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寫秋天最精美的唐詩,字字詩情畫意,毫無悲秋之感

2020-12-18 老張侃詩詞

現在已經是秋天的季節,我們翻閱古典詩詞當中會發現秋天主題的詩詞非常多。我們之前對於唐朝的著名《楓橋夜泊》進行了賞析,對於《天淨沙·秋思》也進行了品讀,關於這兩首作品在文學史上的評價也進行了統一的分析。

不過當我們把目光投向的王維的詩作當中,會發現他筆下的秋天更有特色。尤其是今天談到的這首寫秋天的詩作,可以說是王維寫秋天最精美的唐詩作品。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這一首唐詩就是唐代詩人王維的《山居秋暝》,我們在之前對於這首詩都有相應的了解。甚至在中小學的語文課本當中,還曾經出現過這篇古詩,要求我們全文背誦。對於這首古詩來說,顯然是王維詩中有畫最出色的代表,也是他筆下最美秋天的反映。

詩歌的一開,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一幅美麗的秋景。「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新雨過後山谷裡空曠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氣特別涼爽。經歷了夏天的悶熱,秋天的涼爽讓人感覺到心曠神怡。尤其是在一場秋雨過後,天氣變得非常的晴朗,而空氣也變得更加的清新,秋天就在這樣的景色當中不知不覺地來到了我們的世界當中。

接下來的詩句顯然更富有詩情畫意。「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明月映照著幽靜的松林,清澈的泉水在山間的石頭上匆匆地流淌。很難想像王維對山林的景色有如此清晰地把握,我們只要讀到這十個字,就能夠在頭腦中形成相應的畫面。

此地不光有山林景色之美,還有人情之美。「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這十個字看似簡單,實際上描繪的是詩人對山林生活的嚮往。這需要涉及到這首古詩的寫作背景,王維隱居到山林之中的原因是什麼?就是因為對現實世界非常的厭倦。而這兩句十個字的唐詩所呈現出來的人情之美,更是凸顯出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

最後的詩句表達了對這裡風景的嚮往之心。「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春天的美景雖然已經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流連。

雖然此時此刻已經沒有了春天的活力,沒有了春天那美麗的景色,但是秋天的景色一樣迷人,秋天的天氣一樣讓人心曠神怡。所以從中也能夠看得出王維對山裡隱居生活的價值判斷,即便這裡面對的是蕭瑟的秋天,但是依然比他所在過的世俗世界要美好很多。

相關焦點

  • 寫秋天最美的唐詩,頗有王維風採,今天已經進入語文課本
    唐詩當中對於景物的描寫成大家者,王維是不得不提的。他的詩詞作品向來詩中有畫,而且目光多投向於山林大自然,出色的詩句背後有出色的景色描繪,帶給我們今天以美的感受。古往今來,寫秋天的詩詞實在是太多了,唐詩宋詞當中更是多不勝數。
  • 王維入選唐詩三百首最經典之作,前六句一句一景,成就最詩意秋天
    相比李白和杜甫,今天我們對王維的接受程度可以說是最高的。因為王維的那些詩歌都像是超越了時代一般,千年之後依然可以給我們的心靈帶來些許的安慰。他的詩歌不光創建了詩中有畫的超然境界,而且在其中還蘊含著可以指導我們生活的哲理。
  • 王維少見的六言唐詩,抒寫田園美景,字字對仗,讀來如行雲流水
    古典詩詞當中我們最常見的是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因為這樣的詩句最適合對偶,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古代詩人獨特的文學審美追求。這樣一種格式的存在,並非是獨一的。今天我們看到的這首唐詩,就體現出了和別的唐詩實際存在的差異。
  • 不為人所知卻又美到極致的唐詩,40個字字字美到你的心坎裡
    我們國家是詩歌的國度,唐詩宋詞是中國古典文學的明珠。尤其是唐詩,題材之豐富,藝術之純熟,內容之廣泛,湧現出的大家之多,令後世無人敢望其項背。即便不說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等人,就算是只有一首詩入選唐詩三百首的張繼,不也是流傳後世幾千年麼?而今天在這篇文章中所提到的這個詩人,諸位看官或許更會感到眼生,因為這首詩不但沒有題目,恐怕連他的名字都不會讀。
  • 共賞唐詩之美,王維《山中送別》
    繼欣賞過了王維的《相思》、《雜詩三首·其二》、《鹿柴》、《竹裡館》後,今天,我們再來欣賞王維被收錄於唐詩三百首中的最後一首五言絕句《山中送別》。這首詩是一首送別詩,全詩含蓄深厚,曲折別致,獨具匠心,耐人尋味。
  • 這樣的唐詩最適合秋雨淅瀝的日子裡讀,也才能明白古人為何悲秋
    秋天早已經來到我們的世界當中,一場秋雨一場寒,北方大地上已經感覺到絲絲的涼意。雖然後期還會有秋老虎的打擾,但是在2019剩餘的日子裡,一天比一天更冷,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古代詩人向來有悲秋的文學傳統。「悲哉秋之為氣也」,從宋玉開始,這種文化心理就一直凝聚在我們的心中。關於古人為什麼會悲秋?我們在之前的品讀當中已經有過解讀。季節的變化容易引起是人們心理的變化。他們看到落葉,就會想到自己的飄零;他們看到秋風的肆虐,就會想到自己生命所遭受的考驗。他們看到秋天大雁的南飛,就會想到自己有家不能回的苦澀。
  • 唐詩中與眾不同的一首秋天的詩,別人悲秋,劉禹錫真誠讚美秋天
    說的是中國詩歌創作中的一個固有的現象,就是當萬紫千紅的春天到來之時,是女孩子們害相思病的時候,而到了秋天,男人們特別是文人們,感到莫名的悲傷。這種悲秋的情緒,之所以說是莫名其妙,是因為也許我們無法說出悲傷的理由,也許也從來沒有什麼實實在在的悲傷的事情,但就是有一種淡淡的不可名狀的傷感。這種傷感,是用晏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情緒,是一種無可無不可無聊的情緒。
  • 唐詩經典之《王維·送別》賞析
    詩的首句「山中相送罷」,在一開頭就告訴讀者相送已罷,把送行時的話別場面、惜別情懷,用一個看似毫無感情色彩的「罷」字一筆帶過。這裡,從相送到送罷,跳越了一段時間。而次句從白晝送走行人一下子寫到「日暮掩柴扉」,則又跳越了一段更長的時間。詩人在把生活接入詩篇時,剪去了在這段時間內送行者的所感所想,都當作暗場處理了。
  • 「詩佛」王維,這一首寫秋天的詩,美的讓人陶醉!
    「詩佛」王維,這一首寫秋天的詩,美的讓人陶醉!熟悉王維的人都知道,他在盛唐詩壇享有極高的聲譽,影響非常的大,崔興稱王維為「當代詩匠」。而真正奠定王維在唐詩史上大師地位的,是其速寫隱逸情懷的山水田園詩。王維精通音樂,又擅長繪畫,在描寫自然山水的詩句創造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靜意明秀詩境,興象玲瓏而難以句詮,有「詩佛」之稱。《山居秋暝》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 十首王維最經典的五言律詩,寫出了絕美的詩意生活
    王維是五言律詩寫得最好的唐代詩人之一,《唐詩三百首》中選了他9首五言律詩,數量上僅次於詩聖杜甫的10首,可見蘅塘退士也是很認可王維的五言律詩的。今天小樓就輯錄10首王維的五言律詩,跟大家一同欣賞。2、《山居秋暝》這首《山居秋暝》,是王維最受人喜愛的名篇之一,因為詩中寫出了一種令人嚮往的人生境界,那就是空山一樣空澄明淨的人生境界。在這個秋天的傍晚,王維的內心經一場秋雨洗過,變得無比空明澄淨。他的內心有明月照拂,有清泉流過,澄明無比。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詩,每年都入選小學課本,成為唐詩裡的千古名篇
    而我們讀這樣的作品,也最是能夠感受到唐詩那一份獨特的韻味。儘管唐朝有無數的詩人,但果要論細膩的話,大概沒有幾人能夠與之相比。整個唐朝的詩人可謂是燦若星辰,王維也無疑是其中最耀眼的那顆,縱觀他的一生雖然沒有李白的那種大起大落,也沒有杜甫那種憂愁之感,可是他卻是多了一份平靜,特別是他晚年隱居在終南山,無論是對於人生的理解,還是思想上的轉變,那都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也正是王維最獨特的一個地方,也使得他的作品顯得更為深刻,也更加的唯美。
  • 唐詩鑑賞:劉禹錫《秋詞其一》,點讚秋天,其中七個字豪情萬丈
    立秋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華中平原依然赤日炎炎,高溫不下,但早晚之時,已略有幾分秋天的涼爽之氣。在這早秋的美好時光裡,讓我們一起來讀一些關於秋天的美麗詩句。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自古以來的文人墨客每到秋天就悲嘆寂寞蕭條,而我卻要說秋天勝過春天。只要對中國詩詞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悲秋」是一個重要主題,此類作品多不勝數,當然也是佳作頻出,比如「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司空曙);「故園又負黃昏約,但覺秋風發上生」(賀鑄)。
  • 一首不應該忽略的唐詩,通篇描寫得極為悽美,寫出了詩意的秋天!
    唐詩裡的大部分作品那都是經典,其實整個唐朝也都是詩的國度,當時大部分的文人士大夫,他們都能夠寫詩,並且寫出來的作品很多都是充滿了詩情畫意,有的看似信手拈來,但卻是充滿了詩意;這也正是唐詩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儘管這些作品距離我們有著上千年的歷史,可是當我們讀這些作品時並不是覺得有距離感
  • 秋意漸濃,詩人筆下最詩意的秋天,莫過於一句「輕寒正是可人天」
    古代詩人們筆下的秋天大多都有幾分悲苦。因為秋天落葉帶來的蕭瑟之景,象徵著一年的即將結束,也象徵著人的生命即將走入黃昏。宋玉在很早的時候就寫出「悲哉秋之為氣也」,就像是給古典詩詞注入了悲秋的靈魂,千百年來一直影響不斷。當然也有很多的詩人力爭反叛其中的傷感,比如劉禹錫就有著名的「我言秋日勝春朝」。到了另外一個宋代詩人的筆下,更是把秋天的愜意和詩意寫了出來。
  • 尋找冷門唐詩之美,被溫庭筠一句「樹凋窗有日,池滿水無聲」打動
    溫庭筠和李商隱並稱為溫李,是那個時代詩壇上最耀眼的明星。他們兩個人有非常多的相似點。同樣的才華橫溢,同樣的懷才不遇,同樣的在詩歌當中塑造了一個美輪美奐的世界。讀那些冷門的唐詩,偶然間發現了溫庭筠的一首經典之作。
  • 300年前他來到重慶奉節寫下一首唐詩,被譽為七律之冠
    在這一年的秋天,杜甫登上了夔州(今天重慶奉節)白帝城外的高臺。和所有哀嘆秋天的詩人們一樣,他把眼前所有的景色和自己內心的所思所想都融入到一首登高詩作之中,寫下來一首經典的唐詩作品,被後人譽為七律之冠。杜甫的這首唐詩,其中有的太多的悲情,非遭遇一生飄零者不可為之。
  • 詩人和王維只有一字之差,一首唐詩和詩佛更是不相上下,山水如畫
    而這樣的詩歌在唐詩其他作者的筆下,也曾經出現過。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這首唐詩就是王績的《野望》,詩人王績和王維只有一字之差,一首唐詩和詩佛更是不相上下,山水如畫。尤其是這首古詩當中的「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和王維「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具有同樣的意境之美。詩歌的一開始是一個輾轉的詩人形象。
  • 和《夜雨寄北》寫於同一時期,李商隱一首秋天的唐詩卻有無限惆悵
    《夜雨寄北》是李商隱最膾炙人口的唐詩作品,這是他對妻子最直白的情感表達。今天的我們讀來,依然被詩中的那份溫情所打動。畢竟這個詩人的一生多災多難,命運坎坷,有這麼一個人給他全身心的溫暖,實在是李商隱的幸運。「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 一詩成佛,詩佛王維最經典的十首詩詞
    王維,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以山水詩成就最高。晚年的時候無心仕途,專誠奉佛,因此有「詩佛」之稱。下面小編就分享詩佛王維十首最經典的古詩詞,一起來欣賞下吧!這首詩是唐代著名詩人詩佛王維的經典作品之一,全首詩記述的是詩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見到的塞外風光。這首詩既反映了邊塞的生活,同時也表達了詩人由於被排擠之後而產生的一種寂寞孤獨之感,但詩人的這種悲傷之情在塞外雄渾景色中得到了淨化,表現出了詩人一種豁達的情懷。
  • 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杜甫2句詩寫出了9層「悲」
    杜甫的詩以「沉鬱頓挫」而著稱,在杜甫的詩中,尤其是那些在漂泊途中所寫下來的詩,總是有觸景生情之感,人生飄零之意。今天要說的這首詩,寫於杜甫途徑夔州的秋天,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從蕭瑟秋景寫起,漸轉入敘身世之悲。詩人長年羈旅漂泊、孤愁老病纏身,不免悲從中來。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