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在宋詞的歷史上是一個跨不過去的名家,是一名無法被忘記的女詞人。她的詞的婉約清麗,時而又奔放自如,時而又憂傷無奈,寫盡人間春色,又盡吐世間萬象。
李清照在南渡後,丈夫離世而去,她一個弱女子,在廣大的江南腹地流浪,飽受流離之苦,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的等待也已變成了過往,那應是綠肥紅瘦的記憶,讓人不堪回首。
秋風再起,天氣轉涼,悽涼而冷戚,時令已近重陽,想起舊時家鄉,李清照在秋風中寫一首詞,寫盡生離死別,無奈又孤獨,憂傷心碎。
《行香子》宋李清照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薄衣初試,綠蟻新嘗,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黃昏院落,悽悽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那堪永夜,明月空床。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
上闋:時光匆匆,天氣變化迅速,轉眼已是秋日風光,秋天裡,人們的心情也漸漸變得悲傷起來,細細察看著風中的黃色菊花,重陽節快到了。
試穿一件粗糙的衣服,為禦寒涼,又品嘗了新釀成的綠蟻酒,秋風乍起,秋雨淅瀝,天氣就這樣涼下去。讓人心裡為之一緊呢。
自古逢秋悲寂寥,這是很多文人的共有的心痛。李清照沒有勉強自己像劉夢得一樣寫出我言秋日勝春朝的句子來,只是順應,只是抒寫著,她自己獨有的哀愁。那愁態就是秋日黃花憔悴損積的樣子,就是冷冷清清的孤獨感。
下闋:直到黃昏時刻,院落靜寂,只感覺冷冷清清,悽悽慘慘,酒醒過後,如煙往事瞬間湧上心頭,像一經歷了一場徹骨寒涼的秋雨,正所謂誰人才識愁滋味呢。
只有孤獨最感傷。漫漫長夜裡,明月高懸在這空床之上。一個且聽著遠處的搗衣聲,以及稀微的蛩鳴聲,還有漫長的漏聲。
在時間的面前,我們總是無奈著,有時,我們希望它能匆匆過去,有時,我們又希望它能止步不前。一切美好的,我們總感覺時間匆匆,又太無情,一切讓人傷感的,我們卻又感覺時間漫漫。
一代詞宗李清照就在那個歷史的時空中,在一個秋雨之夜獨守空床,聽那更漏,倍感悽楚,寫下了這首孤獨之詞。她的筆墨是傷情的,她的人生是不幸的,她的感覺卻是永遠敏感著,她的詞讀來讓人心碎。
讀李易安詞,感受人間況味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