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裡,孩子們的「未來教室」

2021-02-20 南風窗

當VR、3D列印在大多數人生活中還只是聽聞的時候,位於貧困山區恩施龍鳳初中的學生已經開始用可視化編程模擬太陽系運轉了。

「貧困山區」和「VR」,看似是兩個完全不搭界的名詞。而在山區學校開設科技課,並不是騰訊成長守護平臺一次心血來潮的嘗試。

「萬萬沒想到自己可能成了中國最大的『親子熱線』的管理者。」 騰訊遊戲成長守護平臺負責人鄭磊說。

成長守護平臺的客服,每天要接 2500 多個電話,有的甚至超過 4 個小時。問題涉及到單親家庭、子女疏離、情感障礙和家庭暴力。儼然成了「親子熱線」。

家長打來電話不僅是投訴,更多是求助:我該怎麼跟孩子交流?我的孩子,怎麼才能不沉迷網絡世界?

除了讓家長能更好的監管孩子,如何能促進家長與孩子的平等溝通?如何讓這一代網絡原住民有更豐富和吸引人的真實世界?尤其是那些為了生計背井離鄉的父母,他們對孩子的監管、與孩子的溝通、對孩子的陪伴,又該如何實現呢?

鄭磊找到成長守護中心總監Mandy,他們決定,召集技術、產品、交互、運營團隊,都去農村調研。

重慶、四川、湖北、河南、江西、廣東——6個省份,前後兩個月時間,他們調研了20多所學校,訪談了100多個老師和300多個孩子。

Mandy去的是四川的一所鄉鎮學校。

這所學校有不少農村來的寄宿生,最小的孩子只有小學三年級。他們幾乎人手一部手機,以此和父母聯繫。

課餘和周末孩子會拿出手機刷短視頻、玩遊戲。

問起他們以後想做什麼?回答竟然出奇一致——想當主播,當明星。

Mandy對農村孩子的印象還停留在「大眼睛」的樣子,沒想到新生代的他們作為網際網路的原住民,形象早已大不相同。

老師對遊戲的態度,更是超出了Mandy的預期,老師說:「有些孩子不讓他們玩手機,他們就去打架、偷東西。打遊戲總比打架好.」

眼前的這一切讓Mandy陷入沉思:「孩子的眼界明顯受到了限制,他們的生活中依然缺少真正豐富的東西,光禁止遊戲,恐怕不能解決問題。」

12月,調研結束,一起坐回到深圳的辦公室裡討論。

如何幫助孩子們正確使用手機和網絡?大家想到了孩子平時相處最多的老師,可以開發一款產品,讓老師參與進來,引導孩子們。

如何給予孩子比手機更有吸引力的啟蒙教育?如果孩子們能體驗到新技術的魅力,或許能啟發他們看到不一樣的世界。而科技,也是騰訊的優勢。

於是,團隊決定兵分兩路——

線上在原有的成長守護產品中,增加老師了解孩子遊戲時長、鼓勵孩子進行自我管理的功能,取名「星星守護」;

線下建一間特殊的教室,為孩子們引入科技相關課程,並將這間教室起名為「未來教室」。

當然,也有同事提出疑問,騰訊設計一款產品自然不在話下,但對一個以產品經理、技術開發為主的團隊而言,為什麼要費力去建一間實體的教室?

騰訊成長守護平臺負責人鄭磊的回答給了大家一些啟發:「除了眼前的牆、遠處的山、手邊的手機以外,他們需要一個不一樣的實體空間,能夠啟發他看到更大世界的一個空間,讓他們看到未來更多的可能性。」

很快,騰訊成長守護「未來教室」立項通過,並得到了首批來自騰訊基金會的50萬元捐款。

2019年10月,「未來教室」的項目負責人Shelly來到恩施,選擇合作學校。

恩施,地處湖北西南,這裡群峰聳立、溝壑縱橫,經濟發展滯後。2020年,恩施市14萬的中小學生中,父母雙方或一方在外務工的孩子達到65%。

恩施市教育裝備站的文站長和陳站長,向Shelly推薦了市郊龍鳳鎮伍家灣的「龍鳳中學」來承接此次科技教室的落地。

在「未來教室」之前,成長守護就曾聯合騰訊基金會,在文站長的協調下,為恩施40所學校的「親情小屋」捐贈了四百個平板電腦。

文站長三十多年裡一直管著黑板、粉筆等基礎教學用具。得知騰訊要給恩施捐建一間科技教室,他主動幫著聯繫協調學校,全程陪同實地勘察,他說這是他退休之前要站好的最後一班崗。

眼前六層高的新教學樓、燙著金色大字的校牌,以及教室裡的白板、投影儀、新課桌.一開始,龍鳳中學並不符合大家想像中的「貧困」學校的樣子。

於是,成長守護團隊向文站長提出,去教學設施條件「差」一些的學校再看看,把「未來教室 」捐給更需要的孩子。

在山路上來回顛簸了兩天,考察了多所學校後,大家發現還是只有龍鳳中學符合建立「未來教室」的條件——

龍鳳中學有強烈的意願:能提供「未來教室」建設所需的空間、老師和入校支持。

最關鍵的是龍鳳中學的馮校長,在農村學校教學27年,深知農村孩子與城裡孩子在視野上的差距,迫切希望能將先進的科技引入校園,讓孩子們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最終,「未來教室」第一所合作學校,選定為恩施市龍鳳初級中學。

這一間「未來教室」到底應該長什麼樣,Mandy和Shelly沒有頭緒。

她們想到了騰訊遊戲的「前沿科技實驗室」。他們一直探索和落地業界最新的技術,本身也是一個科技感很強的體驗空間。而且,實驗室還有成熟的VR體驗課程內容。

溝通之後,前沿科技實驗室的梁冰和張陽陽,不僅毫無保留分享經驗,還願意提供課程內容支持。

但這樣還不夠。

在團隊看來,「未來教室」的定位不應止於一個體驗空間,要想讓孩子們學到真正有用的知識,還需要引入更系統的科技課程。

到底什麼是「科技課」?科技課應該包含些什麼?鄉村孩子們真正需要嗎?

對於這群產品經理、技術開發來說,想要從頭開始研究並開發出一套科技課程,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Shelly和同事去深圳調研發現,即使是深圳條件最好的學校,他們的科技課程也缺乏穩定的師資來源,很多時候也需要依靠STEM教育(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的總稱)的供應商提供支持。

科技課的土壤,在城市都不太成熟,更何況在農村?

Shelly想,最好和科技教育領域耕耘多年的專業團隊合作。

2019年12月,威視酷的CEO楊威帶著同事,和Shelly的團隊,在北京酒店的大堂裡就地開起會議。兩個團隊第一次見面,會議開到凌晨3點。

北京的冬天分外寒冷,而說到未來教室的構想,大家都充滿了熱情,眼裡閃閃發光。

新的合作夥伴陸續加入——

可可樂博的CEO辛海洋博士,是青少年STEM教育的堅定倡導者,他對Shelly說:做課程要耐得住性子,用3-5年的時間去等待孩子的成長。

還有維示泰克,這是中國最早為3D列印創新教育提供全程解決方案的服務商。他們不僅幫助設計了課程,還派出了專業講師,到恩施當地去做師資培訓,無償支持項目的開展。

從此,除了騰訊前沿科技實驗室的VR體驗課,「未來教室」還順利獲得3家商業公司免費提供的開源硬體、VR編程、3D列印課程。

科技課程終於形成了相對成熟的體系,這套課程的教學大綱、教學資料、PPT,也都面向恩施當地的鄉村老師們,免費開放。

「未來教室」施工期間經歷了最嚴重的疫情,一度陷入停工狀態。即便如此,所有的準備工作仍然在儘可能開展。

Jeff是「未來教室」項目的對接人員之一,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要負責溝通。

這是Jeff參與的部分「未來教室」項目的相關溝通群

其中,僅僅包工頭李經理,就和他打了不下100個電話。

李經理是一個經驗豐富的包工頭,但這麼高科技的裝修,他也是第一次。

因為疫情期間只有施工方在現場,很多事情都是李經理代勞。他到市場去選材,去找家具供應商……遇到不確定的問題,他只能不斷給Jeff打電話,Jeff再拉著設計師或供應商,一遍遍視頻指導。

在無數次的線上會議和電話之後,第一間「未來教室」終於裝修完畢。

令Jeff萬萬沒想到的是,包工頭李經理被學校聘為了科技課顧問。因為整個學校,找不到一個比李經理更懂這些高科技設備的人。曾經當過小學語文老師的他,將又一次重回課堂。 

7月的某一日,「未來教室」迎來了第一次試課。

肖宇新是龍鳳中學的一名初二學生,父母長期在外務工。媽媽好不容易回來一次時,肖宇新不知道該怎麼跟媽媽聊天,只是低頭不停地刷手機。

走進「未來教室」的課堂的肖宇新,卻表現得特別活躍。

宇新在小組中負責電路組裝,並與小夥伴合作完成了一個紅綠燈模型。

當宇新在電腦上按下「運行」,閃爍的燈光在模型上瞬間亮起,成長守護團隊第一次在他臉上看到了自信的笑容。

課程結束後,老師問孩子們是否願意以後每兩周上一次課,肖宇新主動回答:「願意,還想做出更難的小作品」。

為了讓「未來教室」有更多元的利用價值,除了培養孩子們的科技興趣,項目團隊嘗試邀請騰訊內部員工作為志願者參與興趣課的志願者活動。

當他們發出志願者徵集時,竟然收到了來自騰訊遊戲四大工作室的數十位同事的報名。

嶽宗元,是報名此次興趣課的志願者之一,也是光子工作室群在今年推出的東方美學解謎遊戲《畫境長恨歌》的主創之一。

宗元覺得有趣的東西孩子們才會願意學,所以他放棄了原本理論化的課件,嘗試了一次動畫互動式的課堂。

當介紹完遊戲動畫是如何實現的,當場就有一個曬得黑黑的孩子問,「我怎麼能像那個姐姐一樣學會編程?」

「我覺得只要孩子們心裡有了一個想法,再告訴他們實現的方式,他們就可以有很多可能性。」宗元道出了興趣課的意義——啟發孩子們更多的可能。

是啊,被問及未來時,這些孩子不再只有某一個單一的選項了。

與宗元一起到來的,還有騰訊遊戲的天美、光子、魔方和北極光工作室群的志願者。

《天涯明月刀》的策劃和美術,給孩子們講宋朝的建築形態和花朝節;《秦時明月》的場景原畫師和關卡美術師,以機關術為小切口,幫助孩子們了解先秦時期的歷史背景;天美工作室群的付曼婷,為孩子們設計了一款現場小遊戲——讓孩子們體驗蒙眼倒水,讓他們理解視障群體的不易。

孩子們憧憬的眼神,回答問題時的興奮,都讓在場的志願者們感覺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

由此,「未來教室」的課程,基本確定了以科技課+興趣課為主的框架。

開課之前,龍鳳中學老師就接受了「培訓」——前沿科技實驗室和三家教育公司都派出了講師,到恩施當地給老師講示範課。

前沿科技實驗室還專門錄製了講課視頻,三家合作夥伴為了適應鄉村老師的接受度,接連修改了三次課程以降低授課難度。

10月正式開課後,「未來教室」項目的對接人員Jeff和龍鳳中學再次溝通了排課時間。

考慮到不少周末留校的寄宿生、老師的上課精力和初三學生的升學壓力,「未來教室」的課程排到周末和學校原有的興趣課時間,讓學生自由報名。

成長守護團隊正在完善當地師資培訓的體系,希望通過增加老師的授課補貼、進修機會,把科技教育納入考核評估,以及舉辦一系列專業賽事等方式,讓學生和老師從課程中有實實在在的收穫。

龍鳳中學的「未來教室」,也算基本進入了常態化的穩定運維期。

為了讓「未來教室」可以持續、專業地運營,Shelly找到壹基金秘書長李弘,希望能由在鄉村兒童教育方面有專業經驗的壹基金,參與項目後期的持續運營。

在壹基金的牽頭下,成長守護平臺與雅安市教育局達成一致,將在當地四所中學開設「未來教室」,分別為:四川省雅安中學、天全縣第一初級中學、四川省名山中學蒙山校區,蘆山縣第二中學。

就在10月,第二間「未來教室」正式啟動了修建工作。

這間教室落地四川省雅安市寶興縣靈關中學,教室籌建的資金來自騰競體育LPL的捐贈。

除了騰競體育LPL,還有騰訊遊戲四大自研工作室群(天美、光子、魔方、北極光),一起捐贈了共計5間「未來教室」。

成長守護團隊也無法確定,接下來還會建多少間「未來教室」。

「做『未來教室』不計成本,但我們依然要去做,這是一條少有人探索的路,如果我們都不能主動嘗試,更加找不到答案。」鄭磊說。

網絡已經成為現代未成年人成長繞不開的話題,如何引導他們正確使用網絡,騰訊希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也希望更多家長、學校,以及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2020年12月,首間騰訊成長守護「未來教室」將正式舉行揭牌儀式。

雖然年底團隊異常忙碌,但大家都等待著那一天,坐到「未來教室」裡,和孩子們上一堂課。

- End -

編輯|胡萬程 張慧娟  

統籌 | 孫梅

排版 | 翁傑

投稿、投簡歷:newmedia@nfcmag.com

相關焦點

  • 縉雲發布丨王加堯:他用行動,點亮大山孩子們的未來
    如今,大洋學校初中部加上小學部一共有學生948人,有老師68人,他用他的行動,點亮了大洋山區孩子們的未來。堅持「堅持把一件事做好。」這是王加堯一直堅持的工作格言。他說,堅持不一定能做好,但是不堅持一定做不好。人,始終在變,不變的是心中堅持的信念。
  • 高考前夕 他把媽媽「借」給了貧困大山裡的孩子們
    「我把媽媽借給了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貧困大山裡的孩子,如果以後有需要,我還會願意借。」就讀於西南科技大學的謝智宇,是一個大二在讀的學生,他的媽媽詹雯是一位人民教師。20多年教齡,9年支教經歷,因為投身教育,詹雯感覺留下了對兒子的一些遺憾。
  • 安化:「未來教室」落戶山村教學點
    本網訊 5月29日上午,安化縣楊林社區大湖教學點舉行浙江卡姿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捐贈「YAMII未來教室」愛心揭幕儀式。千裡之外的愛心企業董事長華楠、總經理郭雲龍一行親臨現場參加,捐贈的四套「YAMII未來教室」多媒體設備價值近十萬元。
  • 大山裡傳來孩子們的讀報聲
    惠州日報記者楊建業 攝 「每個人都有一個夢想,有的人想當畫家、有的人想當科學家、有的人想當醫生……我的夢想是當一名人民教師……」昨日上午,在惠東縣高潭鎮中心小學,50多名五年級小學生手捧《惠州日報·小惠同學》,齊聲朗讀習作版的作文《我的夢想》,琅琅書聲在校園裡迴蕩,成為寂靜大山裡悅耳的音符。
  • 一次特別的公益畫展:走進「大山裡的小畫家」
    一次特別的公益畫展:走進「大山裡的小畫家」 發布時間:2020-12-02 10:08:31      來源:貴州網   「王老師的美術班開到什麼時候
  • 俞敏洪考察貴州「大山裡的未來學校」 探索鄉村教育新模式
    【解說】在貴州省正安縣,有一所特別的鄉村小學,這裡的孩子雖身處大山,對家鄉和未來卻有著天馬行空的暢想。12月8日,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帶領團隊來到田字格興隆實驗小學實地調研,走進這所大山裡的未來學校。  【現場聲】鄉土課課堂  好那大家覺得大樹公公怎麼樣啊?它給了大山很美麗的情景。好因為它整一片綠色,給了大山很多美景。
  • 天津大學在甘肅宕昌建立"夢想教室",打通走出大山"最後一公裡"!
    2017年起,天津大學通過眾籌義賣、校友資助、校企合作、學校支持等方式,為全國教育資源匱乏地區的中小學建立包括美術教室、科技教室、電教室、體育室、課外活動室在內的100個&34;。這是一間科技感十足的&34;,天津大學計劃將這間&34;作為以&34;模式開展遠程教學的基地,搭建近距離接觸大學生活的橋梁,用大屏幕、小屏幕將萬裡之外的天大校園與宕昌學生聯繫起來,將天津大學師資力量、學科優勢和人文關懷源源不斷地輻射到宕昌,打通當地孩子們走出大山的&34;。第100間&34;建成後,立刻迎來了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專業教師團隊的入駐。
  • 在大山裡堅守的「夫妻學校」
    來自大山深處的教育報導:地處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忠誠鎮大山深處的苗本小學是一所目前只有滾錄權、潘明珍夫婦兩名教師的鄉村小學學校生源減少後,滾錄權、潘明珍夫婦選擇繼續留在苗本小學,託起孩子們走出大山的夢想。  20多年來,滾錄權、潘明珍夫婦以校為家,除了完成日常教學工作,還需要承擔起學校營養午餐的食材採購、日常衛生監督、學生安全等工作,夫妻倆密切配合,分外忙碌。2015年,學校改建教學樓,為了不耽誤孩子們學習,夫妻倆把自家房間改成臨時教室供孩子們上課,琅琅讀書聲每天在家裡響起。
  • 大山裡的小杉
    宋寶穎/製圖自己是一棵小杉樹,就要栽到大山裡。高樓、大馬路、地鐵、超市……亂鬨鬨的。亂,太亂了,一切都亂鬨鬨的……大學4年,研究生3年。劉小杉厭倦了都市生活,報名參加支教。她靜下心來細細地想,不是心血來潮,不是一時頭腦發熱,不是跟男朋友故意慪氣,就是心裡需要靜一靜,到大山裡靜一靜。
  • 大山裡的搖滾樂隊
    由第一屆畢業生和第二屆畢業生分別組成的「遇」和「未知少年」樂隊,連同還沒有名字的五年級樂隊,被大家稱作「大山裡的搖滾樂隊」。海嘎小學組建樂隊餘煙散盡,人群離去,8月20日凌晨,海嘎小學充當演唱會臨時場地的操場熄滅了最後一盞燈。兩個月前,孩子們彈吉他、打架子鼓演出《為你唱首歌》的視頻上了熱搜,引來多方關注。
  • 凡人歌|大山裡的築夢人
    凡人歌|大山裡的築夢人 2020-12-16 18: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你聽,那是大山裡的「交響曲」!
    但是,改變正在悄然發生……教室裡嘈雜一片,校長卻說:以後的課就要這樣上!「do、re、mi、fa、sol…」連日來,在會澤縣這片寧靜的小山村裡,32所鄉村小學的教室中,時不時就會傳出一陣陣口風琴的樂曲聲,孩子們上起了期待已久的音樂課!
  • 用廚藝點亮大山孩子的生活 李錦記希望廚師走進「大山裡的彝族小學」
    用廚藝點亮大山孩子的生活 李錦記希望廚師走進「大山裡的彝族小學」大山外面的世界是怎樣的?這是很多生活在涼山州孩子的困惑。一年前,涼山州布拖縣的彝族小夥子阿布力呷帶著這樣的疑問,加入「李錦記希望廚師」項目,來到成都財貿職高學習中餐烹飪。
  • 鄉村教師劉漢生:大山裡的守望者
    在山莊小學六年級的教室裡,劉漢生正在給孩子們上語文課。他講課平和有趣,娓娓道來,循循善誘,在不知不覺中讓孩子們沉浸於課文中,這也是劉漢生特有的教學風格。「有一次,他講一篇有關樹齡的課文。就跟我們說,你們可以起身看一下山上那些樹林。那些樹林裡的樹很茂盛,有枝幹有枝葉,然後讓我們再動筆寫,這樣能讓我們身臨其境。」學生王美涵告訴記者。
  • 世界兒童日,一起看看大山裡的那些花兒
    絲絲甘露潤 朵朵向陽開——世界兒童日,一起看看大山裡的那些花兒  新華社北京11月19日電 題:絲絲甘露潤 朵朵向陽開——世界兒童日,一起看看大山裡的那些花兒  新華社記者  風鈴叮噹,書聲琅琅,寧靜的大山裡書香縈繞。
  • 總熱度破千萬,鬥魚攜手騰訊為留守兒童籌建「未來教室」
    據悉,騰訊的志願者團隊造訪了未來教室,近距離和孩子們討論他們心目中的未來,然後將孩子們的想法做到小遊戲裡面。所以這個小遊戲裡面的每一個場景,都是留守兒童們畫作的延展。主播們也紛紛畫出了自己想像中未來教室的形狀。女流的未來教室非常夢幻、現代化,擁有全息投影的穹頂,嵌進無土栽培技術的透明地板,周圍還有可移動的桌椅和機械設備;餘霜的未來教室是在天空上的全玻璃的房子,裡面有很大的桌子,孩子們可以圍著坐一圈,座位周圍是各種各樣的花花草草。
  • 大山深處,孩子們的「足球夢」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大山深處,孩子們的「足球夢」】9月7日上午,地處華池縣西北角的喬川鄉楊灣灣小學,陣陣歡呼聲和加油聲在小山村裡久久迴蕩。當全國青少年及社會足球發展調研「走進甘肅」採訪團走進這所大山深處的小學時,這裡正在進行一場精彩的五人制足球比賽。嶄新的籠式綠茵場上,孩子們奮力奔跑,盡情享受著足球帶來的快樂。
  • 帶孩子走出大山,天津大學第100間夢想教室落地甘肅宕昌
    新京報訊(記者 戚望)iPad平板電腦、電子閱讀器、航模、機器人教具、上千本科學和人文書籍……近日,在天津大學的帶動下,甘肅省宕昌縣大寨九年制學校的孩子們迎來了一間屬於他們的「夢想教室」。據了解,「夢想教室」是天津大學以高校資源帶動貧困偏遠地區教育發展的實踐項目。
  • 大山裡的體育夢
    我們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糖果,不是玩具,是一雙可以勇敢飛向未來的翅膀。
  • "鏈•未來電腦教室"裡的第一堂電腦課
    從這學期開始,他們可以坐在嶄新的電腦教室裡上電腦課啦!因為「鏈·未來電腦教室」在愛心小學落成了!【簡單地說,事情是這樣的】 開學之前,鏈家的IT技術歐巴們就幫助鏈家公益一起把本次捐贈的30套電腦進行系統檢測與重裝,一臺臺檢閱合格的電腦華麗大變身,承載著鏈傢伙伴對於孩子們的祝福與期盼,成為了第一間「鏈·未來電腦教室」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