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於人生自尊水平低谷階段的當代大學生們,如何破局?

2020-12-13 澎湃新聞

原創 習習 華東師大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 收錄於話題#近期科普30個

本文共3201字,建議閱讀時間7分鐘

@蟲二一

作者/習習

文編/驚蟄

美編/Ma er

��

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小丘正在發展心理學課堂上昏昏欲睡,突然,老師展示的一張圖片立刻讓他醒了過來。(或許下一期我們可以用文字告訴你,為什麼我們更喜歡圖片和視頻。)

那麼這張圖片究竟是何物?噹噹!就是它啦!

這是一份包含了全球三十餘萬人的數據研究結果。橫軸為年齡階段,縱軸為自尊水平。可以看出, 從9-12歲開始到成年初期,個體自尊水平顯著降低,18-22歲為最低谷;而且,男性自尊水平在大部分的人生階段中都顯著高於女性(不會吧不會吧,是因為最近常說的男生迷之自信嗎?)。

小丘感到甚是迷惑,為什麼我們掙脫了高考苦海,開啟豐富精彩的大學生活後,反而自尊水平卻一再降低呢?百思不得其解之下,他看到一則大一學生期末周墜樓的新聞。他細細回想,發現自己現在似乎確實比大一時心理狀態更好一些。

有研究表明,在本科大學生群體中,也就是18-22歲左右的年齡階段,高年級大學生的自尊水平要相對高於低年級同學,這可能是因為剛剛進入大學時,學生的自我定位尚不清晰、理想與現實差距較大;在各個方面還不能很好地適應等。小丘大一剛入校時,深切體會到了大學與高中有著完全不同的授課、學習和考核方式。第一次高數期中考試中,他深受打擊,後來才漸漸習慣了大學的自主學習模式。同時,大學階段的課餘選擇也更加豐富多樣,學生部門、志願活動、社團組織等等,此類活動與學習的平衡可能也是一大挑戰。當然啦,進入高年級後,小丘慢慢適應了大學的學習和生活,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目標,心理狀態逐漸變好了。

@蟲二一

■■■

這時,下課鈴聲將小丘拉回了現實。他轉轉腦袋,活動活動脖子,用眼睛的餘光瞥了瞥四周的同學。只見國家級獎學金獲得者小A,正在飛速敲打電腦鍵盤,整理上半節課的筆記;去年參與創業大賽就獲得市級獎項的小B,正與隊友熱烈地討論新一屆創業大賽的事宜;號稱「磕鹽」達人的小C,正在講臺上向老師請教科研項目後續可以如何改進;院系理心部部長小D,正與幾個副部長商量本月部門活動的安排……

小丘回想起自己,再努力學習也只能勉強獲得三等獎學金、創業項目立項失敗、科研更不用提,在部門吃苦耐勞當了一年工具人之後競選部長失敗。他頓時覺得自己幹啥啥不行,自卑和失落感油然而生。他轉念一想,這難道也是大學生自尊水平較低的原因之一嗎?

不同於中學階段較為單一的「學習成績比較」,大學的社會比較更加複雜。社會比較(social comparison),是自我評價和自我認識的重要來源。Festinger提出,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定義自己的社會特徵(能力、智力等),往往不是根據純粹客觀的標準來定義,而是在比較性的環境中獲得意義的,這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心理現象。在一個特定的品質上與比自己強的人比較,稱為上行社會比較,這可能對自尊產生負面影響。例如,小丘在學習成績方面與國家級獎學金獲得者小A比較;在創業和科研方面與成果頗豐的小B、小C比較;在學生活動參與方面與理心部部長小D比較……在每個特定領域,他看到的都是最優秀的同學,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他就自然很可能會產生心理不適,自尊受挫了。

想了一陣子,小丘發現,其實自己也有不是一無是處。比如,他很善於觀察生活中的心理現象,愛思考,或許自己能做好心理科普,幫助到更多同學,也是很了不起的!

在小丘的思考(神遊)中,下半節課竟也很快就結束了。小丘走出教學樓,回想這張圖片還有什麼值得注意的地方。他發現,女性自尊水平在畢生發展階段中幾乎都要低於男性,為什麼呢?感覺這種現象還是有些奇怪。小丘想到,自己項目組被告知立項未通過的那幾天,他找了同學打籃球,一場運動後又快樂滿滿了;而同組的女生一直怪自己答辯時表現得不好,鬱鬱寡歡了好幾天。這種差異會影響自尊水平嗎?

隨後小丘查了查資料,發現有研究表明,抑鬱人群中女性人數是男性的兩倍。抑鬱是一種消極的心境,對自我形成一種負性的評價,它的認知傾向與低自尊十分相似。其可能原因就是,女性在面臨一些問題時,反應風格偏向於思考和回味,傾向於過度集中於自己的問題上,從而增加了對抑鬱的易感性。而男性則可能試圖通過集中注意於其他事情,或投入體育運動來積極分散情緒。

當然,男女性自尊水平差異的原因是非常複雜的,似乎學界目前還沒有非常明確的定論,仍然需要進一步研究。

@蟲二一

■■■

小丘讀完資料,合上電腦,慨嘆萬千:所以,正處於人生自尊水平最低谷階段的當代大學生們該怎麼辦呢?他想到不久就要考試了,自己還沒複習,還有兩個課堂報告需要準備,心中橫生煩躁。

面對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大學生可能容易出現喪失信心、自我否定的情況,從而自我評價變低、自尊感變弱。為了避免壓力擾亂生活,我們需要學會一些應對壓力的方法。應對(coping)是指對付那些被知覺為緊張,或超過了個體資源所及的、內在或外在要求的過程,可能包括行為的、情緒的或動機上的反應或想法。進行應對的兩條主要途徑,分別是問題指向的應對和情緒指向的應對。

問題指向的應對的關注焦點是要對付的問題和產生壓力的事件。這類對於可控制的應激源是有效的——即可以通過行動改變或消除的應激源。例如小丘的專業課沒複習而焦慮——那麼可以開始計劃和著手複習,改變「沒複習很慌」這一應激源。

情緒指向的應對的關注焦點是不可控制的應激源。這時可以改變自己對此事的感覺或想法。例如小丘無法改變自己團隊項目立項失敗的事實,這時他可以將此事看作一次學習、成長,通過這次失敗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積累經驗,將來可以改進;而不是因為此次失敗、前期心血白費而一直苦惱、自責。

於是,小丘安排好複習計劃,在自習室完成了今天的任務,心情輕鬆了許多。接著他回到宿舍開始寫科普文章——關於那張個體自尊發展圖表。這時,他收到了兩個高中死黨的微信消息,三人都在一個城市讀大學。

「小丘,你下周一生日吧?我們周末到你學校附近,提前給你慶祝啊!」

「啊?我還以為你們忘了呢。」

「怎麼可能!記得要帶兄弟們吃點好的,我們還訂了蛋糕呢!」

朋友們的關心讓小丘感到了溫暖。其實研究發現, 在大學生的心理發展進程中, 自尊和社會支持存在著密切的關係, 如果大學生所感受到的社會支持越多, 那麼自尊感就會越強。

社會支持是他人提供的一種資源,告知某人有人愛、關心、尊重他,他生活在一個彼此聯繫且相互幫助的社會網絡當中。社會支持能緩解壓力帶來的傷害,當人們有他人可以依靠時,他們能夠更好地處理工作壓力、失業、婚姻困擾、嚴重疾病,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問題。社會支持的積極效果還可以促進個體從已確診的疾病康復並減少患者死亡危險。所以,在這個「人生自尊水平低谷」的階段,我們不要忘了積極尋求社會支持呀。

@蟲二一

■■■

晚上臨睡前,小丘決定將這張圖片發到朋友圈,並編輯了這樣的文字:

「進入大學後,經常會感覺有同學——包括我自己,反而是高中時的狀態似乎更好一些。在大學裡好像會因為各種原因不時陷入失落、迷茫、自卑的狀態。那天在課堂上看到這張圖片,其實我釋然了。它在告訴我們——這是普遍的,正常的,我們並不孤單。既然這樣,不如大大方方接受這個結果。

我想告訴剛入學的學弟學妹們,其實適應得慢一些也無妨;也想對我自己說,不用因為比不上最優秀的人而難受自卑,我可以向他們學習,但我無需強迫自己事事爭第一。至少在寫科普文這方面,我能做得很棒,這樣就已經很好了。最後,感謝給我關懷和支持的人們,也希望大家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了身邊的溫暖。我想,無論在哪個年紀,我都會坦然接受生活的全貌,並一直努力生活。晚安各位,明天又是嶄新的一天。」

@蟲二一

��

參考文獻

[1] Pullmann, H., Allik, J., & Realo, A. (2009). Global Self-Esteem Across the Life Span: A Cross-Sectional Comparison Between Representative and Self-Selected Internet Samples. Experimental Aging Research, 35(1), 20–44.

[2] Orth, U., Trzesniewski, K. H., & Robins, R. W. (2010). Self-esteem development from young adulthood to old age: A cohort-sequential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8(4), 645–658.

[3] 高滿滿,劉梅華,黃靜.大學生自尊狀況研究:變化與差異[J].合肥師範學院學報,2020,38(04):49-53.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人生曲線低谷時,如何逆襲上揚
    如果繪製一條線來表示人生,人生會是一條起起伏伏的曲線,如大山那樣連綿起伏,有盛氣凌人的高峰點,也會有黯然失色的低谷區。人生得意時,感覺風生水起,陽光燦爛,好像做什麼都是那樣的易如反掌,一切都會水到渠成。人生得意須盡歡!人們似乎天生就會享用得意人生,樂在其中。但很多人在人生若處於低谷時,就傷悲、自暴自棄、頹廢了,忘記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
  • 當你處於人生低谷時,請保持這四種心態
    沒有人能夠一直一番風順,也不會有人一直都陷入低谷。我們所說的生活一定是經歷過風吹雨打也見識過陽光彩虹。這些經歷是好是壞都是人生的一部分,也是成長的必需品。每個人所見過的人以及經歷過的事情,都是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為這些人和事會教會你生活的正確方式,也會告訴你成功的經驗之談。
  • 當你處於人生低谷,迷茫不安時,牢記六字真言,一切都會豁然開朗
    人這一生,要經歷很多很多的事情,其中有輝煌與榮耀,自然也有挫折和低谷,在人生低谷,難免會覺得迷茫不安,這時,該如何度過呢?具體而言,當你處於人生低谷,感到迷茫不安時,牢記以下六字真言,一切都會豁然開朗,人生會越來越順。
  • 人走背運,處於人生低谷時,做到一件事,定能重振旗鼓、東山再起
    人走背運,處於人生低谷時,做到這一件事,定能重振旗鼓、東山再起,這件事就是在跌倒後還能爬起來!人生路,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總有遭遇險阻乃至跌倒的時候,這就是所謂的挫折、打擊或者說背運,很可能會讓一個人陷入到人生低谷。
  • 英美科學家:人生幸福感呈U型變化 中年處於低谷
    英美科學家:人生幸福感呈U型變化 中年處於低谷 2008年01月31日 09:2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1月31日電 英美科學家調查發現,人一生的幸福感變化呈現U型曲線,兒時和老年最快樂,中年卻跌入低谷
  • 《易經》中的點撥:人生處於低谷時,鹹魚翻身全靠這招
    人生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當我們正處於人生低谷的時候,千萬不要灰心喪氣,因為這個時候,正是我們鹹魚翻身,大展身手的前奏。很多人在面對低谷的時候,總是在最後的時刻放棄,但是卻發現,自己放棄了的,別人卻成功了!
  • 調查顯示:大學生的人生信念處於搖擺不定狀態
    具有強烈愛國與民族意識、豐富的文史哲知識、健康的文化情趣,但人生的理想信念仍處於搖擺不定的狀態   調查主要從愛國與民族意識、文史哲常識和文化與生活價值觀三個方面進行考察。  理想信念觀是文化和生活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作為國家多年培養教育的棟梁之才,理想是引領人生前進的重要航標,在樹立人生理想問題上,選擇「有理想,並為實現理想而努力」的大學生佔65.8%,選擇「有理想,但覺得要實現很困難」的佔30.6%,而選擇「無所謂理想,每天能過得去就行」的佔3.7%,可見,大部分大學生還是有明確的理想抱負,但能有不少數的大學生對於如何實現理想抱有消極的態度。
  • 選擇一個符號,了解你正處於人生哪個階段?
    當我們經歷不同的人生階段時,我們的性格也同樣會經歷不同的變化。這是人類經驗的一部分,即使我們非常努力想要去 阻止某些事情,但有些事情我們確實是無法避免的。有些人停留在某一個階段的時間可能比其他人長。有趣的是,這些生命周期/階段並不取決於我們的年齡。
  • 心理學:處於低谷中的任何努力,都會變得行之有效
    處於低谷中的任何努力,都會變得行之有效。心理學中的趨均數回歸效應意味著,當個體身處低谷時,他的任何努力都會變得行之有效。經驗告訴我們,無論從事任何活動,都不可能發揮出我們最好或者最差水平。包括學習、工作、社交在內,每個人的行為表現總是趨於某種平均值,我們的表現水平總是在這個平均值上下浮動。所以當你身處低谷的時候千萬不要灰心喪氣,因為在這個時候你的任何努力都會變得很有效。
  • 獨自面對人生新階段 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受關注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十日電(記者齊彬)如何緩解鄉思?與同學發生衝突如何處理?愛的表白被拒絕怎麼辦?怎樣正確對待網戀?如何面對禁果的誘惑?……  今天,一本由共青團中央、衛生部、教育部等機構編寫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手冊》將發放給中國各地今年新入學的十萬名新生。
  • 人走背運,處於人生低谷時,五句話陪你度過低谷期,迎來好運
    人走背運,處於人生低谷時,五句話陪你度過低谷期,讀懂這五句話,內心會變得強大,也會迎來好運。所以,處於人生低谷時,請不要向挫折和逆境低頭,也不用在意一時的成敗,當你有了「輸得起才能贏得起」的認知和「寧可一千次跌倒,一千零一次爬起來,也不向失敗低一次頭」的精神,那你的內心就會變得強大,也會迎來好運,走出人生低谷。
  • 當代大學生的戀愛觀有哪些當代其戀愛特點有哪些
    隨著西方思想的傳入、社會外界的影響、家庭因素的影響,使得當代大學生表現出了「新型」的戀愛觀念。(一)當代大學生戀愛的特點「愛情,是人類開發心靈潛能的學校。明白自己想要什麼的人是小學生,懂得對方想要什麼的人,是中學生,能使雙方無遺憾的是大學生,再使雙方都有成就的人,是研究生,不同層次的人,表明了人的心靈差異。」當代大學生,正處在思維、行為成長的階段,能使雙方無遺憾嗎?
  •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如何獲得《恰如其分的自尊》,活出幸福人生
    自尊意味著自我評判,而自愛是完全無條件的。儘管我們不是盡善盡美的,有著某些缺陷,或者遇到了很大的挫折,但是,一個擁有「自愛」能力的人,會內心深處告訴自己,不管處於任何處境,我仍然是值得被愛的。所以,在自尊體系裡面,自愛是自尊的基石,是最重要的。
  • 曾國藩:人走背運,處於人生低谷時,悟透四字真言,定能東山再起
    不過,曾國藩的人生,算不上一帆風順,從青年到晚年,也是屢走背運,經常處於人生低谷,尤其他作為漢人,在滿人當權的清廷,更是經常授排擠和打壓的,所以,對於人生低谷,曾國藩總結了不少充滿真知灼見的大智慧。以下就分享曾國藩人在低谷的四字真言,若能悟透,不過走何樣的背運,處於怎樣的低谷,都一定能逆轉命運,東山再起!
  • 職場達人哈叔告訴你,人生《破局》關鍵在認知水平,心態和自律性
    似乎往前一步就是柳暗花明的新天地,但如何登上能夠承載自己的船,如何去尋找有力的雙槳,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和路線?這些答案,或許在哈叔的《破局》這本書中。副標題「超越同齡人的思考與行動指南」也說明了書中的主要內容。
  • 你怎樣看待當代大學生
    我自己也是一名大學生,大學生在30年前那可是香餑餑,而隨著國家經濟條件的逐步發展,教育水平不斷提高,大學生已經不再是「稀有物種」了,現在大學生是一抓一大把,大學生失業的也很多各行各業也都充斥著大學生的身影! 如何看當代大學生就是看一種社會普遍現象。
  • 人走黴運,處於人生低谷時,牢記2句話,黴運褪去,好運不請自來
    人走黴運,處於人生低谷時,牢記2句話,黴運褪去,好運不請自來,人生越來越順。第1句話:人走黴運和低谷之難免,猶病魔之難逃,與其逆來順受,不如堅定前行。所以,黴運當前,身處人生低谷,最積極的態度還是學習大禹治水,因勢利導。病魔難逃,「既來之,則安之」;黴運和低谷難免,則要「用笑臉來迎接」,堅定前行,就像貝多芬所說:「在困厄顛沛的時候堅定不移,這就是真正令人欽佩的人的不平凡之處。」
  • 內心強大的人,在遭遇失敗,處於人生低谷時,往往有六種狼性思維
    狼是一種極其堅韌的動物,在狼的詞典裡,沒有什麼失敗,也沒有什麼低谷,有的只是頑強不息的生存之道。人生的道理也是如此,對於真正內心強大的人來說,不管是失敗還是低谷,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都是客觀存在的現狀和規律。
  • 從大學生辱罵外賣員事件談「尊重」:尊重他人,自尊自愛
    但是在校學習的這段時間,是孩子們是非觀念形成的重要階段,因此也是他們是非觀念最為模糊的時候。前幾天在網絡上看到了一則新聞,講述的是一名大學生因為送餐問題發的簡訊辱罵外賣員。案例中該學生的行為,也許只是為了解一時之氣,但是他的言行舉止同已經將他缺點暴露無遺,同時也反映出了,他並不懂得什麼是真正的自尊。縱覽整個事件經過,如果能多一分理解和尊重,事情必然不會發展成人們所看到的這樣。
  • 走過人生低谷,往後都是向上的路
    人人都想要享受高峰時的榮耀,人人都想在高處看人生的風景,只是,不可避免地,我們要經歷一些低谷的時刻,經歷一些黑暗的時刻,有些人在這些時刻裡會放棄自己,放棄理想,那麼,他們將永遠停留在低谷之中。而一個無論經歷何種處境都對自己抱有希望的人,他們可能會在某些時刻處於自己人生的谷底,但只要他們不放棄,努力走下去,就總會向上,總會改變自己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