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過音樂課嗎?」如果突然被問及這個問題,您一定也是一頭霧水,誰小時候的課表中沒有音樂課呢?
但您是否知道,大多數來自貧困山區的孩子們,從來沒有真正上過一堂生動的音樂課。「音樂」對他們來說,似乎是一個遙遠又奢侈的願望。
但是,改變正在悄然發生……
教室裡嘈雜一片,校長卻說:
以後的課就要這樣上!
「do、re、mi、fa、sol…」連日來,在會澤縣這片寧靜的小山村裡,32所鄉村小學的教室中,時不時就會傳出一陣陣口風琴的樂曲聲,孩子們上起了期待已久的音樂課!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
音樂課堂讓孩子們覺得新鮮極了
這一次,「加油計劃」項目走進會澤縣,6777名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收到了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捐贈的禮物——音樂包。
書包裡裝著精美的口風琴、隨身聽、說明書、充電器等,孩子們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裡,「這裡面是什麼呀」「這要怎麼吹奏」……他們抑制著心底那份激動,生怕一個不小心把這麼「奢侈」的禮物碰壞了。
當老師把音樂包分發給孩子們後,便讓同學們拿出隨身聽和學習教程,帶著大家吹起了口風琴,更有學生情不自禁地放開嗓子高聲歌唱,甩起袖子跳起了舞,班級裡熱鬧極了!
樂業鎮務嘎小學的何校長看到孩子們如此喜愛音樂包,高興地說:「音樂包給孩子們提供了更多學習音樂的機會,以後的音樂課,肯定要大變樣!」
孩子們聽著音樂笑開了花
孩子們左一聲右一聲,沒有人能完整地吹出曲子,教室裡甚至有些嘈雜,但對於會澤縣來說,這卻是大山裡少有的音樂聲,共同構成了一支充滿愛和溫暖的「鄉村交響曲」!
琴聲和歌聲,不僅為整個村子增添了一份熱鬧,更重要的是,它讓孩子們接受到了更加公平且多彩的教育,為他們的童年增添了一份特殊而快樂的回憶,這也是「加油計劃」項目的初心。
拿到口風琴,
她最想學會的曲子是…
白巖松曾在自己的一本書中這樣解讀公益:平時參與一些公益活動,經常有人對我說:「感謝你的無私奉獻。」我說:「不,你理解錯了,我做公益活動,其實擁有巨大的回報,儘管不是物質的。」
的確,公益的魅力正在於此,你每一次小小的付出,都會被人深深銘記,而你也會獲得一份超乎想像的美好。
懷抱著音樂包的孩子們
對於鄉村孩子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見到口風琴,這些美好的笑聲、琴聲、歡呼聲,是善良悄然留下的痕跡。質樸的孩子們並不會說什麼「漂亮話」,他們用最簡單的語言表達著心中所想……
孩子們這樣說——
「我最想學會吹的一首歌就是《感恩的心》,我想用歌曲來表達對愛心人士的感謝。」
「媽媽說,我小時候聽到音樂聲就會笑,感謝您寄來的音樂包,讓我在音樂課上可以吹口風琴,下課還可以聽美妙的音樂,多謝您的愛心。」
「我特別喜歡音樂,這把琴是音樂包裡面的最驚喜的禮物,這是我的『城市小夥伴』送給我的,現在我已經能彈奏《兩隻老虎》了!」
「愛心人士給我們捐贈了這麼多口風琴和隨身聽,我們學習音樂的勁頭更足了,我以後一定會好好學習,爭取早日吹奏出自己最喜歡的歌曲。」
一個小小的音樂包,不僅豐富了貧困山區學生們的精神生活,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們的情緒。
更重要的是,每堂音樂課,都是一段幸福而美好的時光。也許在多年後,當這些孩子們再次聽到熟悉的旋律,現在溫馨的一幕幕會逐漸浮現在腦海裡,繼續溫暖著他們的心田……
不止33000個
加油,少年!
截止目前,中國扶貧基金會「加油計劃」項目的音樂包已在貴州威寧、貴州赫章、雲南鎮雄、雲南會澤4個項目區發放近33000個音樂包,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
音樂包不僅大大緩解了鄉村小學樂器短缺的問題,還豐富了鄉村孩子的音樂學習形式,為孩子們的音樂之夢插上了翅膀!
音樂,讓學生們學會去發現美、感受美,通過音樂這種直擊心靈的形式,滋養每一個純淨的小靈魂,這份滋養也將化作一種無形的力量,繼續陪伴他們前行!
加油!少年!
當愛心與課堂同步,
讓音樂與心靈共舞。
每顆音樂的種子都在悄悄發芽,
每個孩子都值得擁有自己的「歡樂頌」!
跟我們一起助力孩子們的音樂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