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新加坡華人夫婦送自製半透明口罩 助聽障人士讀懂唇語

2020-12-25 環球網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一直擔任義工的夫婦,在阻斷措施期間發現聽障人士和年長者與其他人的交流,受戴口罩限制。兩人因此特製「半透明口罩」,讓聽障人士能夠讀出唇語。過去三個月,他們已送出超過400個半透明口罩給有需要的人,如今還想製作更多口罩造福社會。

郭盛南(右)和妻子蔡思敏一起製作半透明口罩,希望大家可以看到彼此久違的笑容。(新加坡《聯合早報》)

郭盛南(人事部職員,33歲)和妻子蔡思敏(電子營銷人員,31歲)一直以來都參與派發日用品給年長人士的活動。兩人在阻斷措施實行期間,為年長人士解釋將會改為派發職總平價超市固本時,無意間發現口罩限制年長者跟其他人的溝通與交流。

他受訪時指出,由於大家戴著口罩,年長者看不到對方的嘴巴在動,聽力下降的他們根本不知道有人在跟他們說話。

「上網找資料後發現外國多個組織都提出透明口罩的重要性,也從中了解到聽障者在這期間,同樣無法讀唇語來了解別人說話的內容。」

郭盛南上網參考口罩設計後,了解到製作半透明口罩首先要在帆布口罩中間剪開一個四方形洞口,再縫上透明塑料。他與妻子在母親的協助下,使用家中舊縫紉機製作半透明口罩。由於兩人技術不熟練,花上一小時半至兩小時才能完成一個口罩。

夫婦兩人所製作的半透明口罩獲得網民好評,引起多人關注。他們在接受媒體專訪後,半透明口罩更是供不應求。

透過一些義工家庭的主動幫忙,他們過去三個月已經捐出了400多個半透明口罩,其中75%捐給了聾啞協會,另有幼兒園教師、家長和語言治療師等也聯絡上他們,索取口罩。

由於兩人已經回公司上班,只能周末抽空製作口罩,郭盛南希望有更多人加入一起製作口罩。他舉例,新加坡聾啞協會有6000多名會員,每名會員派發兩個口罩,他就得縫製1.2萬個口罩,加上其他有需求的公眾和機構,對口罩的需求就更大。

「目前大約有20多位義工在幫忙,我們會在月底收集口罩後,派給聾啞協會和有需要的人。最重要的是要讓大家戴上這個口罩後,社區老人可以看到我們的笑容,也知道我們在跟他們交談。」

相關焦點

  • 戴口罩也能讀唇語 印尼夫婦制透明口罩幫助聽障者
    中新網4月28日電 據法新社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間,人們為了防範病毒遮住口鼻,使得聽障人士難以通過唇語進行日常交流,印度尼西亞裁縫師為此想出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法——製作透明口罩。近日,蘇拉威西省省會錫江(Makassar)的一對夫婦開始製作中間為透明塑膠片的布口罩,來幫助聽障人士解決無法判讀唇語的困境。52歲的柏德路丁說:「自疫情暴發以來,每個人都戴著口罩。對聽障人士來說,我們無法了解他們在說什麼。因為我們看不清他們的嘴唇,無法判讀唇語,從而產生了許多誤會」。
  • 戴口罩也能讀唇語 印尼夫婦製作透明口罩幫助聽障者
    當地時間4月28日,據法新社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間,人們為了防範病毒遮住口鼻,使得聽障人士難以通過唇語進行日常交流,印度尼西亞裁縫師為此想出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法——製作透明口罩。近日,蘇拉威西省省會錫江(Makassar)的一對夫婦開始製作中間為透明塑膠片的布口罩,來幫助聽障人士解決無法判讀唇語的困境。52歲的柏德路丁說:「自疫情暴發以來,每個人都戴著口罩。對聽障人士來說,我們無法了解他們在說什麼。因為我們看不清他們的嘴唇,無法判讀唇語,從而產生了許多誤會」。
  • 英國13歲失聰女孩寫信給詹森,懇求普及透明口罩以便聾啞人讀唇語...
    據《太陽報》8月9日報導,來自英國牛津的13歲失聰小女孩艾瑪·丘奇(EmmaChurch)寫信給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在信中她懇求讓人們戴上透明面罩,這樣她才能通過讀懂人們的唇語再次溝通。
  • 美國教師戴透視口罩上課,以便聽力障礙學生上課時讀懂唇語
    據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8月27日報導,近日,美國教師萊斯利·貝利製作了一批可透視的口罩戴著上課,以便聽力受損的學生能夠在上課時讀懂她的唇語。學生們也戴上這樣的口罩方便與老師交流。26日,貝利在《早安美國》節目中說,聽力受損的兒童,包括失聰或聽力有困難的兒童,如果他們不能讀懂嘴唇,就會很難理解手語。
  • 戴口罩的手語翻譯:上海讓聽障人士更懂新冠
    「90後」教師、手語翻譯陳伊佳最近經常收到聽障學生發來的微信留言。陳伊佳平時在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擔任課堂手語翻譯工作。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她成為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系列發布會6名現場手語翻譯之一。統計顯示,2019年底上海有持證的殘障人士57.8萬人,其中聽障人士7.6萬人。
  • 線上課程如火如荼,他們為聽障人士解決痛點
    「現在還處在疫情防控期間,很多學校陸續開始線上教學了,而聽障人士面臨的難題也就浮現出來了。」提及聽障人士在疫情下可能面對的痛點,彭駟慶頗為感觸,覺得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因為聲音再次成為了溝通學習的障礙。」「聽障人士在聽方面有一定障礙,與健聽人之間的溝通就變得尤為困難。」
  • 谷歌人工智慧讀懂唇語:準確率比人都高
    據外媒報導,近日谷歌的人工智慧部門DeepMind工作室正式對外宣布,他們正在與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合作,開發出一款先進的能讀懂唇語的軟體。他們預計這種唇語軟體能夠比專業的唇語翻譯人員準確率還要高,這也是讓人非常興奮的。
  • 聾人女孩逆襲成為清華博士,如何學會唇語對他們很重要
    故事要從一個口罩說起,疫情期間,聾人朋友們也希望通過各種渠道,獲得最新的時事消息,在一次新聞發布會現場,手語翻譯員戴著自製的「神器」——透明口罩,引起了廣泛的注意,不要小瞧了這個透明口罩,從事聾人語言康復的人都知道,這個透明的口罩,對部分聾啞人士很重要,因為他們藉助表情和口型傳遞的信息會更豐富
  • 聽力殘疾一級的他,為聽障人士裝上「耳朵」
    聽力殘疾一級的他,自己創業推出了一款名為音書的APP:一款利用字幕功能、語訓功能、智能助聽功能和手語學習功能等,為聽障人士量身打造的工具軟體。 ↑石城川(中)和合伙人。音書APP,是一款用於聽障人士(聾人)溝通交流的工具軟體。通過在APP中嵌入語音識別及語音合成等技術,實現聽障人士的信息無障礙溝通,同時通過人工智慧技術進行語言康復,進一步改善聽障人士與外界溝通的現狀。目前主要功能包括字幕功能、語訓功能、智能助聽功能和手語學習功能。它的創始人,正是石城川。
  • 湟中上新莊聽障人士貧困學生獲捐助
    10月19日,省婦聯在湟中縣上新莊鎮舉行香港何崇本先生愛心助學基金及澳大利亞魏基成「天籟列車」助聽器捐贈儀式,為上新莊鎮13個貧困村聽障人士捐贈了總價值200萬元的助聽器100臺,為47名貧困學生發放了愛心助學金。
  • 新加坡華人移民夫婦談生育觀:怎樣養孩子才是關鍵
    記者專訪了幾對華人移民夫婦,了解他們移居新加坡後,是否直接影響了他們的生育計劃,並從他們的經歷和選擇,進一步探討新加坡究竟有哪些利於生育的條件,還有哪些「缺點」令人談「生」色變。直至2005年,他們才決定在新加坡落地生根。  現在在一家跨國半導體公司擔任小組經理的方漢川指出,決定留在新加坡發展後,兩人開始考慮生第二胎。加上可欣一直追著爸爸媽媽要弟弟妹妹,韋潤玲2009年順利生下老二方可奕。  有了一對兒女後,方漢川夫婦很快又為家裡添了多一名成員,僅三個月大的方可昊。
  • 阿里聯手美國學院推出AI唇語解讀新方法
    據研究人員稱,使用該方法的AI在兩個唇語閱讀基準測試中,字符錯誤率分別降低了7.66%和2.75%。一、圖像語音相結合解讀唇語▲面部圖像識別的過程示例實際上,能夠從視頻中讀唇語的AI和機器學習算法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
  • 手語你不懂 聽障人士干著急
    昨天,島城80多名聽障人士在馨飛揚志願者的陪同下,免費參觀了青島市道路交通博物館,島城兩名手語志願者全程為聽障人士翻譯。手語志願者王建民表示,島城約有8萬名聽障人士,但能順暢地為他們進行手語翻譯的志願者不足百人,聽障人士在醫院、博物館和銀行等公共場所都會因為缺少手語志願者遇到溝通困難。昨天,80多名聽障人士都是第一次「看」到講解,逛「懂」博物館。
  • 外媒稱Kinect 2代可以讀懂唇語 檢測玩家情緒
    歐洲遊戲媒體日前聲稱Kinect 2代將非常強悍,足以「讀懂」唇語,還能夠檢測玩家的憤怒情緒。據悉,Kinect可「讀懂」唇語,通過掃描玩家的聲音數據與面部表情數據,判斷多樣的情緒。Kinect 2據稱將採用主機內置的形式,提升帶寬,傳感器的像素將提升為320X240像素。根據此前的情報,微軟最快將在明年1月CES展會公布次世代Xbox主機。
  • 唇語女孩江夢南:用眼睛讀懂人生
    唇語女孩江夢南:用眼睛讀懂人生她半歲雙耳失聰 靠讀唇與人正常交流 今年9月將就讀清華博士「人比山高,腳比路長」,江夢南在湖南宜章分享自己成長故事後,為年輕的同學寫下了如是寄語。經過父母的努力,她學會了發音,並通過讀懂唇語,與其他人正常交流。初中開始,知道「遲早都得離開父母,適應外面的世界要越早越好」的江夢南,便一直寄宿住校,獨立學習和生活。高考時她以615分的成績考入吉林大學,順利完成了本科和碩士研究生階段的全部課程。在校期間,她獲得了吉林大學自強自立大學生標兵、白求恩醫學獎學金、東榮獎學金等榮譽。
  • 這100臺助聽器將幫助100名聽障人士聽見世界
    7月15日,廣州市天韻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舉辦了一場「2020年『集善工程—(奧智 悠濟)助聽行動』廣州地區捐贈儀式」,將把受捐的100臺助聽器提供給廣州地區的100名基層聽障人士,令他們聽見世界。 「很多人並不知道,聽力可以通過助聽器改善,聽障有可能重建,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許多殘障可以通過手術、治療來緩解和解決。」
  • 北京榜樣周曄:35年用手語向聽障人士傳遞愛
    同一個音節為聾兒示範上千次,承擔央視每天一小時手語直播任務,十九大上打破手語直播翻譯紀錄……從事特教工作35年,東城區特殊教育學校的校長周曄,秉承「為殘障學生一生成長和生活奠基」的辦學宗旨,率先實現用組合式助聽設備訓練聽障學生發音說話,還構建了適合殘障兒童學習、生活、康復的十二年一體化課程體系,研發了智障生職業高中等教材,至今已幫助多名聽障畢業生考入大學
  • 【提示】增手語翻譯、推手語視頻……上海讓聽障人士更了解防控知識
    統計顯示,2019年底上海有持證的殘障人士57.8萬人,其中聽障人士7.6萬人。上海正通過配備手語翻譯、推送防疫知識手語視頻等方法,幫助聽障人士更加了解和懂得新冠的相關防控方法。2月下旬以來,在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上海市殘疾人聯合會的安排下,葛玉紅、張麗君、顧忠、唐文妍、寇辰珠、陳伊佳組成的手語翻譯團隊,每天由1人輪班,戴著口罩、對著直播鏡頭現場「解說」,為滬上數萬聽障人士當起了疫情「信使」。這些「信使」每天介紹防控小知識、復工信息,還有「健康碼」申請辦法等,讓聽障觀眾各得其所。
  • 美大學生推「手語翻譯智能手套」,能讀懂聽障人士之間的對話
    對聽障人士來說,「手語翻譯智能手套」出現,可以拉近他們與正常人之間的距離。 手語的出現解決了聽障人士相互之間不能交流的問題,名副其實是項偉大發明。然而,我們也注意到手語的局限性,那便是只能在聽障人士內部交流,世界那麼大,我們卻不能聽到他們精彩的「對話」,多少是讓人感到有點惋惜的。
  • 暢聽世界聲音 讓聽障人士與社會同行——濰坊聯通公益助殘 讓愛發...
    為助力殘疾事業,幫助廣大聽障人士解決日常接打電話難題,在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 (12月3日)來臨之際。此次活動邀請了濰坊各縣市區共計近80名聽障人士參與,濰坊聯通帶來了量身定製的、專屬於聽障人群使用的通信產品——「暢聽王卡」,幫助他們像正常人一樣真正實現了接打電話的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