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您六十四歲那年遇到什麼坎了嗎?」
「哎呀,我的天吶,我連門都不敢出。六十四那年,我就是在家裡待著,都怕房塌了!我老婆說要我少出門、少坐車、別坐船,別坐飛機。那一年我老老實實都在家裡待著了」。
郭寶昌在接受許戈輝採訪時,說起過去的一件趣事。在他年少時有人指點他,告訴他六十四時有大坎過不去。不過臨了又告訴他,人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
如果那個指點他的人有一條說的不對,郭寶昌也會認為對方胡說八道,根本不會在意。只是四五十年過去了,沒有一條不準的。所以他自己也上了心。六十四那年就在家裡休息了一整年,什麼也沒做。
我十二三歲的時候,也在村裡圍觀過別人指點一個伯伯的事情。那時還小,聽不懂大人的談話內容,也不往心裡去記什麼。只有最後這句話,聽得明白,也記得住。「哎呀!怎麼推,你也過不了六十這個坎呀。」
直到這個伯伯意外去世了,我與我媽媽閒聊時提起這位伯伯,才突然想起那年那個人指點這位伯伯的情形。我媽聽了我的敘述,也十分驚訝。
從媽媽口裡,我才知道這位伯伯那年正好周歲五十九不到,過了年虛歲剛六十,結果那年正月裡他就遇到了意外。
那個伯伯那兩年很不順。兩年就連續遇見兩個騙子,積蓄被騙的一分不剩還欠下了債。好不容易砸鍋賣鐵,變賣家產才還清了外債。就是過年前的臘月裡,這個伯伯和他兒子父子倆還各自遇到一個碰瓷的無賴。
看來那個伯伯也感覺不對勁。他前一年就哪裡也不去,還把大門都改了方向。而且他與人為善,唾面自乾,絕不與人爭執。結果因為他兒子偶然遇到了一些摩擦,這個伯伯卻在奔忙中因意外去世了。他兒子倒是虛驚一場,毫髮無傷。
當人處於低潮期時,當人處於一些重大關口時,一定不要輕舉妄動。這個時候要收縮,要潛藏,最忌心浮氣躁,亂做決策。
最好的應對,就是閉門修養,杜絕交遊。就像郭寶昌老師那樣。因為什麼事,也要有個由頭。你事情越少,激發矛盾的機會也越小。
真的,人要背的時候,你是幹什麼錯什麼,越努力越糟糕。不如沉默深潛,積蓄力量,等待將來。
這時最忌諱的一些事情,就是隨意更換工作,輕易參與一些投資。以及與人摩擦糾纏,或者參與別人的矛盾摩擦。這種情形下,再不起眼的一個小事,都可能捅出一個天大的窟窿來。再謀劃周詳十拿九穩的事,都能陰差陽錯之中,轉變到最糟糕的局面。
而且不僅自己個人要收縮,親近的人也要提醒他們收縮。否則就像我那個伯伯。如果不是他不知情的兒子沉不住氣,他現在還應該好著呢。
郭寶昌與我那位伯伯所採用的應對,其實是北方民間很流行的一種辦法。我們這裡稱為「閉門」。就是在百事不順的時候,停止一切活動一段時間,在家修身養性。這是一種蟄伏避禍的方法。
郭寶昌來的徹底,家人也支持,所以他就平安。我那個伯伯沒有那個條件,但他的忍辱卻做到了位,本來也該是平安的。可惜沒有得到家人的配合,所以最後功虧一簣了。
不要小看民間的這些土辦法,細細品味,卻是正合大道。比如《易經.遁》裡就說過,「君子好遁,小人否也」。
什麼意思?人到了該退的時候就一定要退,到了該躲的時候一定要躲。這是君子之道。而小人貪圖眼前的利益,從來不捨得退步。當他發現事不能為,想要退卻的時候,已經無路可退了。
又比如《易經.乾》裡也說,「潛龍勿用」。
什麼意思?哪怕你真是條龍,形勢不利的時候,該潛藏就得潛藏,該收縮就得收縮。暗地裡積蓄力量,終有一天你能「飛龍在天」。反之必然是「羸豕踟躅」。即自己就像一頭瘦弱的豬,被人捕獲系縛。急得團團轉,還是不情願地被人拖回來了。當然難逃成為別人口中之食的結局了。
人生處於低谷或關口時,收縮與潛藏,或許就是最好的應對。我實在想不出比這更好更優的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