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頭總向一邊歪?或是小兒肌性斜頸,越早發現越好

2020-12-13 醫聯媒體

指導專家: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康復醫學科 常燕群主任醫師

上周,小麗生了個漂亮寶寶,小寶吃得好,睡得香,全家人沉浸在幸福與喜悅中,可是寶寶8天大時,細心的媽媽發現孩子睡覺、吃奶時頭老是偏向右側,而且在右側頸部居然摸到一個腫塊,按壓腫塊時小寶還哭個不停,這下把全家人嚇壞了,趕緊帶小寶到醫院檢查。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康復科黃智能主管技師通過體檢,頸椎X片及頸部彩超等檢查後,醫生診斷為:小兒肌性斜頸,建議到康復醫學科行康復治療。經過幾個月的治療,小寶頸部的包塊消失不見了,而且頭也不再歪了,看著寶寶治療後端正可愛,全家喜笑顏開。

迎接一個新生命的到來,新手父母不免手足無措,那我們怎樣科學、從容地怎樣看待斜頸,聽聽黃醫生怎麼說吧?

圖文無關,僅為配圖

醫生告訴你:早診斷,早治療,效果好

有的家長問道:孩子這麼小就去檢查康復,太遭罪,反正不是大病,長大些再去治療,不好嗎?黃醫生告訴您:小兒肌性斜頸若是早期不能得到及時診斷和治療早期,錯過最佳期,導致患側胸鎖乳突肌腫塊鈣化,導致2歲後患側出現面部畸形,有的甚至面、頸部嚴重畸形。

表現為面部小且不對稱、眼裂狹窄、眉毛向下、斜視、頸椎側彎等後遺症,到最後即使手術松解治療也難以完全恢復正常。

親愛的家長,您期望孩子將來這樣嗎?

黃醫生告訴您:小兒肌性斜頸是小兒常見先天性發育畸形之一,相關資料顯示近幾年發病率有上升趨勢,主要的病因目前還不明確,但是懷孕過程中胎位不正或伴有臍帶繞頸等因素影響下,導致的胸鎖乳突肌血管供血問題所產生肌肉疾病的說法普遍存在。小兒肌性斜頸的治療並不複雜,早期的小兒肌性斜頸治癒率達到70%-80%呢。

我們家長發現後到正規醫院康復專科接受治療,早診斷、早治療,效果好。

圖文無關,僅為配圖

怎樣預防斜頸?

黃醫生前面科普過:懷孕中可能導致的部分斜頸,那是不可控的;還有的與睡姿有關,這是咱們父母可控的。剛出生的小寶寶,大部分時間都在睡眠中度過。如果孩子整天都保持歪頭睡姿,很容易造成顱骨枕部逐漸變平,這樣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孩子喜歡將頭保持一個固定的姿勢,顱骨就會出現一處平整的區域;這一平整區域很容易地支撐著孩子的頭部,孩子因此就會更喜歡保持這一特殊的姿勢。

所以,發現孩子的頭總是愛歪向一側時,家長可以試著在孩子睡覺時輕輕扶正他的頭部,並使用中空的定型枕頭來固定頭部位置。如果這樣仍不能將孩子的頭部保持中位,就應該要帶孩子去看醫生了。 總之:孩子睡姿要經常更換,不宜固定睡姿。

小兒肌性斜頸的主要症狀

表現為患兒頸部一側有梭形腫塊,在發病肌肉的作用下,頭斜向患側,下頦轉向健側,頭頸部活動受限。

劇透肌性斜頸的治療方法

黃醫生告訴我們:治療前先熱敷患部20-30分鐘,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接著在患部塗上按摩軟膏,改善肌肉黏連、軟化腫塊;然後對腫塊輕柔牽拉、按摩,向健側牽拉患兒的頭部,進行與畸形相反的方向做側頭運動或者將頭旋轉向患側進行牽拉,使肌肉組織拉長,並以被動活動或按摩來鬆弛該肌肉,從而使患側腫塊消散,僵硬攣縮緩解而達到目的;按摩患側頸後方肩膀處,緩解因長期斜頸導致的肩胛帶緊張。

根據病情來設定治療強度:一般每次牽拉、按摩約15-20分鐘,一日4-6次,10天一個療程。嬰幼兒按摩有風險,建議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圖文無關,僅為配圖

家長為寶寶做點什麼?

由於嬰兒的一天平均睡眠時間在10小時以上,故按摩、牽拉、熱敷、電療等治療不能持續進行,頸部居中的有效控制時間還有不足,會出現治療以外「真空」時間。那爸爸媽媽為難了,放心吧,有解決之道的。

父母可做好家庭治療:在抱孩子、逗玩、練抬頭、餵養、睡眠時,都可引導與斜頸相反方向的體位,有效地控制頸部姿勢,簡單地說:假如斜頸在左側,那你鍛鍊或睡覺時增加向右側的機會。

小兒肌性斜頸以後會不會復發?

有家長高興地說:包塊摸不出來了,脖子看上去也不歪了,萬事大吉了,我們就不用再來醫院了?

黃醫生告訴您:因孩子還小,頸部肌肉力量欠佳,因此有「復發」的可能,所以我們不要掉以輕心,建議繼續治療一段時間,逐漸減少按摩次數,定期到醫院複查,3-6個月未見異常就基本不會復發了。

親愛的家長朋友:願您擁有五官端正的高顏值寶寶,我們一起加油!

(通訊員: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康復醫學科黃智能李瑛

相關焦點

  • 寶寶的頭總向一邊歪?家長別大意!可能是這種病!越早發現越好
    寶寶睡覺愛歪頭,竟是小兒斜頸幾個月,小蕾(化名)生了個漂亮寶寶,全家人沉浸在幸福與喜悅中,可是寶寶半個多月大時,細心的媽媽發現孩子睡覺醫生診斷為:小兒肌性斜頸,建議到康復醫學科行康復治療。經過幾個月的治療,寶寶脖子右側的硬塊明顯減小了,而且頭也正了很多。
  • 寶寶拍照時為何老歪著頭 原來是得了小兒肌性斜頸
    海曙中醫院醫生正在為小兒肌性斜頸患兒做推拿。  浙江在線03月24日訊剛滿月的寶寶頸部有個硬塊,是腫瘤麼?全家人為此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這幾天,餘姚的一位媽媽在育兒寶寶群裡發的一條信息嚇壞了許多人。昨日,海曙中醫院的餘毅醫生給寶寶媽媽作了回復,寶寶很可能是得了小兒肌性斜頸,通過小兒推拿可以解決。
  • 寶寶的頭為何總是歪向一側?警惕小兒肌性斜頸
    有些家長在照顧寶寶的時候會發現,寶寶的頭總是歪向一側,多次擺正後很快又回到了原來的位置。當遇到這種情況時,家長們千萬要警惕,這很有可能是由於孩子患上了小兒肌性斜頸。那麼,什麼是小兒肌性斜頸?小兒肌性斜頸產生的原因有哪些?又應該如何治療呢?
  •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歪脖子?請提防小兒肌性斜頸!如何推拿調理?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歪脖子?請提防小兒肌性斜頸!如何推拿調理?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當看到寶寶歪著腦袋對著你微笑的時候,你們是不是感覺整個人的心都被萌化了,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歪頭殺」吧。小兒斜頸,在醫學上又稱先天性肌性傾斜,也是我們俗稱的歪脖子。這種病是由於一側胸鎖乳突肌纖維性攣縮,導致的縮短,頸部向一側偏斜畸形。同時還會伴有臉部發育受影響,嚴重者甚至會導致頸椎側凸畸形。
  • 出生百天嬰兒被診斷為斜頸,為何說不怕左歪右歪,就怕一邊歪?
    記得有一家河南的婦產醫院,一位產婦,生下寶寶已經三個月多了,在給嬰兒過百天的時候,前來祝賀的孩子的姨姥姥發現,孩子的頭總是往一旁歪,就擔心地問:「這孩子,頭總是歪歪的,不會是接生的時候碰壞的吧?」姨姥姥的這一句話,讓產婦一家人坐立不安,第二天,就找到了醫院,要討個說法。詢問是不是因為接生操作不當引起小兒頭歪問題。
  • 出生百天嬰兒被診斷為斜頸,為何說不怕左歪右歪,就怕一邊歪?
    記得有一家河南的婦產醫院,一位產婦,生下寶寶已經三個月多了,在給嬰兒過百天的時候,前來祝賀的孩子的姨姥姥發現,孩子的頭總是往一旁歪,就擔心地問:「這孩子,頭總是歪歪的,不會是接生的時候碰壞的吧?」而肌性斜頸最典型的臨床病症是在頸部的檢測發現有腫塊或肌肉攣縮,這時候寶寶的頭部會歪向腫塊或肌肉攣縮這一邊。隨著年齡增大,寶寶生長發育,面部會越來越不對稱,雙眼不在一個水平上,造成面部畸形。
  • 一邊臉大,一邊臉小 小兒斜頸別耽誤
    小可可一出生就是「歪脖子」,一邊臉大,一邊臉小,到醫院一檢查,發現患上了先天性小兒肌性斜頸。「小兒斜頸的發生,可能是媽媽懷孕時羊水少、胎位不正、臍帶繞頸、孕期活動少、產傷等原因造成。」海口市中醫院主治醫師周媛介紹,先天性肌性斜頸不僅僅是一種症狀,也是一種疾病,通常是由於一側頸部肌群的發育不良或攣縮,導致患兒頭歪向患側,臉轉向健側。
  • 健康周刊 | 一邊臉大,一邊臉小 小兒斜頸別耽誤
    ■ 海南日報記者 張惠寧  12月22日下午,8個月大的小可可(化名)在海口市中醫院小兒推拿診室做治療。小可可一出生就是「歪脖子」,一邊臉大,一邊臉小,到醫院一檢查,發現患上了先天性小兒肌性斜頸。  「小兒斜頸的發生,可能是媽媽懷孕時羊水少、胎位不正、臍帶繞頸、孕期活動少、產傷等原因造成。」
  • 小兒肌性斜頸~症狀解析
    小兒肌性斜頸是以患兒頭向患側歪斜,前傾,顏面旋向健側為主要特點,臨床上,斜頸除極個別為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頸,視力障礙的代償姿勢性斜頸和頸部麻痺性導致的神經性患兒外,一般是指一側胸鎖乳突肌痙攣造成的肌性斜頸。
  • 寶寶頸部有疙瘩 睡覺只愛朝一側 小心是小兒肌性斜頸
    2個多月後,楠楠仍然只喜歡向右側轉頭,而且已經能明顯看出頭向左側偏斜了。楠楠父母心裡十分著急,馬上帶著寶寶來到浙大兒院中醫科斜頸推拿門診就診。先天胸鎖乳突肌性斜頸即小兒肌性斜頸,俗稱「歪脖子」, 臨床常常遇見的情況,家長發現疾病較晚,往往在寶寶出生數月後才發現,或者出生後不久發現了,但沒有及時就診,錯過了保守治療的最佳時期,從而影響了療效,一部分延長了療程,一部分只能選擇手術治療了。因此,家長要及時關注寶寶的身體情況,一旦發現異常,需要趕緊來醫院檢查治療。同時,通過推拿治療小兒肌性斜頸的療程較長,也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和堅持。」
  • 經常這樣當心是小兒肌性斜頸,發現要儘早手術
    萌娃的歪頭殺總是讓人心動,但其實小朋友們的歪頭有時候是不由自主的,有關的病症叫做「小兒肌性斜頸」,當發現孩子不由自主開始歪脖子的時候家長們就該注意了。引起斜頸的原因有很多,先天性肌性斜頸從孩子幾個月大就能看出端倪,張先生就發現了自己孩子的這種情況。
  • 小兒斜頸別耽誤
    12月22日下午,8個月大的小可可(化名)在海口市中醫院小兒推拿診室做治療。小可可一出生就是「歪脖子」,一邊臉大,一邊臉小,到醫院一檢查,發現患上了先天性小兒肌性斜頸。「小兒斜頸的發生,可能是媽媽懷孕時羊水少、胎位不正、臍帶繞頸、孕期活動少、產傷等原因造成。」
  • 小兒斜頸最好1歲內治療
    □張惠寧    8個月大的小可可一出生就是「歪脖子」,一邊臉大,一邊臉小,到醫院一檢查,發現患上了先天性小兒肌性斜頸。    「小兒斜頸可能是媽媽懷孕時羊水少、胎位不正、臍帶繞頸、孕期活動少、產傷等原因造成的。」
  • 寧波2個月寶寶患上歪脖病 專家稱嬰兒需警惕斜頸
    近日,市民張女士發現,兩個月大的寶寶在睡覺、吃奶的時候頭總是偏著,一摸右側脖子有個小疙瘩,像花生米一樣,把孩子送到醫院檢查後,確診孩子得的是「小兒肌性斜頸」。那麼,什麼是小兒肌性斜頸,又該如何治療呢?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歪脖子雖然小兒肌性斜頸聽起來並不為人所熟知,但它卻是一種小兒較為常見的病症,又名「先天性斜頸」、「胸鎖乳突肌攣縮性斜頸」,俗稱「歪脖子」。張女士說道,寶寶出生後小腦袋總愛往右偏,起初沒當回事,還覺得挺可愛,可一個月過去了,孩子歪頭的現象越來越嚴重,這才發現不對勁。
  • 寶寶愛歪頭?當心是斜頸
    本報記者 陳曉麗  「孩子頭歪是睡覺沒注意,多往另一側偏著睡就行了。」「頭歪是因為孩子還小,脖子沒勁兒,長大就好了。」「一邊臉大一邊臉小,是因為吃奶習慣造成的,換個方向就沒事兒了。」
  • 小兒斜頸分類及康復治療方案
    小兒斜頸民間俗稱「歪脖兒」「斜頭」,是一側胸鎖乳突肌攣縮所致的頭頸部向患側傾斜的一種疾病。主要症狀是以患兒頭向患側傾斜、前傾,臉面旋向健側為特徵。其發病率在嬰幼兒中約佔1%,女孩高於男孩。常因發現不及時或誤診失治出現面、頸、胸部畸形,給患兒造成嚴重的不良後果。
  • 小兒斜頸治療「早發現」很重要
    當前位置:首頁 >> 醫療衛生 2013.10.30 星期三 小兒斜頸治療「早發現」很重要   張女士:怎樣及時發現是否患有小兒斜頸
  • 八成小兒斜頸可以自然好(圖)
    細心的網友發現「小V寶」拍照時頭是斜的,懷疑是小兒斜頸,提醒趕緊帶孩子檢查。我省小兒骨科專家表示,小兒斜頸80%屬於生理性斜頸,不用幹預到一歲也能自然好。但有些斜頸要重視,需及時就醫治療。  「小兒斜頸是指患兒頭向一側偏歪,向前傾斜,顏面旋向對側,下頜指向對側肩部為特徵的疾病。」
  • 「歪脖子」寶寶是怎麼回事?醫生: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昨天,有寶媽私信給我發了一張照片,並且配了一段描述:我兒子生下來的時候好好的,但在3、4個月脖子該硬起來的時候,發現他的脖子總是朝左邊偏起,而且導致臉蛋也是一邊大一邊小。我們也看了不少的醫生,都說是小兒斜頸,醫生讓我們自己按摩,如果實在不行,還得做手術,這可怎麼辦?
  • 【醫療科普】小兒斜頸怎麼辦?
    斜頸是小兒常見的姿勢畸形,俗稱「歪脖子」,可能由多種疾病引起。先天性斜頸分為骨性斜頸和肌性斜頸,其中肌性斜頸最為常見。本文主要為寶爸寶媽們介紹一下肌性斜頸。肌性斜頸是由於一側胸鎖乳突肌攣縮,導致頭傾向患側,下頜轉向健側,嚴重的可導致頸椎側凸畸形、頸部腫塊,甚至顏面部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