淺薄
寫通俗讀物,是一件很細緻的工作,既要能反映出一定歷史時代的科學水平,又要在文字表述上能夠準確、生動。在這個意義上說,寫通俗讀物比寫專門的文章還要難,絕不可輕看。」在此,白先生一方面糾正了史學界有關通俗史學的錯誤觀念,明確指出不能將通俗與粗俗、淺薄等同起來,從事通俗史學工作是一項艱苦的工作,只有深入才能淺出;另一方面也對通俗史學進行了定位:科學性與通俗性的統一。
-
公眾史學:解決史學的公眾本位問題 發展史學
公眾史學:解決史學的公眾本位問題 發展史學 2016年02月22日 08:14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錢茂偉 字號 內容摘要:推動史學普及,使史學走向公眾,一直是史學界思考的問題。
-
【試題探研】甲申政變
甲申政變:1884年朝鮮開化派發動的武裝政變。是年為農曆甲申年,故名。主要領導人為金玉均、洪英植等。
-
一名小說作者對寫文章的觀點(淺談如何寫文章)
當然,我寫文章並不是一開始就能寫的,而是自己有著寫小說的底子。今年過年的時候,由於生活所迫以及囊中羞澀,於是在網絡上發表了一部長篇網絡小說,並連載至今,每個月平均下來也有著五六百的收入,還算是不錯(佛系更新了解一下)。
-
小說人稱-如何用好寫小說的人稱
第一人稱小說創作優劣詳解第一人稱很多新作者都會寫,但是寫個三五十萬字,發現寫起來很吃力,問問寫小說的前輩們,他們都說,別寫第一人稱的小說,為什麼呢? 我曾經也寫過一本近30萬字的第一人稱小說,這是我第一本出版的書,《靈幻奇俠》。
-
90後寫網絡小說月入過萬,新手作者如何靠寫小說賺錢?
你寫的是男頻還是女頻,寫的是玄幻還是言情等等。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打開一個小說網站,看看你要寫的那類小說在該網站的首頁推薦情況。如果推薦的多,就證明這類小說在這個網站吃得開,如果很少,那就換網站。大的網站和小的網站各有各的優勢。大網站,收益政策更為全面,用戶流量更大,當然,作者也更多,競爭更為激烈,新手作者難出頭。
-
陳平原丨現代大學與小說史學 ——關於《中國小說史略》
討論現代大學與小說史學這個話題,我想圍繞魯迅(1881—1936)的《中國小說史略》來展開。
-
小說寫作:很想寫小說,但閱歷不夠怎麼辦?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想明白幾件事:1.創作小說,需要的閱歷是什麼?2.我們常說的寫小說需要積累,這個積累的過程到底是怎麼樣的?3.我們常說太年輕的作者,因為缺乏閱歷寫不出太深刻的稿子,這句話到底對不對?一、創作小說,需要的閱歷,並不是指創作小說需要的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這個「閱歷」所指的更偏重於「人生閱歷」。
-
甲申年是哪一年,甲申年生泉中水命?
提問:甲申年是哪一年? 回答:甲申年是1944年、2004年。 在六十甲子當中,10個天幹,12個地支。最近的是2004年,每60年一循環。 木猴(甲申——1944、2004年出生) 性格好動的木猴,有同情心,喜歡幫助朋友,做事講原則,有明確的時間觀念。 在工作上責任心重,會盡力完成每項工作,只是有時欠缺自信,需要朋友的鼓勵和支持。
-
推理小說,一個嚴肅的異類?
不過,大概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偵探與推理小說作為龐大的分類,卻一直被嚴肅的文學界排除在門外。文學評論家愛德蒙·威爾遜曾在讀完多蘿西·賽耶斯的推理小說後,專門寫了一篇文章《誰在乎誰殺了羅傑·阿克羅伊德?》,聲稱這是他在各個領域讀到的最愚蠢的作品。
-
幾部主角用劍的小說推薦,其中一部新作力壓劍來!
很多玄幻小說現在都不怎麼用兵器,那用劍的主角更是少了,像現在的無敵流小說,主角根本什麼都不用就能無敵,還有忘語寫的《凡人修仙傳》根本就什麼都會,更是不存在主角對劍情有獨鍾了。但是有一個作者就非常喜歡寫與劍有關的人物那就是烽火戲諸侯。
-
通俗小說典範,《基督山伯爵》作者大仲馬十句名言,寫得真經典
《基督山伯爵》和《三個火槍手》在我國的影響太大了,作者大仲馬家喻戶曉,被後世稱為「通俗小說之王」,是法國19世紀著名浪漫主義作家。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大仲馬筆下的文字,感受浪漫主義色彩的魅力。記得上中學的時候,通篇看過第一部外國長篇小說就是《基督山伯爵》,真的被書中的故事情節觸動,多次感動的落淚。
-
強推這本很甜的穿越小說,作者很會寫感情戲,刷很多遍也不會膩!
強推這本很甜的穿越小說,作者很會寫感情戲,刷很多遍也不會膩!霧矢翊是我一直以來比較喜歡的作者之一,因為我感覺他的風格多變,大部分的類型小說他都可以駕馭,校園、愛情、星際、現代甚至同人小說都可以順手拈來。我看的她第一本小說,是穿越文,名字叫做《重生之妻力無窮》。
-
通俗史學視角下的歷史學 ——淺談李開元《秦謎》兼論歷史學通俗普及的意義
在我們的這個時代,當一位大學歷史系新生第一次踏入課堂去學習史學概論課的時候,老師總會很嚴肅的告訴你,歷史學應當是一門嚴肅的學科,歷史是一門求真的科學。當然,在學術領域,關於歷史學是否是科學,是否能做到求真,或許有著各種各樣的看法,但對於歷史是一門嚴肅且嚴謹的學科,我想每一位從事史學研究與教學工作的學者老師都不會對此產生質疑。
-
作者已死:王小波小說的闡釋語境
寫了好幾年「王小波」,就不再想繼續寫了。把論文《緒言》中的一部分拿出來,算是紀念吧。羅蘭·巴特說:作者已死。這句話投射在王小波身上,則以字面上的具象事實偷換了觀念上的抽象意義,變成了一個有趣的悖論。王小波的小說研究正是建立在這個悖論的基礎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