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愛歪頭?當心是斜頸

2020-12-19 齊魯晚報網
   本報記者 陳曉麗
  「孩子頭歪是睡覺沒注意,多往另一側偏著睡就行了。」「頭歪是因為孩子還小,脖子沒勁兒,長大就好了。」「一邊臉大一邊臉小,是因為吃奶習慣造成的,換個方向就沒事兒了。」專家表示,其實這些理解都是不對的,如果發現孩子頭總是偏向同一個方向,應儘早到正規醫院就診。
病因尚未明確,多數認為宮內壓迫是主因
  人們常說的「歪脖子」其實是通俗的說法,醫學稱之為「小兒斜頸」,主要表現為孩子頭部總是歪向同一個方向,兩隻眼睛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山東省中醫院小兒推拿主任于娟表示,根據發病機制可將小兒斜頸分為肌性斜頸、骨性斜頸、眼源性斜頸等,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肌性斜頸,其他非常少見。此外,如果母親在哺乳時總是在同一側,或者過早將孩子「豎抱」,都可能產生習慣性斜頸。
  「對於肌性斜頸,是由於一側胸所乳突肌攣縮所致,做B超檢查可以發現頸部兩側肌肉厚薄有差別,並且患側肌肉偏硬,嚴重者能摸到像節結一樣的硬塊。」于娟說道。
  據介紹,目前先天性肌性斜頸的發病原因尚未明確,也沒有最新的小兒斜頸發病率統計數據。醫療界普遍認為子宮內壓力異常或胎兒胎位不正是產生先天性肌性斜頸的主要原因。「胎兒在子宮內位置不正,或者是受到過大的子宮壁壓力,一側頸部長時間受到擠壓,局部血液循環不暢,導致缺血性纖維變性,引起斜頸。」濟南市婦幼保健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劉振峰解釋道。同時,也有觀點認為是營養血管栓塞所致。
劉振峰表示,小兒斜頸其實和現在巨大兒較多也有一定關係。「胎兒過大,子宮內空間就顯得異常狹窄,頸部容易受到壓迫。胎兒過大同時還會拉長分娩產程,也可能對斜頸產生影響。」正因如此,斜頸的孩子可能髖關節也會因擠壓產生問題。家長可根據孩子腿紋是否對稱做初步判斷,髖關節有問題的孩子腿紋不對稱,不過不對稱並不一定表示髖關節有問題。可以根據醫生建議,為孩子做髖關節B超檢查進一步確診。
推拿是最重要的治療手段,有些要手術
  于娟表示,如果剛開始發現有問題,經過評估發現問題不大,可以先在家裡注意生活習慣,家長也可在掌握按摩方法後在家自行按摩,並定期到醫院複查。如果斜頸嚴重,則需要及時治療,否則可能逐漸出現面部畸形等。
  「小兒斜頸其實屬於一種自愈性疾病,就和感冒一樣,隨著身體逐漸發育,就會慢慢變得不再斜頸。」劉振峰說道,「但是具體到每個孩子,是否能恢復,又能恢復到什麼程度,無法完全保證。」據介紹,性格活潑愛動的孩子因為頸部肌肉活動較多,自行恢復效果通常更好。
  「不過現在經濟生活條件好,家長為了以防萬一,發現孩子斜頸都會馬上到醫院尋求治療。」據介紹,推拿按摩是最常用的治療辦法,同時還可以配合一些舒筋活血的外敷藥物,從而加快斜頸的恢復。現在劉振峰每天都要為30多個斜頸的孩子推拿,「一般早上七點多我就來診室,經常要忙到下午六點左右。」
  「推拿的頻率要視每個孩子的嚴重程度而定,從每天一次到每周一次不等。如果連續推拿七八個月左右,最晚到一歲,還沒有明顯恢復,就需要考慮是否要手術治療。因為這時頸部肌肉自然纖維化變硬,繼續推拿通常也不會有更好的效果。」
  「因此,越早發現越早治療,恢復效果越好,這依賴於家長的細心觀察。」于娟表示,現在也有成年人因為斜頸到醫院就診。但是伴隨著年齡增長,斜頸可能會同時伴有高低肩、脊柱側彎、盆骨等問題,需要多學科綜合評估,才能確定恰當的治療方案。
引導孩子多活動有助於頸部恢復
  「雖然都是推拿。但是小兒推拿與成人不同,要求手法柔和,但是又要有持久性,並且力度能夠滲透到肌肉內部,不能只是停留在皮膚表面。」因此,劉振峰提醒市民,在進行小兒推拿按摩時要注意到正規有資質的機構,如果涉及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一定要到醫院就診,聽取專業醫生治療建議。
  在日常生活中,劉振峰建議,家長可引導肌性斜頸的孩子多活動頸部,尤其是多看向患側方向,例如孩子向左偏頭,說明左側頸部肌肉過緊,就要引導其面部多轉向左側。如果是母乳餵養,則要多從孩子健康側餵養。
  劉振峰還提供了一個家長可在家進行的糾正斜頸的動作:讓孩子坐在腿上,背對自己,家長腹部挺起,以保護孩子脊椎;一隻手環抱孩子,並扶住健側肩膀;另一隻手自然輕放在孩子頭部,使其偏向健康一側,每次堅持1分鐘左右。
  除了早發現早治療,劉振峰表示,門診中斜頸患兒的父母往往特別著急擔心。由於頸部受壓迫時對面部也會有擠壓,斜頸的孩子還經常會出現「一邊臉大一邊臉小」的情況。「其實小兒斜頸是個逐漸發育和自我修復的長期過程,隨著孩子長大,活動量和幅度大大增加,斜頸和大小臉的情況都會慢慢恢復,所以不要太擔心。」
  而對於眼源性斜頸,例如斜視等,由於早期難以明確病因,容易被漏診誤診。濟南市眼科醫院小兒眼科主任醫師傅特建議家長可先初步自檢:遮蓋住孩子的一隻眼睛,如果孩子歪頭、斜頸情況減輕或者消失,可初步考慮可能是眼源性斜頸,再到專業眼科進一步確診。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

齊魯晚報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焦點

  • 寶寶歪頭,別大意可能是得了斜頸!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如果發現寶寶的小腦袋長期朝一個方向偏斜,並且除了歪頭之外,在寶寶的胸鎖乳突肌(脖子兩側接近喉嚨部位)還能摸到一個腫塊或一條比較硬的肌肉,家長可千萬要注意了,那很可能就是小兒斜頸的臨床表現。
  • 婦幼常識微課堂(十)|孩子愛歪頭,是不是「斜頸」?
    婦幼常識微課堂(十)|孩子愛歪頭,是不是「斜頸」?> you幼rì嬰hu護li理醫生,我的孩子經常歪頭
  • 萌娃歪頭殺很可愛?經常這樣當心是小兒肌性斜頸,發現要儘早手術
    萌娃的歪頭殺總是讓人心動,但其實小朋友們的歪頭有時候是不由自主的,有關的病症叫做「小兒肌性斜頸」,當發現孩子不由自主開始歪脖子的時候家長們就該注意了。引起斜頸的原因有很多,先天性肌性斜頸從孩子幾個月大就能看出端倪,張先生就發現了自己孩子的這種情況。
  • 寶寶總愛歪頭,你以為萌萌噠?這是病,得治
    總愛歪頭的寶寶看著剛出生的寶寶,平頂山的付女士滿心幸福和喜悅。不過隨著寶寶一天天成長,付女士和家人發現,寶寶的腦袋老是不自覺地向一側偏,總愛歪著頭。總是歪頭會不會影響孩子的發育?穩妥起見,一家人還是決定帶孩子去當地醫院看看。診斷結果讓人大吃一驚。
  • 「科普」寶寶愛歪頭,提醒家長要當心
    」,「醫生,我家寶寶脖子裡有個大疙瘩,很硬,像多長了根骨頭」,有以上症狀,家長要當心了,您的孩子可能患有兒童肌性斜頸。(一)習慣性斜頸:由於寶寶出生後家長習慣性在一側餵奶、睡覺或一側長時間抱姿導致,頸部肌肉基本無改變,隨著年齡增長和姿勢的改變,1歲以後可自愈。
  • 寶寶「歪頭殺」萌萌噠?小心是斜頸
    隨著寶寶降臨人間,爸爸媽媽們開始沉浸在為人父母的幸福喜悅中。可是經過短暫的時間,部分爸爸媽媽們會發現自己的寶寶總是愛把頭偏向一側,並且總是糾正不過來,那麼這個時候就得注意了,小寶寶很可能是斜頸,也就是俗稱的「歪脖子」。
  • 寶寶歪腦袋看上去很可愛?當心「斜頸」危害大
    家長可得重視,寶寶的斜頸如果得不到及時糾正,時間長了,還可能影響到寶寶的顏值和視力,包括臉型和頭型的發育。斜頸,也稱歪脖子。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醫師盧秀霞介紹,目前斜頸的病因尚不明確,大多認為與胎兒期胎位不正或是出生時胸鎖乳突肌受損有關,另外寶寶出生後,總是一個體位的抱姿、餵奶姿勢,或總是固定一側的睡姿等,也可能會導致斜頸的發生。
  • 寶寶愛歪頭,家長要當心,原來是因為這個
    近期接到很多家長諮詢:「醫生,我家寶寶睡覺時頭老是轉向一側,給她正過來她又轉過去」,「醫生,我家寶寶抱起來頭往一邊歪」,「醫生,我家寶寶脖子裡有個大疙瘩,很硬,像多長了根骨頭」,有以上症狀,家長要當心了,您的孩子可能患有兒童肌性斜頸。其實家長說的這些情況只是肌性斜頸的一種症狀表現,由於家長不了解,往往感到很害怕。下面就跟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什麼是斜頸?
  • 寶寶愛歪頭,家長要當心,原來是因為這個
    近期接到很多家長諮詢:「醫生,我家寶寶睡覺時頭老是轉向一側,給她正過來她又轉過去」,「醫生,我家寶寶抱起來頭往一邊歪」,「醫生,我家寶寶脖子裡有個大疙瘩,很硬,像多長了根骨頭」,有以上症狀,家長要當心了,您的孩子可能患有兒童肌性斜頸。
  • 寶寶總是歪頭,面向一側,俗稱「歪脖」,聽說這叫斜頸,怎麼辦?
    今天來就診一位才剛出生25天的小寶寶,其家人說寶寶的臉總是面向右側,給他轉過來,他又轉到右側去,以為是右側有什麼東西吸引孩子注意力了,可是拿各種玩具呀,聲音呀,在寶寶左側吸引他,臉仍然不轉到左側來。而且從正面看,孩子的頭是歪向左側的。也就是說寶寶的頭歪向左側,但面朝右側,總是這樣一個姿勢待著,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小嬰兒經常歪頭是在賣萌嗎?有種情況叫斜頸,寶媽長點心及時矯正
    寶寶歪著頭看你的時候,似乎還有一點可愛。但是長期習慣性地歪頭,可就需要引起重視了。歪頭不僅會影響美觀,還會危害到寶寶身體的健康發育,早發現、早幹預,三個辦法教媽媽們矯正寶寶歪頭。好多寶媽跟著回帖,紛紛曬出了自家寶寶歪頭的照片。看來習慣歪頭的寶寶還真不少,雖然乍一看挺可愛,但寶寶總是歪著頭,實在是令人憂心。寶寶為什麼會歪頭呢?肯定不是為了賣萌,寶寶歪頭可能有先天原因,也可能是後天因素導致的。
  • 產鉗助產寶寶當心小兒斜頸 注意四個特徵
    產鉗助產寶寶當心小兒斜頸 注意四個特徵 時間: 2014-07-17 16:22  來源: 廣州日報   編輯:
  • 寶寶愛歪頭,可能是小兒斜頸!六個月以前是治療關鍵
    臨床最常見的是肌源性斜頸,這種頭頸的不對稱畸形可在出生後即發現,也可在出生後2~3 周出現,有些患者可自行消失,不出現斜頸,但是部分患兒因胸鎖胸鎖乳突肌組件纖維化攣縮或包塊,出現頸部活動受限,面部不對稱,甚至導致脊柱、顱骨畸形,對患兒今後的成長及心理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 寶寶出生之後才出現偏頭、歪頭的情況,家長應該如何糾正
    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出生沒幾個月的寶寶,會出現歪頭和偏頭的情況。前幾天,閨蜜小希告訴我,兒子剛出生的時候各項指標正常。如今才40多天,家裡人發現寶寶喜歡頭偏向右邊睡,用定型枕、媽媽變換位置照顧,甚至是強行把孩子的頭挪向左邊。但結果是寶寶還是向右歪頭。小希嚇擔心這樣會影響寶寶以後生活。
  • 寶寶「歪頭」不是萌,要警惕小兒斜頸
    有些媽媽在給寶寶餵奶的時候,發現寶寶只願吃奶同一邊。或者在幫寶寶洗澡時,觸摸到頸部有硬塊。又或者觀察到寶寶不管在什麼姿勢下頭總是習慣轉向同一側,一旦出現這些情況,那麼寶寶可能有斜頸了。小兒斜頸有以下幾種類型:姿勢性斜頸:與抱寶寶或者哺乳時長期保持同一個姿勢有關;肌性斜頸:臀位、產傷、感染等有關;骨性斜頸:頸椎先天發育畸形(如半椎體畸形等)導致骨性頸椎側彎;
  •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歪脖子?請提防小兒肌性斜頸!如何推拿調理?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歪脖子?請提防小兒肌性斜頸!如何推拿調理?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當看到寶寶歪著腦袋對著你微笑的時候,你們是不是感覺整個人的心都被萌化了,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歪頭殺」吧。但是如果寶寶經常對你「歪頭殺」,頭總是偏向一側,喜歡向固定方向看,那麼家長就要當心寶寶是不是出現斜頸了。
  • 寶寶歪腦袋,當心「斜頸」!寶爸寶媽學會這4招積極幹預
    家長可得重視啦,寶寶的斜頸如果得不到及時的糾正,時間長了,還可影響到寶寶的顏值和視力,包括臉型和頭型的發育。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脖子得以直直地豎起來,但如果其中一點出現了問題,就有可能會導致斜頸的出現。目前對斜頸的病因尚不明確,大多認為與胎兒期胎位不正或是出生時胸鎖乳突肌受損有關,另外,寶寶出生後,總是一個體位的抱姿、餵奶姿勢,或總是固定一側的睡姿等,也可能會導致斜頸的發生。
  • 寶寶歪腦袋,當心「斜頸」!寶爸寶媽學會這4招積極幹預
    家長可得重視啦,寶寶的斜頸如果得不到及時的糾正,時間長了,還可影響到寶寶的顏值和視力,包括臉型和頭型的發育。斜頸,也稱歪脖子,我們先來看一下為什麼我們的脖子能豎直,我們的脖子之所以能直直的豎著,首先,我們要有一個正常的頸椎的支撐,其次,我們頸部兩側的胸鎖乳突肌和斜角肌是對稱的,兩邊的力量是一致的。
  • 警惕寶寶「姿勢性斜頸」
    體格檢查及彩超輔助檢查均未發現異常,醫生考慮妞妞為姿勢性斜頸。該院兒科副主任陳愛明介紹,姿勢性斜頸多見小於3個月的小嬰兒,大都是長時間固定的睡眠姿勢、抱姿及餵奶姿勢,或者是身體兩側的姿勢調節功能不完全一致等原因導致的。姿勢性斜頸因為找不出肌肉或骨頭的實質性改變,所以比較容易漏診,也容易被家長忽視。
  • 寶寶出生沒幾個月出現偏頭歪頭,該怎麼解?
    為什麼寶寶會出現歪頭和偏頭的情況呢?要知道新生兒在出生的時候,寶寶的頭部有前囟門和後囟門,頭骨之間是有很多縫隙的,這樣寶寶的頭部具有可塑性,可以順利地通過產道。歪頭和斜頸是完全不同的,歪頭是因為寶寶後天睡眠姿勢不同所導致的,而斜頸則是寶寶在媽媽肚子裡便已經形成,寶寶在媽媽子宮裡因為活動空間受限,頸部因為空間限制導致扭曲,因此如果有的寶寶胎位不正,出生以後可能就會出現頭部偏向頸部較短的一邊。如果寶寶被確定為斜頸,應該把孩子帶去醫院接受正規按摩或是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