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窮其一生去尋找「日心說」的證據,為何最終卻被終生軟禁?

2020-12-22 奇點先驅

三百八十三年前,伽利略因為堅持哥白尼的「日心說」,被教廷認為有悖《聖經》而不得不受到不公正的審判。最終他在審判中失敗了,被剝奪了宗教信仰,終身軟禁。

十七世紀初,堅持「日心說」的伽利略前往羅馬為他對日心說的言論和著作進行辯護。反對他的人控訴他散播與《聖經》相悖的言論,而大部分的教職人員認為日心說有其準確性,但問題的關鍵是如何證明地球是在以高速在繞著太陽運動。於是伽利略答應在找到證據證明日心說之前,都把它當作是一種假說。

從1616年到1632年,伽利略一直在尋找著證據,從未停止過,當然他也一直在傳播日心說。最終伽利略自認為找到了足夠的證據,便向教廷報告,在獲得教皇的批准後出版了《兩個世界體系的對話》,書裡便闡述了伽利略的新證明。但是他的證明中有個薄弱的環節,他的論辯是用潮汐來證明地球繞太陽轉,批評者抓住弱點不放,指控伽利略的嚴重罪行。

最終伽利略被召回接受審判。經過了長久的拉鋸戰,伽利略承認了在沒有獲得確鑿的證據前,傳播「日心說」。宗教裁判判決伽利略有罪,要求他在公開場合宣布放棄「日心說」的信仰。在這之後,伽利略回到了佛羅倫斯,開始了軟禁的生活。儘管被軟禁著,他發明了運動學和材料學,出版了《論兩種新科學》,這為現代科學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相關焦點

  • 科學泰鬥伽利略的故事
    伽利略把這架望遠鏡獻給了威尼斯議會,那些議員們果然看到了用肉眼根本看不到的船隻,這讓議員們大為欣喜,他們敏銳地意識到伽利略的這個發明有很重要的國防價值。為了表彰他,議會決定升任伽利略為終生教授。伽利略把望遠鏡伸向了夜晚的星空。這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意義非凡的舉動,套用一個著名的句式,就是:伽利略的一個小動作,卻是人類的一個大動作。
  • 《帶我回家》: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被愛的證據
    當她和一個窮小子熱戀時,父母把她送到姨媽家,他們被迫分開。麥琪在姨媽家被姨夫強姦,當她告訴母親,母親並不相信,而是選擇包庇姨夫,她要保護她的妹妹,忽略了女兒的感受。她想像著在窮小子家裡過著像母親一樣的生活,另一面是種子商店的誘惑,她最終選擇回歸原來的世界,過父母給她安排的生活。她按照父母的意願,讀書工作結婚,卻在一次又一次意外流產中發現自己的本心。她的丈夫對她很好,不過是為了生孩子,並不真正了解她,她渴望擁有愛情,當再次遇到窮小子時,她的記憶復甦,激情點燃她內心的火苗。
  • 伽利略的發明與發現
    他幫助創造了現代天文學伽利略把他的新的高倍望遠鏡對準了天空。1610年初,他完成了一系列非凡發現中的第一個。他花了幾個星期觀察木星附近的恆星,因為他們圍繞行星旋轉。他發現了木星的四個衛星,並將其命名為梅第奇星(以他的資助人,強大的美第奇家族),但後來以他的名字命名為伽利略衛星。
  • 西媒:伽利略400年前被禁止捍衛哥白尼學說
    參考消息網3月1日報導 外媒稱,對1616年以前的日心說處境進行分析後可以發現,很多方面的因素都影響到了這一年的事態發展:據西班牙《阿貝賽報》2月29日報導,首先是伽利略同亞里斯多德學派之間的衝突。伽利略在17世紀初明顯支持日心說的立場使其與學術界的亞里斯多德學派產生了持續且強硬的對抗,招致現義大利北部地區各大學部分教授的批判。報導稱,其次是伽利略同神學之間的衝突。在發現沒有足夠的哲學論證來推翻伽利略的理論之後,亞里斯多德學派企圖將衝突轉移到神學上,認為日心說與《聖經》的某些段落有衝突。
  • 科學封神榜系列之——現代科學的引領神:伽利略
    可惜的是,他一直堅信地球繞太陽的軌道是正圓形(事實上為橢圓形),從而學說出現了矛盾,未能一舉將日心說推向頂點,就差臨門一腳。這一切,留給了伽利略來解決。實幹家伽利略最著名的莫過於比薩斜塔實驗。雖然沒有證據證明這個實驗真實發生過,但是毋容置疑,伽利略對重力和慣性系的理解,是突破性的。而我們知道,正是「重力」引發了現代的第一次科學大革命,這一切,離不開伽利略的苦心鋪墊,他為百年之後人類科學盛世提前做好了準備。
  • 俗語老人言:男人心軟一生窮,女人心軟褲帶松,說的真有道理
    其實,歷史上留下下來的也有許多民間的智慧俗語,因為農村文化水平都很有限,有文字記錄下來的很少,都是口耳相傳,在民間流傳甚廣,影響也很大,下到3歲小孩,上到80歲的老人,都能說幾句。俗語說「男人心軟一生窮」,是指什麼意思?真的很有道理嗎?它的下半句又是什麼?讀了以後才知道,老祖宗的警世忠告,真的很經典!
  • 霍金在伽利略逝世300年後出生,他們分別做出了什麼貢獻?
    1642年1月8日,在物理學史上是個不平凡的日子,年數已高的伽利略·伽利雷在義大利佛羅倫斯溘然長逝。3個世紀後的1942年1月8日,一個新生兒降生在英國牛津,被父母命名為史蒂芬·霍金。伽利略手繪的月面草圖 | Wikimedia Commons伽利略的天文發現對當時主流的古希臘宇宙觀構成了嚴峻的挑戰,推動了地心說向哥白尼日心說的發展。
  • 霍金在伽利略逝世300年後出生,今天分別是他們的生日和忌日
    今天是1月8日,在物理學史上是個不平凡的日子。1642年1月8日,年數已高的伽利略·伽利雷在義大利佛羅倫斯溘然長逝。3個世紀後的1942年1月8日,一個新生兒降生在英國牛津,被父母命名為史蒂芬·霍金。為了宣揚哥白尼的日心說理論,伽利略完成了天文學著作《關於託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以下簡稱為《對話》)。這本書採用了對話體的形式,書中的兩名角色分別為伽利略和亞里斯多德學派的代言人,對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潮汐等科學問題進行了辯論。說是對話,其實也就是伽利略借用別人的口吻來反駁亞里斯多德的觀念。
  • 伽利略的故事永不過時
    在數不勝數的經典中,是否還有空間為伽利略寫一本新的傳記?天體物理學家Mario Livio打賭可以。他的《伽利略和科學否定者》旨在將這位文藝復興時期的鼻祖和他的發現置於現代科學和社會背景下,給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觀感。他特別指出,伽利略在17世紀因其科學主張而面臨的異端指控,在今天科學否定論者的譴責中也有對應。
  • 伽利略真說過這句改變科學史的名言嗎?很可能是後人捏造的
    (但它仍然在動啊),就好像在說,他們算是贏了這場爭鬥,但最終,真理才會勝出。但,伽利略真的說出過那句著名的話嗎?毫無疑問,他腦子裡是這麼想的。科學歷史學家Antonio Favaro花了40年時間研究伽利略的生活和工作,分析其背景,最終出版了具有紀念意義的《伽利略全集》(Le Opere di Galileo Galilei)。作為這項巨大努力的一部分,1911年他還發表了幾篇文章,描述了他致力於揭示這句格言源起的大量研究。
  • 讓世人驚呆的「日心說」在提出的開始,根本就不受重視?
    1543 年,波蘭教士哥白尼發表的《天體運行論》提出了日心說。雖然早在西元前300 多年,古希臘哲學家阿利斯塔克(Aristarchus,約前315前230 年)就已經提到日心說的猜想,但是建立起完整的日心說數學模型的是哥白尼。
  • 天文學概述:從「日心說」到「大爆炸」
    哥白尼要尋找一種更簡單的方式來描述複雜的天體運動。經過18年的研究,哥白尼把80多個本輪,儉省到34個,但這仍不能算是簡潔的、和諧的、完美的天體運動。還沒等哥白尼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理論,便已經與世長辭了。在奧西安德教士的監督下,以一種解釋天體運動的「數學模型」出版。後來遭到教會的禁止。完善日心說理論的任務,只能由後來者繼承了。
  • 伽利略望遠鏡在廣州?
    伽利略望遠鏡在廣州?  天文學年會透露史上第一臺天文望遠鏡可能流落羊城,專家建議尋找  本報訊(記者譚溪瑩 陳實 通訊員 劉怡 王洪光)人類歷史上第一臺天文望遠鏡——伽利略望遠鏡可能在300年前通過廣州傳進中國。
  • 《窮查理寶典》中的智慧人生信條,活學多用,受益終生!
    此書效仿了富蘭克林的《窮理查年鑑》,《年鑑》這本書在美國殖民地時期很受歡迎,而《窮查理寶典》一出版,就受到了億萬讀者的喜歡和共鳴。那麼這本書具體如何呢?為何會受到如此的關注和青睞呢?請看哲學詩畫為你整理的——《窮查理寶典》中的智慧人生信條,學會一個,受用終生!
  • 有人說:人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窮」,不無道理
    可以說,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的人生態度,決定著人窮與富的等級。有人就說:其實人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窮才無可救藥。聽起來不無道理。★窮而有志不可怕在現代,窮人只要肯幹活,哪怕只是苦力活,也多少能掙個溫飽。懶漢長得不錯,年輕時候也娶過妻生過子,但是因為他實在是太懶了,所以妻子忍受不了,最終帶著孩子離開他,改嫁去了。懶漢家徒四壁,家裡除了一口鍋,幾副碗筷,一張能睡的床,其他的啥也沒有。就這些,還是當年結婚的時候前妻帶過來的。有人說,懶漢是因為年輕的時候喜歡上一個姑娘,但姑娘家裡不同意,他就灰了心;還有一件事,是本來有個去工作的機會,被別人頂了,所以他徹底死了心。
  • 科技日曆|36年前的今天,伽利略「異端邪說案」平反
    1983年5月9日,羅馬教皇約翰·保羅二世宣布,撤消350年前宗教法庭對伽利略「異端邪說案」的判決。伽利略的偉大貢獻已舉世稱頌,羅馬教廷的「平反昭雪」不過是追認了幾百年來盡人皆知的常識。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義大利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及哲學家,科學革命中的重要人物,被譽為「現代觀測天文學之父」 、「現代物理學之父」 、「科學之父」 及「現代科學之父」。
  • 為什麼哥白尼的「日心說」是一個革命性的理論?
    直到1543年,一位偉大的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日心說取代地心說的過程,與其說帶給人智力與想像力的愉悅,不如說是充滿荊棘、障礙重重的坎坷。這個過程之所以如此艱辛,是因為這一理論交替,觸及當時佔據統治地位的知識體系和信仰體系的根本,是關乎大是大非的根本問題。這場轉變史稱哥白尼革命。
  • 木星亡靈——莎士比亞與伽利略的陳年往事
    父親本想讓他學醫,但無奈伽利略愛上了數學,也沒有完成大學學業。之後伽利略對運動學發生了興趣,並在帕多瓦大學任職。在三十幾歲時,伽利略才開始對天文學感興趣,1604年出現的「克卜勒」超新星更加深了他的興趣。他與克卜勒有過通信,從中我們可以發現他們二人共同信仰哥白尼的日心說,這在當時並不尋常——多數天文學家只是將哥白尼模型作為一種數學工具而非真實存在。
  • 為何科學家窮其一生也無法造出?
    為何科學家窮其一生也無法造出?說起維度這個詞,可能很多人還是一頭霧水,完全不知道維度是什麼。準確的說,這是自然界生物看待另一種事物的方式,可能人類對這些生物的世界還不夠了解。在科學界,克萊因瓶絕對是「神奇」的存在,據說這就跟第四維度有關係。生物界中有二、三、四維度,也正是這些維度的不同,讓事物本質也存在著差別。
  • 愛情中,「過客」最多的星座,窮其一生的追求,也擺脫不了被辜負
    似乎沒有人不渴望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但是對於某些人來說,總是不斷的被辜負,就算窮極一生的追求,也沒有遇到對的愛情,對的人。一生中經歷了太多的「過客」,放眼望去,終究是背負了。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星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