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的第一本理財書》家長如果不明確地向孩子傳達買與不買的理由,那麼金錢的價值觀是無法傳達給孩子的.

2021-03-01 開啟書院
 陪伴讓愛成長智慧開啟未來

金錢觀教育的重要目的就在於,讓孩子懂得金錢的價值,培養他們「珍惜金錢」、「懷著感激的態度」等素養。

【作者簡介】八木陽子

上智大學外國語學院畢業。曾從事編輯的工作,2001年取得理財師(AFP)*,2005年取得註冊金融分析師(CFP)資格。2005年8月在澳大利亞考察進行金錢教育的小學,面向有國際視野的幼兒、小學生製作新的金錢教育課程,現在新聞、雜誌、論壇、演講等領域活躍著。在kidsmoneystation會員制網站上,對各種「金錢」方面的煩惱和諮詢進行建議,介紹國外的事例,並以一個獨生子母親的視角努力進行著金錢教育的普及工作。《給孩子的第一本理財書》是一本專門為孩子寫的理財書。現在的孩子在生活上的一大共同點就是:他們要什麼大人就給什麼,從小就被滿足慣了,基本上在金錢方面沒有過困擾,金錢的意識也很淡薄。而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是世界上最親密的一種,在彼此相處的時光中,父母與孩子一起體驗了無數的經歷,那種感覺是共有的也是最深刻的。所以,如果父母有心,完全可以在與孩子的相處中不失時機地傳達給孩子一些正確的金錢觀——也就是說,真正能培養孩子財商的還是父母,在積累財富的同時,千萬別忽視了對孩子的責任。

本書特別針對兒童的全方位理財知識,做了大量深入淺出的闡述解析。增加兒童對個人財務管理的了解,並融入了有關社會現狀及生活中經常遇到的經濟問題,使兒童學習到的知識更具社會性,更切合日常生活及以後個人發展理財所需。首先,培養孩子的財商,能夠讓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和價值觀。其次,培養孩子的財商,能夠讓孩子了解一些和金錢相關的知識。讓孩子有了一部分可以自由支配的錢,買或不買的決定權就交給孩子自己了。而且當他們意識到,他們可以支配的金額是固定的時候,他們就會反覆比較自己想要買的東西,讓孩子學會了選擇和取捨。但是,有一個值得父母注意的地方,就是不要在一開始,就把一個月的零花錢全給孩子了。孩子很容易提前花完所有的錢,當孩子真的提前花完以後,父母也要堅持原則,不接受孩子的哭鬧,不預支錢給孩子,讓孩子自己承擔後果。

建立零用錢制度最重要的部分,是引導孩子如何合理地使用零花錢。第一步,要讓孩子分清needs和wants。Needs指的是必要的東西,wants指的是想要的東西。從小幫助孩子區分「必要的」和「想要的」東西,可以幫助孩子合理地規劃自己的金錢,學會理性消費。第二步,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將零用錢分類成:可以自由支配的錢,為他人使用的錢和存起來的錢三個部分,用三隻不同的存錢罐分別裝起來。自由支配的錢是完全交給孩子掌控的部分,這部分錢,孩子可以自己決定去買清單上列好的「必要的」和「想要的」東西。

為他人使用的錢包括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買禮物的錢,也包括捐款的錢。比如碰到自然災害,捐贈給災區小朋友的錢。存起來的錢,就是孩子每個月從零花錢中,取出固定的金額用來儲蓄。當孩子想買一些價格比較高的東西時,每個月分配給他自由支配的錢並不夠,這時他就需要通過存錢來買。一方面,這樣延長了孩子等待的時間,也許孩子在這個等待的過程中,就失去了購買的欲望。另一方面,孩子知道高價錢的東西得來不易,他們會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當他們下次還有這樣的需求時,會更加謹慎地決定要不要購買

通常父母給零花錢的方式有兩種:報酬制和定額制。報酬制是指,當孩子完成一項勞動或任務後,給孩子一定的報酬。定額制就是給孩子固定金額的零花錢,和孩子完不完成任務無關。報酬制能夠讓孩子明白,付出勞動和得到金錢之間的關係。定額制不和任何勞動相關聯,但缺點就是,孩子可能會有不勞而獲的想法,家務的參與度會很低。作者認為,將兩者相結合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式。給孩子一個比較低的定額,剩餘的則是要付出勞動才能得到。這種方式既能保證孩子將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視為一種義務,也能通過給予孩子適當的報酬,激勵孩子完成更多更高難度的家務。

帶孩子去超市購物,是財商培養的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超市的商品種類豐富,同一種類也有很多不同的品牌,購物前需要比較商品的價格,比較商品的性能,能夠用同樣的錢買到質量更好、性價比更高的東西,是生活的智慧、財商的體現。培養財商另一個好的方法,是讓孩子學會記帳。學會記帳,能讓孩子用錢的時候更有規劃,這對於孩子財商的培養有很大的幫助。當孩子的儲蓄罐裡的錢變多了,尤其是收到大額的壓歲錢之後,父母可以帶孩子將錢存到銀行裡,教孩子儲蓄,也是財商培養的一個好的方法。通過海外旅遊向孩子介紹外匯的知識,也是提升孩子財商的一個好方法。

開啟讀書是中國⾸家家庭教育知識付費平臺 ,由著名主持人、影視明星、教育專家聯合打造,致力共同創建家庭教育網際網路平臺,每年精⼼打造1 0 0本經典籍。秉承「精選書」「解其意」「明其 理」「聽知⾳」解讀標準。

以家長陽光教育為主體提供關於家庭教育、親⼦、兩性、家庭健康、國文教育、智慧、⽣活、藝術、保險金融等豐富內容,傳遞⼀種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從⽽讓愛融⼊成⻓,給孩子呈現一個充滿陽光的健康童年。⼀本書改變⼀個⼈的觀念影響⼀個家庭的未來。也許一句話觸動你就改變了孩子的陽光一生。掃碼下方小程序二維碼成為開啟讀書VIP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理財要從小抓起!給孩子的第一本理財書,詳細分享理財教程
    ● 金錢觀教育的重要目的就在於,讓孩子懂得金錢的價值,培養他們「珍惜金錢」、「懷著感激的態度」等素養。● 家長如果不明確地向孩子傳達買與不買的理由,那麼金錢的價值觀是無法傳達給孩子的。● 家長不思考零用錢的意義,隨意給孩子零用錢,也是得不到教育孩子的效果的。
  • 當孩子在商場哭鬧要玩具時,買還是不買?
    先提一個問題:孩子在商場貨架面前大哭大鬧、撒潑打滾,執意要購買他看中的玩具。面對這種情形,作為家長,你會怎麼辦?一般來說,會有2種做法:第1種:買!父母此時心想:「看來孩子很喜歡,算了,那買了,先讓他別胡鬧了再說吧,大庭廣眾下多丟人」,於是滿足了孩子的要求。第2種:不買!
  • 「媽,打錢」——月光族的孩子和正在學理財的父母
    花錢的理由有一萬個,存錢的理由,一個就夠了。最近在讀一本關於教育兒童養成正確的金錢觀的書,叫做《忍住!別插手!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課——正確的金錢觀》,這套書一共三本,分別從金錢觀,合理安排時間和整理好身邊的物品三個方面講述,這本書不僅一步一步地教會爸爸媽媽怎麼樣去幫助自己的孩子去認識錢,合理地使用錢,也讓我重新調整了自己的金錢觀。
  • 金錢是萬惡之源?不,金錢可以是教育孩子的好工具
    「你騙人,只要掃一掃就有錢的」(孩子無法理解) 上述場景在我身邊的朋友同事中發生了好多次,現在的孩子太精明了,假裝沒帶錢來阻止他們花錢變得越來越難,可對於什麼東西值得買、什麼東西不值得的標準,成年人和孩子很難達成一致。
  • 孩子的理財啟蒙書《小狗錢錢》:幫助孩子正確認識金錢,創造財富
    除了「詩與遠方」,我們的生活是現實的,孩子的教育除了高遠的理想,一些腳踏實地的實用技能,生活實踐能力,還有金錢觀念是需要從小培養的。有一本特別適合親子共讀的理財童話書——《小狗錢錢》,對於幫助家長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念很實用,這本書可以說是一本金錢觀念的兒童啟蒙書。
  • 如何從買玩具開始培養孩子的金錢管理和節約?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對新玩具情有獨鍾,所以買玩具成了家長們最頭疼的問題,因為家裡的玩具已堆成山,但是孩子還是要買新的!其實家長可以通過孩子買玩具這件事,給他建立正確金錢觀,教孩子從小就學會怎樣明智地消費和克制自己的購買慾,培養孩子對金錢管理和節約的意識。
  • 孩子要手機,家長買不買?
    01首先,家長們要清楚哪些是該買的,哪些是可買可不買的。對於可買可不買的東西,我們的原則是不買。但是不買不代表直接告訴孩子不買就完事了,而是可以傾聽孩子的訴求,和孩子一起研究,了解一下孩子的需求和想法,了解了不代表就要買。
  • 好書推薦:五本書培養孩子的財商,從小學會理財
    每周三「好書推薦」欄目推薦給家長一些關於教育的好書。推薦五本適合培養孩子理財的書。這五本書,我大部分讀過,適合父母先讀,其次再轉化成通俗易懂的語言,講給孩子聽。等到孩子長大,即可獨立閱讀或者親子共讀。  《我的第一套財富管理圖畫書》
  • 如何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
    其實這些都是給孩子的理財的教育,在孩子財商培養的這件事情上,我們更多的就是在傳遞著我們的價值觀,而價值觀它是多元的,沒有那麼多的是非對錯,隨著孩子的成長,慢慢的他就擁有了選擇的權利。在作出選擇的時候,背後指引他的也是他的價值觀,所以財商的培養也就是我們的財商價值觀的一份傳遞。
  • 從小樹立孩子正確價值觀,用經濟學了解如何跟孩子正確的談「錢」
    導語:現在很多家長都很避諱和孩子談「錢」,認為孩子不該過早的染上「金錢的銅臭」,進而忽視了對孩子正確金錢觀、價值觀的培養,反而更加重視孩子的學習、身體、生活方面的提高。但是,很多「學習精英」和「三好學生」在邁入社會以後,由於缺乏正確的金錢觀和價值觀,要麼走上歧路,要麼成為「啃老族」、「月光族」。
  • 新書首發 | 10歲前掌握這些法則,孩子一生不為金錢煩惱
    很多家長會苦惱,自己從來沒有接受過財商教育,根本不知道應該如何給孩子進行財商教育。但其實當我們給孩子買玩具,用手機掃碼支付時;當我們從錢包裡拿出錢,第一次交給孩子讓他自己去買東西時;當我們過年給孩子發壓歲錢時;當孩子第一次有意識想要擁有自己的錢時……我們早已經或多或少正給孩子進行著財商教育。
  • 5—12歲的孩子需要學理財嗎?你覺得呢?
    5—12歲是兒童理財教育的關鍵期。在這個階段,孩子尚未形成穩定的金錢價值觀和消費觀。遇到這些情況,如果直接說「不」,結果要不就是爆發衝突,小朋友在公共場合大哭大鬧,撒潑打滾,搞得家長非常尷尬;要不就是小朋友情緒低落,提不起精神,偷偷掉眼淚,搞得家長很心疼,忍不住想要妥協。
  • 孩子對金錢沒有概念,缺失了財商管理,未來可能成為金錢的奴隸
    會發現孩子每天都要給父母打電話要錢。當父母狠狠地拒絕孩子以後,孩子開始不經常向父母要錢了,父母以為孩子學會了管理金錢。沒想到孩子陷入了校園的各種貸款當中。孩子發現這種花錢是控制不住的,而且父母如果不給,只能通過這樣的方式去花未來的錢。孩子總想著自己賺錢的時候就能夠還上。但最後卻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終於還是讓父母知道了。
  • 手把手教你如何引導孩子學會理財?趕快學習
    聽到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有個孩子喜歡吃零食,看到了就嚷嚷著要買,可媽媽不同意,就騙他說:「孩子,我們錢不夠了,下次買行嗎?」孩子一聽就不高興了,伸手一指路旁的自動取款機,說:「媽媽,你到那裡去按一下不就有了嗎?」當然,這只是一件孩子的趣事,不過在我們身邊確實有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金錢到底從哪裡來,只知道問父母要,從提款機取。
  • 小學一年級讀經典名著,老師說好書先囤著,家長還得給孩子買書錢
    那麼和孩子一起閱讀經典文學名著是沒有問題的,家長引導的閱讀,以分享讀後感為主,配以答疑解惑。小學階段閱讀經典文學名著,不是以理解為主,而是培養閱讀的興趣和概念,達到先閱讀再理解的目標。
  • 最新孩子價值觀培養時間表
    「如果沒有好好支配我的零用錢,錢很快就會用光。」Erica說,她從中學習累積一套面對物質欲望的原則,她對弟弟有「三不」要求:「玩具不買、已經有的不買、以後用不到的不買」;對自己也設下同樣的標準。 讓孩子學習用一整年的眼光來規劃自己的金錢運用,是Erica媽媽的點子。
  • 多少歲才是最適合教給孩子理財知識
    最近我看到有一個話題寫了不少,那就是開始教你的孩子錢的時候了。坦白地說,我讀過的一些建議近乎荒謬,我真的聽過有人說你應該早在2歲就開始教你的孩子錢!在我看來這太過分了,我懷疑這個年齡的孩子甚至能接受你教給他們的任何東西,更不用說保留了。以下是我作為家長所學到的關於孩子和金錢的知識。
  • 專家訪談:訓練孩子理財,從壓歲錢開始
    根基:有的父母認為,孩子長大自然就會認識錢了。您認為有沒有必要訓練孩子理財?袁彤:父母應該意識到,孩子遲早有一天會離開父母獨立生活。如果父母不在孩子小的時候訓練他們如何管理錢財,待他們長大後,需要獨自處理錢財的時候就難免會走許多的彎路。
  • 幾歲開始給孩子零花錢合適?一張表看明白,孩子3-18歲的金錢教育
    孩子從小就接觸錢,這樣在長大之後,對金錢有正確的觀念,不過分追崇,也不會過分節省,更有理財觀念。那麼如何給孩子做好金錢教育,那麼這個表可以幫到各位父母,讓各位父母知道,孩子什麼的年齡具體應該擁有什麼樣的金錢觀念。
  • 孩子缺乏金錢觀念,一旦掉進「網貸」坑窪,就會被拖進生活的泥潭
    中國家長,常常將「窮養兒富養女」的教育方式掛在嘴邊,向兒女傳達著樸素的金錢觀念。幾乎很少有孩子在童年的時候,會被允許支配一定數目的金錢,導致孩子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對於消費觀和金錢觀有一定的缺失,雖然隨著年齡增長閱歷增長,每個人漸漸也都有了更理性的判斷,但在充滿各種消費誘惑的當下,如果不對這種情況加以重視,可能會釀成嚴重的後果。