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拍照時為何老歪著頭 原來是得了小兒肌性斜頸

2020-12-19 浙江新聞

  海曙中醫院醫生正在為小兒肌性斜頸患兒做推拿。

  浙江在線03月24日訊剛滿月的寶寶頸部有個硬塊,是腫瘤麼?全家人為此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這幾天,餘姚的一位媽媽在育兒寶寶群裡發的一條信息嚇壞了許多人。昨日,海曙中醫院的餘毅醫生給寶寶媽媽作了回復,寶寶很可能是得了小兒肌性斜頸,通過小兒推拿可以解決。

  剛滿月的寶寶老是歪著頭睡

  餘姚這位媽媽的求助曾引來眾多關注,她在求助信中這樣寫,寶寶未滿月時發現脖子有點歪,頭老是轉向一側,那時我們以為寶寶還小,喜歡朝一側睡覺也正常。後來滿月了經常給寶寶洗澡,在他左邊脖子處摸到了一個硬塊,這下全家人都嚇壞了,不知道寶寶得了什麼病,是腫瘤嗎?

  消息一發出,得到了很多媽媽的回應,有些媽媽擔心是否會得腫瘤等疾病,建議她馬上去寧波婦兒醫院做檢查與治療;有些媽媽說看著這些症狀像小兒斜頸,可以去寧波海曙區中醫院針灸推拿科做小兒推拿。海曙中醫院的餘毅醫生建議帶寶寶作進一步檢查,現已確診為小兒肌性斜頸,在海曙中醫院做小兒推拿治療。據餘醫生介紹,這樣的腫塊一般推拿一到兩個月後就可消失,寶寶的小兒肌性斜頸問題大部分治療半年左右就可痊癒。

  小兒肌性斜頸有多種情況

  其實這位餘姚寶寶的小兒肌性斜頸,其他孩子也常會碰到。比如2歲的琪琪,琪媽經常用手機和女兒一起玩自拍,琪琪在照片中總是頭歪歪的,起初家人以為是寶寶在賣萌。但是媽媽發現平時寶寶的頭也有些歪,於是網上查詢了一些情況,後來琪琪媽媽帶著寶寶找到海曙區中醫院,接診的是餘毅醫生。檢查後琪琪被確診為小兒肌性斜頸。琪琪的情況屬於胸鎖乳突肌處無腫塊,但兩側厚度不均,手感一側比較硬。目前,在海曙區中醫院針灸推拿科推拿。

  據醫生介紹,像這類先天性肌性斜頸早期未得到有效治療,2歲後會出現面部等一些部位的畸形。

  太胖的寶寶的肌性斜頸不太容易被發現。如小興興出生時體重有8斤2兩,是個不折不扣的大胖小子,月子裡也就是吃吃睡睡,不哭不鬧,因為又萌又可愛,外公外婆爺爺奶奶就經常抱著寶寶睡覺。後來寶寶3個月了,居然還不會趴著抬頭,而且頭也總是歪著,開始家人以為是因為孩子太胖,脖子短的緣故。後來經過醫院B超診斷為小兒肌性斜頸,目前在海曙區中醫院針灸推拿科治療。

  0-3周歲是最佳治療期

  據餘毅醫生介紹,目前小兒肌性斜頸並不少見,海曙區中醫院最近幾年,每年都會接診1000多人(次)患兒,在最近十年左右共診治了1.4萬餘人(次)小兒肌性斜頸患兒。小兒肌性斜頸雖不是疑難雜症,但如果家長不了解,錯過了0-3周歲的最佳治療期的話,可能會導致孩子面部不對稱,甚至鼻、耳等出現不對稱性。情況比較嚴重的孩子還可能產生先天性髖臼脫位及頸椎等其他畸形,最後只能通過手術解決。

  餘醫生也向記者介紹了小兒肌性斜頸延誤治療後十分遺憾的情況,患兒小張張已經10歲,父母是從江蘇到寧波務工的,張張小時候經常歪頭,因為平時父母忙於工作也沒太注意孩子,以為是孩子的習慣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張張的歪頭不但沒有得到糾正,而且還出現了斜視,大小臉等情況。今年小張張只好進行手術,術後戴矯形器矯正,孩子吃了不少苦頭,但是效果仍然不是很理想。餘醫生說,如果小張張的情況能及早幹預,就不會出現這麼嚴重的後果。

  名詞解釋

  什麼是小兒肌性斜頸

  究竟什麼是斜頸?餘毅醫生介紹,斜頸可分為肌性斜頸和骨性斜頸。前者是由於一側胸鎖乳突肌攣縮引起的頭頸歪斜的頸部畸形,相當多見;後者是因頸椎骨質發育畸形所致的斜頸,較少見。我們一般所講的小兒斜頸多指肌性斜頸。肌性斜頸的病因目前仍未明了。但醫學界普遍認為是子宮內壓力異常或胚兒胎位不正是產生先天性肌性斜頸的主要原因。也有學者認為是胸鎖乳突肌營養血管栓塞,導致肌纖維變性而形成斜頸。難產及使用產鉗是引起肌性斜頸的原因之一。此症有1/5的患兒有明確的家族史,故認為其的發生同遺傳有關,且此類患兒常合併先天性髖臼發育不良等其他部位畸形。一般情況下B超或X線能明確診斷。

相關焦點

  • 寶寶的頭為何總是歪向一側?警惕小兒肌性斜頸
    有些家長在照顧寶寶的時候會發現,寶寶的頭總是歪向一側,多次擺正後很快又回到了原來的位置。當遇到這種情況時,家長們千萬要警惕,這很有可能是由於孩子患上了小兒肌性斜頸。那麼,什麼是小兒肌性斜頸?小兒肌性斜頸產生的原因有哪些?又應該如何治療呢?
  • 寶寶的頭總向一邊歪?或是小兒肌性斜頸,越早發現越好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康復科黃智能主管技師通過體檢,頸椎X片及頸部彩超等檢查後,醫生診斷為:小兒肌性斜頸,建議到康復醫學科行康復治療。經過幾個月的治療,小寶頸部的包塊消失不見了,而且頭也不再歪了,看著寶寶治療後端正可愛,全家喜笑顏開。
  •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歪脖子?請提防小兒肌性斜頸!如何推拿調理?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歪脖子?請提防小兒肌性斜頸!如何推拿調理?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當看到寶寶歪著腦袋對著你微笑的時候,你們是不是感覺整個人的心都被萌化了,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歪頭殺」吧。小兒斜頸,在醫學上又稱先天性肌性傾斜,也是我們俗稱的歪脖子。這種病是由於一側胸鎖乳突肌纖維性攣縮,導致的縮短,頸部向一側偏斜畸形。同時還會伴有臉部發育受影響,嚴重者甚至會導致頸椎側凸畸形。
  • 寶寶頸部有疙瘩 睡覺只愛朝一側 小心是小兒肌性斜頸
    「沒想到楠楠能恢復得這麼好,頭看起來一點都不歪了,真是太謝謝王醫生了!」在浙大兒院中醫科結束推拿治療一年後,楠楠媽媽來複診時向中醫科王曉艾醫生再三道謝。先天胸鎖乳突肌性斜頸即小兒肌性斜頸,俗稱「歪脖子」,
  • 經常這樣當心是小兒肌性斜頸,發現要儘早手術
    萌娃的歪頭殺總是讓人心動,但其實小朋友們的歪頭有時候是不由自主的,有關的病症叫做「小兒肌性斜頸」,當發現孩子不由自主開始歪脖子的時候家長們就該注意了。引起斜頸的原因有很多,先天性肌性斜頸從孩子幾個月大就能看出端倪,張先生就發現了自己孩子的這種情況。
  • 八成小兒斜頸可以自然好(圖)
    細心的網友發現「小V寶」拍照時頭是斜的,懷疑是小兒斜頸,提醒趕緊帶孩子檢查。我省小兒骨科專家表示,小兒斜頸80%屬於生理性斜頸,不用幹預到一歲也能自然好。但有些斜頸要重視,需及時就醫治療。  「小兒斜頸是指患兒頭向一側偏歪,向前傾斜,顏面旋向對側,下頜指向對側肩部為特徵的疾病。」
  • 出生百天嬰兒被診斷為斜頸,為何說不怕左歪右歪,就怕一邊歪?
    記得有一家河南的婦產醫院,一位產婦,生下寶寶已經三個月多了,在給嬰兒過百天的時候,前來祝賀的孩子的姨姥姥發現,孩子的頭總是往一旁歪,就擔心地問:「這孩子,頭總是歪歪的,不會是接生的時候碰壞的吧?」姨姥姥的這一句話,讓產婦一家人坐立不安,第二天,就找到了醫院,要討個說法。詢問是不是因為接生操作不當引起小兒頭歪問題。
  • 出生百天嬰兒被診斷為斜頸,為何說不怕左歪右歪,就怕一邊歪?
    孕婦進到產房,是一個健康的人,希望在離開產房時能帶著健康的寶寶一起離開。接生工作容不得半點馬虎大意。我們的工作壓力也是很大。有時候,即使當時分娩都很順利,可是,也有一些過了很長時間發現問題的。記得有一家河南的婦產醫院,一位產婦,生下寶寶已經三個月多了,在給嬰兒過百天的時候,前來祝賀的孩子的姨姥姥發現,孩子的頭總是往一旁歪,就擔心地問:「這孩子,頭總是歪歪的,不會是接生的時候碰壞的吧?」
  • 小兒肌性斜頸~症狀解析
    小兒肌性斜頸是以患兒頭向患側歪斜,前傾,顏面旋向健側為主要特點,臨床上,斜頸除極個別為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頸,視力障礙的代償姿勢性斜頸和頸部麻痺性導致的神經性患兒外,一般是指一側胸鎖乳突肌痙攣造成的肌性斜頸。
  • 寧波2個月寶寶患上歪脖病 專家稱嬰兒需警惕斜頸
    近日,市民張女士發現,兩個月大的寶寶在睡覺、吃奶的時候頭總是偏著,一摸右側脖子有個小疙瘩,像花生米一樣,把孩子送到醫院檢查後,確診孩子得的是「小兒肌性斜頸」。那麼,什麼是小兒肌性斜頸,又該如何治療呢?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歪脖子雖然小兒肌性斜頸聽起來並不為人所熟知,但它卻是一種小兒較為常見的病症,又名「先天性斜頸」、「胸鎖乳突肌攣縮性斜頸」,俗稱「歪脖子」。張女士說道,寶寶出生後小腦袋總愛往右偏,起初沒當回事,還覺得挺可愛,可一個月過去了,孩子歪頭的現象越來越嚴重,這才發現不對勁。
  • 小兒肌性斜頸怎麼辦?請來我院中醫科小兒斜頸推拿門診
    小兒肌性斜頸怎麼辦?請來我院中醫科小兒斜頸推拿門診 2020-12-21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豐十歲男童「歪脖子」 原是患上肌性斜頸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李潔報導:家住廣豐縣的朱先生發現十歲的兒子脖子向左歪斜,經過檢查,在上饒市第五人民醫院被診斷為左側肌性斜頸。  朱先生說,兒子從小就歪著脖子,家裡人一直以為是小時候睡覺時沒擺好體位,才導致現在這副樣子。
  • 寶寶的頭總向一邊歪?家長別大意!可能是這種病!越早發現越好
    醫生診斷為:小兒肌性斜頸,建議到康復醫學科行康復治療。經過幾個月的治療,寶寶脖子右側的硬塊明顯減小了,而且頭也正了很多。小兒肌性斜頸俗稱「歪脖子」,該病發病率大約在0.3%~1.9%之間,在寶寶出生後1~2周無論吃奶還是睡覺頭都向一側偏斜,同側頸部可觸及包塊,質地堅硬,呈梭形或不規則形,哭吵劇烈或頭部偏斜時包塊明顯增大,而正常的一邊臉部朝向另一側
  • 【醫療科普】小兒斜頸怎麼辦?
    斜頸是小兒常見的姿勢畸形,俗稱「歪脖子」,可能由多種疾病引起。先天性斜頸分為骨性斜頸和肌性斜頸,其中肌性斜頸最為常見。本文主要為寶爸寶媽們介紹一下肌性斜頸。肌性斜頸是由於一側胸鎖乳突肌攣縮,導致頭傾向患側,下頜轉向健側,嚴重的可導致頸椎側凸畸形、頸部腫塊,甚至顏面部畸形。
  • 寶寶「歪頭」不是萌,要警惕小兒斜頸
    有些媽媽在給寶寶餵奶的時候,發現寶寶只願吃奶同一邊。或者在幫寶寶洗澡時,觸摸到頸部有硬塊。又或者觀察到寶寶不管在什麼姿勢下頭總是習慣轉向同一側,一旦出現這些情況,那麼寶寶可能有斜頸了。小兒斜頸,醫學稱先天性肌性斜頸(俗稱「歪脖子」),是由於一側胸鎖乳突肌纖維性攣縮 ,導致縮短,頸部向一側編斜畸形,同時伴有臉部發育受影響,小於對側,嚴重者導致頸椎側凸畸形。
  • 【育兒須知】小兒斜頸怎麼辦
    斜頸是小兒常見的姿勢畸形,俗稱「歪脖子」,可能由多種疾病引起。肌性斜頸,其中肌性斜頸最為常見。下面為寶爸寶媽們主要介紹下肌性斜頸。 肌性斜頸是由於一側胸鎖乳突肌攣縮,導致頭傾向患側,下頜轉向健側,嚴重的可導致頸椎側凸畸形、頸部腫塊,甚至顏面部畸形。
  • 小兒斜頸分類及康復治療方案
    小兒斜頸民間俗稱「歪脖兒」「斜頭」,是一側胸鎖乳突肌攣縮所致的頭頸部向患側傾斜的一種疾病。主要症狀是以患兒頭向患側傾斜、前傾,臉面旋向健側為特徵。其發病率在嬰幼兒中約佔1%,女孩高於男孩。常因發現不及時或誤診失治出現面、頸、胸部畸形,給患兒造成嚴重的不良後果。
  • 嬰兒歪脖子未必是「賣萌」
    市中醫院神經內科(康復科)的負責人提醒:「萬一發現新生兒長期出現『歪脖子』狀態,應提防是否患有『小兒肌性斜頸』。這類疾病可通過保守治療治癒,但1歲以後仍治療無效,應考慮手術治療。」歪脖子寶寶出現頸部包塊來自小欖鎮的鄭女士年初喜得貴子。家人發現,寶寶長得精靈可愛,還未滿月已經會歪脖子「賣萌」。
  • 孩子喜歡歪著脖子,自帶攣縮屬性,儘早發現可以避免手術
    在孩子4個月大的時候,張先生就發現了孩子喜歡歪著脖子,初看很可愛。但老歪脖子就有些不正常了。不放心的爸爸帶著孩子去醫院一檢查,最後診斷結果是「小兒肌性斜頸」,因為發現的及時,經過2個月左右的治療孩子歪脖子的情況好了很多。小兒肌性斜頸的病症不算常見,但如果出現明顯跡象的家長們要多多上心,儘早發現儘早治療能避免手術,在嬰幼兒時期靠物理療法是可以改善這一情況的。
  • 寶寶愛歪頭?當心是斜頸
    本報記者 陳曉麗  「孩子頭歪是睡覺沒注意,多往另一側偏著睡就行了。」「頭歪是因為孩子還小,脖子沒勁兒,長大就好了。」「一邊臉大一邊臉小,是因為吃奶習慣造成的,換個方向就沒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