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勃朗為妻子所繪畫像:那一段短暫、浪漫而令人嘆惋的婚姻

2020-12-16 澎湃新聞

2019年是荷蘭著名畫家倫勃朗逝世350周年,為紀念這位偉大的藝術家,荷蘭將在全國範圍內舉辦倫勃朗系列展覽。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展覽作品就是倫勃朗為妻子薩斯基亞的畫像,如果說倫勃朗的自畫像道盡了他從躊躇滿志到窮困潦倒的一生,那麼他用類似的手法為薩斯基亞所繪製的一幅又一幅畫像則紀念了他們短暫、浪漫而令人嘆惋的婚姻。

左,倫勃朗年輕時的自畫像,也被稱為《頭髮散亂的自畫像》(Self-Portrait with Dishevelled Hair);右,戴紅色帽子的薩斯基亞半身畫像(Half-length Figure of Saskia in a Red Hat)。圖片來源: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Alamy

與薩斯基亞的婚姻:短暫、浪漫而悲劇

倫勃朗第一次為薩斯基亞·凡·優倫堡(Saskia van Uylenburgh)作畫,是在1633年的夏天,他們訂婚的三天後。畫中的未婚妻充滿魅力,她在向他微笑。在寬沿的草帽之下,她的嘴唇透著光澤,頭髮亂蓬蓬的,眼睛裡則閃爍著智慧與詼諧的光芒。她的手中捧著一枝花,帽子周圍還有幾朵,可能是來自愛人的禮物吧。不久,她就將嫁給這個天縱之才——阿姆斯特丹最出名的藝術家,而他此時正坐在桌子的另一邊為她作畫。

薩斯基亞這時正在她的表哥亨德裡克·凡·優倫堡(Hendrick van Uylenburgh)的畫廊,他是倫勃朗最主要的經銷商。倫勃朗就在畫廊裡工作、生活,他早期的幾幅傑作就是在這棟位於阿姆斯特丹運河岸邊的四層小樓裡完成的,包括《杜普教授的解剖學課》(The Anatomy Lesson of Dr Tulp)。而在結婚後,倫勃朗和薩斯基亞沒有和亨德裡克一起生活太久,當倫勃朗籌夠了錢,他就買下了隔壁的一幢極盡奢侈的宅院,即現在的猶太人寬街4號。日後在那裡,他為薩斯基亞繪製了一幅又一幅的畫像,度過一段十分短暫而結局悲傷的婚姻生活。

有時,薩斯基亞盤起頭髮,在床上小憩,或者用充滿誘惑力的眼神注視著丈夫;有時,又可以從內庭小院裡看到她容光煥發地站在窗前。這些畫面都來自於倫勃朗的畫作,它們就像一本私人日記。在倫勃朗死後,人們在他的文件夾裡發現了這些薩斯基亞的畫像。它們和倫勃朗的幾百幅蝕刻版畫一樣,都是藝術史上最偉大的作品,將在2019年——「倫勃朗年」——悉數展出。

2019年是倫勃朗逝世350周年,倫勃朗去世時是63歲,那時他一貧如洗。倫勃朗的隕落與他的成名同樣具有戲劇性。他的作品被當時的荷蘭人視為落伍,因此他和莫扎特一樣,被葬在了窮人的墓地中。但是,不久之後,他畫作的價值又再次得到認可,之後就再也沒有被人們遺忘。他對於人物面容的生動記錄和對於每日不同的日常生活圖景的細緻描繪,都能將觀看者帶入充滿著深愛、悲痛、絕望和每一種能想像得到的情感的心靈旅行。梵谷曾寫道,他願意用十年的生命換取坐在倫勃朗的《猶太新娘》(The Jewish Bride)面前的兩個星期。梵谷說:「倫勃朗表達著任何語言都無法訴說的故事。」

猶太新娘(The Jewish Bride),圖片來源:Wikipedia

《猶太新娘》畫中有兩個人物,男子的手放在女子的胸口,女子的手則輕輕放在男子手上,展示出他們對於彼此的愛慕。這幅畫作將在今年2月開幕的荷蘭國立博物館(Rijksmuseum)的「所有的倫勃朗」(All the Rembrandts)展覽中與其他22幅油畫和所有蝕刻版畫作品一起展出。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Mauritshuis in The Hague)則會展出另外18幅油畫,包括《杜普教授的解剖學課》。倫勃朗的許多不同畫作將會出現在各個不同城市,這位荷蘭最偉大的畫家,作品寓意之深刻,創作之獨特,值得每一個對於倫勃朗有一點點興趣的人來到荷蘭,參觀此系列展覽。從阿姆斯特丹開始,巡迴展還將走過代爾夫特、萊瓦頓、海牙和他的出生地萊頓。

穿著田園服飾的薩斯基亞(Saskia van Uylenburgh in Arcadian Costume),圖片來源: Editorial Image Provider/UIG via Getty Images

但是對我來說,最驚豔的還是此次紀念活動的第一個展覽。在萊瓦頓弗裡斯博物館(Fries Museum)舉行的「倫勃朗與薩斯基亞」(Rembrandt and Saskia)通過圖像、物品和文字生動地描繪了倫勃朗的婚姻生活。1634年,倫勃朗28歲,這一年他與薩斯基亞結了婚。而僅僅8年後,倫勃朗36歲時,薩斯基亞就永遠離開了他。薩斯基亞去世時,他們的兒子仍在襁褓之中。薩斯基亞的死給倫勃朗帶來了難以忍受的悲痛,他為此放棄作畫數年。他的痛苦是顯而易見的,那麼多在薩斯基亞去世前所畫的飽含幸福快樂的畫像(在她去世後僅有一幅)都映襯著倫勃朗此時的痛心。

和自畫像一樣,薩斯基亞的每一次「出現」都不同

萊瓦頓是薩斯基亞的故鄉,這裡就像是一個微縮版的阿姆斯特丹,隨處可見的拱橋和狹窄的街道,半個小時就可以逛完全城。由運河圍成的橢圓形城區和17世紀時也十分相似,明亮的鵝卵石街道兩旁是琳琅滿目的商店和荷蘭的山牆建築。薩斯基亞出生於1612年,是布塔斯·凡·優倫堡(Rombertus van Uylenburgh)最小的孩子。布塔斯·凡·優倫堡是萊瓦頓(弗裡斯蘭省首府)的市長,也是一位傑出的律師。薩斯基亞家的房子現在仍然存在,你可以從這裡走到周邊所有薩斯基亞曾經走到的地方:橋另一邊的精品店,熙熙攘攘的乳品市場,以及要稱重所有即將運往全歐洲的奶酪的稱重站。

薩斯基亞家境富裕,她受過良好的教育,性格勇敢。她7歲時母親去世,12歲時父親去世,由姐姐撫養長大。但是,她並沒有因此為了尋求庇護而接受覬覦她錢財的某個年長又狡猾的弗裡斯蘭人的求婚。她在等待,在學習,她花了很多時間與藝術家和智者交流。1633年,在去阿姆斯特丹拜訪亨德裡克的路上,她的旅伴就是兩位著名的畫家。他們還和她的獨眼叔叔一起出席了她的婚禮。

倫勃朗,頭髮散亂的自畫像,圖片來源:Wikipedia

她的個性在嫁給倫勃朗這一選擇上就能充分體現出來。倫勃朗是磨坊主的兒子,叛逆又狂野,這些特質至少反映在了他早期的自畫像中。遇見薩斯基亞之時,他已經完成了令人驚嘆的作品《頭髮散亂的自畫像》(Self-Portrait With Dishevelled Hair)。這幅畫就被放在工作室裡,看到這幅畫,薩斯基亞應該可以藉此了解到倫勃朗的性格特點。這幅畫中的倫勃朗是一個在黑夜森林中的孤獨靈魂,他的眼睛比他周圍的暗夜還要更加黑暗。他把自己囚禁在黑暗和光明的邊界,那片光明是點燃了他臉頰的光亮和他白色蕾絲帶衣領上的閃光。這幅畫作展示出他在描畫肌膚和紋理上的超凡天賦。但是,他的個性仍然藏於陰影之中,他真實的面孔——抑或稱為真實的人格——仍然無從知曉。你只能在這其中去尋找他,而當你找到他時,你又會被他震驚:他直直地看向你,已經將你包含在了他的注視之中。

和薩斯基亞的自畫像(Self-Portrait with Saskia),圖片來源: Heritage Images/Getty Images

看分布在荷蘭各地的倫勃朗自畫像,正是去看在每一幅畫中都不盡相同的倫勃朗。他的頭髮可能是黃褐色、棕褐色、紅褐色的;他的鼻子可能尖挺得像筆尖,也可能塌下像圓滾滾的土豆;他可能抬頭挺胸,風度翩翩,也可能低頭落寞,萎靡不振。這些畫作給予了人們走進他真實內在人格的機會——儘管它一直在變化,從未確定過。這些特質讓倫勃朗更加貼近人性,頗像莎士比亞的風格。

所以結合來看,對於薩斯基亞的描繪最特殊之處在於,倫勃朗在畫她時使用了和畫自畫像時一樣的方式:他年輕的妻子每次出現在畫中,看上去都不同。最上方第一幅畫展示出一些早期的特質:小而豐滿的嘴唇,還隱隱可見的雙下巴,生動的圓眼睛,和柔軟捲曲的頭髮。但是在後來的畫作中,她的頭髮變得長而直順,或是金紅色,或是深紅色。早期的薩斯基亞看起來警惕、輕佻;後來在著名的兩人一同出現的蝕刻版畫中則顯得更豐腴和明亮。一些畫中,她或是在由侍女梳頭,或是在床上休息,略顯疲憊,可能是因為懷孕,可能是因為生病,又或是兩者兼有。在倫勃朗的一篇手稿中,她出現了五次——中間的模樣是年輕貌美的,後面則是憂心忡忡的。她到底長什麼樣子呢?

扮作敗家子的倫勃朗和薩斯基亞(Rembrandt and Saskia in the Scene of the Prodigal Son),圖片來源:Google Art Project

在薩斯基亞的一幅肖像畫中,她看上去蒼白、豐滿,頭髮是赤褐色的,只是下嘴唇略微翹起的嘴巴極具辨識度。這幅畫有可能是出自霍弗特·弗林克(Govert Flinck)之手,即陪她前往阿姆斯特丹的兩名畫家之一。令人驚訝的是這幅畫中的薩斯基亞顯得如此拘謹,這就像是在看荷蘭國立博物館中的揚·利文斯(Jan Lievens)為好友倫勃朗所作的畫像。畫像本身完成度很高,只是它的主體人物顯得狹隘、弱小,與周圍牆上展示的倫勃朗自畫像中的狂野與無畏形成鮮明對比。

在其他很多畫像中,我們都能看到很有可能是薩斯基亞的身影。比如她身著荷蘭貴婦的昂貴裝扮,或是在讀書,或者是懶洋洋地躺在椅子上,或者是看著腿上並不可見的物品。又比如她站起身,如同穿著發光的金色長裙的女神。再比如,倫勃朗還把她畫在珍珠的包圍之中:頭髮中是珍珠串的裝飾,脖子上有珍珠項鍊,耳朵上是珍珠耳環。這可能就是她在婚禮當天的模樣?

他們來到弗裡斯蘭舉辦結婚典禮,一路上穿過風光旖旎的平原地區,以我們現在的角度,可以將其想像成一幅幅荷蘭風景畫。有阿爾伯特·庫普(Aelbert Cuyp)畫中的奶牛、雅各布·凡·雷斯達爾(Jacob van Ruisdael)畫中的河流、風車,當然還有倫勃朗自己筆下綿長的地平線。倫勃朗的母親在阿姆斯特丹給了他結婚必要的許可證明,這份文件如今收藏於弗裡斯博物館(Fries Museum),上面還有他母親的籤名。但是,雙方的親屬無一參加了他們的婚禮。當倫勃朗買下那幢昂貴的住宅之時,薩斯基亞的家人們甚至變得十分警惕。他們甚至要求倫勃朗籤下要保證凡·優倫堡家族幸福快樂的法律文件。這幢豪宅如今則成為了供人們近距離了解倫勃朗生活的博物館。

沒有什麼能和在倫勃朗故居感受倫勃朗真實生活相比的了:站在他的工作室的窗前向外眺望,可以看到倫勃朗曾經看過的街道,看到他注視過的流向遠方的河流,還可以感受到他每天工作時沐浴著的光亮。爬上陡峭的木質樓梯,來到他和薩斯基亞一起睡覺的房間。在這裡,倫勃朗為她創作了一組連環素描。她剛剛舉起手託著臉,而他飛速的筆觸如同定格鏡頭一般記錄著她手臂的動作。

阿姆斯特丹的

倫勃朗故居

這棟高高的小樓的9間屋子中,有6間的用途都與藝術相關。因此,生活於此的薩斯基亞很難遠離丈夫的工作:頂樓的學生,工作室裡的助手,大廳裡的買家,甚至在前窗旁邊還有特殊的觀景座位。即使到了現在,亞麻籽油的香氣仍然飄蕩在房屋之中,木質的蝕刻板仍可以使用,工具箱仍是滿的,倫勃朗存放藝術收藏的大房間仍然保留著「大量的角質品、貝殼和珊瑚,生活用品以及許多稀奇古怪的其他物品」,正如他去世後的庫存清點中描述的那樣。

與浪漫主義傳統的小閣樓不同,倫勃朗的工作室十分寬敞、溫暖,房間中有一對高聳的火爐。樓上,倫勃朗的學生們就在類似於今天的藝術學院中我們可以見到的那種小隔間裡工作。倫勃朗印製畫作時留下的乾燥線仍然在那兒,混合昂貴顏料的桌子也仍然在那兒。而倫勃朗,買下過丟勒(Dürer)、荷爾拜因(Holbein)、拉斐爾(Raphael)和提香(Titian)作品的人,忍不住收藏了一個鱷魚標本和一個巨大的海螺殼的人,只能用奢侈揮霍來形容了。

扮作花神的薩斯基亞,圖片來源:Wikipedia

在《扮作花神的薩斯基亞》(Saskia got up as Flora)中,倫勃朗描繪了他們結婚那年薩斯基亞的模樣。畫中,她穿著一條閃閃發光的裙子,捧著一束花,看上去像是懷孕了。那是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布塔斯,以薩斯基亞父親的名字命名。這個孩子一出生就夭折了。他們接下來的兩個孩子都是女兒,但都僅僅存活了幾天。不過,他們的第四個孩子活了下來,長大成人並且也成為了一個畫家。我們從倫勃朗的畫中可以看到這個兒子提圖斯(Titus)的模樣:他很英俊,但總是顯得憂愁。在畫中,提圖斯或從他的作業中抬起頭,努力地思索著答案;或是成為工作室中一個戰戰兢兢的青年學生,一個最終會成長為有著黑色眼睛和飄逸長發的紳士的青少年。在倫勃朗畫中,提圖斯的面龐的中心部分總是好似被傾注了大量的感情——有深愛、有質疑、也有一次次的修改——正如當代評論家所說,你可以通過鼻子認出提圖斯的畫像。

永遠的薩斯基亞

倫勃朗連續為家族中的三代人創作肖像畫,所以,他的畫作中人物的臉都有驚人的相似性。他的母親骨瘦如柴,臉上充滿皺紋,經常被用作《聖經》或經典神話故事中老婦人的形象;他自己、他的妻子、兒子,則在承擔了各種各樣不同的人物形象的同時,也保有作為他們自己的形象。在萊瓦頓的展覽中,他們三人的畫像終於實現了自倫勃朗去世後的首次「團聚」。薩斯基亞去世時只有29歲,那時提圖斯剛出生幾個月,他能夠活下來就像是一個奇蹟。母親的畫像伴隨了提圖斯的成長:他認識她的方式,也是他每天在家中能看到母親的方式,就是通過父親的藝術作品。

倫勃朗收穫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2019年,在萊頓、阿姆斯特丹和海牙即將展出的自畫像將追溯他的生活軌跡,回顧倫勃朗的一生:從叛逆的青少年時期到青年成名,從成功的商人到失去了妻子、再也沒有收藏家上門的老年生活。晚年,他的債務越來越多。17世紀50年代晚期,他被迫賤賣了房子和大部分收藏的藝術品以避免破產,並且,和兒子提圖斯一起搬去了窮人區的出租屋生活。他甚至潦倒到賣出了薩斯基亞在西教堂的墳墓;不過,這也沒有阻止他幾個月後還參加了荷爾拜因作品的拍賣會。

如果說,對於倫勃朗而言,沒有什麼能撫平薩斯基亞的離去帶來的傷悲,那他至少還是做到了僱請一位名叫蓋爾特·迪爾克斯(Geertje Dircx)的護士照顧兒子提圖斯。他和蓋爾特的戀情持續了六年,直到她被一個叫做亨德裡克耶·施託費爾斯(Hendrickje Stoffels)的年輕女僕取代。亨德裡克耶被認為是倫勃朗幾幅最迷人的畫像的模特,包括現藏於倫敦國家美術館的《沐浴的拔士巴》。這幅畫中,水面的反射更加倍了她珍珠般皮膚的光澤。有時人們會說,亨德裡克耶比薩斯基亞更美,但是,又有誰能真正知道呢?倫勃朗給予薩斯基亞,他唯一的妻子的,是無限的心靈上細微的刻畫,從精神到眼神的全方面的理解,就如同倫勃朗給予他自己的一樣。

倫勃朗生命中最後一年的自畫像,圖片來源:Wikipedia

在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Mauritshuis)的眾多大師級作品之中,倫勃朗晚年戴著舊貝雷帽的自畫像很可能是他的最後一幅畫作。那時,他已經獲得了比所有他愛的人都更長久的生命。這幅畫也在各個方面都很符合他人生旅程的悲劇色彩:畫中冷漠的面容,沉思著、悲傷著、隱隱地愧疚著。2019年秋天,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Rijksmuseum)將把倫勃朗和他同時代的畫家委拉斯開茲(Velázquez)的作品一併進行展出。年底,萊頓市立博物館(Lakenhal Museum)又將會通過展出倫勃朗早期的畫作來回溯他最初的故事。倫勃朗300幅左右的繪畫作品中大約三分之一將會在2019年荷蘭的系列展覽中出現。

然而,這其中有一幅畫以往甚少被看到。它在過去的250年間都被掛在德國一座城堡的牆上,沒有被移動過。這就是弗裡斯博物館此次展覽的壓軸作品《薩斯基亞》(the great portrait of Saskia)。這是倫勃朗在婚後不久描繪的愛妻薩斯基亞,但是直到她去世後的1642年,他才最終完成這幅作品。他將她的畫像一直帶在身邊,直到後來經濟的困難迫使他變賣自己的作品和收藏品。《薩斯基亞》起初被倫勃朗的老朋友、收藏家Jan Six買下。大約在1750年,該畫又被黑森-卡塞爾選帝侯(Elector of Hesse-Kassel)買走。從那以後,畫像就留在了德國卡塞爾。今年,《薩斯基亞》專門為了此次展覽回到故鄉荷蘭萊瓦頓。

戴紅色帽子的薩斯基亞半身畫像(Half-length Figure of Saskia in a Red Hat),1642年完成於薩斯基亞去世之後,今年在荷蘭的展覽是該畫像250年以來的首次展出。圖片來源:Alamy

《薩斯基亞》是一幅充滿了魅力的畫作:畫中,薩斯基亞穿著紅色和金色的絲絨長袍,戴著一頂巨大的帽子,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在畫像中展露側顏。她的樣貌無比精緻,閃閃發光的皮膚,性感的下嘴唇,成熟而充滿智慧的面龐。這也證實了薩斯基亞去世前一周左右撰寫遺囑時,公證人對她的評價:她沒有失去她的智慧,也沒有失去她的幽默感。

這樣的一幅作品好像把時光又拉回到故事的開端,薩斯基亞的小嘴、珍珠般的牙齒、隱約可見的雙下巴和金紅色的頭髮。她不再是病態的、懷孕的、疲倦的,而是重新恢復成那個充滿活力的年輕的自己。這是她的丈夫和她丈夫的藝術所贈之禮物:在畫筆之下,有她柔軟的耳垂、明亮的膚色,她的泰然自若,和她永遠不會消逝的青春。在薩斯基亞去世後,倫勃朗在她的帽子上加了一根優雅的鴕鳥羽毛,又在她手中加了一枝迷迭香。迷迭香的花語,就是回憶。

(本文編譯自《衛報》,原作者Laura Cumming)

相關焦點

  • 「光影浮空」裡的提香、倫勃朗與高更……——在成都走進歐洲繪畫...
    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三言兩語讀名家:倫勃朗,以肖像畫立業,不僅給客人畫,還極其喜歡畫自己。如果生在現代,他無疑會是位「自拍狂魔」。提香,重視色彩本身的表現力,關注顏料作用於不同材質畫布所產生的肌理感,對西方藝術產生了深遠影響。霍貝,生前名不見經傳,逝世後才名聲大噪。
  • 倫勃朗的另一面:畫架上的企業家
    這不禁讓人想起1642年的另一場官司:倫勃朗因《夜巡》(The Night Watch,1642)沒有遵從當時的繪畫慣例,依照身份和軍階來排列委託人而被告上法庭。如果說20年前的那次慘痛經歷並沒有完全擊垮倫勃朗,那麼這次重創則徹底摧毀了他的意志。從此,倫勃朗心灰意冷地轉向了內省性的自畫像創作,最終窮困潦倒地結束了他的人生。
  • 一周觀展指南|在倫敦、阿姆斯特丹、芝加哥,看倫勃朗繪畫
    藝術空間的揭幕展為旅法藝術家陳偉德的繪畫作品展「從塞納河到黃浦江」,展出藝術家不同時期創作的繪畫作品110件,涵蓋油畫、色粉、素描及玻璃畫四大類,呈現藝術家35年來對上海與巴黎的細微觀察。唐吟方長期遊弋於藝術學術之間,讀書作文之餘,著執於書畫創作,被同行評價為遊走在學藝邊緣的理想主義者,所作書畫率性溫雅,自成風格。朱永靈是當代藝壇為數不多的在草書隸書領域有成就的中年書家。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的吳越97』東京展及吳越98』香港展開始,數十年間唐吟方朱永靈攜手合作過無數回書畫展。這次南京博物院的展覽,是他們的第三次聯展。
  • 從馬斯垂克博覽會到倫勃朗紀念展覽,西方藝術聚焦荷蘭
    據悉,此次博覽會共有276家參展商參展,今年TEFAF Maastricht的參展商分八大領域:古典藝術、古董、設計、高級珠寶、當代藝術、繪畫、紙上藝術和部落藝術。此次展覽會共有276家參展商參展,他們帶來的藝術品貫穿了7000年的藝術史,將為私人和機構收藏家提供無與倫比的收藏機會。
  • 著名畫家倫勃朗 17世紀的「自拍狂魔」
    雖然是「小」畫派,可這些畫家個個「大牌」:精於肖像畫的哈爾斯,中國觀眾所熟悉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等均在此列。而荷蘭黃金時代裡最閃耀的莫過於有美術界莎翁之稱的倫勃朗·凡·萊因。「光影魔術師」倫勃朗  這年頭,要是不會拍照打卡,都不好意思發朋友圈。那麼,在相機沒有普及的年代,人們要怎麼留下一張美美噠的自己呢?
  • 從倫勃朗到莫奈,看歐洲繪畫500年
    君士坦丁凱旋羅馬(油畫) 魯本斯  提香、魯本斯、勃魯蓋爾、倫勃朗、高更、雷諾瓦、莫奈……這些蜚聲藝壇的藝術大師的大作首次集中亮相廣東即遭遇疫情而被迫「隔離」 ——廣東省博物館從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引進的「從倫勃朗到莫奈——歐洲繪畫500年」展覽因為疫情閉館,觀眾一度無法到現場觀看展覽, 3月19日,廣東省博物館恢復開放,這些精品又得以重新與觀眾見面。
  • "一生僅有一次" 荷蘭國立博物館把倫勃朗的畫都拿出來了!
    荷蘭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為紀念這位藝術偉人,特將2019年定為「倫勃朗年」,並將開啟為期一年的系列展覽和紀念活動。2月15日,荷蘭國立博物館大開庫房,展覽「所有的倫勃朗(All the Rembrandts)」以22幅油畫、60幅手稿和精選的300多幅版畫組成了館方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倫勃朗作品回顧展。
  • 宅家看畫|聊一聊我所見過的動物繪畫
    事實上,我不用看,倫勃朗和洛佩斯的畫早已在眼前浮現。居家的日子,兩位世界級大師的畫冊在城市另一頭某個舊書房的角落裡散發著孤獨的芬芳,沒有了指尖與目光觸摸的溫度。我除了看新聞和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之外,大師們以動物為題材的繪畫作品常常闖入我的腦海。
  • 大師的囧途 | 愛人被釘上恥辱柱,他卻只能用繪畫鳴不平
    那是他晚年的伴侶,陪他度過人生低谷,為他誕育兒女,因他被教廷判為「淫亂罪」,卻終其一生,都無法擁有「妻子」之名……拔 示 巴 的 原 罪這對新婚小夫妻感情甚篤,倫勃朗以薩斯琪亞為模特創作了大量作品。比如這幅《與薩斯琪亞的畫像》,薩斯琪亞坐在倫勃朗的膝上,他左手攬著妻子的腰,右手高舉酒杯,笑容肆意張揚、志得意滿,「看上去像一隻開花的土豆。」
  • 《妻子的浪漫旅行》:妻子團的浪漫舞會,魏大勳被吐槽像管家
    不知道綜藝節目《妻子的浪漫旅行》,在匈牙利茜茜公主城堡的這一段大家都看過了沒有?今天小編要和大家來聊一聊公主夢的匈牙利之旅。聊一聊綜藝節目《妻子的浪漫旅行》當中的妻子們在匈牙利的公主之旅又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 倫勃朗的光線,天才的"夜光蟲"
    《戴金盔的男子》布面油畫 縱67.5×橫50.7釐米 柏林國立博物館藏倫勃朗在繪畫史——不獨是荷蘭的而是全歐的繪畫史上所佔的地位,是與義大利文藝復興諸巨匠不相上下的。他所代表的是北歐的民族性與民族天才。
  • 倫勃朗筆下的《達娜厄》是誰
    而倫勃朗這幅作品的毀壞事件,也被解釋為年輕男子深深陷入「達娜厄」那壓倒性的官能美中,最終發狂釀成慘案。這種說法有鼻子有眼的流傳了好些年,然而真相卻從未被世人所知。案件過後,我們能得到的消息,就只有青年因精神錯亂而犯案,最終被判無罪的新聞報導而已。其實,比起犯人接下來的故事,我們更揪心於傑作未來的命運。
  •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1:光影大師倫勃朗
    19歲的倫勃朗回到萊頓,開創了屬於自己的工作室,22歲已開始收徒。莫瑞泰斯所藏倫勃朗作品中最早的一幅為他23歲時創作的《大笑中的男人》。這是一幅被稱為「Tronie」的風俗畫,Tronie一詞由法語演化而來,直譯為臉的意思,通常表現誇張的面部表情或特殊裝扮的頭胸部形象。畫中就是這樣一個形象:飛揚的眉毛、閃亮的眼睛、散亂的鬍鬚和參差的牙齒,洋溢著歡樂。
  • 從倫勃朗到維米爾,他收藏了一個荷蘭黃金時代
    荷蘭的藝術家不像其他歐洲中心城市的藝術家那樣受到國王或天主教會的庇護,他們為所有社會階層作畫,此次展覽也體現了這一點。《女孩頭像》倫勃朗·范·萊因(荷蘭,1606–1669)約1645,板面油畫,萊頓收藏館,紐約在荷蘭共和國的藝術世界中,藝術家們經常性地進行觀念與傳統的交流,此次展覽也為大家呈現出這樣一種場景。
  • 《妻子的浪漫旅行》朗朗吉娜相愛:把彼此視為珍寶的婚姻有多爽?
    前不久《妻子的浪漫旅行》圓滿收官,只追了最後幾期的我,被吉娜朗朗夫婦的愛情沉迷淪陷了。一口氣從第一期追到了後兩期。看完所有內容,不禁感慨,這簡直就是人間現實版的白雪公主與王子。01 相遇把偶像變成老公是什麼體驗?
  • 荷蘭繪畫大師倫勃朗一幅鋼筆畫作在洛杉磯被盜
    中新社洛杉磯8月14日電(記者毛建軍)倫勃朗的一幅鋼筆墨水畫作於十三日夜晚在洛杉磯麗嘉酒店被盜。  這幅題為《判決》的畫作為17世紀荷蘭著名繪畫大師倫勃朗的鋼筆墨水畫,當時正在麗嘉酒店參加一個私人展覽。
  • 長久的婚姻更需要的是陪伴和浪漫
    有些人可能疑惑,婚姻一旦開始,也就意味著柴米油鹽醬醋茶,沒有了原先浪漫的生活,婚後的生活只有家庭,只有一系列真實而殘酷的現實。這不是誤解,就像錢鍾書在《圍城》裡說過的一樣,婚姻像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內的人想出來。
  • 妻子的浪漫旅行:4對金婚夫婦引人深思,婚姻最怕在這三點犯糊塗
    作者:夏羽墨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妻子的浪漫旅行3》也迎來的收官,在最後一期中,妻子和丈夫們分別按照要求再納西族中找到結婚五十年(左右)的夫妻,為他們免費拍攝一組結婚照。金婚50年!在老一輩的思想裡,面對任何破的、壞的東西,首先想到的是修補,對待婚姻同樣如是,不管是面對任何風雨坎坷,彼此想到的都是夫妻一心,共同克服;而現在年輕人缺乏的便是這是「修補」的思想,面對任何事情,哪怕是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會把離婚掛在嘴邊,對婚姻和感情毫無責任可言,更不會視之如寶。看到《妻子的浪漫旅行3》中的四對金婚的夫妻,看著他們含情脈脈地看向彼此的眼神,是多麼的幸福啊!
  • 2020開年重磅大展「從倫勃朗到莫奈:歐洲繪畫五百年」來了!
    開年重磅大展——「從倫勃朗到莫奈:歐洲繪畫五百年」即將於1月10日登陸廣東省博物館。 本次展覽將呈現IMA精挑細選、首次來華的60件作品,它們極其非凡的繪畫技藝和重要的藝術價值展現了14到19世紀,從文藝復興早期到法國印象派,從義大利南部到荷蘭和英國,最具有影響力的時期和流派,堪稱一部歐洲藝術精華簡史。
  • 《妻子的浪漫旅行》熱播,他為穎兒計算生活費,精打細算讓人點讚
    最近《妻子的浪漫旅行》可以說是名利雙收了。自從開播以來就受到了廣大網友的熱烈追捧。《妻子的浪漫旅行》,最大的節目是圍繞四位男嘉賓他們的妻子展開的。這是讓妻子們度過一段無憂無慮的旅行,同時讓社會丈夫在攝影棚內觀看妻子的日常行為,使得夫妻間相互了解,可以說是一檔非常甜的治癒系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