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教育」真的可以被立法叫停嗎?

2020-09-15 螺螄語文

7號,教育部網站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消息,草案中指出了目前幼兒園的各種問題,其中一條就是「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




其實這個新聞並不新鮮,早在2010年教育部就下發過通知,防止和糾正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之後的每年幾乎都會提起幼兒園去「小學化」的話題。但是從現在需要徵集立法草案的結果來看,好像並沒有起到太大效果。


此次徵集也引起了3.2w多的討論。



大部分網友和家長關注的點,都是關於幼兒園不讓教,但是一到小學一年級就開始急迫地灌輸知識,讓孩子根本無法適應的問題。



1、焦慮的社會,焦慮的家長,無法輸在起跑線上的孩子。


在合理情況下,小學一年級本是一個循序漸進、慢慢引導的過程,孩子們從玩鬧中學習慢慢過渡到在課堂中認真聽講,習慣校園生活。


但是現在由於應試教育的進一步發展,不僅是高中、初中在倒逼著家長和孩子們提前進入狀態,就連小學的入學也要開始競爭。



試想一下這麼一個情境:在一年級的課程中,一部分的學生經過了超前學習,已經掌握了老師教授的知識,從而樂於展現自己;而另一部分的學生則可能因為自卑等原因,並不能好好地向老師報告「我不懂」。這樣的情況就會導致老師錯誤判斷教學進度,導致沒有超前學習的學生更加落後。


所以,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的家長們,一定會對孩子進行超前教育。雖然這樣做剝奪了孩子的快樂童年,挫傷了孩子的學習興趣,但是在教育競爭如此激烈的現在,家長們已經不得不犧牲這些原本屬於孩子們的幸福生活。家長們也是無奈之舉,其實絕大部分的家長是不想給孩子添加負擔的,但不這樣幹的後果太慘痛了,是家長們所不能承受的。


各種措施可以失敗,但孩子們的教育不能失敗。



2、殘酷的幼小銜接才是問題的根源。


針對幼兒園中的教學,教育部也曾發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要求幼兒教學以培養興趣為主,寓教於樂,要在寬鬆悠閒的教學方式下引導孩子學習。不要求學到很多的知識,而是要更注重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但是社會現狀已經讓幼兒園失去了原本的初衷。目前的幼兒園,教授的內容和小學沒有連貫性,這也是家長憂慮的根源。如果不教幼小銜接的內容,小學的前兩個星期卻又要求孩子們掌握拼音和識數,孩子適應不了這種進度,進入一年級的時候甚至還不會寫自己的名字。


而一部分的優秀學校,在入學時甚至需要孩子參加升學考試,考試內容則是一年級的教學內容,為了讓自己的孩子順利入學,超前教育就變成了必需品。


所以也就導致了部分幼兒園必須增加小學教育的內容來凸顯優勢。如果只是幼兒園去小學化,對幼小銜接的現狀不做改變,那就意味著家長需要將這部分教學需求投向教培機構,或者自己來做,這中間的時間精力和經濟成本無疑是巨大的。



3、要做的不僅僅是幼兒園「去小學化」。


目前的問題絕對不僅僅是禁止幼兒園教授小學內容就可以解決的。


在幼小銜接上,小學的教師需要整體把關,按照0基礎的教學方式給所有學生授課,並關注好學生的學習狀態,把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從而確定教學內容。


其次,國家需要做好對幼兒園「小學化」的監督。這個措施並不只是發放通知而已,應該切實地落實下去。一方面要堅決制止幼兒園「小學化」和不合理的課外輔導機構,嘗試通過監督的方式改變幼兒園和課外機構的逐利風氣;另一方面則要制止小學採取超出學習內容的入學考試來篩選學生,避免造成超前學習的教育需求。


最後,家長們也需要關注、理解自己孩子的需求,因材施教。搶跑不一定能贏,該學的沒學好,學的太多反而加重孩子厭學心理。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在幼兒時期就進行高強度的學習訓練,有的孩子喜歡學習各種知識,有的孩子就是需要玩樂,真正為孩子們好,那就應該真正去了解並尊重、愛護他們。



每一項政策、每一條法律的落實,都離不開整個體系的完善。而在教育方面,更是需要學校、老師、學生、家長,乃至整個社會的共同支持,這是我們國家在通過立法來疏導和調整目前太過功利的社會教育。讓祖國的花朵能夠健康、茁壯地成長,是我們共同的希望。

相關焦點

  • 立法禁止「拔苗助長」式超前教育
    「毋庸置疑,『超前教育』已經對未成年人成長和教育秩序造成了嚴重幹擾。當這個問題已經具有一定普遍性並產生一定的危害時,就有必要在立法層面對此進行合理規範,這也符合未成年人保護法以及關於未成年人保護的基本要求。」姚建龍認為,有必要通過立法對「超前教育」作出禁止性規定。
  • 需用法律叫停「超前教育」-興趣班,超前,幼兒園,古詩詞,不利於...
    由於廣大家長擔心自家孩子輸在起跑線,所以不惜耗費巨資,讓孩子從小上各種興趣班、培訓班,接受「超前教育」。  但是,這種「超前教育」、「強化教育」違背了教育科學規律,存在嚴重的後果,會給孩子的健康成長帶來傷害。孩子有屬於自己的成長規律,一般說來,3歲是直覺思維期,5歲才有形象思維,幼兒園大班的孩子才開始出現邏輯思維的萌芽,8—12歲是記憶力最好的時期。
  • 幼兒園「小學化」再次被叫停:超前教育不可取,早期教育不能少
    不少家長表示:「幼兒園可以不教,但是請學校對待一年級新生認真些,不要一帶而過,這不就是間接的逼家長報課外班嗎?」「幼兒園什麼都不教,上小學進度又太快,孩子根本就不適應。還是建議大班開始慢慢有些過度的好。或者一年級剛開始進度不要太快。」
  • 幼兒園「小學化」被叫停,超前教育不可取,二年級就開始暴露弊端
    文丨小熊娃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家長都有超前的想法,想要給孩子提供好的環境讓他們在起跑線上贏得時間,然而過早的讓孩子接受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知識,對孩子也是很大的負擔,不少孩子在進入這樣的環境後出現各種狀況。
  • 教育部再次叫停幼兒園「小學化」:超前教育的危害,小學三年級才爆發
    不少家長表示:「幼兒園可以不教,但是請學校對待一年級新生認真些,不要一帶而過,這不就是間接地逼家長報課外班嗎?」「幼兒園什麼都不教,上小學進度又太快,孩子根本就不適應。還是建議大班開始慢慢有些過度的好。或者一年級剛開始進度不要太快。」
  • 給孩子超前教育一定有害嗎?有害的不是「超前」而是「教育」
    ,以及介紹了我家進行過的一些超前教育內容,彼時我孩子上的是五年級,內容中也介紹了一點我們超前學的內容。總的來說我的觀點是有能力的完全可以,能力不夠的切勿為了超前而超前但是這並不能夠成為我們放棄的理由,反而讓我們意識到過去的這些年,儘管我們也超前學了,也付出了很多,但是可以看到我們努力的其實還不夠。但是後面的路還要走,我們可以一直都超越不了他們,但是我們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好,可以不斷超越「昨天」的我們。所以孩子學習熱情還是一直非常高漲的。
  • 哈奇光屏M1與興趣班,「超前教育」被禁後不同家長的育兒選擇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明確規定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的活動。首次以立法方式叫停「超前教育」,旨在更好保障孩子們的健康成長。面對教育部新規,家長們的育兒方式各有不同的新選擇。一些「保守派」家長用起了「幼兒園+興趣班」模式。
  • 快快評 | 誰在把超前教育當十全大補丸?
    《徵求意見稿》明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這是對幼兒園「小學化」亂象的當頭棒喝。長期以來,幼兒園「小學化」,成為一大現象。幼兒園也要補課,更是讓人笑不出來的笑話。之所以如此,幼兒園和家長的「合作」功不可沒,要是幼兒園不教授小學內容的話,幼兒園會憂慮落伍,失去競爭力,而家長更急,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了。於是一拍即合。
  • 東方快評丨學前教育立法「限制逐利」能否為超前教育降溫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徵求意見稿與之前相關法規一脈相承,進一步明確了幼教的社會公益事業屬性,概括起來,就是兩個方面:「逐利限制」和「超前教育」限制。這也是當前社會對學前教育立法最期待的兩個方面。
  • 教育部叫停幼兒園小學化,超前教育,看到的是危害,背後是貽誤
    超前教育這一理論也被明確提出是不合理的。超前教育是什麼概念呢?哪些危害是超前教育引起的呢?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發揮父母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足夠勇敢的,有很多事情,孩子一個人是可以完成的,家長讓他們可以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樣他們堅持做成功以後就會覺得很自豪,也會更加有信心面對未來所遇到的問題
  • 教育部再次叫停幼兒園「小學化」:超前教育的危害,小學三年級才爆發
    教育部門再次叫停幼兒園的「小學化」就在昨天,教育部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指出:幼兒園不得在小學階段教授與兒童有關的教育內容,不得進行違反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
  • 教育部叫停幼兒園「小學化」:超前教育的危害,上小學後才會爆發
    新規定發出之後,引來了無數人的爭議,有的人表示很贊同,但大部分的人表示完全不理解這樣的規定,難道讓孩子提前學習真的不好嗎?有家長認為:如果孩子連數字和拼音都不會的話,那麼上小學不就等於慢人一步嗎?對子女的教育有著堅持,就算不聰明的孩子,也能夠改變人生的命運。超前教育弊大於利,幼兒園「小學化」尤甚每個家長都認為將孩子送去「小學化」的幼兒園,早早的識字、數數、英文等等,就算是古詩都背的滾瓜爛熟,這麼做,就是為了幫助孩子打好基礎,以後的路更好走。
  • 李玫瑾:「超前教育」是浪費時間,危害在二年級爆發,別因小失大
    特別是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父母的焦慮則更為明顯。為了不讓孩子被落在起跑線上,每年開學除了紅紅火火的幼兒園和早教機構,還有就是父母的一顆著急的心。一些父母甚至會「狠心」讓只有兩歲的寶寶開始學習知識。這種讓寶寶提前出發的「超前教育」真的能讓寶寶贏在起跑線嗎?
  • 教育部發布緊急通知,整治中小學超標、超前現象,奧數或被叫停
    文/妮妮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都是家長們最為關心的問題,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更是費盡心力的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培訓班。不過就在前段時間,教育部終於「出手」了,發布了緊急叫停通知,決心整治現在孩子們關於超標、超前培訓的情況。教育部對語數外、物化生等6個學科都進行了一定的規範,從小學到中學關於孩子學習超標的內容都作出了一定的要求。
  • 讓孩子接受超前教育,你是認真的嗎?
    隨後我們發了一篇 的推送,在知乎上掀起了對「超前教育」的一波熱議。面對「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超前教育,他們怎麼看?他們班有個小朋友就可以。我兒子一向不認為自己學習特別好,就是因為體育除了體型滿分,跑步什麼都是良好,不夠優秀。所以,回過頭來說,什麼叫超前學習呢?學習本來就是綜合的。不是偷換概念,而是我們對於學習,限定的真的太窄了。
  • 媽媽有話說:孩子超前教育是否真的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最近在我們的育兒群當中有一個熱烈討論的話題,就是關於孩子的超前教育。什麼叫超前教育呢?在群裡,我們有朋友提起就說,你知道嗎?這孩子現在放暑、假寒假的時候都在幹嘛?對於孩子來講,放暑假、放寒假,一放假應該幹嘛啊?當然是應該玩兒!但是現在的孩子,中學生那就不用說了,尤其以小學生為代表,現在在假期在幹什麼?在玩?不,而是在學下個學期新學年要學的課程。
  • 幼兒園「超前教育」的危害,二年級後將迎來大爆發,父母別不在意
    01幼兒園「超前教育」的危害,二年級後將迎來大爆發,父母別不在意小徐的兒子毛毛3歲了。作為老師,小徐自然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後能夠成才成人,所以格外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她認為,幼兒園的啟蒙教育對兒子十分重要,所以小徐考察了好幾個幼兒園,最終選定了一個雙語學校,幼兒園裡老師不僅和孩子玩,還會和寶寶進行數學啟蒙。等孩子大一些,到了大班,老師也會進行「準小學教育」,讓孩子提前接受超前的教育。小徐本以為這是對孩子好,沒想到這樣的想法被老公反對了。
  • 超前教育就是拔苗助長,為什麼超前教育仍是常態?
    拔苗助長的故事我們都聽說過,寓言告訴我們成長有自己的規律,如果過於進行拔苗助長,就會導致禾苗受損,而學生的教育同樣也是這樣,孩子在每個階段應該接受什麼樣的知識教育都是經過科學研究的,超前教育的危害,你都知道嗎?
  • 「超前做練習冊」真的可以作為一種好習慣來提倡嗎?
    那麼,話說回來,難道這種「超前做練習冊」的習慣真的值得向全體學生推廣、提倡嗎?下面,我們來仔細、全面地分析一下。另外,大家還要注意這一點:上面之所以僅僅列舉了初中數學這一個學科「超前做」的案例,也是因為初中數學屬於那種「比較容易自學」的學科。那麼,其他學科的練習冊也適合「超前做」嗎?不妨再列舉一個「初中化學」的案例。
  • 不要輸在起跑線上 超前、超難學習真的好嗎?
    「」,很多時候中國家長的教育焦慮來自於此。在「教育搶跑」的氛圍下,有很多家長和孩子是被裹挾著進入「超前、超難學」這場追逐戰中的。畢竟「劇場效應」下,「不跑」無疑更焦慮。然而,一方面國家政策三令五申禁止孩子超前、超綱、超難學,要減負;另一方面,家長雖為減負主張叫好,但為了培育孩子未來的競爭優勢,仍在不遺餘力帶著孩子超前、超難學。那麼超前、超難學真的好嗎?不超前、超難學就真能減負嗎?這一現象如此「高燒不退」該怎麼破?在由中央新影中學生頻道播出的大型教育談話類節目《智慧學習方程式》中,這個教育難題有了時代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