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分享|如何將中度自閉症孩子幹預成輕度

2020-12-19 星語未來自閉症教育

當孩子被確診孤獨症後,家長們面對最大的顧慮和矛盾就是:去機構康復價格太貴,普通家庭承擔不起;在家裡幹預,自己又不專業,害怕教不好,耽誤孩子……

突然的疫情,機構無法開學,一些家長被迫給孩子在家做幹預,無心插柳柳成蔭,發現家庭訓練效果十分明顯。小雨媽媽就是由於疫情在家半年,把最初被診斷為中度自閉症的小雨康復到了輕度!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小雨媽媽經驗。

小雨2歲4個月被診斷為中度自閉症;初始能力:無語言,不應名,不理人;明顯的刻板和問題行為;大運動障礙;不會跟小朋友玩。半年家庭幹預後:在家裡會交流;關注人的動機提高;從不會單腿站到現在可以單腿蹦5、6個;社交動機增強。

小雨媽媽說:

「早發現早幹預,不要抱有僥倖心理,也不要總想著等等看」

小雨是去年9月17日檢查出來的自閉症中度,我和孩子爸爸聽完醫生的診斷後很崩潰。家裡的老人還不以為然,總是說孩子大點就好了,認為我們有病,不支持給孩子做康復。但是我們不顧反對,很快就開始在我們當地的醫院的機構報名做康復。

現在回想起來,還好當初沒受影響果斷下了決定給孩子做康復,如果聽了老人的,可能就錯過了孩子康復的好時機。

早發現早幹預!不要抱有僥倖心理;父母對孩子的重視程度,一定是決定著孩子的康復進度和康復結果的。堅定果敢的父母,就是為孩子領航前行的舵手。

「保持好心態,多學習讓自己變專業」

小雨在醫院康復了一段時間後,雖然有進步,但是進步卻不明顯,作為媽媽的我特別著急,我想讓孩子的能力快速提升,讓他和正常的孩子一樣,各方面的能力都能與他們保持平行。

醫生跟我跟我溝通說,讓我有一個好心態,才能給孩子的康復打下一個好的環境,並且要機構康復和家庭幹預一起。於是我努力調整自己的心態,開始認可孩子的進步,發現孩子變化的東方特別多,隨之我對孩子的信心也增加了,每天都充滿了希望。並且,每天接孩子的時候我都跟醫生溝通孩子幹預的情況,諮詢醫生我們回家需要怎麼做,但是這樣的諮詢不夠系統,我希望可以系統地在家幹預孩子。

於是,今年1月份,我和星語未來的班主任溝通後,班主任老師開始針對小雨的能力制定每周的家庭幹預計劃,每天對我進行輔導。突來的疫情也讓我慶幸,幸好自己及時選擇家庭幹預的線上課程,不然疫情期間孩子的幹預怎麼辦。

在疫情期間,我每天按照計劃給孩子幹預,隨時跟班主任溝通;第一個月的幹預,我們把全部的精力幾乎都用在了注意力時間延長和眼神對視上。那一段兒時間真的很累,但是孩子在這一個月的幹預中,眼神明顯有進步,而且他關注人的動機,明顯提高。

小雨在機構每天上課時間就3個小時,僅僅依靠老師來讓孩子康復是不現實的,學校和家庭的配合,才是孩子良好康復的不二法門。

「父母理念行為一致」

家庭成員保持統一戰線,是必不可少的。在普通家庭裡尚存在育兒教育觀念不同而產生分歧的情況,但是在我們的家庭中,一定要保證家庭成員教育孩子的一致性。雖然老人不支持,但是我和小雨爸爸是理念行為一致的,疫情期間除了必要的事情,我們都是在做幹預和跟孩子玩,而且找正確的方法和孩子在玩之中,提升他的能力。

不同的訓練方式和行為引導,不利於孩子形成規律性的行為。所以在給孩子幹預時,家庭成員之間也要事先協商,做好輔助。

「以平常心看待孩子」

普通的孩子都會淘氣不聽話,都會有不良的行為,必須正確的引導才能成才;我曾經非常苛刻的要求孩子,聽不懂話,什麼都不會,我就特別焦慮,可是我忘了,小雨也就是個兩三歲的孩子啊!

我們經常會把孩子的各種問題行為、不足都跟自閉症聯繫起來。卻忽視了,我們的孩子先是孩子,才是自閉症,他們的一切認知都是在逐漸建立的階段,他也有小孩子調皮任性的天性。

所以,我們要以平常心看待孩子,不要自己給孩子貼標籤。

小雨的康復之路還很長,作為父母,我會一直努力地幫助孩子,把孩子的能力儘量提升到接近同齡人水平,孩子才能有希望有未來。所有孤獨症孩子的家長,我們不要怕麻煩,不要怕累,只要有目標有方法,我們就要馬不停蹄地幫助孩子,但是如果方法不對,就會耽誤孩子。

家庭訓練是否行之有效,主要在於家長們對專業知識的正確運用和不懈努力。只有家庭訓練做好了,才能幫助孩子在社會環境中更好地融合。在家庭幹預中,只有家長的不斷推進,孩子才能去有效執行,完成目標。

相關焦點

  • 看齊齊媽媽如何將中度自閉症孩子幹預成輕度
    有更多的時間能專注於孩子康復,同時,也能更好地將老師所教授的專業技能進行泛化。尤其是這麼一位家長,孩子這半年都跟著我們MUST孤獨症系統課程的網課在家訓練,從最初被診斷為中度自閉症康復到了輕度!這位家長有很多成功的經驗值得大家參考。
  • 北京自閉症幹預機構
    北京自閉症幹預機構 時間:2020-11-09 18:38 北京天使兒童醫院 北京自閉症幹預機構?該怎麼去鑑別自閉症的嚴重程度呢?見過很多的特殊孩子,包括機構裡面正在接受幹預的孩子,他們的能力都不一樣,所以很多家長都會讓孩子接受一對一的幹預訓練,只有這樣,特教老師才會根據孩子的不同能力而進行不同程度的訓練,從而有側重點去訓練孩子,尤其是自閉症孩子,嚴重程度的不同,訓練的強度、內容更是不同......
  • 輕度自閉症的症狀有哪些?輕度自閉症有哪些異常行為?
    最近有不少家長諮詢自閉症等級分類,我在百度搜了搜很多長篇大論,描述的很籠統,很難一下子看明白。自閉症等級分類根據DSM-5(美國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新指南分為三個等級,從一級到三級,也就是我們俗稱輕度、中度、重度自閉症。
  • 孤獨症科普:輕度、中度、重度孤獨症,如何判斷?
    按照現行的DSM-5診斷標準,孤獨症譜系障礙按照社交、溝通、行為的障礙程度,分為輕度、中度、重度這三級。 而由於孤獨症的症狀個體差異很大,每個孤獨症人士的特點都不一樣;因此,孤獨症的診斷,目前主要依賴於醫生的經驗。
  • 自閉症如何進行有效幹預?
    自閉症(Autism或Autistic disorder)又稱孤獨症,是一種有生物基礎的發育障礙類疾病,包括一系列複雜的神經發育障礙。自閉症孩子又稱為星星的孩子。DSM-V將自閉症核心症狀歸結為社交障礙,溝通困難和重複,刻板行為。自閉症譜系障礙(Autismspectrum總 disorder,ASD)是這類疾病的稱。
  • 自閉症兒子從中度到極輕度,專家都點讚的家庭幹預計劃是什麼?
    文 | 果兒媽媽我家果兒在4歲多的時候,被診斷為中度孤獨症譜系障礙;果兒5歲時,我們去找中山大學的靜進教授做了一次複診,複診結果是極輕度譜系,依據是他的執行功能和語言很好。靜進教授建議我們將果兒看成一種特別的性格,而不要過多地當做病症、過度地解讀他的行為和思維;還說我們幹預得當,尤其要繼續保持良好的家庭幹預,這樣果兒完全可以融入普通學校學習,將來也可以融入主流社會,像普通人一樣生活,甚至某些方面會可能比一般人體現出更大天賦。
  • 自閉症單親媽媽,中度到輕度只用了5個月,這些年我是這樣過來的
    星悟說/文,您的分享是對我最大的鼓勵!由於工作原因,斷更了很長一段時間,這期間也接觸到了很多譜系家長,情緒常常難以安撫,不知道別的譜系家庭是怎麼樣過來的。說實話我很反感大家動不動就把孩子不會社交、情商智商低等瞎編亂造說自己孩子是自閉症。什麼都不懂就來胡說八道,對號入座有意思嗎?我的孩子2歲半被診斷為中度,但不是能力和智力中度,是社交能力中度、理解能力中度。這是醫生當時的原話。
  • 自閉症兒童父母如何選擇幹預方式?
    自閉症兒童的幹預是一項長期持續且重複的過程,同時沒有一個幹預計劃能適用於所有自閉症兒童,所以會給眾多自閉症家庭帶來極大壓力和沉重的負擔。自閉症兒童父母該如何為孩子選擇幹預方式呢?對於父母來說,弄清楚行為療法如何進行幹預,對於剛剛接觸到自閉症的年輕父母來說非常重要,但自閉症幹預時間越早越好,也造成家長極大的心理負擔。
  • 自閉症孩子要家庭幹預?家長如何做?自閉症之父給出答案
    在自閉症兒童的康復過程中,不少家長都因不知從何入手幫助孩子而只能選擇將孩子送去專業機構接受訓練。但是!國內公認的自閉症專家鄒小兵說過:在整個幹預康復治療過程中,家長才是那個永遠不可缺席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在家庭幹預治療中。
  • 專家鄒小兵建議自閉症孩子該如何進行社交訓練,具體方法!
    通過學習,了解到專家鄒小兵提出的針對自閉症孩子的社交階梯訓練概念(具體可以去看今天更新的微頭條)。那對於自閉症孩子,到底該如何實操呢?鄒小兵說:對於兩三歲初診的自閉症孩子,家長訓練的步驟是:第一步、是讓孩子學會:看、指、應、說。
  • 鄒小兵:可能高達70%的自閉症孩子智力沒問題
    但2013年美國精神疾病診斷分類手冊第五版(DSM-5)還是把阿斯伯格症候群這個病名給取消了,說明多數學者還是認為兩者之間很難區分,就不區分了,都診斷為自閉症譜系障礙,但要求醫生根據智商、語言以及孩子需要得到幫助和支持的程度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所以,當醫生說你的孩子屬於典型的自閉症譜系障礙時,並不意味著他的病情很嚴重。
  • 鄒小兵:可能高達70%的自閉症孩子智力沒問題
    (DSM-5)中,已不再使用輕重程度、高低功能等概念,但在醫生們的臨床工作實際中,還存在輕度、中度、重度等說法。區分程度時,DSM-5用「需要極高強度的幫助」,其實就是表示重度;「需要高強度幫助」則表示為中度;「需要幫助」表示輕度;但如果有自閉症特徵,「不需要幫助」呢?該如何歸類?如果孩子將來需要「幫助」呢?又該怎麼做何診斷?DSM-5中沒有明說。
  • 自閉症家長必讀:孩子被確診為自閉症,壓在頭上的七大問題詳解
    常人難以想像這位媽媽是如何堅持下去的,星悟說希望專業人員、社會工作者、以及身邊的家長能多給一些鼓勵,幫助給家庭成員做做工作。自閉症及發育障礙孩子的未來是家長尤為擔心的問題,星悟說從一下幾方面來為大家解答:自閉症是先天性的,但後天教養環境可以改善症狀,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自閉症孩子的康復至關重要;每個自閉症孩子情況都不一樣,程度也各不相同,很多輕度自閉症孩子在科學且持續的幹預訓練後
  • 把孩子放在機構全託就行?自閉症康復幹預中,家長發揮什麼作用?
    把孩子放在機構全託就行?自閉症康復幹預中,家長發揮什麼作用?類似的問題時常看到,也不記得回答過幾次了,但是每次看到,我都會認真回答一邊,因為對於自閉症,最可怕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由於我們認知上的誤區,而選擇了錯誤的途徑,從而耽誤了孩子的康復進程,使他們錯過了本應可以達到的功能水平,這對於孩子是莫大的悲傷,對於家長也莫大的內疚和遺憾。
  • 解讀自閉症:只談自閉症不談程度都是耍流氓!
    除了上述四部分,第五部分的幹預,將在自己的體系完善後陸續發布。2年多過去了,孩子在融和園逐漸褪去了自閉症的症狀。我和孩子家長交流,分享了我關於自閉症的觀點後問他「你覺得孩子是自己變好的,還是幹預變好的?」他的回答「我覺得更多是靠孩子,幹預只是一部分。」這位家長是大學講師,貼吧裡還挺出名的。 我這裡並不是主張「幹預無用論」,只是說明程度對於自閉症的重要性。
  • 自閉症孩子幹預,殘疾父母4個月讓孩子從重度變輕度!中美星星橋
    當元元確診為自閉症之後,元元媽媽當時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了解家附近的幹預機構。經過精挑細選和自己對自閉症的學習了解,她明白:得不到長期的支持,光靠自己是遠遠不夠的,但又不能全都依賴於幹預機構,自己必然要去學習、未來自己在家就能給孩子做幹預。本著「教會家長學會在家帶孩子」的核心理念,元元媽媽與中美星星橋相遇了。
  • 家有高功能自閉症孩子,該如何進行家庭幹預呢?
    問,該如何幹預高功能自閉症孩子?其實,對自閉症譜系障礙兒童的能力界定,是一個很大的範圍,隨著家校幹預的及時和配合程度,孩子的能力還會波動。現在對中低功能自閉症兒童以生活自理為幹預目標,這基本在業內達成共識。而高功能兒童要走什麼樣的路,這就取決於家長發現確證自己孩子是自閉症的年齡段,和採取的「因材施教」重視程度了。刻板行為,換一個角度,也就是自閉症兒童大腦的專注力特別強。
  • 自閉症家長的壓力,普通人怎能曉得
    在我國,醫生對於自閉症的診斷效率非常高,基本上三五分鐘就會給家長做出輕度、中度、重度、疑似等各種診斷結果。但是在美國,孩子3歲前,醫生很少會直接給孩子確切的自閉症診斷結果,而是會讓父母先帶孩子進行家庭幹預。澳大利亞通常對於幼兒(5歲以下)會花費比中國醫生更長的時間去做典型評估,這包括家長/醫生的面談、直接觀察和進行各種測試。
  • 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趕快收藏吧
    孩子自閉症是很多家長都不想聽到的一個消息,但是現在社會越來越多的孩子患有自閉症了,當孩子剛被診斷為自閉症的時候,有些家長由於對於自閉症的不了解,會感到無助和迷茫,家長們甚至還會把原因都怪到自己身上,對於孩子自閉症家長們一般都會關心哪些問題呢?
  • 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趕快收藏吧!
    孩子自閉症是很多家長都不想聽到的一個消息,但是現在社會越來越多的孩子患有自閉症了,當孩子剛被診斷為自閉症的時候,有些家長由於對於自閉症的不了解,會感到無助和迷茫,家長們甚至還會把原因都怪到自己身上,對於孩子自閉症家長們一般都會關心哪些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