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人格」的問題

2021-02-13 心理學空間網

「A型人格」的問題

Bryan Lufkin 文 BBS
mints 譯

也許你身邊不乏「A型」人格的人——他們雄心勃勃、有競爭力的人,努力爭取成功。也許你也是A型人格。

  

  

幾十年來人們一直用「A型人格」標記那些強大的、有統治力的人。但是新的研究表明A型人格可能是一種使用不當的說法。

來自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說,「A型人格」這個詞可能毫無用處,而且是錯誤的,通常而言,這個詞代表了一種過時的人格觀點。所以,在人力資源領域還在運用「A型人格」的做法,就需要謹慎了。

迷思從何而來?

根據《牛津英語詞典》,A型人格的特點是雄心勃勃、不耐煩、有競爭力,並且認為有這種人格的人,容易受到壓力影響而患上心臟病。(同時,B型人格的人較為放鬆、耐心,而且心臟病風險較低。)

20世紀50年代美國心臟病學家弗裡德曼(Meyer Friedman)和羅森曼(Roy H. Rosenman)發明了這個術語——用來描述某些白人中產階級男性,他們的某些人格特質更容易讓他們患上冠心病。(2012年《美國公共衛生雜誌》的一篇報導聲稱,這項研究是由菸草業好巨資資助的,以避免任何聲稱吸菸有害健康的說法。)

在這之後的幾十年裡,這個詞成為了流行詞彙,人們用這個詞將自己歸為這一類或另一類。人格的這種二分性——你天生就是A型人格或B型人格——是1989年發表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的主要發現。

但是多倫多大學博士後學生Michael Wilmot想測試這些假設是否仍然準確。因此,他和他的團隊決定複製以前的研究,運用更現代的調查方法,看看是否會得出相同的結論。他們的研究結果將發表在《個性與社會心理學》雜誌上。

該小組重新審查了美國和英國近4500人以往的檔案數據,這些人在很多年前參加過以前的A型人格研究。新的調查結果無法取得類似的結果,即,無法證明「A型人格」是一種天生的人格類型,而且調查發現,理解人格的更好方法是特質量表而非分類。

威爾莫特說,「人們喜歡分門別類的概念,分類法幫助我們理解世界,人類最感興趣的便是人類同胞,因此也就給人類劃分類別。」

將人們籠統地劃到某個類別可能會有問題。

「A」型的問題是,你根本不可能是不折不扣的「A」型人格。相反,你可能具備一些(不是其他特質的的)A型的特質。

Wilmot和他的團隊認為A型人格「存在」的問題是:你根本不可能是不折不扣的「A型」。相反,你可以有某種A型的特質,同時又不具備A型的另一些特質,或者落在每個人格特質的光譜之上。也就是說,按照分類你應該有A型行為定義的特定人格特質,但實際上你卻沒有這些特質。

1989年當初的研究版本是過時的方法,比如,二分法的回答模式(你是這個還是那個?)而不是根據量表(如競爭力或急躁)測量人格特質。後者是更為現代的方法:當今許多心理學家在給你做測試的時候,都會謹慎使用單一類別的測試,並且側重於能探索性格特質的多維度調查,這種方法y用以衡量每種性格特質的不同程度。

Wilmot說:「也許爭強好勝的人可能並不急躁、不易怒或不耐煩。」換句話說,有些人喜歡競爭但不喜歡有時間壓力。但是認為某人是A型人格,就意味著他們既進取,又性格暴躁;既喜愛競爭,但又怕壓力。

分類帶來的麻煩

許多專業人士和學者都認為,這種A型或B型的行為模式分類方法已經過時了。

紐約市哥倫比亞商學院的Sandra Matz是研究心理測量、人格測量或認知能力的副教授。她認為,不論是A型還是B型,還是麥爾斯-布瑞格斯性格分類法(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都將某人歸類到一個類型中,和檢查性格不同維度的方法相比,這種分類方法的適用性有些差。

Sandra Matz說:「分類法太粗糙了。這種分類框架之所以非常流行,是因為它們非常容易理解——貼個標籤就可以用,人們喜歡這種腦輕鬆的感覺。」

她說,我們描述人格的方法不應僅僅局限於一堆形容詞。當你開始評估簡歷,開始描述一定的人格類型時——比如「雄心勃勃」、「條理清楚」或「熱心工作」的A型人格時——很容易發現這種僵化系統的陷阱。

Matz說:「我們在工作場利用自己個性的時候,存在著一些誤區——我們曾經錯誤的認為,先要找出一名出色員工所具備的人格特質。」但是,其實我們更應該了解「適合這個崗位最佳性格是怎樣的」。

人力資源管理協會的Paula Harvey表示,現在招聘員工一般都不會測人格。這種做法在15年前很受歡迎,但是鑑於測試成本和平權勞動法,人格測試逐年下降。她說「人力資源中人格測試的運用,往往是出於員工發展之目的。」

許多專家認為更好的人格測試方法就是「大五人格」測試。它不是把你硬塞進某個類型,而是用大五因素量表進行評估。(這與邁爾斯-布瑞格斯性格分類法相反,雖然後者也做了類似的工作,但是該方法用量表進行測試之後,就將測試者劃定到了特定的類型之中。)

所以,如果下次聽到有人說他們是A型人格,吹噓他們是如何走到今天這個位置的,那你可就要留心了。今後,人格在工作場所的重視程度將不會那麼明確,沒有什麼非此即彼的AB二分法。相反,而是人格和工作環境相互適應的問題。

Matz說:「如果人格類型和他們的工作環境相互適應,那麼,從長遠來看他們的表現就會更好。因此,人格不只是簡介中的一種分類。」

課程推薦

李銀河的《性愛錦囊》159元/52課

林紫的心理成長課129元/100期

相關焦點

  • 心理學:解釋型人格、偏執型人格、責怪型人格,三代人的個性循環
    心理學:解釋型人格、偏執型人格、責怪型人格,三代人的個性循環文,王彥輝穩定的個性特點,就是人格特點,往往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當我們揭開個人在家庭中的成長軌跡的時候,就會發現一些很令人感慨的東西。發現解釋型人格小張的同學聽她說話為什麼生氣?這是了解問題的突破口,但她的同學沒在身邊,我們無法了解。
  • 九型人格之和平型人格
    最近突然想重溫一下九型人格的課程,或許是因為孩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我卻沒有新的辦法去處理與孩子之間的問題,或許是想讓家庭關係更和諧,反正潛意識裡的想法挺多呢,就冒出來研究九型人格的想法。九年前,公司舉行一次九型人格課程培訓,記得那時我是和平型人格,2018年夏季我又上了為期4天的九型人格課程,結果還是和平型人格。這說明,人格還挺穩定是吧,哈哈!那麼今天,我就仔細的研究一下我的和平型人格。和平型人格也叫調停者,顧名思義,他們愛好和平,不喜衝突,追求穩定。
  • 迴避型人格障礙和迴避型依戀人格
    然後迴避型卻沒有這樣認知,在他們看來,這是非常刻意的,雖有收益,更多的卻是未知的風險,與他們內心設想的巨大風險相比,這點收益完全可以忽略。不積極的心態加劇了他們迴避的特性,這也涉及到一個「心能量」的問題。
  • 人格障礙模樣:偏執型、分裂型、邊緣型...
    (邊緣型、自戀型、表演型,以及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C組(Cluster C): 以焦慮恐懼表現為特徵(強迫型、依賴型,以及迴避型人格障礙) 偏執型人格障礙(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患者通常從成年早期開始表現出信任問題,即反覆懷疑他人在欺哄自己、強行曲解他人的善意言行等。DSM-5中對這種人格障礙的定義是「對他人無差別的不信任與猜疑,以至於普遍將別人的一言一行解讀為居心不良的一種心理行為模式」。
  • ...一生》中松子的悲劇性人格:自我人格缺失,順從型人格,疏離型人格
    根源是缺愛,而根本的問題還是松子的自我人格喪失導致的。松子求愛而不得愛,認為自己價值的存在等同於他人的喜愛,內心想要家庭的溫暖卻不得不遠離家鄉,不考慮自己的內心感受而去無限制迎合他人。這些都是松子的內心衝突,而這種自我內心衝突太過強烈,形成了神經症傾向人格,也就是悲劇性人格。下面我們就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松子的悲劇性人格問題。
  • 四型人格測試
    ▼什麼是人格人格的定義是什麼?人格測試又是什麼?所謂人格是指一個人相當穩定而不變的特質。這裡的「特質」指的是一個人的思考、情緒或行為。而「相當穩定」指的是在不同的情境,以及不同的時候這個人的特質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打個比方,有個人的特質是摳門,無論他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遇到什麼人都很摳門,所以我們認為,摳門成為了他人格的一部分。
  • 【人格心理學】反社會型人格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特徵是高度攻擊性,缺乏羞慚感,不能從經歷中取得經驗教訓,行為受偶然動機驅使,社會適應不良等,然而這些均屬相對的。我們也許都聽說過那些變態殺人狂的故事,他們大多都是反社會型人格。因為反社會型人格的人根本就不會有愧疚感,也就是說他不認為自己殺人是犯罪,既然不是犯罪,也不會害怕,那就出現了我們在新聞中看到的那種處之泰然
  • 偏執型人格障礙
    據調查資料表明,具有偏執型人格障礙的人數佔心理障礙總人數的5.8%,由於這種人少有自知之明,對自己的偏執行為持否認態度,實際情況可能要超過這個比例。當他意識到自己的這一問題時,自己也是很難改變。當向外界求助時,別人的指導難以維持太久,繼而又陷入從前的狀態。自己也經常以多種方式疏通自己讓自己走出困境但是很難。患病率為0.4~1.6%。多見於男性。
  • 如何改變依賴型人格?
    在深層次的裡面,依賴型人格我們對自己的能力缺少認可,總覺得自己做事情比不上周圍人,與其讓自己去解決問題,還不如主動向他人求助。想要改變依賴型人格,我們應該主動去解決問題,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中樹立自信。
  • 抑鬱型人格障礙的情感特徵,如何同抑鬱型人格者相處?
    在治療的過程中強調積極的心理暗示(方法來自百度百科),所以作為抑鬱型人格障礙者的家人,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多鼓勵患者,給他們積極的心理暗示,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很棒的。可以從小事出發,比如當患有抑鬱型人格障礙的家人在學習和工作中取得一點點小的進步,或者能夠做好家務勞動,都可以用一些比較誇張的方式進行鼓勵和表揚,讓他一點一點建立起信心。在陪伴的過程中,可以多帶他到外面走走看一些美麗的風景。
  • 自戀型人格
    其實,可能並非是這個人性格不好或者脾氣不好,而是存在人格心理障礙。​常見行為​他們是「無敵」般的存在,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成就都會無限被放大。​在他們眼中,所有人都應該為他們服務,以他們為中心。​嫉妒心非常強,並且是雙向的,總會認為別人也在嫉妒自己。​沒有共情的能力,其他人的感受和需求與他們無關。
  • 9型人格之完美型人格並非完美
    說明: 不管屬於哪個類型人格,都沒有好壞之分,只是一種屬性,一般每個人身上都有3-4種人格,佔的比重不同,了解自 己了解他人才能做好自己、更好生活。完美型人格屬於九型人格1號人格,代號1.主要特徵就是追求完美,雖然他們自身並非完美但是一直嚮往追求完美,而且是 不懈地追求!
  • 【人格心理學】你是冒險型人格嗎?
    弗蘭克·法利認為人格類型是依據一群人是否具有某種特殊人格特徵來確定的。他提出的T型人格是單一類型理論的代表。T型人格是一種好冒險、愛刺激的人格特質,又分為T+型和T-型。T+型人格是冒險行為朝向積極健康的方向,比如野外冒險家。T-型人格是冒險行為朝向破壞性質,比如犯罪分子。
  • 冰塊型人格是什麼意思 冰塊型人格類型性格介紹
    冰塊型人格是什麼梗?什麼意思呢?本篇文章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冰塊型人格梗介紹,對此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來看看。  冰塊型人格意思  冰塊型人格:形容表面冷漠、不好接近的人一旦熟悉以後就會很好相處,就像冰塊融入水中、融入可樂中一樣。
  • 認識你的戀愛人格——安全型、焦慮型、迴避型
    之後,一些心理學家發現,這種依戀行為的影響會延續到人們成年,主要凸顯在親密關係上,由此衍生出三種不同的戀愛人格:安全型依戀人格(secure attachment),焦慮型依戀人格(anxious preoccupied)和迴避型依戀人格(avoidant attachment)。
  • 迴避型人格障礙
    迴避型人格障礙,是以全面的社交抑制、能力不足感、對負面評價極其敏感為特徵的一類人格障礙。患者在幼年或童年時期就開始表現出害羞、孤獨、 害怕見陌生人、害怕陌生環境等。成年以後這些問題對患者的社交和職業功能產生不利影響。這類患者總覺得自己缺乏社交能力, 缺乏吸引力,在各方面都處於劣勢,因而顯得過分敏感和自卑。
  • 如何改變偏執型人格?
    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高壓學習下成長、家庭環境不良等,容易引發一系列心理問題的產生。很多人之所以不了解,是因為缺少專業的心理知識,無法意識到自身存在的人格不良問題。其實,若是有一天發現自己經常陷入焦慮,感覺到周圍人都難以信任之時,就應該引起警惕,這很有可能意味著,你已經在往偏執型人格方向發展。
  • 強迫型人格(一)
    人格特徵中以思維和行為問題為主的群體在西方社會中比比皆是。
  • 自戀型人格障礙(NPD)和表演型人格障礙(HPD)的區別
    自戀型人格障礙和癔症型人格障礙的區別,很難理解。CAPA理論課老師推薦的這篇論文,做了比較好的說明。我將它翻譯並分享給大家,僅供學習和討論之用。(NPD)和表演型人格障礙(HPD)是兩種不同的疾病,會影響一個人過正常的無壓力生活的能力。
  • 什麼是迴避型人格障礙
    從現代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那些遁跡荒野、不食人間煙火的隱居者們則很可能屬於迴避型人格的人。在現代社會中,隱居者已很難找到一塊清淨的樂土,於是,他們往往關閉自己的心靈,不與他人作親密的接觸,唯求自安。值得注意的是,渴望一種有意義的孤獨與暫時的迴避人世並非一種病態,相反,真正具有迴避型人格的人並不敢深入到自己心靈的內部去;他們的迴避帶有強迫性、盲目性和非理智性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