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如果發現寶寶的小腦袋長期朝一個方向偏斜,並且除了歪頭之外,在寶寶的胸鎖乳突肌(脖子兩側接近喉嚨部位)還能摸到一個腫塊或一條比較硬的肌肉,
家長可千萬要注意了,那很可能就是小兒斜頸的臨床表現。
一,看似呆萌,實則危害深遠:
因為早期斜頸的歪頭症狀不明顯,頸側即使有腫塊也通常無痛感,粗心的家長往往未能及時關注病症。
同時可能還會收穫周圍親友善意的安慰:「沒事!小孩子長長就好了。」
實際上恰恰相反,小兒斜頸不但不會長長就好,還可能導致孩子偏頭或者面部發育不均衡。
如果未能及時治癒,隨著年齡的增長,斜頸還將導致永久性的面部發育畸形或不對稱。
二,怎麼就斜頸了?可能是天生的:
爸媽們完全不用緊張,對於新生兒來說,斜頸是個非常常見的形象。
在出生前,胎兒蜷曲在子宮內狹小的空間裡,頸部難免會有一定的扭曲,以適應子宮內的空間。
這就會導致頸部一側的肌肉(即胸鎖乳突肌)逐漸被拉長,導致頸部兩側的這塊肌肉長度出現差異。
當寶寶降生,頭部就會自然偏向肌肉較短的一側。
此外,寶寶後天頭型、長期保持單一睡姿,也有可能造成體位性斜頸。
而新生兒寶寶,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睡眠中度過。
尤其容易形成惡性循環:長期保持歪頭的睡眠姿勢,很容易造成頭部某一位置比較平,寶寶貪舒服就勢歪斜,加重斜頸。
三,怎樣判斷斜頸?
1,是「看」
在孩子安靜、放鬆的時候,將他放在床上,讓他以最舒服、最自然的姿勢躺平。
如果發現他頭部的中軸線和身體的中軸線之間有明顯的角度,就有可能是斜頸。
2,是「摸」
摸的時候,現將孩子的頭擺正,兩隻手的中指同時指向孩子耳垂垂線的後方,食指和大拇指固定住孩子的頭,手掌輕輕按住孩子的肩,防止他亂動。
兩側要對稱著摸,如果摸到孩子脖子的一側有半個小指那麼粗的一條肌肉,或小包塊感覺上相對比較硬,就說明孩子是斜頸。
四,斜頸如何治療?
不管什麼原因造成的斜頸,一旦發現就要立即就醫,越早糾正越好。斜頸的治療手段亦根據不同情況有所區分。
1,如果孩子頸部較短的一側,沒有摸到橄欖形的小包塊
只要經常矯正孩子睡眠姿勢,儘可能保持孩子頭部處於中位即可。
例如,輕柔地將孩子的頭慢慢挪到正常的位置;當孩子睡覺時調整頭部至與傾斜位相反的位置。
2,如果摸到小包塊
家長需要在醫生指導下,在家給孩子配合頸部按摩和伸張練習。
如,順著固定的方向順時針揉較硬處的肌肉(以下壓0.5cm的力度為宜);
當孩子趴著的時候,用玩具、圖片等放在孩子的健側從而令孩子拉伸受損的頸部肌肉。
來源:李義民談育兒
【來源:武清區婦兒保健和計生服務中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