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年底,我們坐6號線去國博中心看展覽

2020-12-19 人民網湖北頻道

原標題:年底,我們坐6號線去國博中心看展覽

 

  拍客期待坐6號線

  去拍攝各大展會

  10月26日,記者和拍客胡士明從琴臺驅車,前往6號線國博中心北站和國博中心南站。當天,2016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正在武漢市國際博覽中心舉辦,交管部門對周邊部分道路實行臨時交通管制,地面交通繁忙,川流不息。

  記者一行,在鸚鵡大道和四新北路的路口下車,只能步行進去,從琴臺到展覽現場,花了35分鐘。「6號線通車後,我們就能坐地鐵來看展會了。」胡士明笑道,原來每逢國博舉行大型展會,拍客們都會前來拍照,每一次路上往返時間特別長,因此他無比盼望6號線年底通車。通車後,從琴臺站到國博中心北站,5站路只需十幾分鐘。

  武漢地鐵6號線一期工程由沌口開發區的東風公司站至東西湖區金銀湖公園站,穿越漢江,全長35.95公裡,設車站27座,在老關村設車輛段、金銀湖設停車場,首次使用A型車。

  設計方北京城建設計院相關負責人介紹,6號線共有11個特色站,也是目前為止特色站最多的線路。國博中心北站和國博中心南站,就是兩座特色站。

  記者在國博中心北站看到,設計以白色為基調,點綴清爽的海藍色,其中的亮點在於站臺中的頂面設計,天花採用專門定製的波浪狀方通,以藍白相間的波浪紋結構效果呈現,高低起伏,猶如海浪湧動。

  「這座車站充滿海洋風格。」負責車站裝修施工的上海藍天房屋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該項目副經理顧成華介紹,站廳的24根立柱和站臺的22根立柱,所用的石材花紋充滿層次感,底部雕刻,以6號線的標識色鸚鵡綠作為點綴,既古樸又充滿活力。

  在國博中心南站,由於旁邊就是武漢國際博覽中心,車站設計吻合了這一地標建築特色。站廳和站臺有4根特殊的方柱,上面雕刻有最具代表性的幾屆世博會的舉辦年份和地點。比如:1851年在英國倫敦舉行的第一屆世博會、2010年在中國上海舉行的第41屆世博會等。車站的藝術牆正在施工中,以抽象、簡潔的手法提取世界各地的標誌性建築,以及一些著名城市的鳥瞰模型,組合成體塊,以表現國博中心的國際性、綜合性和包容性。

  武漢地鐵集團相關人士介紹,6號線通過對楚風古韻的充分發掘和藝術優化,將打造成一個傳承古典與現代、文化交融的藝術空間,向武漢市民以及各地遊客展示武漢作為歷史名城煥發出的令人自豪的新時代氣象。

  據悉,10月20日,地鐵集團公司總經理周少東帶隊檢查了6號線一期工程建設情況,從站內標識設置要醒目,到站外增高地面以備防汛,從頭頂加裝網板到地面瓷磚平整等,對車站進行了全方位的「體檢」。

  周少東要求,要牢固樹立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建設理念,保持對施工工藝和建設品質不懈追求的精神,以嚴謹的態度,規範地完成好每一道工序、每一道工藝,切實打造出軌道交通精品工程。

  此前,在10月12日的8號線二期開工儀式上,地鐵集團公司董事長劉玉華曾介紹,今年將首次開通兩條線——6號線一期和機場線工程,到2020年軌道交通線網通車規模將達到400公裡,基本形成「主城連網、新城通線」的軌道交通系統。他表示,作為項目建設方,將一如既往地本著對城市、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大力發揚「工匠精神」,全力以赴打造精品工程。

  今年是武漢地鐵實現「每年開通兩條線」的開啟之年,年底,機場線和6號線一期即將通車。上周,晨報帶領拍客們探秘機場線後,近日又探訪了在建的6號線,提前感受這條古典與現代相交融的地鐵精品工程。 記者陶常寧 通訊員劉丹丹

 

(責編:關喜豔、周恬)

有多少事非得總理說了才能解決?
近來,還有許多事情記掛在總理心間,在他的敦促下也正逐步得到解決。但仍應反思:本應給群眾方便的事情,為何非得總理說了才能解決呢?
←掃描二維碼查看更多內容|每日為您展現更多有料內容

相關焦點

  • 航拍武漢地鐵16號線國博中心南站最新施工進度!
    早安漢南消息:近日小編從有關方面了解到武漢地鐵16號線國博中心南站的最新施工航拍圖(6月27日拍攝),根據航拍的施工圖來看,國博中心南站目前還在進行地上作業,可能在做旋噴樁地基處理,國博中心南站為地下站,目前來看還未做地下盾構作業旋噴樁做地基處理,根據之前官方的進度通報裡邊,此站還沒進入主體施工階段
  • 武漢「國博」規模全國排第三
    15條公交線直通 停車位多達2864個至昨日,漢陽四新大道國博至江堤中路段已經修好,僅江堤中路的路口尚未打開。武漢新城國際博覽中心經營管理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至10月開館前,周邊要道都將開通。除了坐車,市民數年後還可乘坐地鐵(6號線)或遊輪到達國博。目前,配套的地鐵站仍在建設中並預留了進出口,遊輪碼頭正在規劃中。規模國內排第三簡單看一遍也得數小時武漢國際博覽中心規模國內排第三,僅次於廣州和上海。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國博的智能控制系統。
  • 現場:武漢地鐵16號線與12號線換乘站國博中心南站施工進度報導
    武漢軌道交通16號線進度圖武漢軌道交通16號線施工進度又傳了好消息,11月5月在施工進度圖上顯示16號線國博中心南站目前已經完成底板澆灌國博中心南站為武漢地鐵12號線、16號線(漢南線)、6號線三線換乘車站,車站長534.94米,寬度26.15米,基坑開挖深度18~21米,附屬結構包含2個標準出入口、3個風道及3個換乘通道,均採用明挖施工。小編聽到這個消息後實地的去探查了一番,現在小編帶大家去看看現場。
  • 快看!4條地鐵線路有新進展啦|武漢地鐵|6號線|軌道交通|車站_網易...
    工程全長17.6公裡,全線設12座車站,起於一期終點梨園站,經東湖路、八一路、珞獅南路、野芷湖大道至野芷湖站,全部為地下線路。 待未來建成後,8號線將實現三期工程同步運營,運營總裡程達到39.2公裡,作為武漢市第四條過江軌道交通線路,成為跨越長江的重要客運交通走廊。
  • 分析武漢軌道交通16號線與12號線的換乘問題:應當是在立交橋北側
    根據武漢軌道交通規劃的方案,國博中心南站未來將是武漢軌道交通16號線、12號線與6號線的換乘站,目前僅有6號線已經建成,16號線與12號線正在新建。武漢軌道交通16號線12號線國博中心南站國博中心南站其實就是武漢軌道交通16號線的終點站,它同時還是12號線、6號線的終點站,因此這個地方其實是一個三線換乘站。
  • 武漢舉行 2020第十八屆華中國際汽車展覽會8月13日開幕
    易車訊近日,我們從相關渠道獲悉,原擬定於2020年5月28日—6月1日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召開的2020第十八屆華中國際汽車展覽會將於8月13日正式開幕。2020第十八屆華中國際汽車展覽會將於2020年8月13-17日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舉辦。
  • 武漢地鐵6號線開通試運營 換乘站多達6個(圖)
    武漢地鐵6號線開通試運營。記者 瞿祥濤 攝記者 瞿祥濤 攝  荊楚網消息(記者瞿祥濤 通訊員劉丹丹、袁永華)12月28日,武漢地鐵6號線一期工程開通,由沌口東風公司至東西湖金銀湖公園。在方便人們出行的同時,該條線路還創造了武漢地鐵的多項之最。
  • 明晚去國博中心看李玟演唱會 出行線路提前熟悉
    自駕前往的市民可選擇以下線路:  1.從兩路方向駛入國博中心的車輛出會展隧道直行,從國博中心1號通道口進入停車區域。  2.從悅清大道方向駛入國博中心的車輛在同茂大道路口右轉,從國博中心1號通道進入停車區域。
  • 武漢國博中心15日揭面紗 規模中部第一全國第三
    昨日,國博中心開館暨首展開幕新聞發布會舉行,會上透露,國博中心的啟用,標誌著武漢擁有了名列全國第三、中部第一的展覽場館,在展館硬體上重返全國「第一方陣」,離「會展之都」的夢想越來越近。    國博中心展館分A、B兩片區,各有6個展館,合圍成一個圓形的博覽中心。每個片區的6個展館是連通的,總展覽面積約6萬餘平方米,無一根立柱。整個博覽中心室內展廳面積13萬平方米,再加上室外的5萬平方米展覽面積,總展覽面積達到18萬平方米。該中心展覽面積居全國第三,僅次於廣州、上海,為華中地區第一。     國博中心分上下兩層,一層為停車場、設備用房等,二層為展館。
  • 武漢國博中心15日開館迎首展
    本報記者 張朋 攝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訊(記者 吳睿 何輝 通訊員 鄭毅 張劍)本月15日至17日,全國第三、中部最大的展覽場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將正式開館,並迎來「首展秀」——全國汽車配件交易會暨全國汽車配件採購交易會。記者昨從武漢國際博覽中心開館暨首展開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武漢國際博覽中心擁有15萬平米的展覽面積,是武漢市又一個地標性建築。
  • 武漢地鐵6號線兩大特色站亮相 綠色中感受古韻新風(圖)
    荊楚網消息(記者王振棟 通訊員劉丹丹)移步易景的園林景觀,繁星點點的萬家燈火……12月7日,荊楚網記者走進年底即將開通的武漢地鐵6號線,有幸一睹園博園北站和常青花園站兩大特色站的藝術設計。  據了解,6號線的藝術主題為「古韻新風 綠色地鐵」,鸚鵡綠是6號線的標識色。
  • 國博地鐵1號線開「分館」秀國寶 專列預計每日上線運營8趟
    今起,國博「分館」開進地鐵1號線,名為「遇見國博——5000多年中華文明在你眼前」的專列將開行3個月,百餘件國寶級文物通過圖文和AR等形式亮相,專列預計每日上線運營8趟。我們特意選擇了一個以馬為主題的車廂,讓古代交通工具和現代地鐵呼應。」百米長的車廂,宛若時空隧道,穿越中華五千年。前五節車廂以頗具代表性的館藏文物元素串聯中華璀璨文明。四羊青銅方尊、彩繪陶兵馬俑、三彩釉陶載樂駱駝、鈞窯玫瑰紫釉花盆、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等經典館藏文物亮相。車廂壁、地板上、車頂,乘客目光所及,均可與文物對視。
  • 北京地鐵1號線新增「國博專列」 乘客近距離了解國寶
    2019年11月11日,北京,「遇見國博——5000多年中華文明在你眼前」中國國家博物館專列正式亮相北京地鐵一號線,讓豐富的館藏文物以生動的形式陪伴乘客出行。中國搜索宋家儒攝國博表示,展覽是國博最核心的業務,「國博專列」集中展現了國博基本陳列、專題展覽、臨時展覽三大展覽體系。其中,三大基本陳列包括「古代中國」、「復興之路」以及「復興之路·新時代部分」,專題展覽包括「中國古代瓷器藝術」、「中國古代玉器藝術」「宋代石刻藝術」、「中國古代佛造像藝術」等。
  • 連接亞運遊泳館、國博中心和「蓮花碗」的隧道年底通車...
    這一工程節點的完成,標誌著項目距離實現年底通車的目標又邁進了一步。 平瀾路—濱盛路隧道,東接錢江世紀城平瀾路,西連濱江區濱盛路,橫跨濱江、蕭山兩區。隧道總長1738米,為雙向六車道設計,設計車速50km/h。
  • 坐地鐵去機場!杭州1號線三期、6號線一期年底建成
    近日,市發改委公布了一批交通項目最新進展——今年年底前,杭州將新增地鐵1號線三期、6號線一期、杭富線3個項目共61.7公裡軌道交通,還計劃新建282公裡快速路。年底計劃再添61.7公裡軌道交通地鐵1號線三期通蕭山國際機場2020年,計劃在年底前建成地鐵1號線三期(從下沙江濱站起至蕭山國際機場站,共5站,全長11.2公裡,均為地下站)、6號線一期、杭富線3個項目,杭州將再添61.7公裡軌道交通。
  • 今晚去國博中心聽李宇春唱歌 看清悅來大道交通管制
    ■自駕線路1.從兩路方向駛入國博中心的車輛出會展隧道直行,從國博中心1號通道口進入停車區域。2.從悅清大道方向駛入國博中心的車輛在同茂大道路口右轉,從國博中心1號通道進入停車區域。3.從金興大道、金山大道方向駛入國博中心的車輛經國博立交進入國博大道,從國博中心6、7、8、9號通道進入南區停車區域;或進入國博大道後繼續直行,經悅來濱江路、同茂大道,從國博中心1、17、18號通道進入北區停車區。■公共運輸1.乘坐軌道交通前往國博中心的觀眾可乘軌道6號線在禮嘉站轉乘國博專線,在國博中心地鐵站下車。
  • 專業觀眾和普通觀眾如何報名、 各大展館有哪些看點、 去國博中心...
    會議場館5G全覆蓋,充分運用人臉識別、AI諮詢,1200名志願者服務大會;  亮點6:14個展館,展覽面積21萬平方米,創同類展會歷史新高,專門設置專業觀眾觀展日、商務洽談區、設置四大體驗區。  軌道6號線可直達國博中心喲  智博會期間,公共汽車運力方面,將開通公交線路19條,運力225臺(含60輛機動運力),每小時疏運能力2.8萬人次。
  • 武漢國際博覽中心用地面積6253畝 總投資約500億
    據武漢國博新城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國博的「高大上」主要表現在它以武漢國際博覽中心和環球文化中心為商務主體,武漢國際博覽中心就是目前每年為漢陽帶來200萬人次客流量的展覽會館,而環球文化中心是由海洋樂園、洲際酒店、高端商業裙樓組成。
  • 1號線三期、6號線一期和杭富線、7號線江南段有望年底開通
    每日商報訊 今年年底,杭州地鐵即將迎來新成員——1號線三期、6號線一期和杭富線,通往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站的7號線江南段也將基本建成。昨天上午,記者前往7號線江南段奧體中心站和蕭山機場站探營。這次即將開通的江南段,起於奧體中心站,止於江東二路站,全長約39.3公裡,設19座地下站,包含5個換乘車站:青六中路站與8號線,永盛路站與機場快線,蕭山國際機場站與1號線、機場快線,建設三路站與2號線,奧體中心站與6號線實現換乘,串聯起錢江世紀城、蕭山國際機場、錢塘新區等,是重要的旅遊、交通樞紐線路。
  • 環球(文化)中心項目正突破推進,武漢國博配套吃住玩購「一條龍」
    1月9日,圍繞如何「完善武漢國博中心功能配套」,代表們形成熱議。武漢國際博覽中心自2011年10月首展至今,「月月有展會、周周有活動」,是武漢會展業發展的「領頭雁」。「會展業是大城市競爭的主戰場之一,前有強敵後有追兵,武漢要抓住黃金髮展期」,市人大代表、黃鶴樓酒業黨委書記、董事長許鵬說,國博中心的人氣越來越旺,相應的功能配套還要加快完善,「對展商和參展人來說,交通上要來去方便,看完會展,附近就有吃住玩購『一條龍』服務場所,會展業1:9的產業乘數效應才會極大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