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難做?根本原因在這裡,老闆看了會沉思

2020-10-20 智卓見

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

十年前,初聽這段話,讓我醍醐灌頂,如沐春風;十年後的今天,再讀這段話,依然鏗鏘有力,擲地有聲;我堅信,未來十年、百年這段話依舊松柏之茂,流傳千古。

一、發生了什麼事?

前段時間,有位做運營的朋友說公司天貓已經無法突破,老闆開始給臉色他看了,他吐槽了一翻之後說準備離職換工作了......

就在前兩天,我一位曾經合作過的90後美女,被老闆要求降薪一半,她吐槽了一翻之後,也準備離職換工作......

昨天,我聯繫了上家公司的同事聊點運營的事,才發現他已經離職了,並且不止他一個人......

最近一兩周,我所在公司在討論著新產品的開發,老闆讓大家提建議......

面對這些事情,我不由自主地產生了一些思考......

電商的難做,相信絕大部分老闆和一線的運營有著深刻的體會,這已經是一個公認的事實。對於大部分一線的運營人員來說,業績達不到預期,很多時候會覺得是公司原因,而老闆則會覺得是員工能力的問題導致。

我相信,員工肯定有其能力不足的因素,但是很多時候老闆也必然有他存在的問題。

這一次我主要是想站在老闆的角度,來審核自己的問題。為什麼呢?因為對於企業來說,老闆才是那個根本。如果有一天,我有幸做老闆了,我就可以更加清楚地認清自己。

二、物種進化 vs 商品分化

不知你有沒有發現,商業的發展與物種的進化有著驚人的相似度。

你可能會覺得我在裝逼,兩個完全不佔邊的學科,到底有什麼相似的?其實你細想一下,你就會發現「物種進化」與「商品分化」有著相似的同構性,而這都是因為競爭下的必然發展態勢。

物種的進化,遵循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老虎、獅子、獵豹、貓、猞猁都屬於貓科動物,往上追溯,這些貓科動物都是同出一源。在後續的生存與繁衍過程中,由於地理環境的改變、氣候的變化、基因的突變等因素,這些動物必須要作出改變以求得生存。

比如一些肉食動物遷徒到物質匱乏的地方,食物量肯定會減少,要生存就必須要更少量的繁衍,更小規模的物種群體,更纖細的體形以減少對食物量的需求。這不是一蹴而就完成的,而是要經歷數千年,數萬年,甚至數十萬年才能完整的演化。過程中,那些適應不了的動物(比如更少量的食物進食),就會死掉被自然淘汰。

同樣,我們的商業發展也是類似的。就拿陸地交通工具來說,從一百多年前最初的馬車發展(分化)到如今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自行車、摩託車、汽車、火車、高鐵等等,這些都是商品分化的結果。比如最近十年來分化出來的純電動汽車,又是一個新品類(物種)。

再來看飲料行業的發展,從一百多年前為數不多的飲料品種,發展到如今的各種各樣的飲料,雪碧、紅牛、天地一號、營養快線等等,真的是琳琅滿目,數也數不清。

我們再看電腦行業、教育行業、服裝行業等等 ,幾乎都遵循著這樣的分化定律

三、商家冪律分布

那說這個有什麼用呢?與前文所說的業績、離職、吐槽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關係非常大,因數商業的發展離不開商品。在一個日趨飽和的市場,湧入眾多商家生產差不多一樣的產品,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最後一定會形成冪律分布,只有頭部那20%甚至5%的商家才能生存得相對好點,剩下的都會活得很辛苦。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馬太效應會越來越明顯,好的企業會更加好,差的企業日子會更加難過。

所以,如果你公司生產或銷售的產品是在成熟的品類,日趨飽和的市場,產品還是和市場差不多一樣的情況下,作為後來者,你憑什麼能搶佔領市場?都是電商一樣的賽道,差不多的資本投入,競爭不過別人是正常的,做出大成績才是異常的。退一步來說,就算你遇到了這樣的人才,也必然會消耗你很多的資本,才能在競爭中獲得短暫的勝利。

因此,當一家企業試圖通過制定各個KPI考核、各種銷售會議、各種加班、各種培訓、各種斥責之聲加到一線銷售員或運營身上,以此期望來提高業績,那都是不太現實的。不是說這些KPI、這些會議、這些培訓不重要,它們都重要,但是這些都是「」層面的上的東西,真正重要的東西,是在「道」層面

四、善戰者求之於勢

那什麼是「道」?要怎麼做才是正確的姿勢?

其實《孫子兵法》早在幾千年就給我們指明了方向,正如文章開篇所言:

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任勢者,其戰人也,如轉木石。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

意思是說:善於用兵打仗的人,總是努力尋求有利的態勢,而不是對下屬求全責備,並且能夠選擇人才去憑藉、創造有利的態勢。善於利用態勢的人指揮軍隊作戰,就如同滾動木頭、石頭一般。木頭和石頭的特點是,置放在平坦安穩之處就靜止,置放在險峻陡峭之處就滾動,方的容易靜止,圓的滾動靈活。所以善於指揮作戰的人所造成的有利態勢,就如同把圓石從千仞的高山上推下來那樣(石頭藉助勢能可以把山下的敵人砸死),這就是所謂的「勢」

「任勢而動」,我想這就是正確的姿勢,這就是正確之「道」。

作為企業老闆,一定要了解市場規律、行業規律、人性規律,生產或定製有獨特價值的產品,找到系統的關鍵點,形成企業獨有的勢能,讓員工順著企業勢能開展業務,這樣才能得心應手,才能事半功倍。

五、直播帶貨

比如當下火得一塌糊塗的直播帶貨,雖然已經有很多傳統電商公司進入了這個賽道,但是絕大部分的電商公司做得都是一塌糊塗。

為什麼會這樣呢?直播帶貨是一個大趨勢,很多電商老闆都看到了,以為招幾個主播回來站在屏幕面前解說就可以出貨了,如果出不了貨那一定是主播能力的問題。

但事實情況是,當下絕大部分主播自己都不知道怎麼帶貨,都是帶著來公司學習的心態工作的,試問這樣能為公司創造業績嗎?

那應該怎麼做?還是那句:「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

你必須要考慮清楚:是什麼驅動消費者在直播間停留?又是什麼驅動浪費者願意與主播互動?又是什麼促使消費者願意馬上下單?這就是「道」

主播,不過是一個臺前的演員,真正的功力是「劇本」和幕後的工作你的產品必須要有優勢(功能、價格、贈品等)錯過會有「後悔」的感覺,你的「劇本」必須要符合人性、充滿期待,你的直播間還要有很熱鬧的氣氛......綜合創造你直播間的勢能。這樣主播再出鏡,那就會非常的得心應手。

特別重要的一點是:你必須要將這些工作抽象化、模型化和數據化。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在復盤中不斷的優化再優勢,最後形成一個優秀的標準化模型,不斷複製放大。

但是這些工作不是一個主播就能做得了的,這就要「擇人任勢」了(除非你的主播是一個視頻版的詳情,那又不一樣了)。

不知不覺已寫了這麼多,我不是要標榜自己多有學識,也不是要指責老闆不作為(沒有這個資格),更不是為不思上進的員工找藉口,而是想換一個角度來審視問題,這樣才能更加系統、更加全面地看清問題所在,更快、更準確地找到根源所在。

獨立思考,有助於個人獲得更大的進步!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實體生意難做,步行街商家紛紛轉讓,是什麼原因讓老闆們如坐針氈
    實體生意難做,步行街商家紛紛轉讓,是什麼原因讓老闆們如坐針氈?推薦語:隨著國內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很多新興行業也悄悄佔領了市場。其中這些年來最典型的還是電商行業,自從馬雲高調聲稱未來電商會打敗實體店後,實體生意也因此一蹶不振,甚至在很多人流量充足的大城市也出現了街邊門店紛紛倒閉、轉讓的情況,實在是令人唏噓。要知道,在以前來說,步行街一類的實體門店可是非常搶手的,有的商家要拿下來做生意首先就得交個十幾二十萬的「轉讓費」,完事還要交各種的租金、押金等等,總之人流量好的門店根本就不愁租。
  • 電商開始「難」做了嗎?大批賣家正在退出淘寶,如今原因被確認
    有的喜歡吃開起了火鍋店,有的多才多藝在網上做起了主播,也有一部分人覺得現在正是電商崛起的時候於是去做起了電商。的確現在電商是非常賺錢的,淘寶天貓營業額達到500萬億淨利潤1000億。但是現在的電商真的好做嗎?馬雲曾經說過:要讓世界上沒有難做的生意。隨後,超過800萬的企業湧入淘寶網開設了商店,希望在這裡賺錢,然後買車和房過上美好的生活。
  • 代理模式的社交電商,為什麼難做?
    從傳統微商興起,到雲集成功上市,國內各種社交代理模式的電商平臺不斷湧現。但除了雲集和個別淘客代理APP以外,至今就再也沒看到其他真正有影響力的品牌了。那到底代理模式的社交電商,為什麼難做?公司團隊(1)團隊配置難我雖然對於下線傳統的零售沒有過多的接觸,若按照實戰經驗來說也幾乎為零。從我學習和聽聞的情況來說,一個小型的線下零售團隊或者是傳統的微商賣貨團隊,初期可能到不了幾十號人。但你若是來做社交電商平臺,用戶也好,代理也罷,會直接把你與頭部平臺做對比。
  • 深圳東門老街,實體店遭遇電商衝擊,服裝店老闆:準備改行做美食
    深圳的東門是深圳一個比較老的商業街,也是深圳最開始繁華起來的地方,這裡的服裝不僅便宜,款式多種多樣,在這裡可以找到最潮流的衣服,很多人都喜歡來這裡購物逛街。這裡曾經繁華的時候一鋪難求。東門店鋪的租金也是水漲船高,曾經這裡的生意依靠巨大的人流量,在這裡開店做生意,非常火爆,很多人想租一個店鋪都租不到。東門的服裝店很多,每到周末這裡就人山人海,逛街買東西的人擠得水洩不通。
  • 為何實體店生意越來越難做?老闆5句話道出其中原因,太現實!
    常常聽到很多實體店老闆會這麼說:20年前或更早一點,一個鋪可以養活幾代人,10年前或更早一點,買了一個商鋪,過得節儉一點也能養活一家三口,實現小康,而現在還在做的就得幾代人來維持了。有的人現在有點錢,想做實體店的,那些老闆會建議他們做小鋪,不要最旺地段,選在那個地段前後,做新興加盟連鎖店。資金稍可以的話,就做不能掛平臺上賣的,比如火鍋店,沒有人叫火鍋外賣的吧!做成有服務性的,系統化操作的,不是夫妻店的,要有比較舒適的裝修的,目標客群是做生意招待客人、家庭周末、節假日聚餐的,要做市場的而不是天天叫親戚朋友來撐場面的。
  • 中國電商能「幹掉」實體店,而在美國卻恰恰相反?原因其實很簡單
    其中電商的出現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有了淘寶、京東等網購網站,人們購物只需要在家動動手指,就可以等著貨物被送上門來了。可是中國電商能「幹掉」實體店,而在美國卻恰恰相反,這是何原因呢?TOP空包網:與電商相比,實體店在價格方面並沒有什麼優勢,並且經營成本更高,實體店的老闆們無一不在吐槽生意越來越難做,甚至還說是馬雲「殺死」了實體店,只得通過清倉甩賣等方式來勉強支撐。但是在美國,可不是這樣的景象,美國的電商發展跟我們國家根本就無法相提並論。
  • 我的電商故事:工廠老闆做電商,一個天貓店鋪欠下300萬債務
    供應鏈優勢,帶來盈利在12年做電商之前,家裡本身就是做線下服裝自銷批發的,自己工廠生產給自己服裝檔口來批發銷售,以前生意還算不錯,但是電商的衝擊,生意一年年都在下滑,在12年以前自己是一個淘寶忠實消費者,感覺淘寶這個平臺很不錯,自己是工廠有供應鏈優勢,所以在12年時候什麼都不懂就開了天貓店鋪,現在想來之前的決定也是非常衝動的
  • 不要再做電商平臺了。
    社交代理電商平臺,為什麼這麼難做》1、一切從零開發的電商系統對於初創團隊來說,付出的最大成本之一,就是技術開發成本。在工作中,我遇到很多老闆,期望花個1、 2 萬工資,招個能幫起盤的流量高手。我再次強調,做電商三種核心流量來源:a、廣告投放無論是投公眾號,抖音、淘寶等流量,錢太少完全看不出特別的好的效果。真心想要做的投放,更適合在短期內,做爆發。細水長流的投放,用戶對內容是完全會疲倦、脫敏的。
  • 實體生意難做?為何現在關門的實體店越來越多?這4點原因最現實
    那麼,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的實體店倒閉呢?對此,一些內行人總結了4個原因! 2、房租太高 電商影響實體是一個因素,其實很多實體店老闆選擇關店的原因房租也佔一大部分。
  • 英語教也難、學也難,根本原因是什麼?
    important}個人以為,根本原因是英語教學內容太難和教得不得法。太難,難的超越很多孩子的認知能力。這是英語教也難,學業難的根本原因之一。英語難教、難學的根本原因還在於很多英語老師教得不得法。過於重視語法教學往往會打擊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我能理解這一點——我們學漢語語法都覺得很枯燥,很難,更何況讓未成年去學那麼艱深的英語語法。多年前,我們的語文教學就提出了淡化語法教學。但是到今天,語法教學仍然是中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
  • 焦點分析丨宜家做電商很難,不做會更難
    2016年的財報顯示,當年在線電商業務增長率超過30%,但不到總收入的4%。兩年前,宜家開始在中國試水電商業務,但十分謹慎。在此次「全面上線」之前,宜家在PC端開啟長達兩年的試運營期。去年,宜家終於在上海推出電商APP,然而消費者只能看不能買。還得靠「國內代購」滿足線下門店缺失的消費需求。
  • 實體店生意不好做,真的不怪電商,內行:它們才是「罪魁禍首」
    近些年來實體店生意越來越不少做,大街上經常能夠看到「旺鋪出租」等消息。如果實體店生意好做的話,商鋪自然是不愁租的,反之大家都表示生意不好做,商鋪自然也就租不出去了。不僅如此,就連很多老牌企業都遭遇了關店、倒閉的風險,很多人將實體店不好做的原因怪在電商頭上,認為正是電商的出現,實體店生意才越來越不好做。不過內行卻表示,生意難做「罪魁禍首」不是電商,而是它們。
  • 為什麼現在的老闆越來越難對付?
    老闆和員工的關係,既是水火不容,又是唇亡齒寒。想單純地對付老闆,員工永遠都是弱勢。你覺得老闆越來越難對付,是因為跟老闆的關係出現裂痕了。不想法修補或修補前搞不清楚原因,就是唇亡齒寒的下場。那你知道你跟老闆的關係為什麼出現裂痕了嗎?
  • 老闆自曝原因後引網友怒罵:活該倒閉!
    老闆自曝原因後引網友怒罵:活該倒閉!如今很多人都喜歡在網上買東西,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在網上買東西比一般實體店優惠很多,特別是衣服和日用品之類的,那價格可不是相差一點半點,甚至貴了好幾倍,所以實體店生意難做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 生意有那麼難做嗎?小超市老闆:不用轉讓費都租不出去
    為什麼現在空鋪越來越多,走在街上總是能看到不少店鋪大門緊閉,現在生意那麼難做?而且很多店鋪都是很難轉出去,就算不要轉讓費,都沒有人敢接手。這就說明問題了,也就是說,你不要錢,給他做,他也沒有多少生意可以做!他也賺不了多少錢,可能利潤連房租水電都覆蓋不了,他在這個店鋪耽誤時間不划算,不如去做別的事情,還賺的多,還沒有多大的成本,總之,現在開店的機會成本很大。
  • 每日優鮮王珺:做生鮮電商「難」是常態 沒有上市計劃
    其間,每日優鮮合伙人兼CFO(財務長)王珺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採訪時表示,做生鮮電商「難」是常態,只有兼顧模式創新和技術創新才能跑得通。對於外界關注的上市計劃,王珺表示:「每日優鮮沒有上市計劃,目前仍在投入期。」
  • #「女德班」為何屢禁難止#的根本原因在這裡
    原因是父母把自己的責任推給了教育機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甚至會看到這樣一種看起來很奇怪的現象:因為某種原因,父母大發脾氣,大聲斥責甚至推拉、打罵孩子、可孩子一邊哭、一邊緊抱著父母不放、打罵越厲害、孩子抱得越緊。這種時候,孩子純粹是為了尋求安全感,而不是希望得到愛。
  • 探訪網紅直播第一村:不到義烏北下朱,你可能根本不懂直播電商
    隨著直播電商的興起,2019年,北下朱村提出從微商村向網紅直播村轉型,一躍成為網紅村,催生大批直播電商配套產業。 北下朱村的首站,我們來到「創業之家」,一個在本地做創業、直播電商培訓的機構,這裡走出2000多名主播。
  • 15年老員工被辭退,走後送給公司一副對聯,讓老闆陷入了沉思!
    在一家公司呆久了之後就會產生感情,尤其是工作了10餘年的老員工,很多人是從公司創立之始就跟著老闆幹,也算是公司的肱股之臣,老闆一般對這種員工都有特殊的感情,即使他們犯一些錯,也不會輕易辭退他們,但是也是有例外的,老高是一家公司的老員工,被辭退後他送給公司一副對聯,看完對聯老闆直接陷入了沉思
  • 談一箱芒果的網購經過,看看農村水果電商做不好的原因
    本期主題:談一箱芒果的網購經過,看看農村水果電商做不好的原因。三農導語:前段時間有不少人在談論,為什麼超市裡面的水果價格那麼高,而農民卻經常出現滯銷的消息呢?有時候即使不滯銷,也買不出一個好的價格。首先我們先看看直銷的原因,既然是滯銷就說明這類農產品,已經是供需失衡的狀態了。市場總共那麼大,而產出的農產品超過需求,自然有一部分是賣出不去的。而商超的價格那麼貴,為什麼採購價會那麼低呢?因為從採購商、運輸、集散、商超這些環節,都會在其中獲利,所以價格變得高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