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漲知識了,我們常吃的海藻類植物,是如何進行光合作用的?

2020-12-11 海錯坊

大家好,這裡是每天分享美食小知識的海錯坊,本文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們常吃的海藻類植物,在大海中是如何進行光合作用的。

我們知道,生長在地面上的植物,都是依靠身體裡的葉綠素,利用陽光作動力,以二氧化碳和水作原料,經過自己的加工製造出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等有機物,促使它們的生長和繁殖。

在無邊無際、碧波蕩漾的大海裡,生活著各種綺麗的海洋植物——藻類。有幾米長的褐色葉片的海帶,有像小樹枝一樣的紅藻(紫菜就是其中的一種),有棕色的鹿角藻,還有外殼刻著精緻花紋的硅藻等等,看上去它們都不是綠色的,那又怎樣進行光合作用呢?

實際上,海裡生長的植物也是有葉綠素的,只是含量相對陸生植物要少很多,一般生活在海面的海藻植物,葉綠素的含量要多一些,越是深海裡的植物,葉綠素的含量就越低。藻類之所以會呈現各種美麗的顏色,那是因為他們體內存在著另一些色素——藻膽素,紅藻中含有較多的藻紅素,藍藻中含有較多的藻藍素,鹿角藻則含有一種特殊的胡蘿蔔醇,所以是棕色的。這些色素把藻類本身的少量葉綠素遮掩起來,所以表面上看不到綠顏色。

當太陽光照射到海面,生活在海面上含葉綠素較多的藻類,能夠跟陸地上的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深層的海裡和海面的情況大不一樣,蔚藍色的海水那麼深,海面有很多的生物在活動,海水裡又有大量的各種鹽類,這就對太陽光裡各種顏色的光線進入海水起了一定影響。紅光只能透過海水的表層,橙黃光能透入較深一點,綠、藍、紫光能透入得更深一些。

藻類中,綠藻吸收紅光,所以生活在最淺的地方;藍藻吸收橙黃色的光,所以生活在較深的地方;褐藻吸收黃綠色的光和紅光,所以生活在更深一些的地方;紅藻是吸收綠光的,生活在最深層。在深海裡的紅藻含有藻紅蛋白,它能利用這種色素來吸收葉綠素所不能吸收的藍紫光進行光合作用。

然而在深海裡,有時也能找到一些綠色的海藻,並且發現它們的生命活動非常緩慢,這些綠色的藻類只要吸收非常少量的光,就能滿足它們生活的需要了。

知識創造生活,知識改變命運,知識在於點滴的積累。

鮮嫩美味的竹筍,為什麼在雨後長得特別快?

黃瓜買多了,做成小鹹菜,再也不怕被老婆罵敗家了

溫補好吃的羊肉在家怎麼做?10種方法可使羶味全無,簡單易學

相關焦點

  • 海藻和海草有什麼不一樣?
    文/晨孟學知識是一種快樂,而好奇心則是知識的萌芽,每天漲點小知識,不亦樂乎?說起大海,我們會想到無邊無際的海水和在海裡自由穿梭的魚群,其實海洋像陸地一樣也是有植物的,如海藻和海草。海藻,我們所熟知的海帶、紫菜、裙帶菜都屬於此類。特別是海帶,我們最為熟悉,因為它常常走上我們的餐桌,也算一道佳餚。海藻結構很簡單,它們不開花,也沒有葉脈,也沒有種子。
  • 原產中國的海藻,出口日本被稱為「長壽菜」,做成涼拌美味又健康
    很多人並沒有聽到過羊棲菜這個名字,對這種海藻感到非常的陌生。不少人還以為羊棲菜是一種蔬菜,其實並不是,它是產自大海的一種於海藻類植物。雖然名字陌生,但相信去過海邊的朋友都會見到。這是住在海邊的人們每天趕潮去拾一種海菜。
  • 成分黨丨今年流行「海藻」護膚,7種護膚功效也太絕了!
    關於海藻護膚的歷史,還要追溯到19世紀的北歐,在那裡的海岸沿線就散布著幾百個海藻浴場,人們浸泡在充滿海藻的浴池中,邊喝著雞尾酒,邊欣賞美景或聊天,好不愜意!幾百年後,海藻以它強大的護膚功效再度風靡世界。
  • 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動物,基因神偷,僅存在美國的綠葉海蛞蝓
    在初中學習生物課程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在植物的細胞中擁有一種叫做葉綠體的物質,這使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在我們學識尚淺時也認為,僅僅只有植物才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動物不能。然而,在人類科技與認識不斷發展以後,這種固有的思維也被打破了,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動物——綠葉海蛞蝓。這種神奇的動物存在於什麼地方呢?在美國東部海岸線水深較淺的地方以及一些鹽沼之中,科學家們發現了這種神奇的動物的身影。如果說要拿一種類型的人來描述這種動物的外貌,那就是文藝少女。
  • 海藻的意志
    很多人覺得海洋藻類沒有什麼驚人的,不就是我們平常吃的紫菜、海帶、裙帶菜、石花菜、海白菜之類的簡單植物嗎?可是,難道你們不覺得海藻極其不同尋常嗎?藻類形態上有絲狀體、葉狀體、囊狀體和皮殼狀體等,它們的特徵是沒有真正根、莖、葉的分化現象;不開花,無果實和種子;生殖器官無特化的保護組織,常直接由單一細胞產生孢子或配子;無胚胎的形成。
  • 人類能否像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
    在大自然中,很多生物並不需如此,例如植物、海藻以及很多種細菌可以通過光合作用維持生存。那麼人類是否可以使我們的身體像植物一樣,從太陽能中獲取食物呢?通常說來,動物是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的,但是一切規則總有例外。豌豆蚜是一個新發現的變異物種,它是農民的敵人但卻是基因學家的朋友。
  • 「像一顆海藻海藻海藻海藻 隨波飄搖」別飄了 快到我碗裡來
    」像一顆海藻海藻海藻海藻 隨波飄搖「別飄了 快到我碗裡來海藻是海洋藻類的總稱,是生長在海中的藻類,是植物界的隱花植物,藻類包括數種不同類以光合作用產生能量的生物。海藻生長在低潮線以下的淺海區域—海洋與陸地交接的地方,在這裡海浪的衝擊力比較緩和,海水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加上陽光充足,無論是紅藻或褐藻,雖然顏色不同,都含有葉綠素,可以利用日光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食物,它們行光合作用,所釋放出來的氧氣,更是動物們呼吸所不可缺少的;海洋世界之所以如此繽紛熱鬧,海藻的功勞實不可沒。
  • 蘭花的光合作用知識,及光,二氧化碳和水分對蘭花光合作用的影響
    一、光合作用讓蘭花積累乾物質光照是蘭花在生長過程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主要是蘭花需要依靠光照來製造營養物質,也就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在我上高中的時候老師就講過了,沒想到現在在養蘭花當中運用到了,光合作用是蘭花葉片裡面的葉綠體(我們常稱為葉綠素,也就是我們所看到的綠色部分)
  • 海帶、海草、海藻、海苔、紫菜傻傻分不清...
    人類已知的可食用的海藻類型非常多,平常我們去日料店也總會來一盤的調味「海藻沙拉」。一般可食用的海藻沙拉裡,混合著青鳳尾藻、赤鳳尾藻、角叉菜、海帶等等各種可食用海藻。而我們很熟悉的那個加在奶茶裡,低卡路裡、口感獨特的「寒天」,事實上是紅藻破壁技術的萃取物。
  • 海洋環境對海藻種植,溫度是海藻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條件
    海藻是生活在海洋裡的低等植物,只有滿足了它們的生活條件後,才能正常生長、發育和繁殖。我們要搞好海藻的栽培工作,必需了解並掌握它們所必須的生活條件。下面介紹一下海藻在生活中所需要的外界環境條件。以上是夏季的情況,在冬季如何呢?在冬季氣溫比水溫低時,由於表層水放熱的結果,表層水溫下降,比重增大。下層水溫高,比重小。結果出現,表層重的水下降,下面比重輕的水上升,使上層和下層的水發生混合,上下層水開始循環,這個時期叫循環期。
  • 海藻的功效與作用
    海藻是生長在海中的藻類,是植物界的隱花植物,藻類包括數種不同類以光合作用產生能量的生物。它們一般被認為是簡單的植物,主要特徵為:無維管束組織,沒有真正根、莖、葉的分化現象;不開花,無果實和種子;生殖器官無特化的保護組織,常直接由單一細胞產生孢子或配子;以及無胚胎的形成。
  • 為何我們常吃的夏威夷果都是奶香味的?看完漲知識了
    為何我們常吃的夏威夷果都是奶香味的?看完漲知識了!乾果是我們大家都非常喜歡的一種零食,它的營養價值是非常高的,而且還有一定的飽腹感,即使是在減肥當中也是可以食用的。這種果子的味道是比腰果的味道還要好吃一些的,那你們有沒有過這樣的疑問,為何我們常吃的夏威夷果都是奶香味的,這種奶香味是自帶的還是後天人工加工出來的呢?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夏威夷果很多人都以為是來自美國夏威夷的,事實上人家的原產地是在澳洲,學名也叫澳洲堅果,不過是大家叫順嘴了,所以一直還是稱為夏威夷果。
  • 科學家揭秘原始生物如何進行光合作用
    綠硫細菌光合作用系統及內周捕光天線-反應中心複合體結構模型光合生物是自然界最高效的太陽能固定「機器」,平均每年光合生物通過光合作用所同化的太陽能約為人類所需能量的10倍。光合作用使得人類文明的誕生和發展成為可能,被認為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學反應。
  • 海蝸牛為何能進行光合作用 詳解PNAS論文
    科學網最近報導了這樣一則消息——「美國科研人員日前捕捉到一種極不尋常的生物——一種以海藻為食並將海藻色素吸收到自身細胞中的海蝸牛。更令人驚訝的是,這種蝸牛不僅能藉此進行很好的偽裝,還能像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以獲取能量。」
  • 如果人類也能光合作用,除了變綠,我們的精力會更充沛嗎?
    現在,大膽想像一下如果綠色皮膚不僅僅是外星人的獨有特色,如果人類的皮膚也是綠色的,並且賦予我們進行光合作用的能力,世界會變成什麼樣?科幻作家約翰·斯卡爾齊(John Scalzi)認為,人類可能會從會進行光合作用的皮膚中受益,但不會對社會結構造成太大改變。
  • 揭秘海底罕見光合作用萌物——葉羊(圖)
    在日本,印度尼西亞以及菲律賓都可以看到一種非常可愛的海洋生物。由於海藻吃多了,小羊表示還能自己光合作用,不用喂!據美國Boredpanda7月20日報導,在日本,印度尼西亞以及菲律賓都可以看到一種非常可愛的海洋生物。這種生物被稱為海蛞蝓[kuòyú](costasiella kuroshimae),或者可以簡稱它為「葉羊」(英文簡稱:Leaf Sheep,國內也稱海兔)。這種可愛的海洋生物擁有明亮的眼睛和可愛的觸角,這讓它看起來很像卡通小綿羊。
  • 光合作用是植物本能,可這種動物也會,學會其方法能引發醫學革命
    平時我們常見的生命物種基本都是動物跟植物,另外還有一些真菌類。這當然也是可以的,但是在原始生命進化的初期,有些簡單的生物發現通過吸收別的生物的能量也可以生存發展,而且比通過吸收太陽光進行光合作用獲取能量更加簡單方便,因此開始傾向於吸食別的生物,甚至包括它的同類,這類生物後來就向著不同的演化方向進化,漸漸形成了動物種類。
  • 是食物凝膠還是天然海藻?這種涼菜必備的食物原來是這樣生產的
    我們在夏天的時候,經常喜歡到超市裡面去買一些涼菜。涼菜當中混合了各種各樣的蔬菜。每一次買涼菜的時候,總是會多加一點看起來像龍鬚狀的食物,有些地方直接依照它的形狀叫它龍鬚子。但是小編所在的地方,它的名字叫石花。吃起來脆脆的,很Q彈,雖然拌了很重的調味料,也沒有什麼味道。
  • 全世界都吃海藻,尤其是愛爾蘭人,你吃了多少?
    海藻海藻的顏色多種多樣,有紅色、綠色、黑色和棕色。我們常吃的海藻是棕色的,如海帶和裙帶菜,還有紅色的海藻,如紫菜。紫菜用來做日本最受歡迎的壽司。事實上,許多人可能認為海藻是一種亞洲食品。畢竟,中國、韓國、日本、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是最大的海藻生產國。然而,世界各地都有海藻,全世界的人都吃海藻。挪威、智利、法國和英國也是海藻的主要生產國。斯堪地那維亞人把海藻加到湯和沙拉中。
  • 光合作用的秘密,細說多肉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過程
    沒錯,這都是植物的功勞,植物的光合作用會調節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不過一切都不是那麼簡單,這其中還有一些你不知道的秘密,今天月溪就來給大家講一講。在揭開其中的奧秘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植物的光合作用,簡單的說,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在光的照射下,植物將吸收進去的二氧化碳和植物體內儲存的水進行一系列的加工,最後轉換成有機物儲存起來。在這個過程中還會吐出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