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看地道風物,考試不發愁! 圖/@人民日報
還有3天
定價58元的《博物君式科普》
眾籌解鎖只需40元!
首先,由博物君貼心地幫大家回憶下當年的高考作文題目:鄉間有諺語:「絲瓜藤、肉豆須,分不清。」意思是絲瓜的藤蔓與肉豆的莖須一旦糾纏在一起,是很難分辨的。有個小孩想分辨兩者的不同, 結果把自家庭院裡絲瓜和肉豆的那些糾結錯綜的莖葉都扯斷了。父親看了好笑,就說:「種它們是用來吃的,不是用來分辨的呀! 你只要照顧它們長大,摘下瓜和豆來吃就好了。」 作文題目一出,考生一片哀嚎,「絲瓜藤倒是見過,肉豆須是什麼鬼?出題老師,你們屯的特產麼?」▲ 上圖為 臘八粥裡面帶花紋的芸豆,中文正式名是菜豆;下圖為鹽水毛豆,中文正式名是大豆,就是可以榨油的那個。上圖/《博物君式科普》,下圖/視覺中國
「百度之後才知道,肉豆原來是紅豆,直接說紅豆不就好了「「肉豆百度結果怎麼是肉豆蔻?我對絲瓜藤、肉豆須、肉豆蔻已經傻傻分不清楚。「
▲ 酸豇豆,中文正式名就是豇豆,但是它有個俗名「紅豆」(真的是哪兒哪兒都有紅豆)。圖/網絡
一番爭論後,還是不知道「肉豆」是啥?大家立馬奔向微博向@博物雜誌求證。最終得知,肉豆既不是紅豆,也不是菜豆,並且根據文章材料原作者林清玄的出生地,推測得出,「肉豆」指的就是學名Lablab purpureus 的這種豆,中文正式名稱叫「扁豆」。
▲ 扁豆,「肉豆」正身。 圖/視覺中國
其實,「肉豆」還是幾種豆的不常見俗名,比如菜市場最常見的豆,有的地方叫四季豆,有的叫芸豆,有的叫龍牙豆,有的叫豆角,有的叫扁豆,有的叫肉豆……但它的中文正式名是「菜豆」。
「菜豆」背後的博物君十年科普精華!
點擊圖片參與眾籌
僅需40元,還有3天!
菜豆有500 多個品種,像是幹煸豆角、豆角炒肉、豆角燜面、欖菜肉末豆角等等,都少不了這個家族出力,放眼豆類美食,那就更多了:豆漿,豆腐腦,豆乾,豆皮,豆腐乳……當然,豆類美食最意想不到的轉折,得數綠豆發酵的豆汁兒。
▲ 這玩意兒上頭。圖/網絡
2015年註定是高考作文不平凡的一年。山東考生受困於「肉豆」,而安徽考生被「蝴蝶的翅膀」扇倒,兩地考生抱頭痛哭。▲ 上圖為真實的黑白掃描電鏡圖;下圖為電腦後期加工後的電鏡圖。供圖/《博物君式科普》
此外,原文中說「蝶翅本無色, 只是因為有特殊的結構,才會在光線下呈現出繽紛的色彩」這句話也只是部分正確。
▲ 絹蝶鱗片放大圖。圖中這樣的鱗片,就是「化學色」。供圖/《博物君式科普》
2. 物理色。這種鱗片本身是無色透明的,但表面有複雜的小結構,光線照上去,就發生幹涉、衍射什麼的,發出異彩。這種顏色純粹是物理結構造成的,所以叫「物理色」。所以,安徽作文題中提到的「無色蝶翅」,指的僅僅是蝶翅色彩的種類之一:物理色。▲ 綠帶翠鳳蝶的鱗片。供圖/《博物君式科普》
3. 混合色。有的鱗片,既有化學色,又有物理色,這個就厲害了,二者結合,會有很炫的效果。▲ 大紫蛺蝶的鱗片,黑白色是化學色,一條條的藍色光帶是物理色。供圖/《博物君式科普》
是不是要準備吐槽出題老師啦?其實也不全怪出題老師,因為這段文字是直接引用《文匯報》的一段新聞。所以,記者糊塗,寫出了錯誤的新聞稿,命題老師又沒看出來,才導致作文命題出錯。▲ 蝴蝶,也可以用大閘蟹拼。圖為博物小亮在風物之旅中手拼的「蝴蝶」。攝影/朱銳▲ 蝴蝶,是一種很有意思的生物。圖/網絡
想知道今年安徽高考的作文題目有沒有錯誤嗎?安徽從2016年就結束自主命題,開始採用全國卷啦。(插播一句,今日凌晨,安徽歙縣遭遇50年一遇的洪澇災害,高考語文和數學均延期舉行,為歙縣學子加油。)作文不過是語文的第一關,語文這門課裡,騷操作可就太多了。「耄耋耋耄」,怎麼念,剛學會又不知道怎麼寫;「總角」和「豆蔻」,說快了就成了「豆角」,兩個表達年紀的詞也傻傻分不清楚,就說這「豆蔻」,下圖裡可就不知道藏著多少種。▲ 猜猜這裡面有幾種「豆蔻」?圖/視覺中國
現在我們常常用「豆蔻年華」比喻十三四歲的少女,追尋這個成語的起源,發現它是源於杜牧的詩句:「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可是,這裡面的豆蔻是什麼呢?圖裡這些奇奇怪怪的香料,真的能代表美好的少女嗎?網友總是拿著「肉豆蔻」恍然大悟,說是終於知道「豆蔻年華」中的豆蔻長啥樣了。但「肉豆蔻」根本不是原產中國,和真正的豆蔻也不是親戚,只是味道和豆蔻類似才冠以豆蔻之名。而且這種裂開口、露出紅黑大種子的肉豆蔻,像哪門子少女?▲ 肉豆蔻的果實裂開後,露出裡面黑色的種子,如果用這個來形容少女,少女聽了想打人。供圖/《博物君式科普》
▲ 綠化常見的豔山姜。供圖/《博物君式科普》
杜牧用農曆二月「豆蔻」的嫩梢比喻十三四歲的少女。如果這裡的「豆蔻」是豔山姜、草豆蔻之類,我們就看它們在二月初是什麼狀態?農曆二月等於公曆四月左右,正是它們抽出花苞的時候。所以,「梢頭」應指花苞,而不是嫩葉。那麼這關鍵性的花苞到底長啥樣?我們來看豔山姜的(草豆蔻也差不多長這樣):花苞粉嫩,是不是一下子就能和少女聯繫起來?這才是真正的「豆蔻年華」。▲ 豔山姜的花苞,有點兒少女的樣子了。供圖/《博物君式科普》
其實,除了奇葩高考語文題,每每拍了新奇的圖片,看到了不認識的東西,微博網友第一反應都是——問博物,十年下來,從植物到動物,從天文到地理,從歷史到文化,從藝術到美食,博物君全方面答疑解惑。這不,他今天帶著一本微博問答盤點新書——《博物君式科普》來了。人參果到底是個啥?蚯蚓會叫嗎?守宮為啥叫守宮?今年鬧的蝗災真的那麼可怕嗎?▲ 香瓜茄做的「人參果」。供圖/《博物君式科普》
從植物到動物,從天文到地理,從歷史到文化,從藝術到美食,博物君從五千個問答裡,精挑細選300+個問答微科普,外加18篇深度長度,300+奇特照片,全方面為你答疑解惑!— 點擊下方圖片,暢想理想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